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當你走進一座宮殿或者園林的時候,除了看它的建筑,聽它里面的歷史外,大家是否會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呢?如下圖 (這幾幅照片是宮殿君分別于頤和園長廊、故宮、地壇拍攝)。 這個“細節(jié)”就是圖片里所展示的——“彩繪”。 相信很多小伙伴也看過這些彩繪,可大多數(shù)人估計只是驚嘆它們的美和藝術(shù)性,驚嘆古代工匠們的技藝超群,而對于“彩繪”里蘊含的“秘密”,卻很少有人知道。今天,宮殿君就給大家科普科普這些“彩繪”里的秘密。 古代的建筑物大多都是木頭造的,木頭的顏色單一,也就是深黃、淡黃、棕色等。單調(diào)的木頭造出的建筑也會很單調(diào),因此,咱們古代的工匠們想了個法子來讓“單調(diào)”變豐富,即在木頭上畫上彩繪。 彩繪,不僅是為了讓建筑顯得好看,同時它還有實用意義: 能夠通過油漆色彩起到保護作用,使建筑物的木結(jié)構(gòu)免遭雨淋日曬受潮,延長建筑物的壽命。 而彩繪的圖案在古代那可是很有講究的,什么人用什么樣的彩繪,有嚴格的規(guī)定: 一、等級最高的彩繪:和璽彩繪 彩繪在古代也和人一樣,分成三六九等,而等級最高的非“和璽彩繪”莫屬。 “和璽彩繪”,一般只能皇家的建筑使用。而在它其中又分出了三六九等:等級最高的,有著“彩繪之中的皇帝”之稱的是“金龍和璽彩繪”(見下圖): 這是故宮太和殿的金龍和璽彩繪圖案,這種彩繪只能皇帝使用,最多見的就是故宮里的太和殿、保和殿、乾清宮。它的特點是在枋心(梁枋彩畫的中心部分)畫兩條金光閃閃的龍,一般是'二龍戲珠'圖案,因為龍代表皇帝嘛,同時整個梁枋的主要線條都采用“瀝粉貼金”工藝。這樣,你一看上去,就會覺得這宮殿真的是專屬于皇帝的,莊嚴、肅穆、雄偉。 而比“金龍和璽彩繪”等級稍低一點的叫“龍鳳彩繪”和“雙鳳彩繪”。先說“龍鳳彩繪”(如下圖): 一般這種彩繪是皇后或者妃嬪的宮中會出現(xiàn),寓意“龍鳳呈祥”,主要特點就是在梁枋的中心處畫龍和鳳,而且是“龍在前,鳳在后”,如故宮里的翊坤宮、慈寧宮等。 還有一種彩繪是“雙鳳彩繪”,即在枋心處畫兩只鳳凰。到底什么建筑能使用這種“雙鳳圖案”,這在學界還沒有定論。就北京來說,使用這種彩繪的地方只有一處,即地壇的“皇祇室”(如下圖): 之所以地壇這里要使用“雙鳳和璽彩繪”,是因為地壇為明清兩朝皇帝祭地(即“皇地祇神”)的場所,我們都說大地是“母親”,《周易》里也有“天乾、地坤”之說,而皇祇室里正供奉著大地媽媽的神位,其彩畫以“雙鳳”為主題,表明它的象外之意代表了“八卦”中的“坤”象,剛好和“后土”、“地示”神祇的內(nèi)涵相符合。 和璽彩繪里等級最低的是“龍草和璽彩繪”,其圖案主要以龍和轱轆草為主。雖然它等級最低,但仍然是皇家專用,比如太和殿前面的體仁閣。
二、旋子彩繪 旋子彩繪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彩繪,上面說的和璽彩繪其實也是從旋子彩繪發(fā)展而來的。其主要特點就是在枋心處畫上帶卷渦紋的花瓣,即所謂的“旋子”。這種彩畫最早出現(xiàn)于元代。(如下圖):
其地位低于和璽彩繪,主要用于普通官衙、寺院、城樓、牌坊,主殿堂門等地,這也是我們平時最常見的一種,比如前門牌樓,王府的梁枋上都繪有這種彩繪。 三、蘇式彩繪 蘇式彩繪,其源頭在江南,俗稱“蘇州片”,當年永樂皇帝修北京城時,曾調(diào)集了大批江南的工匠來北京,因此也把蘇式彩繪帶了過來。清朝時乾隆皇帝幾下江南,也帶回了大批江南工匠,并命這些工匠將江南的美景畫成“彩繪”,“安置于”宮殿園林中,咱們今天看到的頤和園長廊上的彩繪很多就是“蘇式彩繪”(如下圖):
蘇式彩繪,溫婉優(yōu)雅,多以自然山水、花鳥魚蟲、人物故事為主要題材,色彩清新艷麗,讓每個看到它的人都感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鄉(xiāng)之中。
彩繪,是古代工匠們“匠人精神”的一種體現(xiàn),很多彩繪畫到梁上都是“一次成型”,這是需要非常高超技藝的。同時,從彩繪上,我們也能看出古代封建社會的等級觀念和倫理道德、宗教等思想: 如清朝就規(guī)定:“和璽彩繪只能用于宮殿、壇廟等高級的官式建筑物上,蘇式彩繪多用在皇家范圍和官吏的住宅上。至于庶民百姓的住宅,只準許油漆門窗,不許施以彩繪?!?/span>
|
|
|
來自: 老劉tdrhg > 《四十、建筑/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