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凝塊一旦阻礙了血液正常運行即可導致身體出現(xiàn)問題,尤其當流向心臟或腦部的血液被阻斷時。因此,為防止血凝塊產生,使血液運行通暢,有時候需應用血液稀釋劑(抗凝血藥和抗血小板藥)。 接受抗血小板藥治療可能獲益的患者 ①心臟病或曾有心臟病發(fā)作的患者; ②血管病患者; ③有卒中病史或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的患者; ④糖尿病患者; ⑤超重或代謝綜合征患者; ⑥吸煙者; ⑦服用某種特殊藥物的患者; ⑧接受某些手術的患者,例如血管成形術。 接受抗凝血藥治療可能獲益的患者 (此處內容略,具體請見全文) 血液稀釋劑的類型 血液稀釋劑包括兩種類型,兩種類型藥物的作用機制不同(見圖)。血液稀釋劑已被應用多年,一些新藥物也已經上市,然而,與老藥相比,其價格昂貴、使用不便,可能還存在其他缺點,因此未得到推廣。目前常用抗凝血藥包括肝素、依諾肝素、其他低分子量肝素、磺達肝素及華法林;新抗凝血藥包括達比加群、利伐沙班及阿哌沙班。常見的抗血小板藥物包括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聯(lián)合緩釋雙嘧達莫、氯吡格雷及普拉格雷(prasugrel)。 血液稀釋劑治療 抗血小板藥用藥方式通常為口服。有時,在醫(yī)院里,會持續(xù)靜脈應用肝素抗凝。在接受靜脈注射肝素期間可口服華法林,在停用肝素后繼續(xù)口服華法林。一旦國際化標準比值(INR)穩(wěn)定,即可停用肝素,在出院后需繼續(xù)服用華法林。應注意維持適宜的華法林水平。患者必須記錄攝入食物中的維生素K含量,尤其在攝入綠葉蔬菜時。依據(jù)INR檢測結果(提示華法林治療是否有效),患者需定期接受血液檢查,起初每天一次,隨后每個月進行一次。一些患者需終生使用血液稀釋劑。 在一些情況下,可使用依諾肝素或磺達肝素替代肝素和(或)華法林。盡管依諾肝素或磺達肝素需每天注射,但是應用這些藥物時不需要常規(guī)進行INR檢測。 在醫(yī)生開處血液稀釋劑之前,患者應告知目前正在服用的其他藥物。一旦開始應用血液稀釋劑,在使用其他非處方藥或營養(yǎng)保健品時應提高警惕。盡管已經證實一些新抗凝血藥與維生素K無相互作用,但有關這些藥物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
|
|
來自: 神外小白 > 《神外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