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筆大師于非闇佳作賞析,經(jīng)典!2015-12-07 壹號收藏  
 于非闇(1889~1959),20世紀北方“京派”工筆花鳥畫的杰出代表,其工謹明麗、重色濃妝的工筆畫風,繼宋畫之周密不茍,揚現(xiàn)代之審美時尚,對現(xiàn)代工筆花鳥畫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堪稱“于派”而連綿不絕。 
 于非闇的工筆花鳥畫筆力堅實,無一松懈,色彩濃重富于裝飾,源自寫生,造型精謹,前期較為淡雅,后期趨于豐滿富麗,為北方工筆花鳥畫的重要代表,與陳之佛有“南陳北于”之稱。 
 
 
 這件作品在工筆作品中堪稱大件,庭院頑石錯落,玉簪,牽牛,新竹穿插其間,點綴著蜻蜓,蚱蜢,蝴蝶等動物,一片秋意盎然。不但畫面典麗繁復(fù),而且對象的布置繁簡得當,形象刻畫精微生動,線條勁挺有力而準確嚴謹,極具節(jié)奏感,設(shè)色清麗、勻凈而典雅,富有宋緙絲畫的裝飾性,有很強的古樸明麗的意味。他抓住了對象瞬間的動態(tài)特點,如兩個蜻蜒或?;蝻w的動態(tài)極為準確傳神。 《富貴圖》鏡心 《工筆花鳥》立軸 《木筆山鷓圖》 1956年作 
 看于非闇的這幅作品,小枝與主干之間不僅在穿插避讓上井然有序,主次關(guān)系明確,表現(xiàn)技巧也更生動自然。主干的線條雖然粗獷卻不顯粗糙,筆勢穩(wěn)重結(jié)實,細致的皴擦使枝干具有很強的立體效果,再加上淡赭色的渲染,很有些西畫的韻味。盛開的辛夷花嬌柔輕靈,給人以恬淡寧靜、端莊秀麗、平和安詳之感。層層暈染的花瓣豐滿滋潤,仿佛是由晶瑩的瑪瑙雕琢而成,那輕靈滋潤的樣子,讓人心曠神怡。 花蝶圖 花卉 
 玉蘭黃鸝 紙本設(shè)色 102.5×76cm 1956年 這幅畫是于非闇的著名作品。全畫以深溟而又寧德的藍色作底,畫一枝盛開的白玉蘭。樹間兩只羽毛極為鮮艷的黃鸝,一飛一落,情趣中躍動著生機。全畫不留空白,以虛為實,此作以平涂的深藍色作底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裝飾意味,但玉蘭花樹依然用寫實手法。 深藍底色看上去如沉睡的大海和潔凈的藍天,把那潔白、高雅、妖嫩而端莊的玉蘭花襯托得愈加純凈和典雅。取大的對比效果,突出了人們在藍天下觀賞白玉蘭花的印象。中國的工筆畫也并不拘泥于摹擬的真實,而強調(diào)藝術(shù)家的理性和感性的加工。 
 《紅葉棲禽》立軸,1948年作 
 《紅葉雙禽》立軸,1948年作 
 《紅葉鸚鵡》鏡心,1941年作 “對于花木,只要從四面八方觀察分析和比較它們的精神面貌,是比禽鳥易于描寫的。但是,它們在風、晴、雨、露和朝陽夕照動靜變化的時候,卻也需要我們平心靜氣地體會琢磨?!?/span> ——于非闇 
 《花鳥》鏡心 
 《耄耋富貴》立軸,1948年作 
 《紅牡丹》鏡心,庚辰 “花鳥畫無論是工細還是寫意,最后的要求是要做到形神兼到,描寫如生。只有形似,哪怕是極其工致的如實描寫,而對于花和鳥的精神,卻未能表達出來,或是表達的不夠充分,這只是完成了寫生的初步功夫,而不時寫生的最后效果。古代繪畫的理論家曾說‘寫形不難寫心難’,‘寫心’就是要求畫家們要為花鳥傳神?!?/span> ——于非闇 
 牽?;?/span> 
 煙波紅蓮圖軸 
 《梅雀爭春》立軸 “自古以來。人們對花鳥畫的要求是‘活色生香’,對禽鳥畫的要求是‘活潑可愛’。為了表現(xiàn)花鳥的形和神所使用的技法----包括用筆、運墨和著色各方面的技法,隨著畫家創(chuàng)作的本身,畫家對花和鳥一些各自不同的看法,以及審美觀點的轉(zhuǎn)移等,在描繪技法上,也就各有不同?!?/span> ——于非闇 
 《擬李迪《雪樹寒禽圖》》立軸,壬午(1942年)作 
 《秋梧鳴禽》立軸,丙子(1936年)作 
 《世世有喜》立軸 工筆花鳥易工穩(wěn)而難于得神,這不但需要畫家胸襟闊大、腹笥深厚,也需要對傳統(tǒng)深入的研究傳承和對自然界的深刻體察,其間缺一不可。也正因如此,于非闇的作品具有許多畫家所無法達到的高度成就! 
 《水仙蝴蝶》立軸 
 《天臺春色》立軸,1937年作 
 《朱竹翠鳥》立軸 于非闇是用色的高手,在他的作品中有些色彩雖然強烈卻不失沉穩(wěn),沒有絲毫的火氣。 
 《紫牡丹》鏡心,戊子(1948年)作 
 12開花鳥冊頁(局部) 
 白牡丹 “筆”與“墨”,是中國畫創(chuàng)作的關(guān)鍵所在,對于工筆畫而言,線條就是“筆”的具體表現(xiàn)。工筆畫的線條雖然不像寫意畫那樣有很大的自由表現(xiàn)空間,但它同樣是有思想、有情感、有色彩,甚至是有生命的。于非闇是工筆畫大家,他用筆的能力已然是駕輕就熟、成竹在胸了! 
 仿五代黃筌珍禽圖 
 工筆花鳥 
 
 牡丹 
 牡丹雙鴿 
 荷花 
 紅葉鴿子 
 《丹柿圖》 
 牡丹蜜蜂 
 牡丹雙鴿 
 直上青霄 
 畫眾生黑 
 梅花綬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