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文人清言雜錦(之十六) 傅山《雜記》 簡介 傅山(1607-1684)明末清初山西陽曲(今太原人)。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今名,字青主,別號公他、嗇廬。入輕后穴居不仕,衣色朱,號朱衣道人。順治時,以河南獄牽連被逮,抗辭不屈,絕食幾死,以門人救之得免??滴蹰g,被迫赴京應博學鴻詞科,堅臥城西古寺,不與試,授內(nèi)閣中書,托老病辭歸。通音韻和諸子之學,工詩文、書畫、金石兼精醫(yī)學。著有《荀子評注》、《霜紅龕(kan)集》,《雜記》在其中。 ****言語正到快意時,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氣正到發(fā)揚時,便龕然能收斂得; 忿怒嗜欲正到騰沸時,便廓然能消化得。非天下大勇者不能。張公藝《百忍圖》亦是此意。 (張公藝:《舊唐書.孝友傳》載,唐高宗時張一家九代人同住。 高宗問其如何做到不分家。張寫了一百多個“忍”字作為回答,就是所謂百忍圖。) ****得少為足,于學問為小器,于飲食為上智。 申涵光《荊園小語》 簡介 申涵光(1619-1677)字孚孟,好鳧盟,又號聰山。永年(今屬河北省)人。明代太仆寺卿申佳胤長子。年輕時即絕意仕進,足跡不及城市。能詩文,與殷岳、張蓋號稱“畿南三才子”。著有《聰山集》、《荊園小語》,有《叢書集成初編》本。 ****常有小不快事,是好消息。若事事趁心,即有大不趁心者在其后。知此理,可免怨尤。 ****畏友勝于嚴師,群游不如獨坐。 ****親交中有顯貴者,對人頻言,必招鄙誚(qiao)。 ****小人固當遠,然亦不可顯為仇敵;君子固當親,然亦不可曲為附和。 ****巧人得福固多,得禍亦不少;拙(zhuo)者循理安分,似無大福,然亦不至有大禍。 ****與其貧而豪舉,不如吝而謹飭。(chi) 申涵光《荊園進語》 簡介 《荊園進語》有《叢書集成初編》本。 ****老來益當奮志。志為氣之帥,有志則氣不衰,不覺其老。 ****好勝者必敗,恃(shi)壯者易疾,漁利者害多,騖名者毀至。 ****士君子所至,使人人因我而樂,勿使人人因我而不樂。因我而樂, 則視我如景星慶云;因我而不樂,則視我如 |
|
|
來自: 昵稱13410385 > 《佳書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