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 熱膽熱,病證名。指膽經(jīng)受邪化熱。見《中藏經(jīng)》。相當于西醫(yī)的急性膽囊炎,急性胃炎,慢性胰腺炎。 2.膽熱癥狀 癥見右脅或兩脅疼痛、黃疸、尿短黃赤、口苦咽干、寒熱往來,或惡心嘔吐、食少腹脹,或頭痛眩暈、易怒、耳聾、鼻流濁液,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 3.膽熱病癥 本證多因外感熱邪或情志內(nèi)傷,導致郁熱壅于膽腑或氣郁化熱,少陽樞機不利所引起,屬實證。其病位在膽,往往涉及肝、脾、胃等臟腑。 中醫(yī)施治要點 施治要點: (一)本證為少陽膽經(jīng)熱甚之證,熱郁少陽半表半里,以致權機不利,必以清膽之劑泄其熱而利其樞機。 (二)膽病影響脾胃,化生濕熱痰濁,少陽相火衰煺易見嘔逆吞酸等癥;濕熱留連易發(fā)黃疸,必輔以或加強辛開苦降芳化利濕煺黃之品.因膽熱常可橫逆于胃而形成膽胃不和之證,故治療時,一則要注意膽胃并治提高療效,二則要時時注意維護胃氣,切勿過用苦寒,以免傷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