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化科研意識,提高科研管理水平
我們始終把“科研興校,科研先導”作為學校發(fā)展的突出戰(zhàn)略加以實施。今年我們在承擔國家級、省級、市級實驗課題的基礎上,我們重點進行了“開發(fā)課程資源,挖掘學生自主學習潛能”校本實驗。 課程資源是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必要途徑和手段。 為了解決課程源的問題,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1、開發(fā)教材資源,改革課堂教學模式。 現(xiàn)有的教材是課程資源的核心部分,是學校教學的核心材料。我們要擯棄傳統(tǒng)的教材就是教科書的想法,實現(xiàn)“教教材”的傳統(tǒng)觀念向“用教材”的全新理念轉變。要求我們的任課教師轉變教學方式,結合實際教學需要,靈活而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所使用的教材補充、擴建,進行二度開發(fā)。同時,我們要求教師針對每節(jié)課的知識點要進行知識的拓展訓練。在近一年的實驗中,教師們通過開發(fā)各種現(xiàn)有資源(如:學生的現(xiàn)有生活經(jīng)驗,資料信息的收集,創(chuàng)編等知識延展)轉變了課堂教學方式,課堂教學有了很大的改觀。使課堂教學“活”起來了,學生獲取知識的容量增加了許多倍,學生自主獲取的知識增多了,而且掌握了獲取知識的方法,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普遍增強。例如我校教師結合古詩詞譜曲,把詩詞唱成歌曲、創(chuàng)編詩歌、語文課堂中的詩詞信息交流;生活中學數(shù)學等等。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注重開發(fā)教師本身這個教學資源,轉變了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編寫校本教材,傳承民族文化。 我們根據(jù)新課程的要求,拓展教學研究領域,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編寫了校本教材《古詩詞伴我成長》,現(xiàn)已編寫使用12冊;《成長階梯》12冊、自編《手指操》等。《古詩詞伴我成長》我們主要依據(jù)語文新課程標準推薦的優(yōu)秀詩文篇目編寫而成,每冊還附上了十二條名家名言。這套校本教材的編寫滿足了學生興趣,愛好及個性發(fā)展的需求。同時,為了更好地落實校本教材,我們利用每周二、周四的晨讀時間,開設了“古詩詞欣賞課”。為了更好地落實校本課程內容,制定了考核要求。通過檢測,全校及格率達100%;通過《手指操》的學習開發(fā)了兒童的大腦,發(fā)展了他們的智力。 3、開設口語表達信息交流微型課,豐富校本課程資源 在開發(fā)課程資源實驗的同時,我們還開設了五分鐘口語表達信息交流微型課。即課前五分鐘的說話、演講、信息交流課程。微型課程的開發(fā),極大地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起到了教學相長的作用,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每學期初,各班先制定出一學期的口語表達訓練話題,然后按著話題有計劃的進行訓練,并做好口語表達記錄。每學期我們都進行口語表達競賽,選手們現(xiàn)場抽簽即興演說,此活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提升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4、倡導學生收集信息資源,建立學科信息資料庫。 為了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增強自我參與意思,拓寬學生視野,學校要求學生每人每天至少讀一篇課外讀物。一、二年級300字以上;三、四年級800字以上;五、六年級800---1200字以上,而且本學期學校還為各年級組學生提供了6套課外閱讀書(篇)目。鼓勵學生多讀書,寫體會文章,暢談心得體會,提高讀書的品味,這些措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讀書積極性。取得了明顯效果。據(jù)統(tǒng)計,全校共建立1500個信息資料庫,搜集了上萬條信息資料。共有1600多冊讀書筆記,生均每天閱讀量達800字以上。學生資料庫內容都很豐富,目錄清楚,內容詳盡。同時學生得到了鍛煉,能力得到了提升。 總之,我們始終把“科研興校,科研先導”作為學校發(fā)展的突出戰(zhàn)略。認真抓好各級各類實驗課題;不斷開發(fā)課程資源,挖掘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轉變了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了我校的教學質量;同時也提升了我們的科研水平。
|
|
|
來自: 長青書韻蘭香 > 《精彩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