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學子趙君貌寢且頭發(fā)早謝,潛心學問,悠悠三十尚未成家。中秋之夜,一人兀坐陽臺,自斟自飲,仰望夜空,見皎月似鏡,星光璀璨,不免感慨系之,即脫口吟道: 靜夜望月思佳麗,佳麗遠隔千里外 未料隔壁陽臺上有一女子也獨立方久。此女與趙君為鄰數年,素仰趙君的為人敦厚與勤勉好學,今聞趙君嘆息之語,知其心思,乃柔聲對曰: 蘭室撫琴覓知音,知音或在咫尺間 趙君對鄰女亦心儀已久,聽其語怦然心動,遂鼓足勇氣,復吟出句“投石問路”: 三十當立未立,頭童齒豁誰似我 鄰女亦鼓足勇氣明確表態(tài): 二八須嫁便嫁,花好月圓鳳伴凰 一年之后,二人喜結連理。又過一年,嬌兒出生,小家更添瑞氣。但天長日久,夫妻之間也不免為一些小事發(fā)生爭執(zhí)。一日,夫妻為某事小吵,兒子亦在床上哭鬧,趙君性憨直,一氣之下提筆書一聯(lián)貼于書櫥: 兒啼床上 獅吼河東 橫額:煩 妻子見趙君動了真怒,便復提筆在上下聯(lián)尾各續(xù)三字,使聯(lián)意大變: 兒啼床上亦有趣 獅吼河東自深情 橫額:煩中有樂 趙君見之,化怒為笑,三口之家又恢復了輕松、歡快的氣氛。 |
|
|
來自: 老劉tdrhg > 《2、對聯(lián)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