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證之云門三句(二) 云門宗有三句,謂天中函蓋、目機銖兩、不涉世緣。 傳曰:云門偃禪師初聞睦州古寺有道蹤禪師,號陳尊宿,見黃檗運公,往謁之。方叩戶,俄陳尊宿者出,搊住曰:“道!道!”偃愕然不知所答,于是推而去曰:“秦時度轢鉆?!奔搓H戶,偃折一足,而悟旨于言下。既有眾,而以此三句為示者,解釋秦時度轢鉆之詞也?!斗ㄈA經(jīng)》曰:“得一切眾生語言三昧?!倍洞笾钦摗吩唬骸吧迫胍袈曂恿_尼?!币源艘?。 論曰:天中涵蓋,即無處不在。普天之下,宇宙之間,萬事萬物無不是道,大到宇宙天體,如土星,如星系團,小到太陽系中地球上的一根布毛。莊子說:“道在螻蟻,道在屎尿。” 目機銖兩,是說學(xué)道之人,當(dāng)機敏伶俐,能舉一反三,于一毛頭上即能見道,如同世間聰慧之人看一眼就知道一個東西的輕重。 不涉世緣,能成就一切萬法,但離一切法相。因其離一切法相故,所以說不涉世緣。世緣者,即世間一切可見可知之物,它們總不是法的本身。法的本身,即本來面目。 云門文偃禪師于陳尊宿處發(fā)明大旨后,常以此三句接引學(xué)人。后云門宗弟子德山緣密禪師,又離合此三句為:涵蓋乾坤句、截斷眾流句、隨波逐浪句。有頌曰: 乾坤并萬象,地獄及天堂,物物皆真現(xiàn),頭頭總不傷。 堆山積岳來,一一盡塵埃,更擬論玄妙,瓦解冰消摧。 辨口利詞問,高低總不虧,還如應(yīng)病藥,診候在臨時。 第一句說涵蓋乾坤之意,任何一物,無論凈穢,總是真體的顯現(xiàn),并無妨礙。第二句說截斷眾流之意,無論你百般思索千般計較,所得之玄妙之物,總與道體本身并無交涉,故能截斷眾生妄識之流。第三句說隨波逐浪之意,諸佛菩薩、歷代宗師大德所說法不過是隨順世間,隨波逐浪,如應(yīng)病與藥,并無任何實法與人,也即臨濟“佛法無多子”之意。其實這里的第二句截斷眾流,卻相當(dāng)于云門說的第三句“不涉世緣”。這里說的第三句隨波逐浪,實相當(dāng)于云門說的第二句“目機銖兩”。如鳥窠禪師以一布毛示人,弟子能于此徹悟。于弟子說,有“目機銖兩”的智慧;于鳥窠禪師說,有應(yīng)病與藥隨波逐浪的手段。 無論云門三句,還是德山緣密禪師的三句,其實都是一句,只不過是從不同的側(cè)面來描述同一個事物。你只要知道了這一句,自然知道三句,一句即總持三句,乃至總持百句、千句、萬句。所以云門大師曾問弟子:“天中涵蓋,目機銖兩,不涉世緣,諸位如何承擔(dān)?”無人能明其意,良久,大師自答云:“一鏃破三關(guān)?!彼杂X范禪師說云門三句,其實都是在解釋自己親見陳尊宿時所得之“秦時度轢鉆”一句,如《法華經(jīng)》中所說“得一切眾生語言三昧”,《大智度論》所說“善入音聲陀羅尼”也。 既然三句即是一句,一句即是三句,請問,如何是一句? 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