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說回來,麥當勞除了黃色,還真有別的顏色——藍色。 ▼ 甚至它還把logo也換成藍色! ▼
有點意思?還有更不可思議的呢! 那個勇于去掉品牌logo的可口可樂,竟然把它的標示色——紅色,換成了綠色! 顛覆自己的品牌色彩,這不是自打臉嗎! 它們到底想干嘛?! 進入正題,今天就來探討一下色彩對一個品牌的影響。 色彩理論是設(shè)計的核心所在,但也是經(jīng)常被忽略的領(lǐng)域。當我們談及品牌的時候,色彩會在情感層面上影響消費者,并且切實地影響產(chǎn)品和銷售。 如綠色的可口可樂的案例: 變色的效應(yīng) 這款綠可樂大名叫 Coca Cola Life,是可口可樂花了 5 年時間研發(fā)的產(chǎn)品,為紅白可樂的健康版,它的糖份來自天然甜葉菊提取物,比紅白可樂含有更少的糖和熱量,看起來很“素食”、很“有機”。 這個特性,在顏色上就體現(xiàn)了出來,在四款產(chǎn)品中,綠色的包裝看著就很健康,有木有! ▼ 它最先是在阿根廷上市的,后來陸續(xù)擴散到其他國家,市場反響十分熱烈。 ▼
這款可樂真的有它標榜的那么健康嗎? 變色之下的真相 雖然標榜了低卡路里,但實際上綠可樂含的糖份并不少,一罐綠可樂的熱量是 89 卡路里,含有 22 克的糖,相當于 6 茶匙糖,已經(jīng)達到正常體重的成年人一天推薦攝入的最大值了! 一罐紅白可樂含有 35 克糖,139 卡路里,這樣算其實也并沒少多少。所以!大家都被這綠色的外表所“欺騙”了!
更過分的是,傳統(tǒng)可樂喝一會兒你就因為太甜齁住了,并且還有隨之而來的罪惡感,讓你停下嘴來。而喝綠可樂,會讓你感覺沒那么甜,而且沒那多的負罪感,于是就喝得更多,攝入更多糖…… 好大的一盤棋有木有! 但是盡管綠可樂喝多了一樣會讓你發(fā)胖、蛀牙、脂肪肝,而且還是一樣沒營養(yǎng),人們還是愿意買它,至少有一種心理暗示,熏熏然,陶陶然,讓人感到一份安心…… 這種將產(chǎn)品特色在不經(jīng)意間流入人們的腦海里,向消費者輸送自己的理念,吸引并促進著消費。 研究顯示,人們對于商品的快速印象有90%來僅僅來自于其色彩(具體因產(chǎn)品性質(zhì)而異),繼而極大影響購買意圖,這意味著顏色影響著消費者對于品牌“性格”的認識。 ▼
黃色代表著光明、承諾、愉快、溫暖的品牌特性;橙色代表快樂、友好與自信;紅色代表熱情、活力、幸福;紫色代表優(yōu)美、創(chuàng)新與神秘;藍色代表信任、安靜、純潔、理智;綠色代表著平靜、健康與安全;灰色象征著平衡,溫和,謙讓,高雅;白色表達純潔、樸素、高雅之感等…… 研究更指出,我們的大腦更加青睞辨識度高的商標,這一點也使得顏色在建立品牌標識的時候顯得尤為重要。 總而言之,色彩是品牌營造的感覺、傳達的情緒以及它的形象決定著營銷行為中的說服效果,顏色的選取只是為了更好地契合這樣一種的預(yù)期想要營造的感覺,即契合語境。比如蘋果為了傳達其對簡潔設(shè)計的熱愛,對白色的使用。 因此,品牌一定要格外注意用色,在“契合語境”的前提之下,還要最好保證和已有同類的前輩們有所區(qū)別,即如果所有競爭對手都用藍色,那么如果你用紫色就贏了。 就像在一眾紅白可樂中脫穎而出的綠可樂,以及在黃色麥當勞中那抹別出心裁、吸人眼球的藍色。 這雖是換湯不換藥的“可恥”行為,但卻能為品牌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就是色彩的力量。這或許亦能為品牌的突圍帶來新動力! 素材 | 網(wǎng)絡(luò) |
|
|
來自: 成功是什么 > 《色彩開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