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大圖 /文/ 《雨霖鈴》 宋·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注釋 ①雨霖鈴:詞牌名,也寫作“雨淋鈴”,調見《樂章集》。相傳唐玄宗入蜀時在雨中聽到鈴聲而想起楊貴妃,故作此曲。曲調自身就具有哀傷的成分。 ②凄切:凄涼急促。 ③長亭:古代在交通要道邊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長亭供行人休息,又稱“十里長亭”??拷鞘械拈L亭往往是古人送別的地方。 ④都門:國都之門。這里代指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帳飲:在郊外設帳餞行。無緒:沒有情緒。 ⑤蘭舟:古代傳說魯班曾刻木蘭樹為舟(南朝梁任昉《述異記》。這里用做對船的美稱。 ⑥凝噎(yē):喉嚨哽塞,欲語不出的樣子。 ⑦去去:重復“去”字,表示行程遙遠。 ⑧“暮靄”句:傍晚的云霧籠罩著南天,深厚廣闊,不知盡頭。暮靄(ǎi):傍晚的云霧。沈沈:即“沉沉”,深厚的樣子。楚天:指南方楚地的天空。 ⑨今宵:今夜。 ⑩經年:年復一年。 縱:即使。風情:情意。男女相愛之情,深情蜜意。情:一作“流”。 更:一作“待”。 /賞/ 此詞上片細膩刻畫了情人離別的場景,抒發(fā)離情別緒;下片著重摹寫想象中別后的凄楚情狀。全詞遣詞造句不著痕跡,繪景直白自然,場面栩栩如生,起承轉合優(yōu)雅從容,情景交融,蘊藉深沉,將情人惜別時的真情實感表達得纏綿悱惻,凄婉動人,堪稱抒寫別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詞和婉約詞的代表作。 詞的上片寫一對戀人餞行時難分難舍的別情。起首三句寫別時之景,點明了地點和節(jié)序。《禮記·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蟬鳴?!笨梢姇r間大約在農歷七月。然而詞人并沒有純客觀地鋪敘自然景物,而是通過景物的描寫,氛圍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別意。時當秋季,景已蕭瑟;且值天晚,暮色陰沉;而驟雨滂沱之后,繼之以寒蟬凄切:詞人所見所聞,無處不凄涼。加之當中“對長亭晚”一句,句法結構是一、二、一,極頓挫吞咽之致,更準確地傳達了這種凄涼況味。 上片正面話別,到此結束;下片則宕開一筆,先作泛論,從個別說到一般,得出一條人生哲理:“多情自古傷離別”。意謂傷離惜別,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一句,則為層層加碼,極言時當冷落凄涼的秋季,離情更甚于常時?!扒迩锕?jié)”一辭,映射起首三句,前后照應,針線極為綿密;而冠以“更那堪”三個虛字,則加強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為明顯、深刻。 | 點擊查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