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 萬瑭鏡
床邊蹲著的一只怪獸
舔著空氣中的落寞
卻大口吞噬
那些年密密麻麻的數據,擠著
一些有點發(fā)黃的證書
*******************************************************************************************************************
鑒賞:詩人具有極其靈敏的感受力,表現力非常,怪獸的意象,是貶亦是褒,任由讀者根據自己的經驗去判定,增強了詩歌內蘊的豐富力。本人喜歡陽光的角度理解,即詩人在表達一種古人就早已借詩表達過的哲理,比如“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被颉俺林蹅扰锨Х^,病樹前頭萬木春”,即新事物的不可阻擋,社會總是向前發(fā)展的,樂觀積極的思想隱含在文字中,體現詩人對新生活的贊美,蕩漾著詩人的幸福感,怪獸也就成了極其可愛的獸了。詩歌貼近生活。佩服詩人的洞察力,含蓄力,創(chuàng)新表現力。
*************************************************************************************************
時間的針眼疾風驟雨
一聲吶喊,扣開時間的針眼
黑,不再是唯一色調
流淌的詩意,自眼眸處泄露
一雙穿針引線的手
上下翻飛黑與白
丈量日子尺寸,篆刻歲月遺痕
一襲花開,萬山紅遍
過了一季心雨
難填,滄海桑田
************************************************************************************************* 鑒賞:熱情贊美樂觀積極者的陽光心態(tài),一聲吶喊,被詩人喻為穿透時間針眼的利器,想象奇特新穎。一襲花開,也被詩人賦予同樣的喻意,時間的要義的確不在長短,留下美,時間就是永恒。也可理解為詩人對珍惜時間者的贊美,抑或對尊重心靈者的褒揚。詞語響亮,鏗鏘有力,氣勢與昂揚的詩意相吻合,體現詩人掌舵詩歌的嫻熟度。主旨理解因人而異,多意性詩歌應當提倡,詩意豐富更顯詩歌藝術魅力。
*************************************************************************************************
對 詩人堯魯
時間之河
劃地為河的一根神針
從此便是遙遙兩岸
這一岸是我
往事轉眼多少成痕
對岸站著那個是何人
子曰的一段感嘆
就拋進了滾滾忘川
身旁掠過了柳煙浮云
招一招手喊不出聲
立體就削成平面愛恨
紅塵薄涼的利刃
詩后語:歷史是在時
間之河里,由立體變
為平面的 。
一條河,就劃為對岸。
這種刀的功夫,手術
難免有點疼。
于是,歸結到紅塵。
************************************************************************************************* 鑒賞:開頭就能與讀者產生共鳴,提出的問題不僅困惑著詩人,也同樣困惑著所有人。網絡時代,更顯出問題的普遍性,貼近了生活,使詩歌具有了親和力。借用古人對時間如流水的感慨,增加了詩歌的厚重感。紙上交流永遠存在溝通障礙,尤其當今網絡迅猛發(fā)展時代,更制約著人際交往,稍不留意,也許友情就會變態(tài),成為宰殺情感的利刃。是啊,再秘密的歷史總歸要有水落石出的時候,立體變成平面,是時間之刀的功勞。但我們有時是不喜歡疼痛感的,于是我們歸為俗人,成為單純的生活者。歲月之刀再鋒利,也削不掉人與人的友誼,這應是詩人最終的美好思想。我們不希望心靈的河流里存在對立的兩岸,心心交融,會是多美的事情!雖然詩歌具有滄桑感,詩意委婉含蓄,但詩歌的理想主義色彩還是很濃的,彰顯詩人內心的熱情和純凈。
************************************************************************************************* 讀《孟浩然集》棲代
題記:“為多山水樂,頻作泛舟行”
冬日請柬,封底有隱隱春色。
終南山是虛詞,是歸去來——“兮”。
備好白馬,我在梅花盛開時
抵達前世。
終南山水,有田園詩的炊煙,圖解我
殘余的忠君報國。
梅花要開得盡量艷,強調我被明主所棄的
少年有為。
此時的文字,該與青山對仗,
與流水押韻。
被午夜風聲吟誦的,簌簌落梅的絕句,
知多?知少?
就讓時光這么閑散吧。
把歌贈給山,把詩贈給水,把文贈給知己。
剩下的寂寞,要留給一條船,留給大澤之上的
浩然之氣。
************************************************************************************************* 鑒賞:開頭基調昂揚,靚麗灑脫的語言風格,彰顯詩人實力。無畏冬日嚴寒,因為詩人看到了冬下的春天,那是梅花樣的笑臉,詩人喜悅的心情溢于言表,流露出詩人的達觀心態(tài)。第二段詩人流露一種郁郁不得志的思想,懷才不遇,是千百年來共同的人生問題。心理的真實是最可貴的美。三段詩意盎然,盡情抒發(fā)對知音的尋覓,對知己的渴望。末段,詩人獨立蒼茫,為最終的尋覓無果而長嘆。詩人啊,孤獨,是殘酷的,但,唯有孤獨才能照見明亮的未來。http://blog.sina.com.cn/s/blog_9f06cb850102xqk9.html
************************************************************************************************* 注:以上稿件由雅格詩韻老師選定,謝依夢解讀。
謝依夢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533e32a0102wrpz.htm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