|
正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世界上也不會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在此次支教活動中,我看到了很多孩子,他們有著同樣童真的笑臉,但是也有著各自的特點和個性。成長的路還很長,書本知識遠不能成為孩子成長的核心養(yǎng)料。 我認為,教育教育,育人必先育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教好一個學生,談何容易?要讓他們成才,更是艱辛。人的成長就如同一棵樹木的生長,是需要經(jīng)過千錘百煉風吹雨打的。我們只有短短十天時間,我們能教給他們的東西恐怕只能用“很有限”來形容。任何技術層面上的東西,對于教學來說,本質(zhì)其實也都是比較模糊的,教育的根本還是在于思想的教育。育人先育心,只有給孩子們一個正確的思想導向,幫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他們才可以在我們這十天支教活動結(jié)束之后,乃至在將來的學校生活結(jié)束之后,到了社會上,仍然可以有大步流星勇往直前、大放異彩勝似驕陽的態(tài)度和勇氣! 育人先育心。是希望我們給予他們的是一種長遠的精神存在,是可以支持他們走過艱難困苦的一種堅強動力。 育心,其實比單純的課堂教學更難。但它對學生的影響也是最為持久深遠的。它不是簡單的說教,它是穿插在平時的課堂教育上面的一種態(tài)度價值觀之類的表達。我們大多數(shù)的支教老師講課,在注重學習技能的講解的同時,也能比較好地把心靈教育思想教育這部分融合在里面,努力向“育心”的方向靠近。這一點我認為很好。其次,平時課間與學生們多多交流,表達一些他們易于接受的正確的觀念,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育心途徑。再有就是我們的日常的行為舉止,也是在不自覺的影響著他們。注重這一些,也能夠達到育心的效果。 我希望,我們風馨社會實踐隊的到來,能給到他們一些改變,能育好每一顆單純善良的童心,給他們積極前行的力量! 供稿單位/風馨社會實踐隊 撰稿人:馮思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