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花花發(fā)布日期:2016-01-15 剛上大學時,經(jīng)常到校園的東北角去散步。那里有一片樹林,一條清粼粼的小河。河岸邊有一棵梅樹,我總少不了從它的身旁經(jīng)過。 初見那棵樹,我以為它只是一棵普通的樹,樣子平淡無奇。 秋天里,那棵樹無花無果,葉子青里有黃,黃中帶青,既不像楓葉那般地火紅,也不似香樟樹的葉片那樣地翠綠,倒是早早現(xiàn)出了衰敗的氣息。以至于我不愿意多看它幾眼。 那個冬日的下午,我剛走到小河邊時,忽聞一縷清香撲鼻而來。咦,哪來的香氣?佇足,眼望處,我驚訝地看到那棵不起眼的樹,原來是梅樹??! 樹上的梅花,有的打著紅紅飽滿的花蕾,有的通紅地綻放開來。此時此景,真的是“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怎不令人心生喜歡。 有點奇怪的是,梅樹上竟找不到一片梅葉了。 看地下,有許多的梅葉,有的枯黃發(fā)脆,有的發(fā)黑殘缺,被無數(shù)雙腳踩踏過的痕跡。抬頭賞梅花,低頭看梅葉,我頓生出一些感動來。 古往今來,有多少詩詞文賦詠贊梅花?有多少支畫筆描繪過梅花?數(shù)也數(shù)不清。贊美和倩影,都屬于梅花,梅葉則像個永不入世的隱者,默默無聞。 無疑是梅葉經(jīng)春天,歷夏秋,吸取陽光雨露的養(yǎng)分,積攢能量使梅花得以開放。梅花開了,梅葉就毫無倦意地紛紛離去,而且一枚不剩。我想,梅葉的心思,應是為了更加突出梅花的靜好,不擾人視線,讓人們一心把所有的情感都傾注在梅花上吧。 人世間,沒有哪一種花的葉子,能像梅葉那樣豁達和淡定。薔薇花雖美,卻少不了被人說“紅花也得綠葉扶”。桂花很香,無奈濃密的葉子,遮掩住了一樹好花。 在家庭,如果說梅花是兒女,那么梅葉就是慈祥的父母。 在校園,如果說梅花是學生,那么梅葉就是甘當“人梯”的老師。 ... ... 梅花凌寒獨自開,超凡脫俗的人格精神,值得大家敬仰。梅葉的寬厚仁愛,更加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在我的人生旅程中,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以為梅樹是不長葉子的。那時的我,猶喜錦上添花,人云亦云,以為這就是做人和處世的真諦。 當年,“白梅和尚”目睹風雨打落白桃花,而遁入空門。我見滿地梅葉,感悟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才是做人和處世的根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