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詩,顧名思義,就是能夠回還往復(fù),正讀倒讀皆成章句的詩篇。其中,以通體回文最難駕馭,有人把這種通體回文詩,稱作倒讀詩。一首詩從末尾一字讀至開頭一字,能夠成為另一首新詩,這樣的文字功力十分了得,這般“文才”不是什么人都敢“賣弄”的。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寫過這樣一首通體回文的七律《題金山寺》:
潮隨暗浪雪山傾,
遠浦漁舟釣月明。
橋?qū)λ麻T松徑小,
檻當(dāng)泉眼石波清。
迢迢綠樹江天曉,
靄靄紅霞晚日晴。
遙望四邊云接水,
碧峰千點數(shù)鷗輕。
這首回文詩,可以倒讀:
輕鷗數(shù)點千峰碧,
水接云邊四望遙。
晴日晚霞紅靄靄,
曉天江樹綠迢迢。
清波石眼泉當(dāng)檻,
小徑松門寺對橋。
明月釣舟漁浦遠,
傾山雪浪暗隨潮。
倒著讀同樣是首七律,同樣工整貼切,可見作者駕馭文字的技巧相當(dāng)嫻熟。
一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