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淚雙垂,垂雙淚 ——《金瓶梅》第九十三回詩詞賞析 《金瓶梅》九十三回插圖 陳敬濟看上韓道國的女兒愛姐     《金瓶梅》第九十三回“王杏庵義恤貧兒  金道士孌淫少弟”中有一首《普天樂》散曲詞,該散曲詞摘自《雍熙樂府》卷十八《普天樂·思情》四首中的第一首,作者蕭德祥,元代杭州人,善作曲,生卒不詳。《雍熙樂府》是一部散曲、戲曲選集,編輯郭勛(1475-1542),明代開國功臣武定侯郭英六世孫,雅好詩文。這首《普天樂》散曲詞是這樣寫的:      淚雙垂,垂雙淚。三杯別酒,別酒三杯。鸞鳳對拆開,拆開鸞鳳對。     嶺外斜暉看看墜。看看墜,嶺外暉。天昏地暗。徘徊不舍,不舍徘徊。     【注釋】     “普天樂”,詞牌名。     “鸞鳳對”,比喻夫妻或戀人心心相印,恩恩愛愛,如鸞鳳和鳴,是天生的一對,地造的一雙。《普天樂·思情》原曲為“鸞凰對”,含義相同。     【賞析】     這首《普天樂》散曲詞描寫了一對男女戀人分別時難舍難分的情景,運用回文的藝術(shù)手法對“垂淚”、“別酒”、“拆開”、“不舍”等詞語進行重復(fù),加深了詞義的表達,增強了感染力。詞的大意是:這一對心心相印的戀人即將被活生生拆開了!三杯別酒,淚眼人對淚眼人!紅日依山漸漸下沉,余暉將盡了,黑夜已經(jīng)來臨,兩人內(nèi)心里極度痛苦,徘徊不定,難舍難分。    《金瓶梅》第九十三回“王杏庵義恤貧兒 金道士孌淫少弟”寫陳敬濟在落魄時得到老者王杏奄的幫助,但他舊性不改,有一天在謝家酒樓遇見了賣唱的舊愛馮金寶。馮金寶上來,手中拿著個廝鑼兒,見了敬濟,深深道了萬福。情人見情人,不覺簇地兩行淚下。     敬濟一見,便拉他一處坐,問道:“姐姐,你一向在那里來?不見你。”這馮金寶收淚道:“自從縣中打斷出來,我媽著了驚謊,不久得病死了,把我賣在鄭五媽家?!?/span>陳敬濟取出袖中帕兒,替他抹了眼淚,說道:“我的姐姐,你休煩惱。我如今又好了,自從打出官司來,家業(yè)都沒了,投在這晏公廟,做了道士。師父甚是托我,往后我常來看你。”“說著,兩個挨身做一處飲酒。陳三兒燙酒上樓,拿過琵琶來。金寶彈唱了個曲兒與敬濟下酒,名《普天樂》:     淚雙垂,垂雙淚。三杯別酒,別酒三杯。鸞鳳對拆開,折開鸞鳳對。     嶺外斜暉看看墜,看看墜,嶺外暉。天昏地暗,徘徊不舍,不舍徘徊。     蘭陵笑笑生在這里引用元·蕭德祥這首詞《普天樂·思情》,雖然用詞中描寫的分別之情來表達陳經(jīng)濟和馮金寶的重逢之情,但達到的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馮金寶畢竟是一個妓女,他二人的關(guān)系是建立在金錢基礎(chǔ)上的,這一回回末詩明確指出“盼穿秋水因錢鈔,哭損花容為鄧通。”陳經(jīng)濟曾經(jīng)用做生意的本錢將馮金寶娶回家做妾,并逼死了結(jié)發(fā)妻子西門大姐。陳經(jīng)濟也因此吃了官司,前后坐了半個月監(jiān),使了許多銀兩,馮金寶也離去了。這次在臨清碼頭偶然相遇,陳經(jīng)濟和馮金寶又勾搭上了前情。后來二人惹惱了這灑家店有名的坐地虎劉二,不僅遭到毒打,而且還被污為盜賊,地方保甲、巡河快手押解敬濟、金寶到守備府前伺候,幸好被周守備的太太春梅發(fā)現(xiàn)才化險為夷,不過這是后話了。     【附錄】     《雍熙樂府》卷十八《普天樂·思情》四首散曲詞影印件:     第120頁最末一行:     第121頁:      第122第一、二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