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為誰而學的問題。如果要問:“我們?yōu)檎l而學才有力量?”無須避諱:“為了自己?!比绻麑W生一旦感到自己的學習首先不是為自己,而是為父母、為老師,那么父母的苦口婆心,老師的諄諄教導都會引起學生的極大反感。因此,要解決好為誰而學的問題,必須首先堅定“為自己”的信念,在此基礎上升華為“為他人”、“為祖國”,才是一種高層次的、無功利色彩的學習動力。確立“以苦為樂”的認知觀。 (2)學習的的確確是一個“苦差事”,“苦”也是毀滅學習興趣的一個罪魁。生活中總是有這樣一批人,他們意志薄弱,心理素質極差,稍微“苦”點兒就反復心理強化,連連叫“苦”。當“苦”叫到十聲時,就會果真苦不堪言,當“苦”叫到二十聲時,也就身心交瘁了。這種心理上的負強化是必須要剔除的。我們要確立“以苦為樂”的認知觀,把“苦”看成是“甜”的入場券,這是花多少錢都買不來的東西?!翱唷钡闷渌?,“苦”得值得,“苦”中有“樂”。一旦有了這樣的認知觀,“苦”后的咀嚼就會有無盡的甘甜。 (3)接受“無難無易”的認知規(guī)律。“難”與“易”是相對存在的,沒有“難”也就沒有“易”,不首先接受“難”就很難達到“易”。因此,我們必須要有一個隨時接受難題、挑戰(zhàn)難題的期待。有些同學剛遇到一兩道難題就退縮、就厭倦,這是不應該的。學習是為了“得”,突破難題的“得”要比解決幾道容易題的“得”具有更多的超值性。有了一個樂于接受難題的心態(tài),也就有了學習的興趣。 (4)不少學生雖然具有良好的智力和優(yōu)越的學習條件,但由于學習毅力差,貪玩、怕苦、畏難,難以取得很好的學業(yè)成績,有的甚至成為后進生。而有的學生雖然智力一般,學習環(huán)境也不好,卻憑著頑強的學習毅力,取得良好甚至優(yōu)異的學業(yè)成績。由此可見,頑強的學習毅力是學生取得學業(yè)成功的重要因素。學習毅力是指學生自覺地確定學習目標,有意識地控制和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學習行為,克服困難,以實現(xiàn)預定學習目標的心理過程。頑強的學習毅力不但能促進學生智力的發(fā)展,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人格和創(chuàng)造能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