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門宗的創(chuàng)始人是文偃禪師(864-949),因其長期居住韶州云門山(今廣東乳源縣北)的光泰禪院而得名。 文偃,俗姓張,蘇州嘉興(今浙江嘉興)人,童年于本地空王寺依志澄出家。初習小乘,次通中道,后往謁睦州道蹤禪師。道蹤為百丈系黃檗門徒。在道蹤門下數(shù)載后受道蹤指點,往謁福州雪峰義存禪師。文偃在義存門下深受器重,“溫研積稔,密以宗印授焉”。后來又歷游洞巖、疏山、曹山、天童、舊宗、灌溪、曹溪等處。在韶州靈樹院受到如敏禮遇。如敏是百丈懷海弟子大安的法嗣,在嶺南弘禪四十年,以“道行孤峻”而著稱。文偃跟隨如敏八年,以“識心相、見靜本”相契。如敏寂后,文偃于南漢乾亨七年(923)在云門山“構創(chuàng)梵宮,數(shù)載而華”,寺曰“光泰禪院”。文偃在此大弘禪法,“摳衣者歲溢千人,擁錫者云來四表”,由此創(chuàng)立云門宗。公元926年,被詔入闕,賜號匡真。文偃有由門人守堅所集的《云門匡真禪師廣錄》三卷流行于世,有弟子百余人。 文偃禪法以“云門三句”、“一字關”、“顧、鑒、咦”而著稱。文偃上堂說:“涵蓋乾坤,目機銖兩,不涉世緣,作么生承當?”僧眾無以對。文偃自代說:“一鏃破三關?!焙髞硭乃梅ǖ律骄壝馨阉蛛x為三句,即著名的“云門三句”:“涵蓋乾坤、截斷眾流、隨波逐流”?!昂w乾坤”句,緣密頌曰:“乾坤并萬象,地獄及天堂,物物皆真現(xiàn),頭頭總不傷。”意思是說宇宙萬物都是“真如”(或稱“一心”、“佛性”、“理”)的顯現(xiàn),這些顯現(xiàn)之物雖各有個性,但互不相礙,這顯然是受華嚴宗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理論的影響。“截斷眾流”與“隨波逐流”二句,是文偃接引學者的教學方法,也即禪門所說的機用。“截斷眾流”句,緣密頌曰:“堆山積岳來,一一盡塵埃,更擬論玄妙,冰消瓦解摧?!币馑际钦f,不管來參禪者提出多少疑問,與生死大事相比都有如“塵?!?,如果更想高談闊論,就應立即“截斷”,以免誤入“文字禪”?!半S波逐流”句,緣密頌曰:“辯口利舌間,高低總不虧。還如應病藥,診候在臨時”。意思是說,辯才還是很有用的,但要根據(jù)對象不同,應對癥下藥。 文偃對學人的提問,經常用一個字回答,被稱為“一字關”。這也是“截斷眾流”的具體運用。例如:有僧問:“殺父殺母,佛前懺悔;殺佛殺祖向什么懺悔?”回答:“露?!鄙畣枺骸叭绾问钦ㄑ??”回答:“普?!鄙畣枺骸叭绾问嵌U?”回答:“是?!庇袝r文偃自問自答,也以一字回答?!耙蛔株P”的目的在于當下截斷學人轉機,使之無可用心,從而悟得世中一法不立。 文偃還有一套接引學人的方法,那就是“顧、鑒、咦?!蔽馁让糠甓U僧必特顧之并說:“鑒?!贝U僧欲回答,文偃緊接著說聲:“咦。”門下弟子稱此為“顧、鑒、咦。”后來德山緣密刪去“顧”字,僅以“鑒咦”二字為頌,叢林稱之為抽顧頌。禪學者認為,“顧、鑒、咦”三字是云門宗旨,必須深入?yún)⒕坎拍荏w會。 文字 | 《南華史略》 圖片 | 南華禪寺 編輯 | 曹溪無際 審核 | 寶林山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