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觀摩課所想到的…… 近幾年,風風火火的課程改革與課題實驗讓老師們疲于應對,鮮有時間來學習、追問和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致使現在許多課堂要么老套陳舊,死氣沉沉;要么浮躁、花哨有余,本真、樸實、優(yōu)質的課堂倒不不多見。 本學期,十里望教辦、教研室為豐富課堂教學的內涵,優(yōu)化教學研究方式,深入開展優(yōu)質教學研究,實現課堂教學的優(yōu)質高效。2010年5月19日,全鄉(xiāng)小學數學觀摩課在韓寨小學舉行,21日,小學語文觀摩課在毛元學校舉行。讓領導與老師們在課堂中學習,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交流,在交流中提高, 在數學觀摩課上,首先,韓寨小學王玉成老師主講了一節(jié)六年級復習課《圓柱與圓錐》。本節(jié)課實在,實用,實效。老師讓學生自己尋找教材知識點(公式),懂得獲取知識的途徑,老師精選典型的習題,讓學生運用計算公式,解決生活應用問題,體現了活學活用的思想,學生在主動中學會如何學習,效果非常好。其次,前河學校的韓麗老師主講了一節(jié)一年級新授課《阿福的新衣》。本節(jié)課體現在“活”上。第一是從生活入手,根據教材的圖例信息,引導學生看圖說故事,引出課堂教學的主題:拃,厘米,尺子,進而學會測量。韓老師科學、合理、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讓學生親自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自己也與學生一起在教中學,在學中教,課堂上不時傳出笑聲,掌聲和加油聲,課堂非常具有生機、“活力”。最后一節(jié),粉王學校的石雙老師主講了一節(jié)四年級新授課《觀察物體》。本節(jié)課實踐了觀察、思考、操作的主體思想,讓學生在動手操練中理解知識,思考知識,學會知識。把抽象晦澀的知識具體簡單化,讓人耳心悅目,學生真正掌握了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物體的方法。 在語文觀摩課上,其中一年級張紅燕老師主講了《小白兔與小灰兔》,三年級范立紅老師主講了《女媧補天》,六年級蔡少民老師主講了《夾竹桃》。三節(jié)課都嚴格按照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落實了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并大膽放手、創(chuàng)新,讓學生在閱讀中學習,在生活中學習,在感悟中學習。課堂上笑聲不絕,鼓勵不斷,使學生從我厭學,我懶學,變?yōu)槲蚁雽W,我勤學,上升至我樂學,我會學。師生激情依然生動,教學細節(jié)依然清晰…… 針對昨日簡單樸素,真實有效課堂,我想談談自己對課堂教學的一些感想,想到哪里就寫到哪里。希望大家提出寶貴建議。 1.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 有人說:三流老師教教材,二流老師變教材,一流教材創(chuàng)教材。作為一名合格,優(yōu)秀的老師應該仔細研讀教材,精心設計案例,語文本身就是生活,博大無邊,從小處入手,找準切入點,(標題,事件,人物,情節(jié)……)逐步深入展開,讓師生在活動中學習、交流,達到目標。本次活動教師素質、能力、水平得到了鍛煉與提高,應該說教育不需要太多的理念和韜略,需要的是維新和踐行。實際老師們不敢跳出原來的圈圈框框,打破教材章節(jié),只是按部就班的去教,究其原因主要是對教材不熟悉,缺少挑戰(zhàn)性。 2.課堂教學流程切忌單一死板。 平時每一節(jié)課,老師們都要精心備課,設計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流程,老師依此去教學,有模式化傾向??烧鎸?、精彩的課堂是不以老師的意志為轉移的,應該以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為主線,讓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課堂在問題中延伸,這時,學生們的思維才會更加活躍敏捷。即使提出的問題、回答的問題都不太精確,我們也要放低標準,學生們才有可能發(fā)揮想象力,提高能力。老師們備課要重視教學過程的自然生成,培養(yǎng)學生的信心與能力,讓課堂教學具有鮮明個性與特色。 3.有效課堂必須看學生的表現 一節(jié)成功的課堂不是聽老師講的有多好,而是看學生學的是否有效。如果課堂上充滿笑聲,掌聲,呼喊聲,我想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一定會得到深度挖掘。課堂有笑聲,說明課堂是快樂的,學生才能愿意學;課堂上有掌聲,說明課堂和諧,學生在鼓勵、表揚,肯定聲中,獲得學習的持續(xù)動力;課堂上有呼喊聲,說明人課合一,達到了民主、和諧、自由的境界,學生們的思維任意行走或馳騁。我相信課堂有了這三聲,一定會催發(fā)師生學習進取精神,激活師生沉淀的潛力,提高師生的美感品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4.老師要重視閱讀和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既是一種教學理念,更是一種學習方式。他強調了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在課程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確認和尊重。我想,要使學生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就要激發(fā)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讓語文走進學生的生活世界、認知世界和情感世界,讓學生在閱讀中學習新知,體驗新知,獲得新知。更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合作的學習空間,提倡自主、自覺、自悟、自得。更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追求學生發(fā)展的個性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追求能力。 5.一定要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課堂的主人是學生,我們的大多數老師對學生控制得緊,平常回答問題,眼盯著僅有的那么幾名優(yōu)秀生,一葉障目不見森林,應該面對全體學生,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勤奮學,不是老師使勁教。學生在參與中,會保持強烈的學習欲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書是學生學出來的,而不是老師教出來的。給學生一個參與表現的機會,就是成就學生,也就成就了老師自己。只有學生的廣泛參與,課堂教學才能真正走向優(yōu)質高效。 6老師課后要反思 泰戈爾說“最遠的距離是到達你自己”,成為一個有思想、有品位的教師,那么課后一定要認真反思,反思不簡單是教學經驗的總結,更不能停留在表面現象的描述上,應該是更深層次的,是對出現的問題的進一步解決的活動,為提升自己的教學行為服務。同時既要尋找自己的閃光點,還要找自身問題。通過關注教學的有效性,來提高教學質量, 這次觀摩活動,展示多彩課堂,演繹豐富異樣,碰撞智慧的火花,讓老師們加深了對優(yōu)質教學的理解。有人說:看似尋常最奇崛,成為容易卻艱辛。確實如此,課堂教學要從膚淺走向深刻,從有效到達高效,從真實走向理想,真的需要我們腳踏實地,持之以恒的行走下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