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識字這件小事 ◆◆ ◆ 澤惠 資深媒體人。后跨界進入心理圈,致力于大眾心理學的傳播與普及。 現(xiàn)關注孩子教育以及女性自我的身心成長。愿以心理學視角、傳媒人的敏銳觀察并記錄時下混亂而蓬勃的親子教育世界。 ◆◆ ◆ 在對孩子啟蒙教育中,識字這個環(huán)節(jié),一直是家長們關注的焦點之一。據(jù)我的觀察,大家基本上持有兩派觀點??鞓烦砷L派認為,過早的識字會抹殺孩子好奇探索的天性,也早早地讓孩子背負起不快樂的包袱;超前教育派則認為,提前識字,有助于孩子開展大量閱讀。事實證明,閱讀理解力強的孩子,學習的領悟力也隨之增強。 當然,這里面還交織著家長們抉擇認知的灰色地帶,讓其無法堅定自己的選擇。比如,快樂派并不能一樂到底,進入小學,老師通常會進行摸底測試,幾乎全班的孩子都已掌握一定的識字量。同時,超前派也會苦惱,不見得孩子認識了很多字,就一定喜歡閱讀并會大量地閱讀。 我深知閱讀在一個孩子學習成長道路上的重要性,其實何止孩子,有心理學家就曾說過,讓人感到幸福感的事情就是閱讀、會友和旅行。而閱讀的前提自然是識字。 怎么能讓快樂和超前教育有效果地結合在一起呢?既不違逆孩子玩的天性,又能提前打好基礎,關鍵這件事情做下來還能有效果。我們都知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在放松愉悅的狀態(tài)下進行,人的專注力會很高。 每個孩子的天性是如此迥異。不得不承認的是,家長的陪伴教育真是件挑戰(zhàn)心力、體力和智力的事情。 很偶然,在一次工作中結識了中關村二小的語文老師劉曉丹。既為老師又是母親的她,與我聊起她對孩子識字的態(tài)度和心得,頗為受用。有時候,教育不在于具體的方法,而是理念認知的改變,就有四兩撥千斤的功效。 今天就想與大家分享一下,識字這件天大的小事。 劉曉丹何許人也? 名校語文教師,班主任。有著十余年的語文教學經驗,并一直在校園里推廣繪本閱讀教育。非常重視對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她也是一位敏感細致的母親。老大舒克在入學前已經輕松地認識了大量漢字。老二下個月就要出生了,而她心中也早已擬好了一套啟蒙閱讀的計劃。 鐵律一 學齡前家長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無心插柳。但要記?。簾o心插柳絕不等同于放任,而是基于你對孩子成長發(fā)展有充分的了解。 也許每個人從出生就帶有各自的與眾不同,但是我們不自知,做父母的也未必真正了解這個全新的個體。所以我們在給予、干預、建議之前,應該先了解孩子,尊重孩子,靜靜地“觀察”孩子! 怎么觀察? 在安全范圍內耐心地看??词裁矗靠此麄內粘5狞c滴,或在某一事件中了解他們到底要做什么,從而觸摸到他們內心的想法。很多事實證明,他們并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在搗亂!若我們剛看到一點危險的跡象就制止,或總是干預孩子的做法,要么直接給予建議,自然了解不到孩子真實的想法,更看不到孩子在自主行動中流露出讓家長驚訝的舉動。我們也因此剝奪了培養(yǎng)孩子專注力的機會,以及剝奪了孩子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在遇到困難時求助的主動學習的機會! 尊重孩子的表達,從不打斷孩子說話,放下手中的工作很認真地傾聽。在傾聽中,了解孩子語言的發(fā)展,了解他們每日的生活和思考。不打斷,他們的語言才能日漸完整;投入地聽,他們才有興趣繼續(xù)說;不停地問,他們才能一點點修正自己思考,將碎片般的內容逐漸連貫;提出建議,或交流你的體會,讓一次次的談話成為愉快而有意義的親子時間! 鐵律二 識字前的語言培養(yǎng)不容忽視。 我兒子舒克識字特別早,差不多3歲就開始了,這跟他語言發(fā)展有密切關系。 舒克出生后,我就特別注重自己與他互動時的語言表達,不僅說的多,還特別注意說話的完整性?,F(xiàn)在很多孩子在語言表達上有個共性——不說完整話。他們覺得省略的那部分你知道。很多家長也覺得只要孩子回答是或者不是就行了。 要知道,孩子語言的發(fā)展是從傾聽中積累的,對孩子語言的引導要在他們真正開始學說話之前,也就是我們做父母的日常語言表達。當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語言出現(xiàn)某些問題時,已經是耳濡目染已久,糾正起來就比較困難。孩子語言習慣的形成往往和我們自己的語言習慣有很大的關系,如口音、語速、語調等,這也算是孩子身上的一個家庭符號。 3-6歲間,很多孩子在語言積累的基礎上,開始出現(xiàn)讀圖、識字的關鍵期,好奇心保護得非常好的孩子會出現(xiàn)得比較早,也比較明顯。孩子對識字喜好的表現(xiàn)通常就在生活中,比如身邊的廣告牌、警示牌、標語等。當孩子第一次好奇地指著警示牌問“那是什么”的時候,我們的識字引導應該就已經開始了!這里,需要提醒家長的是:
鐵律三 生活處處皆識字。 在我上班第一年就認識到生活處處皆識字這個真理。在生活中識字是最好的方法,有了這個意識,孩子識字量的積累是非??斓?。
識字這事兒不必太刻意,只需要家長的敏感度,不用費太大的力氣。結合孩子的興趣,生活中的素材,幫他們擴大識字的空間。抓住點點滴滴的識字機會,而不是一味效仿誰的識字方法更有用。也不要過分強調此事,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 孩子識字從認,到再認,再現(xiàn)是有個過程的,家長不能太著急。 以前我覺得識字很重要,是閱讀的基礎。識字量大,閱讀就早,量也大。現(xiàn)在我接觸了繪本,我更愿意讓孩子先從讀圖開始。其實,所有事情并不都是絕對的,不是說你引導孩子看圖就影響識字。其實很多東西是互相促進、互相輔助的。家長們能做的就是埋下一粒種子,種子什么時候發(fā)芽,長成什么樣,會受很多因素制約,不能太過功利或是拔苗助長。 鐵律四 營造家庭識字氛圍,打造美妙的閱讀時光。 現(xiàn)在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性,這會直接影響到孩子日后的表達和寫作能力。孩子們真正開始寫作一般是在小學二年級。入學后,從系統(tǒng)的識字、組詞,到說寫完整的一句話、一段話,孩子們從口頭語言發(fā)展到書面語言,發(fā)展迅速。 通過一年級的學習,孩子們可以識字950個,寫字350個,平日里注意識字或閱讀量大的孩子積累的量肯定會更大。升入二年級,很多孩子都能完成一幅圖到多幅圖的看圖寫話,或者寫一個小故事。 而往往我們在孩子寫作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在他們早期語言發(fā)展中也出現(xiàn)過。比如一句話寫不完整,語序顛倒;或是閱讀量太少,語言交流太少,生活中缺乏觀察,導致孩子們沒的可寫、不知道該怎么寫。 因此,我更鼓勵用親子共讀、游戲的方式來帶動孩子多元智能的發(fā)展。很多優(yōu)質的繪本是集色彩、線條、圖形于一身的,有趣的是一些繪本里本就帶有游戲、音樂等。更重要的是書里面有情境、故事,可以牽動人的感情,調動孩子多種智能或技能的發(fā)展。 在閱讀過程中,父母用生動的語言將文字和圖畫中所蘊藏的情感表達出來,既是親子間的交流,又是文字、畫面與孩子的交流。在一次次這樣的交流中,勢必會促進孩子與文字之間的親近感。 家長們需要有意地在生活中創(chuàng)造識字的環(huán)境。比如,豐富適合孩子翻閱的讀物,有專門的閱讀角、親子共讀時間,張貼物品的名簽,為孩子的圖畫、手工作品起名字并把他們掛起來。營造家庭中的識字氛圍:和孩子一起收集生活中認識的生字,并做成識字卡片收集在識字袋里,在游戲時間和孩子一起逐一認讀,或組成詞語、句子認讀。這些都是不錯的親子游戲選擇。 插圖來自: 《小心大野狼》《不睡覺世界冠軍》《卡夫卡變蟲記》《流浪狗時報》《小熊比爾和大熊爸爸》 愛心樹良心推薦 親子識字的好讀物 《開心小豬和大象哥哥》故事系列 劉曉丹老師的傾心導讀—— 這套書我一點不夸張地說是一口氣讀完的??傮w感覺輕松有趣,最具吸引力的是每一本中都有意料之外,每一本都會讓我笑,有的是會心一笑,有的會笑出聲來! 故事內容很淺顯,但是每本都有意料之外的內容,這一點足以吸引我們!我建議家長可以先閱讀,也許您的呵呵一笑或是一蹙眉的思考就已經足以吊起孩子閱讀的興趣!故事中的文字很簡單,并且很多文字在一本書中反復出現(xiàn),和故事情節(jié)結合得十分緊密。此外字體大小、形狀、排列會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變化,和人物、語言色塊間的一一對應,文字儼然就是故事的一部分。很難出現(xiàn)孩子只看圖畫不看文字的尷尬,哪怕是識字量小的孩子,完全可以嘗試圖文結合著閱讀! 我一向不主張指讀,很多繪本文字和圖畫分離,孩子多會把注意力放在圖畫上,看著圖聽著媽媽爸爸講故事的聲音,從而促進自己對故事的再加工形成自己的理解,而指讀似乎刻意引導孩子把注意力放在文字上了!但是這本書,圖畫和文字合為一體,可以不必擔心這一點,孩子會同時關注到文字和圖畫并相結合理解。也許一本書讀完,那些反復復現(xiàn)的詞語就已經記憶在孩子們的腦海中了! 故事中有兩個常駐主人公,性格特點鮮明,像極了孩子們的生活。家長們可以聲情并茂地講給孩子聽,別忘了根據(jù)字形的大小和變形來變換我們的語調,那一定很有趣!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親子共讀,如果孩子愿意,或者被您的朗讀激起興趣,那就分角色來讀吧! 愛心樹童書 讓每個孩子都成為愛書人 轉載請聯(lián)系愛心樹童書 加入愛心樹讀者俱樂部: 聯(lián)系愛心樹童書:aixinshu2010@sina.c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