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歲的小勇在家里玩耍,忽然家里的貓將一個放在桌子上的花瓶弄倒了,水灑了一地,小勇剛好走到花瓶旁邊時,媽媽正好從廚房里出來,看見了這一幕,媽媽馬上把小勇罵了一頓,小勇跟媽媽解釋,但媽媽卻不相信,還要小勇把衛(wèi)生打掃干凈,小勇委屈地在大哭。 每個人都有情緒不好的時候,而家長在照顧孩子時,情緒更加容易爆發(fā),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面對孩子在頑劣時的屢教不改難免會大動肝火,聽著孩子的吵吵鬧鬧也會覺得心煩意亂,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有時候在外面工作時所受的氣,當(dāng)看見孩子的調(diào)皮搗蛋時容易失控,或是聽見別人投訴自己的孩子,不分青紅皂白直接就向孩子發(fā)脾氣了。面對孩子所受的委屈,家長們可曾向孩子道歉? 最好的教育方法是以身作則 家長在孩子面前總希望要保持權(quán)威的角色,因為這是管教孩子的需要,但是,每個人都會有做錯事的時候,家長也不例外,當(dāng)家長做錯事后,或者是誤會了孩子,其實,道歉是必須的。 因為通過向孩子道歉,讓孩子明白到其實雖然犯錯了,但是真摯誠懇的道歉可以化解錯誤的延續(xù),也是修補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的良方妙藥,既教育了孩子做人應(yīng)有的品質(zhì),也向孩子傳遞了一種尊重,令孩子懂得從小要學(xué)會為自己負責(zé)。 如果家長在犯錯后,或者誤會了孩子,但卻沒有及時地向孩子道歉,反而用家長的身份來壓迫孩子,這樣會使孩子感受到十分的委屈,也會讓孩子有一個錯覺,認為只要是強大的一方,做錯事就可以不用道歉,這種“死要面子”的教育方法對孩子的成長并沒有起任何的作用,相反只會令孩子模仿這種行為,從而學(xué)會了逃避責(zé)任。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家長在意識到自己犯了錯,批評錯了孩子,但是卻仿佛沒有了這回事,通過轉(zhuǎn)移話題、將責(zé)任推給孩子:“這一切都是因為你有錯在先”、指責(zé)孩子其他方面的不足等等的方法來掩飾自己的錯誤,對孩子的傷害可是更大的,因為家長贏來了所謂的面子,卻失去了孩子對自己的信任。 家長學(xué)會向孩子道歉,在家庭中漸漸就會形成一個寬松、和諧、民主的氛圍,家長向孩子道歉,從小給孩子樹立有錯就改的榜樣,令孩子由衷地敬佩家長的修養(yǎng),從而更加信任家長,親近家長。 道歉也是需要技巧的1道歉要及時 很多家長雖然愿意去向孩子道歉,但是卻是在批評孩子后的一段時間才進行,這樣會讓孩子覺得家長沒有誠意,有拖延的嫌疑。所以,當(dāng)家長意識到自己犯錯后,要及時向孩子道歉,將對孩子的傷害減到最輕。2態(tài)度要誠懇 向孩子道歉時,家長要半蹲,將自己的身高與孩子盡量保持一致,然后要用溫柔的聲調(diào),誠懇的態(tài)度向孩子道歉,讓孩子感受到尊重,感受到家長真誠的心,惟有真心誠意地道歉,才會令孩子對我們更加的佩服和欣賞。 3目標(biāo)要明確 家長向孩子道歉時,一定要說明自己做錯了哪件事、說錯了哪些話,同時還要說明為什么向孩子道歉,通過清晰明確的話語,就事論事,實事求是,既不要夸大自己的錯誤以取悅于孩子,也不要輕描淡寫,讓孩子以為家長只是在敷衍了事。Tips:道歉的七個步驟 勇于向孩子道歉,坦誠自己的錯誤,彌補自己對孩子所造成的傷害,有助于親子關(guān)系的建立,增加孩子對自己的尊重,因為承認錯誤是需要勇氣的,在潛移默化下培養(yǎng)孩子的正直品質(zhì),教導(dǎo)孩子真誠地做人,讓孩子成為一個懂得尊重自己、尊重別人的人,這樣才是真正的教育孩子。向孩子道歉時,父母可以參考“道歉的七個步驟*(Seven Steps of Apology)”。1 寶貝,(道歉的對象)2 對不起,(道歉)3 我當(dāng)時沒有搞清楚原因,就責(zé)怪你,(道歉的原因)4 令到你受了委屈。(對方的感受)5 媽媽真的覺得好慚愧,(自己的感受)6 我下次一定會注意的,(承諾如何補救)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