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回文詩就是能夠回還往復(fù),正讀倒讀皆成章句的詩篇。
南朝梁人劉勰的《文心雕龍》中說,回文詩是道原所創(chuàng),但今已失傳。現(xiàn)在人們能見到的較早的回文詩,是東晉前秦的才女蘇蕙的《回文璇璣圖》。這首詩共841個(gè)字,寫在一幅8尺見方的錦上,縱橫往復(fù),皆成章句。武則天的《璇璣圖序》說:“題詩二百余首”,有人說能得詩7985首,這在歷史上是獨(dú)一無二的,因?yàn)椋话愕幕匚脑娭荒苷x倒讀,一首變二。
據(jù)說,某地的一座古寺的墻壁上,題了一首回文詩:“悠悠綠水傍林偎,日落觀山四望回。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臺(tái)。鷗飛滿浦漁舟泛,鶴伴閑亭仙客來。游徑踏花煙上走,流溪遠(yuǎn)掉一蓬開?!贝嗽娬x倒讀,都是一首盎然成趣的寫景詩,孤寺,綠水,林木,明月,漁舟輕泛,仙鶴伴客,真是一幅山寺明月圖。
清朝的張奕光有一首《岳武穆王墓》回文詩:“今古垂芳遺廟立,拜瞻空恨一秦奸。森森柏樹枝南向,凜凜忠魂夜北看。心赤負(fù)冤沉獄死,草青埋骨痛碑殘。欽徽是日無家返,深怨讒書封蠟丸?!弊髡邞{吊岳飛墓,觸景而題詩。全詩正讀倒讀,都悲憤沉郁,是一首少見的抒情回文詩。?
(責(zé)任編輯: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