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薩克森王國選帝侯兼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在位期間,在德累斯頓建造了諸多宮廷建筑,皮爾尼茨宮(Schloss Pillnitz)就是其中之一。 皮爾尼茨本來是離德累斯頓約15公里的一個鎮(zhèn),因皮爾尼茨宮而聞名,1950年被并入德累斯頓。今天皮爾尼茨依然保持著鄉(xiāng)村風貌,是薩克森州的葡萄酒產(chǎn)地之一。 皮爾尼茨尤其以其英國式的公園和皮爾尼茨宮著稱,該宮是德累斯頓重要的旅游地點之一。 天氣好的時候,可以在德累斯頓市區(qū)內(nèi)直接看到皮爾尼茨宮。 皮爾尼茨宮蓋在易北河河畔,以美麗庭園聞名。1717年,奧古斯特下令將城堡改建為富東方色彩的休閑宮殿,用來舉辦慶典。(那個時期,歐洲非常流行東方風格的園林設計)
皮爾尼茨宮改建了兩個部份:河邊宮殿與上層宮殿,前者完成於1723年,后者則完成於1724年,兩座宮殿中間有個大庭院,當中是巴洛克式水池,配上大噴泉,被長滿鮮花的大花園包圍著。 皮爾尼茨宮的巴洛克式水池與大噴泉:
 1791年8月27日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二世和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在皮爾尼茨宮簽署了《皮爾尼茨宣言》,號召歐洲列強支持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警告法國的革命派。這份宣言促使了1792年到1802年間法國大革命戰(zhàn)爭的爆發(fā)。


皮爾尼茨宮河邊宮殿建在易北河傍邊,有階梯伸入河中,如碼頭一般。(吃水比較淺的船可以直接停到階梯邊上) 

很多人認為皮爾尼茨宮比其他一些王宮要低調(diào)的多,但仔細看看,卻可以發(fā)現(xiàn)它的奢華很多體現(xiàn)在細節(jié)上。 宮殿內(nèi)部的教堂。 王室的廚房。  還有一些非常有特色的建筑、景觀。比如茶花溫室。


棕櫚房。 

英國亭。 中國亭。 這里著實是個野餐的好地方。 如果有機會去德國東部,有抵達了德累斯頓,不妨花上兩三個小時去皮爾尼茨宮轉(zhuǎn)轉(zhuǎn)。相信也會很有意思。 
注:德累斯頓在二戰(zhàn)期間被盟軍轟炸,全城幾乎被炸平,皮爾尼茨宮因位置較為偏遠,得以幸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