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生在梅花初開的月光下。還刻過一方自用印,叫“我與梅花伴月生”,說明我與梅花的緣份。
平日里畫畫,竹子之外,就數(shù)梅花多了。
思泓居中只有一株盆梅。幾年前一癡兄下江南,是早秋九月,這梅樹卻繁花滿枝,并綠葉簇?fù)碇话V兄拍了照片,發(fā)到了網(wǎng)上,也算出過名了。
秋天開梅花的奇事,也就見過這一回。
今年春節(jié)前個把月,這梅樹就照例綴滿了小小的花苞,但今年天冷,到了除夕,也只零星半開了幾朵。
正月初一,畫了小幅梅花,又寫了幾張字。辛卯新年,就算開筆了。
“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憶我我憶梅?!庇址x到缶翁這句詩,就決定明天初三,與妻兒一起去超山看看梅花。
超山的梅花,也只是星星點點而已,不過滿山梅林中,竟見到一兩株怒放的,那是梅中之梅吧。
春節(jié)長假,連日晴好,思泓居的梅花陸續(xù)開起來了,我每天用很多時間細(xì)細(xì)看它。很多年來,我真沒有這么閑靜地細(xì)看過它,也不知辜負(fù)了多少個春天。
多年的摯友,年前從山陰捎來兩壺青梅酒,啟開斟上一杯,坐花蔭里,一直喝到太陽落下。
初八,天開始下起了雪,又變成了雨。思泓居那株梅樹,被淋得濕漉漉的,花朵上綴掛著顆顆好看的水珠,我想把這景致描畫下來。
我畫過雪梅,沒畫過雨梅,也沒見別人畫過。但舉筆三思,實在拿不出表現(xiàn)雨水的手段,只好放棄這個念頭。
但我不忍看這水珠兒掉了或化掉,就取來小勺,一滴一滴收起來,蓄得淺淺一小盞。
我取這含著梅香的水兒,用端硯和古墨輕輕研磨,抄了幾段古人題梅花的詩,消磨了一段時光。
正月十一,陪雙陽兄去金庭謁羲之墓。快到金庭,就見大片大片盛開的梅花。書圣墓前也盡是一樹一樹的梅花,他老人家也一定是喜歡梅花的吧。
憶去年暮春,陪青凱兄來見書圣,復(fù)登金庭山,山上都是墜滿青梅果和綠葉的梅樹,青凱認(rèn)不出這就是梅花樹,還說自小吃了很多話梅,哪知是梅花的果實。
昨天是元宵,過了元宵,這年就算過去了。
過年這幾天,畫了幾張畫,寫了幾張字,刻了幾方印,都與梅花有關(guān)。挑十件稍滿意的,并折了一枝思泓居的梅花,快遞給北京的青凱兄,放鳳凰畫館里搞一個梅花專場,希望它們,帶給更多愛梅花的人 —— 富貴吉祥!
超山的梅花,此時該已開成一片香雪海了吧。
辛卯正月十六,記于思泓居梅花香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