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130.六味地黃丸詳解研討

 學(xué)中醫(yī)書館 2022-07-05 發(fā)布于山東


130.六味地黃丸詳解研討
 
本資料由朱永庫老人,在研究學(xué)習(xí)中醫(yī)方劑學(xué).《中醫(yī)藥方精選網(wǎng)》和多名老中醫(yī)經(jīng)驗資料后所編輯,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時,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 六味地黃丸藥方的詳解和研討,供有緣人對癥選藥方
      
組成;山萸肉6克 山藥6克 熟地12克 丹皮4.5克 澤瀉4.5克 茯苓4.5克
加減;   
1.陰虛而火盛者,加知母、玄參、黃柏等以加強清熱降火之功;
2.兼納差腹脹者,加焦白術(shù)、砂仁、陳皮等以防滯氣礙脾。
本方現(xiàn)代常用于治療慢性腎炎、高血壓病、糖尿病、肺結(jié)核、腎結(jié)核、甲狀腺 功能亢進、中心性視網(wǎng)膜炎以及無排卵功能性子宮出血、更年期綜合征等辨證屬腎陰不 足為主者。1.慢驚后不語  2.血痢  3.糖尿病   (一)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 1.高血壓病  (二)消化系統(tǒng)腫瘤 1.甲胎蛋白陽性 2.室性早搏 (二)消化系統(tǒng)腫瘤 1.甲胎蛋白陽性  2.食管上皮細胞重度增生   3.胃癌  4.減輕化療毒副反應(yīng)   (三)糖尿病  (四)泌尿系統(tǒng)疾病 1.慢性腎炎  2.慢性腎功能衰竭  (五)周期性麻痹  二、婦科 更年期綜合征  三:兒科 1.小兒水疝(鞘膜積液)   2。小兒L呼吸道反復(fù)感染  四、男性病 1.不育癥   2.慢性前列腺炎  五、五官科 , 慢性喉喑  5例。 六、眼科 中心性漿液性脈絡(luò)膜視網(wǎng)膜病變  七、皮膚科 黃褐斑   
[功用] 滋陰補腎
 [主治] 腎陰虛證。腰膝酸軟,頭暈?zāi)垦?,耳鳴耳聾,盜汗,遺精,消渴,骨蒸潮 熱,手足心熱,舌燥咽痛,牙齒動搖,足跟作痛,以及小兒囟門不合,舌紅少苔,脈沉 細數(shù)。 本方是治療腎陰虛證的基本方。臨床以腰膝酸軟,頭暈?zāi)垦?,口?,咽干,舌紅少苔,脈沉細數(shù)為證治要點?!  ?
六味地黃丸(地黃丸)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異名]  補腎地黃丸(《集驗方》,錄自《幼幼新書》卷6)、補肝腎地黃丸(《奇效良
方》卷64)、六味丸(《校注婦人良方》卷24)、地黃丸(《明醫(yī)雜著》卷6)。
    [組成]  熟地黃八錢(24g)  山萸肉  干山藥各四錢(各12g)  澤瀉  牡丹皮  白茯苓去皮各三錢(各9g)
    [用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丸,空心溫水化下。亦可水煎Jllilo
  [功用]  滋陰補腎。
  [主治]  腎陰虛證。腰膝酸軟,頭暈?zāi)垦?,耳鳴耳聾,盜汗,遺精,消渴,骨蒸潮
熱,手足心熱,舌燥咽痛,牙齒動搖,足跟作痛,以及小兒囟門不合,舌紅少苔,脈沉細數(shù)。
    [病機分析]  腎為先天之本,腎陰為一身陰液之根本,故腎陰不足不僅在諸陰虛證
中最重,而且常變生諸證,臨床表現(xiàn)復(fù)雜,故有“五臟之傷,腎為最重”(《醫(yī)碥》卷
2)之說。腰為腎之府,腎主骨生髓,齒為骨之余,腎陰不足,精虧髓少,骨失所養(yǎng),
則腰膝酸軟無力,牙齒動搖;腦為髓之海,腎陰虧損,髓??仗?,則頭暈?zāi)垦?;腎開竅
于耳,腎陰不足,精不上承,則耳鳴耳聾;腎藏精,為封藏之本,腎陰虛損,水不制
火,相火內(nèi)擾精室,則遺精;陰虛生內(nèi)熱,甚者虛火上炎,則骨蒸潮熱,消渴,盜汗,
舌紅少苔,脈沉細數(shù)等。小兒囟門久不閉合,亦為腎虛生骨遲緩所致。由上可見,本證
臨床表現(xiàn)雖然繁雜,但均不出腎虛精虧,虛火內(nèi)擾這一基本病機,且以陰虛為本,火動為標。
    [配伍意義]  本方是為腎陰虧損,兼有虛火內(nèi)擾之證而設(shè),故從滋陰補腎立法,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方中重用熟地黃,味甘純陰,主人腎經(jīng),長于滋陰補.腎,填精
益髓,為本方之君藥。山茱萸酸溫,主人肝經(jīng),滋補肝腎,秘澀精氣,益肝血以生腎
精;山藥甘平,主人脾經(jīng),  “健脾補虛,澀精固腎”(《景岳全書》卷49),補后天以充
先天,二藥同為臣藥。君臣相協(xié),不僅滋陰益腎之力相得益彰,而且兼具養(yǎng)肝補脾之
效。腎為水臟,腎元虛餒每致水濁內(nèi)停,故又以澤瀉利濕泄?jié)?,并防熟地黃之滋膩戀
邪;陰虛陽失所制,故以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茱萸之溫;茯苓淡滲脾濕,既助澤瀉以
泄腎濁,又助山藥之健運以充養(yǎng)后天之本。三藥相合,一則滲濕濁,清虛熱,平其偏勝
以除由.腎虛而生之病理產(chǎn)物;二則制約上述滋補之藥的副作用,使補而不滯氣,澀而不
戀邪,俱為佐藥。如此三味補藥與三味瀉藥配伍,且補重于瀉,寓瀉于補,故補而不礙
邪,瀉而不傷正,共奏平補腎陰之功。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是三補三瀉,以補為主;二是肝脾腎三陰并補,以補腎陰為主。
    本方由六味藥物組成,以熟地黃為君藥,故名“六味地黃丸”。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是治療腎陰虛證的基本方。臨床以腰膝酸軟,頭暈?zāi)垦?,口?br>,咽干,舌紅少苔,脈沉細數(shù)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陰虛而火盛者,加知母、玄參、黃柏等以加強清熱降火之功;兼納差
腹脹者,加焦白術(shù)、砂仁、陳皮等以防滯氣礙脾。
    3。本方現(xiàn)代常用于治療慢性腎炎、高血壓病、糖尿病、肺結(jié)核、腎結(jié)核、甲狀腺
功能亢進、中心性視網(wǎng)膜炎以及無排卵功能性子宮出血、更年期綜合征等辨證屬腎陰不足為主者。
    [使用注意]  本方雖有山藥、茯苓之補脾助運,但畢竟熟地味厚滋膩,有礙運化,
故脾虛食少以及便溏者當慎用。
    [源流發(fā)展]  本方由北宋兒科名家錢乙從《金匱要略》之“腎氣丸”中減去桂枝、
附子而成。腎氣丸乃仲景為治腎陽不足之證而制,錢氏從該方八味藥中減去溫陽補火的
桂、附,而余藥及其用量比例仍悉遵原方,所以雖將溫補。腎陽之方一變而成滋補腎陰之
劑,但補通開合配伍之道仍為仲景之心法,可謂師古而不泥古,變化而不離宗,為后世
歷代醫(yī)家所稱道。本方原治小兒“腎怯失音,囟開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觥
白”的“五遲”證候,明代臨床大家薛己又將其使用范圍擴大到成人的腎陰不足證,明
確指出本方有“壯水制火”之功,凡“腎經(jīng)陰精不足,陽無所化,虛火妄動,以致前癥
(指陰虛火旺,咳嗽咯血)者,宜用六味地黃丸補之,使陰旺則陽化”(《明醫(yī)雜著》卷
1);并對本方適應(yīng)證候的臨床表現(xiàn)作了較為詳盡地描述:“腎虛發(fā)熱作渴,小便淋秘,痰
壅失音,咳嗽吐血,頭目眩暈,眼花耳聾,咽喉燥痛,口舌瘡裂,齒不堅固,腰腿萎
軟,五臟虧損,自汗盜汗,便血諸血”(《校注婦人良方》卷24)。自此本方逐漸被后世
醫(yī)家廣為沿用,成為臨床滋補腎陰的代表方劑,并在該方基礎(chǔ)上隨證加味而衍化出許多
著名的補腎方劑,用于治療以腎陰虧損為主要病理變化的多種證候,如知柏地黃丸、杞
菊地黃丸、麥味地黃丸、都氣丸等,足見本方對后世滋補腎陰法的影響之大?!端膸烊?br>書目錄提要》曾對本方由來及運用作了扼要地概括:“六味丸方,本后漢張機《金匱要
略》所載崔氏八味丸,乙以為小兒純陽,無須益火,除去肉桂、附子二味,以為幼科補
劑,明薛己承用其方,遂為直補真陰之圣藥,其斟酌通變,動契精微,亦可以概見矣。”
    后世不少醫(yī)家將本方改為湯劑,稱之為“六味地黃湯”  (見《景岳全書》卷53)、
“地黃湯”(見《證治寶鑒》卷3)或“六味湯”(見《醫(yī)學(xué)心悟》卷6)等。
    [疑難闡釋]
    1.對于本方三陰并補的認識  本方主治腎陰不足之證,其中所用熟地、山茱萸、
山藥分別主人腎、肝、脾三經(jīng),故有“三陰并補”之說。如費伯雄說:“此方非但治肝腎
不足,實三陰并治之劑”(《醫(yī)方論》卷工),張秉成亦說:“此方大補肝脾腎三臟”(《成
方便讀》卷1)。但應(yīng)指出本方配伍萸、藥的主要目的并非在于補益肝脾之陰,而是藉
臟腑相生的關(guān)系以加強滋補腎陰之力。肝主藏血,腎主藏精,精血相生,乙癸同源,肝
血足則能下充腎陰,故傅仁宇說:“山茱萸味酸歸肝,乙癸同治之義,且腎主閉藏,而酸
斂之性正與之宜也”(《審視瑤函》卷5)。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補后天可以
實先天,因而有助腎陰之復(fù),正如龔居中所云:“山藥者,則補脾之要品,以脾氣實則能
運化水谷之精微,輸轉(zhuǎn)腎臟而充精氣,故有補土益水之功也”(《紅爐點雪》卷3)???br>見本方重用熟地黃為直接滋補腎陰之主,再以山茱萸、山藥間接補益相協(xié),共成滋補腎
陰之劑。由于本方兼補肝脾之陰,亦宜于腎陰不足又兼肝陰或脾陰虧虛證者,但臨床運
用本方時應(yīng)辨清主次,著眼于腎陰不足,故所謂“三陰并補”實乃補腎為主,兼補肝
脾。秦伯未說:“六味地黃丸主要是治腎陰虧損引起的瘦弱腰痛等證。雖然書上說治肝腎
不足,也有說三陰并治,并謂自汗盜汗,水泛為痰,遺精便血,喉痛,牙痛……都能治
療,畢竟要認清主因、主臟、主證,根據(jù)具體病情而加減。假如認為陰虛證都能通治,
對所有陰虛證都用六味地黃丸,肯定是療效不高的”(《謙齋醫(yī)學(xué)講稿》)。秦氏之論對臨
床運用本方頗具指導(dǎo)意義。
    2.關(guān)于“三瀉”藥物的配伍意義  對于正氣虛弱之證,理當補其不足,本方卻為
何在補陰劑中配伍三味“瀉”藥?探析其理,主要有三:其一,本方源于《金匱要略》
之腎氣丸,錢氏僅將原方中益火助陽之桂、附減去,余藥補瀉配伍之法仍從仲景之制,
而腎氣丸是為治療“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以及“消渴”、“痰飲”、“轉(zhuǎn)胞”
等證而擬,其臨床表現(xiàn)雖然不一,但均由腎中陽氣不足,水液代謝失司所致,故配人澤
瀉、茯苓、丹皮等藥以滲利水濕,泄導(dǎo)腎濁。腎為水臟,腎陽虛餒固然易致水濕停蓄,
腎陰不足亦可生濕;其二,陰虛水不濟火,常致虛火內(nèi)動,丹皮清熱瀉火之功正合其
機;其三,三藥皆通利之品,用于滋補藥中以減其陰柔膩滯之性。龔居中曾說:“古人用
補藥,必兼瀉邪,邪去則補藥得力。一辟一闔,此乃玄妙。后世不知此理,專一于補,
所以久服必致偏勝之害,六味之設(shè),何其神哉!”(《紅爐點雪》卷3)可見滋補之中寓
以通瀉,雖然補力不及純甘壯水之法,但補而不膩滯,瀉而不傷正,構(gòu)成補通開合,平
補腎陰之劑,因而久服而無偏勝之弊。其配伍方法頗具深意,耐人尋味,在眾多補陰方
劑中可謂獨樹一幟。
    [方論選錄]
    1.吳昆:“腎非獨水也,命門之火并焉。腎不虛,則水足以制火,虛則火無所制,
而熱證生矣,名之曰陰虛火動。河間氏所謂腎虛則熱是也。今人足心熱,陰股熱,腰脊
,痛,率是此證。老人得之為順,少年得之為逆,乃咳血之漸也。熟地黃、山茱萸,味厚
者也,  《經(jīng)》曰:味厚為陰中之陰,故能滋少陰,補腎水;澤瀉味甘咸寒,甘從濕化,
咸從水化,寒從陰化,,故能人水臟而瀉水中之火;丹皮氣寒味苦辛,寒能勝熱,苦能人
血,辛能生水,故能益少陰,平虛熱;山藥、茯苓,味甘者也,甘從土化,土能防水,
故用之以制水臟之邪,且益脾胃而培萬物之母也?!?《醫(yī)方考》卷3)
    2.趙獻可:“熟地黃、山茱萸,味厚者也,  《經(jīng)》曰味厚為陰中之陰,故能滋少陰、
補腎水。澤瀉味咸,咸先人腎。地黃、山藥、澤瀉,皆潤物也,腎惡燥,須此潤之。此
方所補之水,無形之水,物之潤者亦無形,故用之。丹皮者,牡丹之根皮也,丹者,南
方之火色,牡而非牝,屬陽,味苦辛,故人腎而斂陰火,益少陰/平虛熱。茯苓味甘而
淡者也,甘從土化,土能防水,淡能滲泄,故用之以制水臟之邪,且益脾胃而培萬物之
母。壯水之主,以鎮(zhèn)陽光,即此藥也?!?《醫(yī)貫》卷4)
    3.薛己:“此壯水制火之劑。夫人之生,以腎為主。人之病,多由腎虛而致者。此
方乃天一生水之劑,無不可用。若腎虛發(fā)熱作渴,小便淋秘,痰壅失喑,咳嗽吐血,頭
目眩暈,眼花耳聾,咽喉燥痛,口舌瘡裂,齒不堅固。腰腿萎軟,五臟虧損,自汗盜
汗,便血諸血,凡肝經(jīng)不足之癥,尤當用之。蓋水能生木故也。此水泛為痰之圣藥,血
虛發(fā)熱之神劑。又治肝腎精血不足虛熱,不能起床,即八味丸去附子、肉桂。”(《校注婦人良方》卷24)    .
    4.龔居中:“六味丸,古人制以統(tǒng)治痰火諸證,又謂已病、未病并宜服之,此蓋深
得病之奧者也。何則?痰火之作,始于水虧火熾金傷,絕其生化之源乃爾。觀方中君地
黃,佐山藥、山茱,使以茯苓、牡丹皮、澤瀉者,則主益水、清金、敦土之意可知矣。
蓋地黃一味,為補腎之專品,益水之主味,孰勝此乎7夫所謂益水者,即所以清金也,
惟水足則火自平而金自清,有子令母實之義也;所謂清金者,即所以敦土也,惟金氣清
肅,則木有所畏,而土自實,有子受母蔭之義也。而山藥者,則補脾之要品,以脾氣實
則能運化水谷之精微,輸轉(zhuǎn)腎臟而充精氣,故有補土益水之功也。而其山茱、茯苓、丹
皮,皆腎經(jīng)之藥,助地黃之能。其澤瀉一味,雖曰接引諸品歸腎,然方意實非此也,蓋
茯苓、澤瀉,皆取其瀉膀胱之邪。古人用補藥,必兼瀉邪,邪去則補藥得力。一辟一
闔,此乃玄妙。后世不知此理,專一于補,所以久服必致偏勝之害,六味之設(shè),何其神
哉!經(jīng)有亢則害、承乃制之論,正此謂也?!?《紅爐點雪》卷3)
    5。洪基:“.腎者,水臟也。水衰則龍雷之火無畏而亢上,故王啟玄曰:壯水之主,
以制陽光。即《經(jīng)》所謂求其屬而衰之也。地黃味厚,為陰中之陰,專主補腎填精,故
以為君。山茱萸酸味歸肝,乙癸同治之義,且腎主閉藏,而酸斂之性正與之宜也;山藥
味甘歸脾,安水之仇,故用二味為臣。丹皮亦人肝,其用主宣通,所以佐茱萸之澀也;
茯苓亦入脾,其用主通利,所以佐山藥之滯也,且色白屬金,能培肺部,又有虛則補母
之義。至于澤瀉,有三功焉:一曰利小便,以清相火;二曰行地黃之滯,引諸藥速達腎
經(jīng);三曰有補有瀉,諸藥無喜補增氣之虞,故用以為使。此丸為益腎之圣藥,而昧者薄
其功緩。蓋用藥者有四失也:一則地黃非懷慶則力淺;一則地黃非自制則不熟,且有犯
鐵之弊;一則疑地黃之滯而減之,則君主弱;一則惡澤瀉之滲而減之,則使者微。蹈是
四失,而反咎藥之無功,毋乃愚乎!”(《攝生秘剖》卷1)
    6.柯琴:“腎虛不能藏精,坎宮之火無所附而妄行,下無以奉春生之令,上絕肺金
之化源。地黃稟甘寒之性,制熟味更厚,是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也,用以大滋腎陰,填精
補髓,壯水之主。以澤瀉為使,世或惡其瀉腎而去之,不知一陰一陽者,天地之道,一
開一闔者,動靜之機。精者,屬癸,陰水也,靜而不走,為腎之體;溺者,屬壬,陽水
也,動而不居,為腎之用。是以腎主五液,若陰水不守,則真水不足,陽水不流,則邪
水逆行,故君地黃以護封蟄之本,即佐澤瀉以疏水道之滯也。然腎虛不補其母,不導(dǎo)其
上源,亦無以固封蟄之用。山藥涼補,以培癸水之上源;茯苓淡滲,以導(dǎo)壬水之上源;
加以茱萸之酸溫,藉以收少陽之火,以滋厥陰之液;丹皮辛寒,以清少陰之火,還以奉
少陽之氣也。滋化源,奉生氣,天癸居其所矣。壯水制火,特此一端耳?!?錄自《古今名醫(yī)方論》卷4)
    7.汪昂:“此足少陰、厥陰藥也。熟地滋陰補腎,生血生精;山茱溫肝逐風(fēng),澀精
秘氣;牡丹瀉君、相之伏火,涼血退蒸;山藥清虛熱于肺脾,補脾固腎;茯苓滲脾中濕
熱,而通腎交心;澤瀉瀉膀胱水邪,而聰耳明目。六經(jīng)備治,而功專腎肝;寒燥不偏,
而補兼氣血。茍能常服,其功未易殫述也。”(《醫(yī)方集解.補養(yǎng)之劑》)
    8.王子接:“六味者,苦、酸、甘、咸、辛、淡也?!蛾庩枒?yīng)象論》曰:精不足者,
補之以味。五臟之精,皆賴腎氣閉藏,故以地黃名其丸。地黃味苦入腎,固封蟄之本;
澤瀉味咸人膀胱,開氣化之源,二者補少陰、太陽之精也。萸肉味酸人肝,補罷極之
勞,丹皮味辛人膽,清中正之氣,二者補厥陰、少陽之精也。山藥味甘人脾,健消運之
機,茯苓味淡人胃,利人出之器,二者補太陰、陽明之精也。足經(jīng)道遠,故制以大;足
經(jīng)在下,故治以偶。錢仲陽以腎氣丸裁去桂、附,治小兒純陽之體,始名六味。后世以
六味加桂,名七味;再加附子,名八味,方義昧矣O”(《絳雪園古方選注》卷中)
    9.沈金鰲:“腎之蟄藏,必藉土封之力,  《內(nèi)經(jīng)》所以謂腎合精,其主脾,不曰克,
而反曰主也。羅淡生亦云:水藏土中。此前人補腎用六味,當知其人茯苓、山藥之妙是
已。但脾藥甚多,而必用此二味者,實因補水故補土,水本濕土,又易生濕,故必須此
二味能滲土中之濕,則土既無濕淫之患,而水之藏土中者,亦自若其性,而不至濕與濕
并,多潰溢之病矣。此六味不用其他脾藥,而必用茯苓、山藥者,其旨更自深微,不可
不知也?!?《雜病源流犀燭》卷6)    ,
    10.沈香巖:“此為補陰之主方,補五臟之陰以納于腎也。臟陰虧損,以熟地大滋腎
陰,壯水之主以為君。用山萸肉之色赤人心,味酸人肝者,從左以納于腎;山藥之色白
人肺,味甘人脾者,從右以納于腎。又用三味通腑者,恐腑氣不宣,則氣郁生熱,以至
消爍臟陰,故以澤瀉清膀胱,而后.腎精不為相火所搖;又以丹皮清血分中熱,則主血之
心,藏血之肝,俱不為火所爍矣;又以茯苓清氣分之熱,則飲食之精,由脾輸肺以下降
者,亦不為火所爍矣。夫然后四臟之真陰無所耗損,得以攝納精液,歸人腎臟,腎受諸
臟之精液而藏之矣。從來囫圇看過,未識此方之元妙,至于此極。今將萸肉、山藥二味
  分看,一人心肝,一人肺脾,既極分明,而氣味又融洽。將熟地、萸肉、山藥三味總
  看,既能五臟兼人,不致偏倚,又能將諸臟之氣,盡行納入腎臟,以為統(tǒng)攝臟陰之主,
  而不致兩歧。至澤瀉、茯苓、丹皮與三補對看,其配合之妙,亦與三補同法。制方妙
  義,周備如此,非臻于神化者,其孰能之?惟其兼補五臟,故久服無虞偏勝,而為萬世
  不易之祖方也?!?《吳醫(yī)匯講》)
    u。費伯雄:“此方非但治肝腎不足,實三陰并治之劑。有熟地之膩補腎水,即有澤
  瀉之宣泄腎濁以濟之;有萸肉之溫澀肝經(jīng),即有丹皮之清瀉肝火以佐之;有山藥收攝脾
  經(jīng),即有茯苓之淡滲脾濕以和之。藥止六味,而大開大闔,三陰并治,洵補方之正鵠
  也。”(《醫(yī)方論》卷1)
    12.張秉成:“此方大補肝脾腎三臟,真陰不足,精血虧損等證。古人用補,必兼瀉
  邪,邪去則補乃得力。故以熟地之大補腎臟之精血為君,必以澤瀉分導(dǎo)腎與膀胱之邪濁
  為佐;山萸之補肝固精,即以丹皮能清泄厥陰、少陽血分相火者繼之;山藥養(yǎng)脾陰,茯
  苓滲脾濕,相和相濟,不燥不寒,乃王道之方也。”(《成方便讀》卷工)
    13.秦伯未:“六味地黃丸主要是治腎陰虧損引起的瘦弱腰痛等證。雖然書上說治肝
  腎不足,也有說三陰并治,并謂自汗盜汗,水泛為痰,遺精便血,喉痛;牙痛……都能
  治療,畢竟要認清主因、主臟、主證,根據(jù)具體病情而加減。假如認為陰虛證都能通
  治,對所有陰虛證都用六味地黃丸,肯定是療效不高的?!?《謙齋醫(yī)學(xué)講稿》)
    [評議]  六味地黃丸為滋陰補腎的代表方劑,因其配伍精當,法度謹嚴,臨床療效
  可靠,為歷代醫(yī)家所重視,故對本方的配伍意義、功用及其臨床運用的論述甚多,注家
  各有心得,所論亦頗有見地。其中薛氏以“壯水制火”高度概括了本方的功用,并具體
  敘述了本方適應(yīng)證候的臨床表現(xiàn),對后世運用本方具有較大的指導(dǎo)意義;龔氏從“邪去
  則補藥得力”的角度闡釋本方補瀉合用的機制,見解獨特,立論精辟;洪氏對澤瀉配伍
  作用的分析以及使用熟地當注意“四失”之論,確為經(jīng)驗之談,可資參考;費伯雄、張
  秉成對于本方配伍意義的闡述言簡意賅,值得學(xué)者用心體味。但對薛氏“凡肝經(jīng)不足之
  癥,尤當用之”之句,應(yīng)聯(lián)系上下文意靈活理解,從下文“水能生木”可知,若肝之陰
  血虧虛緣于腎虛水不生木者,可予以六味地黃丸以滋水涵木,切不可誤以為凡肝經(jīng)不足 者皆可以本方治之。
    [驗案舉例]
    1.慢驚后不語  《小兒藥證直訣》卷中:東都王氏子,吐瀉,諸醫(yī)藥下之,至虛,
  變慢驚。后又不語,諸醫(yī)作失音治之。錢曰:既失音,開目而能飲食,又牙不緊,而口
  不緊也,諸醫(yī)不能曉。錢以地黃丸補.腎,治之半月而能言,一月而痊也。
    2.血痢  《明醫(yī)雜著》卷2薛己注:祠部李宜散,患血痢,胸腹膨脹,大便欲去不
  去,肢體殊倦。余以為脾氣虛弱,不能攝血歸原,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治之漸
  愈。后因怒,前癥復(fù)作,左關(guān)脈弦浮,按之微弱,此肝氣虛不能藏血,用六味丸治之而愈。
    3.糖尿病  《中華醫(yī)學(xué)雜志》(1956,6:49):將六味地黃丸改為湯劑治療糖尿病2
  例。例1人院時昏迷,經(jīng)胰島素治療后,神志清醒。通過飲食治療,尿糖始終無法控
  制。經(jīng)服六味地黃湯4天后,不僅多飲、多食、多尿及消瘦等臨床癥狀好轉(zhuǎn),尿糖亦告
  消失,同時血糖亦逐漸恢復(fù)正常,體重日增。例2進院時極度消瘦,合并肺結(jié)核,咳嗽
嚴重,影響睡眠,體力十分衰弱,自服六味地黃丸后,咳嗽很快停止,精神好轉(zhuǎn),多
飲、多食、多尿等癥狀顯著改善,夜間僅解小便1次,1周后體重增加4ks,尿糖已逐
漸消失,惟血糖未恢復(fù)正常。
    按語:案1乃慢驚日久,腎陰漸損,腎水不能上潤肺金而致失音,予六味地黃丸益
腎養(yǎng)陰,滋水生金而痊。案2因血痢不瘥,久而傷脾,復(fù)因大怒以致肝虛不能藏血而痢
又作,遵“虛則補其母”之訓(xùn),與六味地黃丸滋水涵木而愈。案3糖尿病之消渴因腎陰
不足而致,以六味地黃丸治之亦獲良效。
    [臨床報道]
    一、內(nèi)科
    (一)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
    1.高血壓病  以本方加牛膝lOg、肉桂3—5g,治療高血壓病31例。結(jié)果:服藥
5—10劑血壓下降至正常,癥狀消失或明顯減輕;總有效率為100%。隨訪1年以上血
壓未再升高者23例,1年內(nèi)血壓升高者8例L1J。
    2.室性早搏  孫氏等用本方加苦參20g,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2次溫服,
療程最短8天,最長3個月,治療室性早搏患者12例。結(jié)果,其中7例經(jīng)心電圖檢查
室性早搏消失,自覺癥狀緩解L2j。    。
  (二)消化系統(tǒng)腫瘤
  1.甲胎蛋白陽性  廣西扶綏縣肝癌防治研究所對125例甲胎蛋白(腳)低濃度
持續(xù)陽性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82例服用本丸,每日2次,每次1丸,加維生素
C200mg,每日3次,轉(zhuǎn)陰者停藥,服藥時間6個月至1年。對照組43例。結(jié)果:治療
組顯效56例,有效7例,穩(wěn)定1例,無效18例;總有效率為77%。治療組轉(zhuǎn)陰率明顯
高于對照組,轉(zhuǎn)癌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本方與維生素C長期服用,未發(fā)現(xiàn)副反應(yīng)[“。
    2.食管上皮細胞重度增生  以本方試治食管癌的癌前病變一食管上皮細胞重度增生
患者92例,1年后病理脫落細胞復(fù)查,癌變僅2例,穩(wěn)定8例,好轉(zhuǎn)或正常82例。而
同期未服藥的對照組曲例中,8個月后癌變l工例,穩(wěn)定23例,好轉(zhuǎn)55例,兩組比較
差異極為顯著(P<O.001)。并對治療組湖北57例和河北30例患者作了5年以上的隨
訪,癌變率和重增率均明顯比對照組低,好轉(zhuǎn)或正常率明顯上升,食管粘膜炎性細胞浸
潤和霉菌感染明顯減輕血清譜較治療前明顯下降L4j。
    3.胃癌  應(yīng)用本方(熟地30g,山茱萸、山藥各12g,澤瀉、茯苓各lOg,丹皮
15g)加川芎、莪術(shù)各20g,雞血藤30g,天冬15g,每日2次,日服工劑,長期服用,
癥狀改善后亦可改為隔日1劑。治療Ⅳ期胃癌患者35例,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
齡45—77歲,60歲以上28例;胃竇部16例,胃體部8例,賁門胃底部10例,皮革樣
胃1例;35例均證實為Ⅳ期胃癌,患者拒絕化療,單服中藥。多數(shù)病例堅持服藥1—2
年。結(jié)果:治療后近期效果明顯,大多癥狀緩解,食欲增加,一般情況改善。癥狀消失
或緩解率達80%,全部病例隨訪滿3年,半年生存率91.4%,1年生存率85.7%,2
年生存率48。6%,3年生存率22.8%。    .
    4.減輕化療毒副反應(yīng)  在胃癌、惡性淋巴癌化療的同時聯(lián)合應(yīng)用六味地黃口服液
(每次lOml,每日3次,連服20天),可以減輕化療藥毒副反應(yīng),改善造血功能,增強
機體免疫能力。共觀察60例(男45例,女15例;平均年齡45歲),其中治療組(即
化療藥加六味地黃口服液)40例(胃癌術(shù)后工6例,惡性淋巴瘤24例),對照組(即化
療藥加十全大補口服液,用法同六味地黃口服液)20例(均為惡性淋巴瘤病例)。結(jié)
果:在44例惡性淋巴瘤患者中,治療組食欲下降,惡心、脫發(fā)、口腔炎等發(fā)生率均少
于對照組,臨床癥狀亦較輕,但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從血紅蛋白、白細胞、血小板、自然殺
傷細胞和T淋巴細胞轉(zhuǎn)化率檢查結(jié)果看,治療組各項指標治療前后變化不明顯,而對照
組各項指標治療后明顯下降,二組差異顯著L6j。又有報道對六味地黃口服液抗多種腫瘤
化療毒副反應(yīng)的作用進行了觀察,將165例患者隨機分成三組:六味地黃口服液加化療
組(簡稱地黃液組)102例(男性69例,女性33例;胃癌23例,惡性淋巴瘤24例,
腸癌15例,肺癌21例,乳癌19例),十全大補口服液加化療組(簡稱大補液組)32
例(男性22例,女性10例),單純化療組(簡稱化療組)31例(男性24例,女性7
例)。中藥的服法是:化療第1天即開始服藥,、每天3次,每次10ral,連服20天,前
兩組服藥時間方法相同。化療組用安慰劑、川石斛沖劑(10g/~),每次工包,每日3
次,療程同上。結(jié)果:地黃液組對化療所致的毒副反應(yīng),臨床癥狀的改善優(yōu)于其它兩
組,對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有明顯保護作用,本組所有病例在化療中、后均未見有心、
肝、腎功能的損害,其中顯效35例,有效51例,無效工6例,總有效率84.4%L7j。
    (三)糖尿病
    以六味地黃丸治療糖尿病20例,其中臨床型18例,隱匿型2例;男9例,女兒
例;肥胖者u例,消瘦者9例;年齡30~39歲者6例,40-'-'49歲者5例,50—59歲
者5例,60歲以上者4例。所有患者均口服本方每日2—3次,每次lO丸,同時結(jié)合飲
食控制。結(jié)果:良好控制:.臨床癥狀消失,空腹血糖小于120mg%,尿糖(一),餐后
2小時血糖小于140mg%,尿糖(一),共12例,占60%;中等控制:空腹血糖、尿糖
(一),餐后2小時血糖小于160mg%,共8例,占40%;總有效率為100%L8,。
    (四)泌尿系統(tǒng)疾病
    1.慢性腎炎  以本方煎劑加味治療慢性腎炎有較好療效。江蘇省中醫(yī)院內(nèi)科腎病
組以本方加枸杞子、菊花等治療8例辨證屬肝腎陰虛證之慢性腎炎,結(jié)果基本緩解6
例,顯效2例c”。另以本方加益母草、半邊蓮治療慢性腎炎10例,急性腎炎4例,隱
匿性腎炎2例,亦均獲痊愈110j。
    2.慢性腎功能衰竭  應(yīng)用本方重用山茱萸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12例,其中慢性腎
炎腎衰8例,慢性腎盂腎炎腎衰2例,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所致的慢性腎衰l例,非典型性
出血熱所致的腎衰1例。治療時重用山茱萸至120g,療程約30—60天。結(jié)果:基本痊
愈者8例,癥狀明顯改善者3例,好轉(zhuǎn)者1例。腎功能化驗:尿素氮值由原來的
20mmol/L以上降至7mmol幾以下者8例,9mmol/L者2例,lOmmol/L者1例,16mmol/L者l例[1”。
  (五)周期性麻痹
  應(yīng)用本方每日1劑,水煎服,半月為l療程。治療周期性麻痹58例(男47例,女
11例;低血鉀型者54例,血鉀大致正常者4例)。結(jié)果:治愈46例,顯效工O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6.54%Llx。
    二、婦科
    更年期綜合征  對無惡性腫瘤的子宮及附件切除后絕經(jīng),自然絕經(jīng)2年以及正處于
絕經(jīng)期前后有明顯更年期癥狀的23名婦女,每日服六味地黃丸9日,早晚分服,一般用
藥3個月后,其潮紅、潮熱、出汗、心悸、焦慮、急躁、失眠、記憶力減退等癥狀均有
明顯的改善;顯效與有效率分別為39。1%(9例)及60.9%(14例)綜合療效優(yōu)于服
用中國H3(現(xiàn)名??禈?的38例患者L1“。
    三:兒科
    1.小兒水疝(鞘膜積液)  應(yīng)用本方加減:熟地黃、山茱萸、茯苓、澤瀉、黃芪、
白術(shù)、小茴香各10g,山藥12g,陳皮5g,橘核16g,炙升麻3—5g,水煎服,每日1
劑,日服5—6次,1個月為1療程。治療tbJL水疝(鞘膜積液)52例(年齡在5歲以
內(nèi)者40例,6—14歲者12例)。結(jié)果:治愈(經(jīng)治1—3個療程,陰囊腫脹消失)3l
例,顯效(3個療程后,陰囊腫脹消退2乃以上)7例,有效(3個療程后,陰囊腫脹
消退不到1/2)4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84%luj。
    2。,'bJL呼吸道反復(fù)感染  應(yīng)用本方每服1丸,每日2次,治療,'bJL呼吸道反復(fù)感染
60例(患兒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齡最小工歲以內(nèi),最大14歲),病例選擇根據(jù)
1988年中西醫(yī)結(jié)合研究會兒科專業(yè)委員會第二屆學(xué)術(shù)會議制訂的小兒脾虛證的診斷標
準(經(jīng)常呼吸道反復(fù)感染,平均每月最少1次以上,臨床有面色萎黃、食欲不振、多
汗、大便不調(diào)等癥狀),治療前后分別測定患兒血清IgG、IgA、IgM和T淋巴細胞數(shù)
以及頭發(fā)微量元素含量,部分患兒做了血清鋅的測定。結(jié)果:顯效(面色萎黃,食欲不
振,反復(fù)呼吸道感染等主要癥狀消失或明顯好轉(zhuǎn),免疫功能正常)36例,有效(主要
癥狀明顯好轉(zhuǎn),免疫功能恢復(fù)正常;或免疫功能恢復(fù)正常,但臨床癥狀改善不明顯)21
例,無效(臨床主要癥狀改善不明顯,免疫功能未恢復(fù)正常)3例,總有效率95%。治
療時間最短者35天,最長90天,平均61.6天““。
    四、男性病
    1.不育癥  以六味地黃湯加淫羊藿、海狗腎、白鮮皮為基本方,無精于者,加鹿
茸;活動力不良、活動率低者,加蛇床子、巴戟天、菟絲子;死精、畸形多者,加土茯
苓、蚤休;精液中有膿細胞者,加公英、龍膽草,或加服龍膽瀉肝丸;不射精者,加鱉
甲、蜈蚣、急性子。治療男性不育癥62例,患者大多為25—35歲的中、青年,僅有1
例44歲;其中無精子者3例,不射精者4例,余。52例中有以下幾種情況:精于數(shù)特
少,活動率低,活動力不良,死精或畸形多,有3例兼見陽痿。服藥15—18劑為1個
療程。治愈標準:性功能正常,精液常規(guī)化驗在正常范圍。結(jié)果:治愈54例(其中服
藥。1個療程者17例,2個療程者3l例,2個療程以上者6例),無效8例(其中無精于
2例,不射精4例,其它2例)。目前上述54例中,女方已受孕者有29人;其余25例
中,女方有病者14例;另u例在精液常規(guī)化驗正常后失去聯(lián)系c163。
    2.慢性前列腺炎  以六味地黃湯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療效滿意。方法是以本方煎湯,
每日1劑,1個月為1療程,連服1—3個療程。同時配合熱水坐浴,每日工一2次,每
次15--20分鐘。共治30例,結(jié)果治愈(癥狀消失,前列腺正常,前列腺液鏡檢正常,
隨訪2年無復(fù)發(fā)者)9例,顯效(癥狀好轉(zhuǎn),前列腺檢查基本正常,前列腺液磷脂小體
仍減少,白細胞+)12例,有效(癥狀好轉(zhuǎn),前列腺檢查不正常)7例,無效(前列腺
檢查和前列腺液檢查均無改善者)2例,總有效率90.3%L1,”。又以本方加減治療本病
25例,亦獲良效。具體加減法:膀胱濕熱型加篇蓄、瞿麥、車前子各15g;腎陽虛者加
附子9g,肉桂6g;腎陰虛火旺者加知母、黃柏各9g。結(jié)果:治愈13例,好轉(zhuǎn)7例,無
效5例,總有效率為80%。
    五、五官科    ,
    慢性喉喑  用六味地黃丸每日服3次,飯前服用,每次1丸,溫淡鹽開水送服。治
療喉喑3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工7例;年齡9--61歲;病程以1—3年為多見)。
結(jié)果痊愈(聲音嘶啞、語聲低沉不揚癥狀消失,喉鏡檢查聲帶無充血,閉合良好,隨訪
1年內(nèi)未復(fù)發(fā))9例,有效(聲音嘶啞、語聲低沉不揚癥狀基本消失,喉鏡檢查聲帶無
充血,閉合良好,隨訪1年內(nèi)曾發(fā)2—3次者)16例,無效(治療前后癥狀無甚大變化者),5例。
    六、眼科
    中心性漿液性脈絡(luò)膜視網(wǎng)膜病變  以本方加減治療中心性漿液性脈絡(luò)膜視網(wǎng)膜病變
獲得滿意療效。肝腎陰虛明顯者,加枸杞子、菟絲子;兼脾虛濕盛者加蒼術(shù)、薏苡仁。
共治42例44眼(其中男性29例,女13例;年齡最小32歲,最大50歲;雙眼2例,
單眼40例;病程最短4天,最長2月)。結(jié)果:癥狀完全消失,視力恢復(fù)正常37眼;
視力提高,感視物變形程度減輕,造影所見未全吸收7眼。治愈率為84.09%,總有效率100%。
    七、皮膚科
    黃褐斑  對本病屬腎陰虛者,給予六味地黃丸6g,早晚各服1次;屬肝郁氣滯者,
給予逍遙丸6g,早晚各服1次;兩者皆有者,早服六味地黃丸,晚服逍遙丸,半個月為
1療程。服藥期間避免日曬。治療黃褐斑167例(其中女154例,男13例;年齡19—
40歲;病程6個月一18年,多在3年以內(nèi)),均為門診初診或長期服用維生素C,外用
5%白降汞軟膏及2%氫醌霜和增白化妝品無效者。結(jié)果:痊愈(皮膚色素斑全部消退)
57例,顯效(皮膚色素斑消退70%以上)88例,有效(皮膚色素斑消退40%以上)14
例,無效(皮膚色素斑無改善者)8例;總有效率達95%。痊愈病例最短服藥1個療程。
    [實驗研究]    .
    一、成分研究    .
    用熒光分光光度法測定了六味地黃湯中六味藥材及其煎劑,以及方中組成藥物的五
種不同配伍的煎劑和全方煎劑的硒含量。結(jié)果表明:熟地和山藥均有明顯的富集硒的作
用,硒在各藥材通煎液中的溶出率約為30%--40%。而硒具有刺激免疫蛋白及抗體生成
的生物功能,因而在考慮到六味地黃湯的補益作用時,不可忽視它的較高的硒含量r:x。
通過對六味地黃丸中微量元素的測定,發(fā)現(xiàn)本方中澤瀉的鋅、銅含量較高;鋅欄比例
除生地為2:1外,余五藥基本為1:1;澤瀉、山茱萸和生地含錳量較高;山茱萸的鉻含
量較高。提示本方對動脈粥樣硬化和糖尿病有預(yù)防作用,對預(yù)防老化和早衰亦有一定作用。
  二、藥理研究
  1.對實驗動物心、腎、腦缺血的影響  觀察六味地黃丸對缺血.再灌大鼠梗死區(qū)的
影響,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在冠狀動脈閉塞1小時后再灌23小時的大鼠,其梗死區(qū)/(灌流區(qū)+梗
塞區(qū))即(I/R+I]為40.4%±1.6%;灌流區(qū)入C/室即(R/V)為19.1%±1.4。大鼠
灌服本方后,I/(R+I)及R/V分別下降了32%和增加了27%,提示本方能明顯縮小
缺血再灌大鼠心肌的梗死區(qū),增加灌流區(qū),即能一定程度地阻止或延緩心肌壞死。結(jié)扎
大鼠左冠狀動脈15分鐘,梗死區(qū)SOD活性下降了50%,MDA含量則增加了96%。大
鼠灌服本方后,以上2項指標的變化得到明顯抑制,但對抗MDA升高的作用較陽性藥
普萘洛爾弱。缺血15分鐘后的腎、腦組織中SOD活性分別下降59%及32%,MDA含
量分別增加31.7%及33%。本方能明顯保護缺血腎組織上SOD活性,但對缺血腎組織
中MDA含量及腦組織中SOD、MDA均無明顯的保護作用,對小鼠常壓缺氧15分鐘后
腎、腦組織中SOD活性及MDA含量亦無明顯的保護作用L24I。
    2.對大鼠血壓的影響  對麻醉大鼠經(jīng)十二指腸給予六味地黃煎劑(設(shè)高、低兩個
劑量組),對照組給予等量生理鹽水,于給藥前后每5一lO分鐘記錄血壓和心電等變化,
以給藥前的血壓和心率為100%,計算給藥后血壓和心率的百分值,并與對照組比較。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實驗組給予六味地黃煎劑15分鐘即有明顯降壓作用(P<0.01),其中低劑量
組于給藥后35分鐘降至最低點,為給藥前血壓的74%,然后逐漸恢復(fù),至75分鐘時為
給藥前血壓的79%;高劑量組在25分鐘后血壓繼續(xù)下降,至75分鐘時為給藥前血壓
的65%。表明經(jīng)十二指腸給予六味地黃煎劑對麻醉大鼠有明顯的降壓作用,但對心率和心電均無明顯影響Lz“。
    3.對大鼠離體心臟低灌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對抗作用  缺血心肌再灌注損傷的一個
重要結(jié)果是惡性心律失常。實驗表明,六味地黃湯能夠顯著對抗Langendorff灌流大鼠
心臟低灌一再灌注誘發(fā)的心律失常,使室顫發(fā)生率降低50%,持續(xù)時間縮短73%,且能
明顯抑制甲狀腺素引起的心臟肥厚,并降低心臟對心律失常易損性的增加,使肥厚心臟
低灌一再灌注誘發(fā)的室顫發(fā)生率由100%降至10%;六味地黃湯能明顯抑制肥厚心臟遭
受低灌一再灌注損傷引起的組織內(nèi)SOD的進一步降低及MDA含量的進一步升高,提示
六味地黃湯的抗心律失常及對肥厚心臟的保護作用均與其抗氧自由基作用有關(guān)u“。
    4.對大鼠實驗性高血脂的治療作用  將實驗用大鼠分為高脂飼料給藥組、高脂飼
料對照組與常規(guī)飼料組。高脂飼料組每日每鼠給高脂飼料,給藥組同時給六味地黃煎劑
10ml/kg,每曰2次,另2組灌服自來水2工天。喂高脂飼料及給藥3周后停藥;于停藥
第l天空腹剪尾取血,按氯化鐵顯色法測定血清中總膽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膽
固醇(HDL—C)含量。然后將大鼠放血處死,取肝、脾、腎上腺稱重,測肝中脂肪含
量。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與高脂飼料對照組相比,給藥組大鼠血清中7G.明顯降低(P<0.01),
而HDL—C和HDL.C門、C明顯升高(P<o.01);與常規(guī)飼料組相比,大鼠血清TC、
HDL—C皆無明顯差異。表明六味地黃煎劑對高脂飼料組的大鼠有良好的脂質(zhì)調(diào)節(jié)作用。
此外,六味地黃煎劑還能明顯降低高脂飼料組大鼠肝中脂肪含量(P<0.01)。肉眼解
剖觀察也表明,高脂飼料對照組大鼠肝臟呈黃色脂肪沉著,而給藥組肝臟色澤與常規(guī)飼
料組相似。觀察發(fā)現(xiàn)本方對肝、脾和腎上腺重量無明顯影響.5l。
    5.對小鼠實驗性肝損傷的影響  以SGPT活性為指標觀察六味地黃水煎劑的作用,
發(fā)現(xiàn)本方對四氯化碳中毒小鼠的SGPT活性升高有明顯降低作用,且灌胃7天組作用強
于灌胃2天組;并能顯著降低強的松龍誘發(fā)和硫代乙酰胺誘導(dǎo)的SGPT活性的升高,對
正常小鼠的SGPT活性無明顯影響;同時進一步觀察到六味地黃煎劑給藥組與四氯化碳
中毒小鼠血清溫孵后,對SGPT活性無明顯影響,表明給藥后體內(nèi)并不存在直接抑制
SGPT活性的物質(zhì),提示六味地黃水煎劑對SGP7活性的降低作用并非由于直接抑制
SGP7活性。研究還發(fā)現(xiàn),六味地黃水煎劑能明顯促進四氯化碳中毒小鼠對溴磺酞鈉
(BSP)的排泄,提示其有助于恢復(fù)和改善肝臟的正常解毒排泄功能。此外,本方還能
明顯縮短正常小鼠和四氯化碳中毒小鼠戊巴比妥鈉的睡眠時間,提示六味地黃水煎劑可
能具有酶誘導(dǎo)作用.”。
    6.對實驗動物血糖水平的影響  六味地黃湯能增加小鼠肝糖原的含量,明顯降低
實驗性高血糖小鼠的血糖水平,但對正常小鼠血糖水平無明顯影響,在大鼠口服糖負荷
試驗中對糖耐量有明顯的改善作用L2”。另有報道,觀察六味地黃丸全方及其5種不同
的藥物組合對小鼠血糖和肝糖原的影響,具體藥物組合如下。①組:六味地黃湯全方按
8:4:4:3:3:3配制;②組:熟地、山茱萸、山藥(2:1:1);③組:澤瀉、丹皮、茯苓
(1:l:1);④組:熟地;澤瀉(8:3);⑤組:山茱萸、丹皮(4:3);⑥組:山藥、茯苓
(4:3)。結(jié)果:②、⑤、⑥組小鼠血糖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②組最明顯;而①、
③、④組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①、②、④、⑤組糖原均有升高,①組最明顯;③、⑥組無差異[:”。
    7。抗腫瘤作用  研究發(fā)現(xiàn),六味地黃湯能夠抑制亞硝胺類物質(zhì)對小鼠腫瘤的誘發(fā)
率,延長小鼠存活時間,但對腫瘤的發(fā)展無影響L30l。另有報道,六味地黃湯可使接受
化學(xué)致癌物質(zhì)誘瘤的動物脾臟淋巴小結(jié)生發(fā)中心增生活躍,促進骨髓干細胞和淋巴組織
增生,增強荷瘤動物機體的單核吞噬系統(tǒng)的吞噬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維持荷瘤動物的甲
狀腺功能,降低蛋白分解,提高荷瘤動物血清白/球蛋白比例,從而對腫瘤的形成和荷
瘤動物的生存具有某些作用。本方還能提高小鼠水型宮頸癌細胞內(nèi)的cAMP含量(其
含量升高較顯者,癌細胞增殖抑制率也較高),因而提示六味地黃湯可能對環(huán)苷酸這種
生物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具有某種作用[31j。六味地黃丸對于絲裂霉素的制癌作用具有增強作用,
能夠顯著延長腫瘤小鼠的生存期,若從方中除去地黃、山藥、澤瀉、茯苓時則無延長生
存期效果,生藥單獨投予時,茯苓的延長生存期效果最強L3”。另據(jù)報道,本方能降低
正常的和化學(xué)誘變的動物骨髓多染細胞微核出現(xiàn)率;連續(xù)投藥60周后,動物腫瘤的自
發(fā)率隨用藥劑量增大而降低,其中大劑量組的自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說
明本方對突變和癌變均具有一定的防護作用L3n。
    8.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對環(huán)磷酰胺和地塞米松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動物灌服六味
地黃丸(5g/kg),1周后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本方有一定的對抗環(huán)磷酰胺和地塞米松的抑制
作用,表現(xiàn)為能使環(huán)磷酰胺所致的小鼠胸腺、脾臟重量減輕;血清特異性抗體水平下降
和淋巴細胞轉(zhuǎn)化功能降低恢復(fù)至接近正常對照組水平;使地塞米松所致小鼠腹腔巨噬細
胞吞噬功能下降和血中ANAE+淋巴細胞比率降低提高至正常水平L34j。本方還可提高
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吞噬率及吞噬指數(shù)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對體液免疫亦顯
示增強作用[35j。并可顯著提高老年小鼠的細胞免疫功能,抑制小鼠水浸應(yīng)激與異丙腎
上腺素所致的腹腔巨噬細胞活性自由基產(chǎn)生亢進,由此推測其作用機制可能與交感神經(jīng)
末梢所釋放的兒茶酚胺類樣物質(zhì)有關(guān),提示中醫(yī)補益方劑在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同時還
可抑制產(chǎn)生亢進的活性自由基L30真37J。
    9.對實驗性耳中毒的保護作用  應(yīng)用六味地黃湯加味,觀察豚鼠慶大霉素耳中毒
的防護作用,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服用本方的動物全身狀況比對照組為佳,聽覺功能受損程度較
輕,耳廓反射閾值提高較少,耳蝸微音器電位(CM)與聽神經(jīng)動作電位(N1)下降程
度低于對照組。從內(nèi)耳聽覺功能測定結(jié)果亦證明本方能明顯減輕硫酸慶大霉素的耳毒
性c383。還有人通過觀察聽覺細胞和前庭部分的病理變化,研究本方對硫酸慶大霉素造
成的豚鼠聽覺損害的保護作用,發(fā)現(xiàn)六味地黃丸加雞血藤、生甘草的水煎濃縮液,能部
分減輕慶大霉素對豚鼠內(nèi)耳聽覺和前庭的毒性作用L3”。
    10.其他作用  用六味地黃湯煎劑(工:2。5:ml:g)滴喂實驗性佝僂雛雞2個月,
檢測血清鈣、磷含量。結(jié)果給藥組血清鈣、磷濃度均高于不給藥的佝僂雞組。X線診斷
證明,不給藥組的佝僂病患病率高達65。5%,給六味地黃湯組發(fā)病率僅為16.7%140j。
另有實驗表明,由藥物造成腎虛動物模型可加重牙周組織的損害,六味地黃湯對牙周病
陰虛模型動物的牙周組織具有保護作用,可修復(fù)牙周組織的損害L4u。
    n.對六味地黃丸及其不同制劑藥理作用的比較研究  有人對本方?jīng)_劑與丸劑的藥
理作用進行了比較,觀察指標有:①對麻醉貓血壓、心率、心電圖的影響;②對大鼠腎
上腺內(nèi)維生素C含量的影響;③對小鼠耐疲勞能力的影響(游泳試驗);④對小鼠血中
碳末廓清率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上述兩種劑型均能明顯降低麻醉貓血壓,以沖劑作用為
強;二者對心率、心電圖皆無影響。兩種劑型皆可明顯降低大鼠腎上腺內(nèi)維生素C含
量,明顯增強小鼠耐疲勞能力。沖劑能明顯提高小鼠對碳末的吞噬指數(shù),而同劑量的丸
劑則作用不明顯c42)。又有人觀察了六味地黃沖劑、丸劑和湯劑對腎陰虛病人血液中部
分指標及臨床療效差異,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腎陰虛病人血液中cAMP、Zn”、Cu”含量明顯
高于正常人。用六味地黃沖劑、湯劑、丸劑治療的腎陰虛病人,血液中cAMP、Zn”、
Cu”含量均明顯降低,臨床腎陰虛癥狀明顯改善,三種劑型效果相同(4“。
    [附方]
    1.知柏地黃丸(《醫(yī)方考》卷5,原名六味地黃丸加黃柏知母方)  即六味地黃丸加
知母鹽炒  黃柏鹽炒各二錢(各6g)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錢
(6g),溫開水送下。功用:滋陰降火。主治:陰虛火旺證。骨蒸潮熱,虛煩盜汗,腰脊
酸痛,遺精等。    。
    2.杞菊地黃丸(《麻疹全書》,原名杞菊六味丸)  即六味地黃丸加枸杞子  菊花各
三錢(各9g)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錢(9g),空腹服。功用:
滋腎養(yǎng)肝明目。主治:肝腎陰虛證。兩目昏花,視物模糊,或眼睛干澀,迎風(fēng)流淚等。
    3.都氣丸(《癥因脈治》卷3)  即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二錢(6g)用法同上。功用:
滋腎納氣。主治:腎虛氣喘,或呃逆之證。
    4.麥味地黃丸(《體仁匯編》,錄自《醫(yī)部全錄》卷331,原名八味地黃丸)  熟地黃
酒蒸  山茱萸酒浸,去核,取凈肉各八錢(各24g)  丹皮  澤瀉各二錢(各6g)  白茯神去
皮、木  山藥蒸各四錢(各12g)  五味去梗  麥冬去心各五錢(各15g)  上為細末,煉蜜
為丸。每日70丸,空心白湯送下;冬天酒下亦宜。功用:滋補肺腎。主治:肺腎陰虛,或喘或咳者。
    以上四方均由六味地黃丸加味而成,用治多種腎陰不足證候。其中知柏地黃丸因
加知母、黃柏清熱瀉火,故有滋陰瀉火之功,適宜于腎陰虛火旺,骨蒸潮熱,遺精盜
汗之證;杞菊地黃丸因加枸杞子滋陰養(yǎng)肝,菊花清肝明目,故有滋陰明目之功,適用
于肝腎陰虛,兩目昏花,視物模糊之證,現(xiàn)代亦常用于高血壓病屬肝腎陰虛證者;都
氣丸因加五味子斂肺止咳,故有補腎納氣之功,適用于腎陰虧損,腎不納氣之喘咳氣
逆;麥味地黃丸原名八味地黃丸,后世醫(yī)著引用時又有多種名稱,如加味地黃丸、八
仙長壽丸(《痘疹傳心錄》卷15)、冬味地黃丸(《胎產(chǎn)心法》卷上)、八仙長壽丹(《醫(yī)
鈔類編》卷13)、麥味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等,本方因在六味地黃丸基礎(chǔ)上
又加麥冬潤肺養(yǎng)陰,五味子斂肺止咳,故有滋補肺腎,止咳平喘之功,適用于肺腎陰虛之喘嗽。    .
知柏六味地黃丸        
山萸肉6克 山藥6克 熟地12克 丹皮4.5克 澤瀉4.5克 茯苓4.5克 鹽知母5克 鹽黃柏5克  2 3
功用:滋陰降火
主治:陰虛火旺證。骨蒸潮熱,虛煩盜汗,腰脊 酸痛,遺精等。
知柏地黃丸(《醫(yī)方考》卷5,原名六味地黃丸加黃柏知母方)  即六味地黃丸加
知母鹽炒  黃柏鹽炒各二錢(各6g)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錢
(6g),溫開水送下。功用:滋陰降火。主治:陰虛火旺證。骨蒸潮熱,虛煩盜汗,腰脊酸痛,遺精等。    。
杞菊六味地黃丸          
山萸肉6克 山藥6克 熟地12克 丹皮4.5克 澤瀉4.5克 茯苓4.5克 枸杞子5克 菊花5克(后下)  
 功用: 滋腎養(yǎng)肝明目。
主治:肝腎陰虛證。兩目昏花,視物模糊,或眼睛干澀,迎風(fēng)流淚 等 
杞菊地黃丸(《麻疹全書》,原名杞菊六味丸)  即六味地黃丸加枸杞子  菊花各
三錢(各9g)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錢(9g),空腹服。功用:
滋腎養(yǎng)肝明目。主治:肝腎陰虛證。兩目昏花,視物模糊,或眼睛干澀,迎風(fēng)流淚等。
都氣丸        
山萸肉6克 山藥6克 熟地12克 丹皮4.5克 澤瀉4.5克 茯苓4.5克 五味子6克   3
功用: 滋腎納氣。
主治:腎虛氣喘,或呃逆之證。
都氣丸(《癥因脈治》卷3)  即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二錢(6g)用法同上。功用:滋腎納氣。主治:腎虛氣喘,或呃逆之證。
麥味地黃丸       
山萸肉12克 山藥6克 熟地12克 丹皮3克 澤瀉3克 茯苓6克 五味子7.5克 麥冬7.5克(去心)  
功用:滋補肺腎。
主治:肺腎陰虛, 或喘或咳者。
麥味地黃丸(《體仁匯編》,錄自《醫(yī)部全錄》卷331,原名八味地黃丸)  熟地黃
酒蒸  山茱萸酒浸,去核,取凈肉各八錢(各24g)  丹皮  澤瀉各二錢(各6g)  白茯神去
皮、木  山藥蒸各四錢(各12g)  五味去梗  麥冬去心各五錢(各15g)  上為細末,煉蜜
為丸。每日70丸,空心白湯送下;冬天酒下亦宜。功用:滋補肺腎。主治:肺腎陰虛,或喘或咳者。
    以上四方均由六味地黃丸加味而成,用治多種腎陰不足證候。其中知柏地黃丸因
加知母、黃柏清熱瀉火,故有滋陰瀉火之功,適宜于腎陰虛火旺,骨蒸潮熱,遺精盜
汗之證;杞菊地黃丸因加枸杞子滋陰養(yǎng)肝,菊花清肝明目,故有滋陰明目之功,適用
于肝腎陰虛,兩目昏花,視物模糊之證,現(xiàn)代亦常用于高血壓病屬肝腎陰虛證者;都
氣丸因加五味子斂肺止咳,故有補腎納氣之功,適用于腎陰虧損,腎不納氣之喘咳氣
逆;麥味地黃丸原名八味地黃丸,后世醫(yī)著引用時又有多種名稱,如加味地黃丸、八
仙長壽丸(《痘疹傳心錄》卷15)、冬味地黃丸(《胎產(chǎn)心法》卷上)、八仙長壽丹(《醫(yī)
鈔類編》卷13)、麥味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等,本方因在六味地黃丸基礎(chǔ)上
又加麥冬潤肺養(yǎng)陰,五味子斂肺止咳,故有滋補肺腎,止咳平喘之功,適用于肺腎陰虛之喘嗽。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