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送殷堯藩侍御游山南 (姚合) 詩境西南好,秋深晝夜蛩。 人家連水影,驛路在山峰。 谷靜云生石,天寒雪覆松。 我為公府系,不得此相從。 2. 送袁肇歸山陰 (鄭巢) 論文意有違,寒雨灑行衣。 南渡久誰語,后吟今獨歸。 河帆因樹落,沙鳥背潮飛。 若值云門侶,多因宿翠微。 3. 山中送進士劉蟾赴舉 (章孝標(biāo)) 去住跡雖異,愛憎情不同。 因君向帝里,使我厭山中。 故友多朝客,新文盡國風(fēng)。 藝精心更苦,何患不成功。 4. 山出云 (陸暢) 靈山蓄云彩,紛郁出清晨。 望樹繁花白,看峰小雪新。 映松張蓋影,依澗布魚鱗。 高似從龍?zhí)?,低如觸石頻。 濃光藏半岫,淺色類飄塵。 玉葉開天際,遙憐占早春。 5. 盛山十二詩·茶嶺 (韋處厚) 顧渚吳商絕,蒙山蜀信稀。 千叢因此始,含露紫英肥。 6. 憶萬歲樓望金山 (李紳) 樓高雉堞千師壘,峰拔驚波萬壑?jǐn)€。 山絕地維消虎踞,水浮天險尚龍盤。 蜃噓云拱飛江島,鰲噴仙巖隔海瀾。 長對碧波臨古渡,幾經(jīng)風(fēng)月與悲歡。 7. 送顧非熊及第歸茅山 (項斯) 吟詩三十載,成此一名難。 自有恩門入,全無帝里歡。 湖光愁里碧,巖景夢中寒。 到后松杉月,何人共曉看。 8. 關(guān)山月 (霍總) 珠瓏翡翠床,白皙侍中郎。 五日來花下,雙童問道傍。 到門車馬狹,連夜管弦長。 每笑東家子,窺他宋玉墻。 9. 奉和魯望四明山九題·過云 (皮日休) 粉洞二十里,當(dāng)中幽客行。 片時迷鹿跡,寸步隔人聲。 以杖探虛翠,將襟惹薄明。 經(jīng)時未過得,恐是入層城。 10. 成名后將歸茅山酬群公見送 (顧非熊) 此名誰不得,人賀至公難。 素業(yè)承家了,離筵去國歡。 暮天行雁斷,曉渡落潮寒。 舊隱茅峰下,松根石上盤。 11. 與裴三十秀才自越西歸望亭阻凍登虎丘山寺精
(許渾) 春草越吳間,心期旦夕還。 酒鄉(xiāng)逢客病,詩境遇僧閑。 倚棹冰生浦,登樓雪滿山。 東風(fēng)不可待,歸鬢坐斑斑。 12. 贈王山人 (許渾) 貰酒攜琴訪我頻,始知城市有閑人。 君臣藥在寧憂病,子母錢成豈患貧。 年長每勞推甲子,夜寒初共守庚申。 近來聞?wù)f燒丹處,玉洞桃花萬樹春。 13. 重憶山居六首·泰山石 (李德裕) 雞鳴日觀望,遠(yuǎn)與扶桑對。 滄海似熔金,眾山如點黛。 遙知碧峰首,獨立煙嵐內(nèi)。 此石依五松,蒼蒼幾千載。 14. 羽山 (蕭穎士) 九山方蕩潏,三考佇良材。 夏祖何屯圮,遷殛此山隈。 空馀下泉客,誰復(fù)辨黃能。 15. 登覆釜山遇道人二首 (錢起) 晨策趣無涯,名山深轉(zhuǎn)秀。 三休變覆景,萬轉(zhuǎn)迷宇宙。 攀崖到天窗,入洞窮玉溜。 側(cè)徑蹲怪石,飛蘿擲驚狖。 花間煉藥人,雞犬和乳竇。 散發(fā)便迎客,采芝仍滿袖。 郭璞賦游仙,始愿今可就。 真氣重嶂里,知君嘉遁幽。 山階壓丹穴,藥井通洑流。 道者帶經(jīng)出,洞中攜我游。 欲驂白霓去,且為紫芝留。 忽憶武陵事,別家疑數(shù)秋。 16. 登玉山諸峰,偶至悟真寺 (錢起) 郭南云水佳,訟簡野情發(fā)。 紫芝每相引,黃綬不能紲。 稍入石門幽,始知靈境絕。 冥搜未寸晷,仙徑俄九折。 蟠木蓋石梁,崩巖露云穴。 數(shù)峰拔昆侖,秀色與空澈。 玉氣交晴虹,桂花留曙月。 半巖采珉者,一點如片雪。 真賞無前程,奇觀寧暫輟。 更聞東林磬,可聽不可說。 興中尋覺化,寂爾諸象滅。 17. 奉酬韋嗣立祭酒偶游龍門北溪忽懷驪山別業(yè)…
(崔泰之) 關(guān)塞臨伊水,驪山枕灞川。 俱臨隱路側(cè),同在帝城邊。 謝公兼出處,攜妓玩林泉。 鳴騶噴梅雪,飛蓋曳松煙。 聞琴幽谷里,看弈古巖前。 落日低幃帳,歸云繞管弦。 叨榮慚北闕,微尚愛東田。 寂寞灰心盡,蕭條塵事捐。 朝思登嶄絕,夜夢弄潺湲。 宿懷南澗意,況睹北溪篇。 18. 茅山洞口 (綦毋潛) 華陽仙洞口,半嶺拂云看。 窈窕穿苔壁,差池對石壇。 方隨地脈轉(zhuǎn),稍覺水晶寒。 未果變金骨,歸來茲路難。 19. 山莊月夜作 (蕭穎士) 獻書嗟棄置,疲拙歸田園。 且事計然策,將符公冶言。 桑榆清暮景,雞犬應(yīng)遙村。 蠶罷里閭晏,麥秋田野喧。 澗聲連枕簟,峰勢入階軒。 未奏東山妓,先傾北海尊。 隴瓜香早熟,庭果落初繁。 更愜野人意,農(nóng)談朝竟昏。 20. 山閣聞笛 (羊士諤) 臨風(fēng)玉管吹參差,山塢春深日又遲。 李白桃紅滿城郭,馬融閑臥望京師。 21. 池上構(gòu)小山詠懷 (羊士諤) 玉立出巖石,風(fēng)清曲□□。 偶成聊近意,靜對想凝神。 牛渚中流月,蘭亭上道春。 古來心可見,寂寞為斯人。 22. 贈藥山高僧惟儼二首 (李翱)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jīng)。 我來問道無馀說,云在青霄水在瓶。 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 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云嘯一聲。 23. 晚自臺中歸永寧里南望山色悵然有懷呈上右司
(竇群) 白發(fā)侵侵生有涯,青襟曾愛紫河車。 自憐悟主難歸去,馬上看山恐到家。 24. 爛柯山四首·石室二禪師 (劉迥) 繩床宴坐久,石窟絕行跡。 能在人代中,遂將人代隔。 白云風(fēng)飏飛,非欲待歸客。 25. 登潛山觀 (竇參) 山勢欲相抱,一條微徑盤。 攀蘿歇復(fù)行,始得凌仙壇。 聞道葛夫子,此中煉還丹。 丹成五色光,服之生羽翰。 靈草空自綠,馀霞誰共餐。 至今步虛處,猶有孤飛鸞。 幽幽古殿門,下壓浮云端。 萬丈水聲落,四時松色寒。 既入無何鄉(xiāng),轉(zhuǎn)嫌人事難。 終當(dāng)遠(yuǎn)塵俗,高臥從所安。 26. 北邙山 (吳商浩) 北邙山草又青青,今日銷魂事可明。 綠酒醉來春未歇,白楊風(fēng)起柳初晴。 岡原旋葬松新長,年代無人闕半平。 堪取金爐九還藥,不能隨夢向浮生。 27. 九嶷山 (劉望) 鼎湖冠劍有遺蹤,晉漢真人羽化同。 九轉(zhuǎn)藥成丹灶冷,五車云去玉堂空。 仙家日月蓬壺里,塵世煙花夢寐中。 徒有舊山流水畔,老松枝葉苦吟風(fēng)。 28. 宿香山閣 (賈彥璋) 暝望香山閣,梯云宿半空。 軒窗閉潮海,枕席拂煙虹。 朱網(wǎng)防棲鴿,紗燈護夕蟲。 一聞雞唱曉,已見日曈曈。 29. 游茅山二首 (李中) 綠蘚深迎步,紅霞爛滿衣。 洞天應(yīng)不遠(yuǎn),鸞鶴向人飛。 茅許仙蹤在,煙霞一境清。 夷希何許叩,松徑月空明。 30. 憶天臺山 (劉昭禹) 常記游靈境,道人情不低。 巖房容偃息,天路許相攜。 霞散曙峰外,虹生涼瀑西。 何當(dāng)塵役了,重去聽猿啼。 31. 冬日與群公泛舟焦山 (王瓚) 江外水不凍,今年寒復(fù)遲。 眾芳且未歇,近臘仍袷衣。 載酒適我情,興來趣漸微。 方舟大川上,環(huán)酌對落暉。 兩片青石棱,波際無因依。 三山安可到,欲到風(fēng)引歸。 滄溟壯觀多,心目豁暫時。 況得窮日夕,乘槎何所之。 縱步不知遠(yuǎn),夕陽猶未回。 好花隨處發(fā),流水趁人來。 32. 懷舊山 (滄浩) 一坐西林寺,從來未下山。 不因?qū)らL者,無事到人間。 宿雨愁為客,寒花笑未還。 空懷舊山月,童子誦經(jīng)閑。 33. 舟中遇柳伯存歸潛山, 因有此贈 (吳筠) 澆風(fēng)久成俗,真隱不可求。 何悟非所冀,得君在扁舟。 目擊道已存,一笑遂忘言。 況觀絕交書,兼睹箴隱文。 見君浩然心,視世如浮空。 君歸潛山曲,我復(fù)廬山中。 形間心不隔,誰能嗟異同。 他日或相訪,無辭馭冷風(fēng)。 34. 贈華山游人 (毛女正美) 藥苗不滿笥,又更上危巔。 回首歸去路,相將入翠煙。 曾折松枝為寶櫛,又編栗葉代羅襦。 有時問卻秦宮事,笑撚山花望太虛。 35. 題霍山秦尊師 (鄭遨) 老鶴玄猿伴采芝,有時長嘆獨移時。 翠娥紅粉渾如劍,殺盡世人人不知。 36. 題萬山許煉師 (法振) 道成人不識,流水響空山。 花暗軒窗外,云隨坐臥間。 驗圖名已久,絕粒事長閑。 更欲昆侖去,羞看絳節(jié)還。 37. 送贊律師歸嵩山 (無可) 禪意歸心急,山深定易安。 清貧修道苦,孝友別家難。 雪路尋溪轉(zhuǎn),花宮映岳看。 到時孤塔暮,松月向人寒。 38. 送僧講罷歸山 (唐求) 休將如意辯真空,吹盡天花任曉風(fēng)。 共看玉蟾三皎潔,獨懸金錫一玲瓏。 巖間松桂秋煙白,江上樓臺晚日紅。 依舊曹溪念經(jīng)處,野泉聲在草堂東。 39. 山中答劉書記寓懷 (李山甫) 貴門多冠冕,日與榮辱并。 山中有獨夫,笑傲出衰盛。 正直任天真,鬼神亦相敬。 之子賁丘園,戶牖松蘿映。 骨將槁木齊,心同止水凈。 筆頭指金波,座上橫玉柄。 芙蓉出秋渚,繡段流清詠。 高古不稱時,沈默豈相競。 窮搜萬籟息,危坐千峰靜。 林僧繼嘉唱,風(fēng)前亦為幸。 40. 題寶林山禪院 (方干) 山捧亭臺郭繞山,遙盤蒼翠到山巔。 巖中古井雖通海,窟里陰云不上天。 羅列眾星依木末,周回萬室在檐前。 我來可要歸禪老,一寸寒灰已達(dá)玄。 41. 山中寄吳磻十韻 (方干) 莫問終休否,林中事已成。 盤餐憐火種,歲計付刀耕。 掬水皆花氣,聽松似雨聲。 書空翹足臥,避險側(cè)身行。 果傍閑軒落,蒲連濕岸生。 禪生知見理,妻子笑無名。 更擬教詩苦,何曾待酒清。 石溪魚不大,月樹鵲多驚。 砌下通樵路,窗間見縣城。 云山任重疊,難隔故交情。 42. 奉和魯望四明山九題·青欞子 (皮日休) 山風(fēng)熟異果,應(yīng)是供真仙。 味似云腴美,形如玉腦圓。 銜來多野鶴,落處半靈泉。 必共玄都奈,花開不記年。 43. 西塞山泊漁家 (皮日休) 白綸巾下發(fā)如絲,靜倚楓根坐釣磯。 中婦桑村挑葉去,小兒沙市買蓑歸。 雨來莼菜流船滑,春后鱸魚墜釣肥。 西塞山前終日客,隔波相羨盡依依。 44. 山中依韻答劉書記見贈 (李山甫) 幽居少人事,三徑草不開。 隱幾虛室靜,閑云入坐來。 至道非內(nèi)外,詎言才不才。 寶月當(dāng)秋空,高潔無纖埃。 心滅百慮減,詩成萬象回。 亦有吾廬在,寂寞舊山隈。 從容未歸去,滿地生青苔。 謝公寄我詩,清奇不可陪。 白雪飛不盡,碧云欲成堆。 驚風(fēng)出地戶,虩虩似震雷。 吟哦山岳動,令人心膽摧。 思君覽章句,還復(fù)如望梅。 慷慨追古意,曠望登高臺。 何當(dāng)陶淵明,遠(yuǎn)師勸傾杯。 流年將老來,華發(fā)自相催。 野寺連屏障,左右相裴回。 45. 夏日留題張山人林亭 (杜荀鶴) 此中偏稱夏中游,時有風(fēng)來暑氣收。 澗底松搖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求猿句寄山深寺,乞鶴書傳海畔洲。 閑與先生話身事,浮名薄宦總悠悠。 46. 春日山中對雪有作 (杜荀鶴) 竹樹無聲或有聲,霏霏漠漠散還凝。 嶺梅謝后重妝蕊,巖水鋪來卻結(jié)冰。 牢系鹿兒防獵客,滿添茶鼎候吟僧。 好將膏雨同功力,松徑莓苔又一層。 47. 山中寒夜呈進士許棠 (曹松) 山寒草堂暖,寂夜有良朋。 讀易分高燭,煎茶取折冰。 庭垂河半角,窗露月微棱。 俱入論心地,爭無俗者憎。 48. 驪山道中 (唐彥謙) 月殿真妃下彩煙,漁陽追虜及湯泉。 君王指點新豐樹,幾不親留七寶鞭。 49. 山中寄友人 (杜荀鶴) 深山多隙地,無力及耕桑。 不是營生拙,都緣覓句忙。 破窗風(fēng)翳燭,穿屋月侵床。 吾友應(yīng)相笑,辛勤道未光。 50. 山居寄同志 (杜荀鶴) 茅齋深僻絕輪蹄,門徑緣莎細(xì)接溪。 垂釣石臺依竹壘,待賓茶灶就巖泥。 風(fēng)生谷口猿相叫,月照松頭鶴并棲。 不是無端過時日,擬從窗下躡云梯。 51. 山中惜花 (王建) 忽看花漸稀,罪過酒醒時。 尋覓風(fēng)來處,驚張夜落時。 游絲纏故蕊,宿夜守空枝。 開取當(dāng)軒地,年年樹底期。 52. 喜晝公尋山回相遇聯(lián)句一首 (皎然) 幾年無此會,今日喜相從。 后夏仍多病,前書達(dá)幾封。 水華迎暮雨,松吹引疏鐘。 出谷隨初月,尋僧說五峰。 53. 秋晚宿破山寺 (皎然) 秋風(fēng)落葉滿空山,古寺殘燈石壁間。 昔日經(jīng)行人去盡,寒云夜夜自飛還。 54. 送丘員外還山 (韋應(yīng)物) 長棲白云表,暫訪高齋宿。 還辭郡邑喧,歸泛松江淥。 結(jié)茅隱蒼嶺,伐薪響深谷。 同是山中人,不知往來躅。 靈芝非庭草,遼鶴委池鶩。 終當(dāng)署里門,一表高陽族。 55. 西塞山 (韋應(yīng)物) 勢從千里奔,直入江中斷。 嵐橫秋塞雄,地束驚流滿。 56. 將歸故山留別杜侍御 (王建) 有川不得涉,有路不得行。 沈沈百憂中,一日如一生。 錯來干諸侯,石田廢春耕。 虎戟衛(wèi)重門,何因達(dá)中誠。 日月俱照輝,山川異陰晴。 如何百里間,開目不見明。 我今歸故山,誓與草木并。 愿君去丘坂,長使道路平。 57. 題丘山寺 (張祜) 幾代儒家業(yè),何年佛寺碑。 地平邊海處,江出上山時。 故國人長往,空門事可知。 凄涼問禪客,身外即無為。 58. 題祀山烽樹贈喬十二侍御 (陳子昂) 漢庭榮巧宦,云閣薄邊功。 可憐驄馬使,白首為誰雄。 59. 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 (杜甫) 竇侍御,驥之子,鳳之雛。 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鯁絕代無。 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fēng)寒露之玉壺。 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寧君軀。 政用疏通合典則,戚聯(lián)豪貴耽文儒。 兵革未息人未蘇,天子亦念西南隅。 吐蕃憑陵氣頗粗,竇氏檢察應(yīng)時須。 運糧繩橋壯士喜,斬木火井窮猿呼。 八州刺史思一戰(zhàn),三城守邊卻可圖。 此行入奏計未小,密奉圣旨恩宜殊。 繡衣春當(dāng)霄漢立,彩服日向庭闈趨。 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還成都。 江花未落還成都,肯訪浣花老翁無。 為君酤酒滿眼酤,與奴白飯馬青芻。 60. 山雨 (皎然) 一片雨,山半晴。 長風(fēng)吹落西山上,滿樹蕭蕭心耳清。 云鶴驚亂下,水香凝不然。 風(fēng)回雨定芭蕉濕,一滴時時入晝禪。 61. 秋暮山中懷李端公益 (鮑溶) 舊事與日遠(yuǎn),秋花仍舊香。 前年繡衣客,此節(jié)過此堂。 侍臣不自高,笑脫繡衣裳。 眠云有馀態(tài),入鳥不亂行。 我恐云嵐色,損君鞍馬光。 君言此何言,且共覆前觴。 古人重一笑,買日輕金裝。 日盡秉燭游,千年不能忘。 君言此何言,明日皆異鄉(xiāng)。 明日非今日,山下道路長。 一從山下來,天地再炎涼。 此中會難得,夢君馬玄黃。 62. 游天臺山 (張祜) 崔嵬海西鎮(zhèn),靈跡傳萬古。 群峰日來朝,累累孫侍祖。 三茅即拳石,二室猶塊土。 傍洞窟神仙,中巖宅龍虎。 名從乾取象,位與坤作輔。 鸞鶴自相群,前人空若瞽。 巉巉割秋碧,媧女徒巧補。 視聽出塵埃,處高心漸苦。 才登招手石,肘底笑天姥。 仰看華蓋尖,赤日云上午。 奔雷撼深谷,下見山腳雨。 回首望四明,矗若城一堵。 昏晨邈千態(tài),恐動非自主。 控鵠大夢中,坐覺身栩栩。 東溟子時月,卻孕元化母。 彭蠡不盈杯,浙江微辨縷。 石梁屹橫架,萬仞青壁豎。 卻瞰赤城顛,勢來如刀弩。 盤松國清道,九里天莫睹。 穹崇上攢三,突兀傍聳五。 空崖絕凡路,癡立麋與麈。 邈峻極天門,覷深窺地戶。 金庭路非遠(yuǎn),徒步將欲舉。 身樂道家流,惇儒若一矩。 行尋白云叟,禮象登峻宇。 佛窟繞杉嵐,仙壇半榛莽。 懸崖與飛瀑,險噴難足俯。 海眼三井通,洞門雙闕拄。 瓊臺下昏側(cè),手足前采乳。 但造不死鄉(xiāng),前勞何足數(shù)。 63. 山中春懷 (齊己) 心魂役役不曾歸,萬象相牽向極微。 所得或憂逢郢刃,凡言皆欲奪天機。 游深晚谷香充鼻,坐苦春松粉滿衣。 何物不為狼藉境,桃花和雨更霏霏。 64. 橫吹曲辭·關(guān)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xì)w多苦顏。 高樓當(dāng)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 65. 東山吟 (李白) 攜妓東土山,悵然悲謝安。 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墳荒草寒。 白雞夢后三百歲,灑酒澆君同所歡。 酣來自作青海舞,秋風(fēng)吹落紫綺冠。 彼亦一時,此亦一時,浩浩洪流之詠何必奇。 66. 別山僧 (李白) 何處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涇溪。 平明別我上山去,手?jǐn)y金策踏云梯。 騰身轉(zhuǎn)覺三天近,舉足回看萬嶺低。 謔浪肯居支遁下,風(fēng)流還與遠(yuǎn)公齊。 此度別離何日見,相思一夜暝猿啼。 67. 和韋開州盛山十二首·宿云亭 (張籍) 清凈當(dāng)深處,虛明向遠(yuǎn)開。 卷簾無俗客,應(yīng)只見云來。 68. 山禽 (張籍) 山禽毛如白練帶,棲我庭前栗樹枝。 獼猴半夜來取栗,一雙中林向月飛。 69. 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 (李賀) 掃斷馬蹄痕,衙回自閉門。 長槍江米熟,小樹棗花春。 向壁懸如意,當(dāng)簾閱角巾。 犬書曾去洛,鶴病悔游秦。 土甑封茶葉,山杯鎖竹根。 不知船上月,誰棹滿溪云。 70. 山中答人 (齊己) 謾道詩名出,何曾著苦吟。 忽來還有意,已過即無心。 夏月山長往,霜天寺獨尋。 故人憐拙樸,時復(fù)寄空林。 71. 過商山 (齊己) 疊疊疊嵐寒,紅塵翠里盤。 前程有名利,此路莫艱難。 云水侵天老,輪蹄到月殘。 何能尋四皓,過盡見長安。 72. 寄山中諸友 (齊己) 自歸城里寺,長憶宿山門。 終夜冥心客,諸峰叫月猿。 嵐光生眼力,泉滴爽吟魂。 只待游方遍,還來掃樹根。 73. 送明覺大師兼寄鄭山人 (貫休) 去去楞伽子,春深道路長。 鳥啼青嶂險,花落紫衣香。 此去非馀事,還歸內(nèi)道場。 憑師將老倒,一向說滎陽。 74. 與苗員外山行 (李端) 古人留路去,今日共君行。 若待青山盡,應(yīng)逢白發(fā)生。 誰知到蘭若,流落一書名。 75. 巫山高 (李端)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虛中。 回合云藏月,霏微雨帶風(fēng)。 猿聲寒過澗,樹色暮連空。 愁向高唐望,清秋見楚宮。 76. 山中送友人 (施肩吾) 欲折楊枝別恨生,一重枝上一啼鶯。 亂山重疊云相掩,君向亂山何處行。 77. 九日陪樊尚書龍山宴集 (楊衡) 孟嘉從宴地,千乘復(fù)登臨。 緣危陟高步,憑曠寫幽襟。 黃花玩初馥,翠物喜盈斟。 云雜組繡色,樂和山水音。 旆搖秋吹急,筵卷夕光沉。 都人瞻騎火,猶知隔寺深。 78. 題孫逸人山居 (杜牧) 長懸青紫與芳枝,塵剎無應(yīng)免別離。 馬上多于在家日,樽前堪憶少年時。 關(guān)河客夢還鄉(xiāng)遠(yuǎn),雨雪山程出店遲。 卻羨高人終此老,軒車過盡不知誰。 79. 送陸羽之茅山,寄李延陵 (劉長卿) 延陵衰草遍,有路問茅山。 雞犬驅(qū)將去,煙霞擬不還。 新家彭澤縣,舊國穆陵關(guān)。 處處逃名姓,無名亦是閑。 80. 梁燭處士辭金陵,相國杜公歸舊山,因以寄贈
(鄭谷) 相庭留不得,江野有苔磯。 兩浙尋山遍,孤舟載鶴歸。 世間書讀盡,云外客來稀。 諫署搜賢急,應(yīng)難惜布衣。 81. 崔元受少府自貶所還,遺山姜花,以詩答之
(劉禹錫) 故人博羅尉,遺我山姜花。 采從碧海上,來自謫仙家。 云濤潤孤根,陰火照晨葩。 靜搖扶桑日,艷對瀛洲霞。 世人愛芳辛,搴擷忘幽遐。 傳名入帝里,飛驛辭天涯。 王濟本尚味,石崇方斗奢。 雕盤多不識,綺席乃增華。 驛馬損筋骨,貴人滋齒牙。 顧予藜藿士,持此重咨嗟。 82. 巫山高 (陸敬) 巫岫郁岧峣,高高入紫霄。 白云抱危石,玄猿掛迥條。 懸崖激巨浪,脆葉隕驚飆。 別有陽臺處,風(fēng)雨共飄飖。 83.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 (韓仲宣) 河濱上巳,洛汭春華。 碧池涵日,翠斝澄霞。 溝垂細(xì)柳,岸擁平沙。 歌鶯響樹,舞蝶驚花。 云浮寶馬,水韻香車。 熟記行樂,淹留景斜。 84. 登綿州富樂山別李道士策 (薛曜) 珠闕昆山遠(yuǎn),銀宮漲海懸。 送君從此路,城郭幾千年。 云霧含丹景,桑麻覆細(xì)田。 笙歌未盡曲,風(fēng)馭獨泠然。 85. 和韋承慶過義陽公主山池五首 (杜審言) 野興城中發(fā),朝英物外求。 情懸朱紱望,契動赤泉游。 海燕巢書閣,山雞舞畫樓。 雨馀清晚夏,共坐北巖幽。 徑轉(zhuǎn)危峰逼,橋回缺岸妨。 玉泉移酒味,石髓換粳香。 綰霧青絲弱,牽風(fēng)紫蔓長。 猶言宴樂少,別向后池塘。 攜琴繞碧沙,搖筆弄青霞。 杜若幽庭草,芙蓉曲沼花。 宴游成野客,形勝得仙家。 往往留仙步,登攀日易斜。 攢石當(dāng)軒倚,懸泉度牖飛。 鹿麛沖妓席,鶴子曳童衣。 園果嘗難遍,池蓮摘未稀。 卷簾唯待月,應(yīng)在醉中歸。 賞玩期他日,高深愛此時。 池分八水背,峰作九山疑。 地靜魚偏逸,人閑鳥欲欺。 青溪留別興,更與白云期。 86. 黃藤山下聞猿 (韋莊) 黃藤山下駐歸程,一夜號猿吊旅情。 入耳便能生百恨,斷腸何必待三聲。 穿云宿處人難見,望月啼時兔正明。 好笑五陵年少客,壯心無事也沾纓。 87. 張工部至薄寒山下有書無由馳報輤車之至倍切
(權(quán)德輿) 書來遠(yuǎn)自薄寒山,繚繞洮河出古關(guān)。 今日難裁秣陵報,薤歌寥落柳車邊。 88. 和孫明府懷舊山 (雍陶) 五柳先生本在山,偶然為客落人間。 秋來見月多歸思,自起開籠放白鷴。 89. 冬中至玉泉山寺屬窮陰冰閉崖谷無色及仲春行
(張九齡) 靈境信幽絕,芳時重暄妍。 再來及茲勝,一遇非無緣。 萬木柔可結(jié),千花敷欲然。 松間鳴好鳥,竹下流清泉。 石壁開精舍,金光照法筵。 真空本自寂,假有聊相宣。 復(fù)此灰心者,仍追巢頂禪。 簡書雖有畏,身世亦相捐。 90. 贈王隱者山居 (于武陵) 石室掃無塵,人寰與此分。 飛來南浦樹,半是華山云。 浮世幾多事,先生應(yīng)不聞。 寒山滿西日,空照雁成群。 91. 途中題山泉 (白居易) 決決涌巖穴,濺濺出洞門。 向東應(yīng)入海,從此不歸源。 似葉飄辭樹,如云斷別根。 吾身亦如此,何日返鄉(xiāng)園。 92. 西山三首 (杜甫) 彝界荒山頂,蕃州積雪邊。 筑城依白帝,轉(zhuǎn)粟上青天。 蜀將分旗鼓,羌兵助井泉。 西戎背和好,殺氣日相纏。 辛苦三城戍,長防萬里秋。 煙塵侵火井,雨雪閉松州。 風(fēng)動將軍幕,天寒使者裘。 漫山賊營壘,回首得無憂。 子弟猶深入,關(guān)城未解圍。 蠶崖鐵馬瘦,灌口米船稀。 辯士安邊策,元戎決勝威。 今朝烏鵲喜,欲報凱歌歸。 93. 橫吹曲辭·關(guān)山月 (耿湋) 月明邊徼靜,戍客望鄉(xiāng)時。 塞古柳衰盡,關(guān)寒榆發(fā)遲。 蒼蒼萬里道,戚戚十年悲。 今夜青樓上,還應(yīng)照所思。 94. 題柏臺山僧 (于鵠) 上方唯一室,禪定對山容。 行道臨孤壁,持齋聽遠(yuǎn)鐘。 枯藤離舊樹,朽石落高峰。 不向云間見,還應(yīng)夢里逢。 95. 華山題王母祠 (李商隱) 蓮華峰下鎖雕梁,此去瑤池地共長。 好為麻姑到東海,勸栽黃竹莫栽桑。 96. 四明山詩·青欞子 (陸龜蒙) 山實號青欞,環(huán)岡次第生。 外形堅綠殼,中味敵璚英。 墮石樵兒拾,敲林宿鳥驚。 亦應(yīng)仙吏守,時取薦層城。 97. 題君山 (雍陶) 風(fēng)波不動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 應(yīng)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 98. 山中五絕句·嶺上云 (白居易) 嶺上白云朝未散,田中青麥旱將枯。 自生自滅成何事,能逐東風(fēng)作雨無。 99. 奉使嵩山途經(jīng)緱嶺 (宋之問) 侵星發(fā)洛城,城中歌吹聲。 畢景至緱嶺,嶺上煙霞生。 草樹饒野意,山川多古情。 大隱德所薄,歸來可退耕。 100.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yīng)制 (宋之問) 樞掖調(diào)梅暇,林園藝槿初。 入朝榮劍履,退食偶琴書。 地隱東巖室,天回北斗車。 旌門臨窈窕,輦道屬扶疏。 云罕明丹壑,霜笳徹紫虛。 水疑投石處,溪似釣璜馀。 帝澤頒卮酒,人歡頌里閭。 一承黃竹詠,長奉白茅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