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說1歲以內(nèi)的孩子,屬于“基礎技能養(yǎng)成”階段,那么1歲以后,一個會走路、會說話、會思考、會反抗的小孩,給為人父母帶來的是更大的挑戰(zhàn)。 刺激孩子的大腦發(fā)育(1~2歲) 1、培養(yǎng)安全感 1歲以后,很多孩子的分離焦慮開始顯現(xiàn),“粘媽媽”的現(xiàn)象會比以前嚴重,媽媽去上班的時候會哭鬧。 作為家長,要給孩子連續(xù)不斷的、溫暖的、身體上的接觸。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要留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哦,你看上去有點不開心,讓媽媽抱抱你好嗎?”“哇,寶貝笑這么開心,你一定很喜歡這里吧!”這樣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愛,也能從家長的回應中學習到“開心”、“生氣”等情緒的表達。 要設立一定的規(guī)矩,連續(xù)不斷地指導孩子,告訴他什么是正確的,溫柔地堅持,但不要打罵他。 2、語言和認知能力 之前就說過,語言能力的發(fā)展跟“語境”的關系非常密切 像跟成年人聊天那樣跟孩子聊天,放慢語速,給他足夠的反應時間。不要用“嗯”之類的語氣詞回答孩子,這會讓孩子覺得你沒有在認真聽他講話。與此相反,你要盡可能多說,以拓寬孩子的詞匯量。 告訴孩子生活中的物品的名稱,培養(yǎng)他的詞匯聯(lián)想能力。給孩子讀一些有節(jié)奏的故事和兒歌。用簡單的語言給孩子解釋安全問題:比如孩子感到火爐熱/燙時,可以告訴他熱物體的含義和危險性。如果你會說別的語言,也可以和小朋友講。 聆聽并且回答孩子的問題,同時詢問孩子一些問題,有時候可以鼓勵孩子自己做決定。幫助孩子學習用語言描述自己的心情,比如高興、害怕等等。 刺激孩子的大腦發(fā)育(2歲 ) 2歲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年齡段,在孩子的人生和大腦發(fā)育過程中意義重大。在這個時候,孩子身體方面的成長有所減慢,但大腦和智力將全速發(fā)育。 在上一部分1~2歲階段的陪伴要點,在這一階段依然需要繼續(xù),比如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比如每天都要在地上陪他玩會兒;每天給他讀書,跟他進行足夠多的日常交流,鼓勵他表達。 叛逆期的熊孩子,怎么帶得更聰明?除了上述的要點,你還需要做的是: 1、在合適的時間讓他自己做出一些選擇,比如吃饅頭還是面條,穿紅色衣服還是黃色衣服。 2、音樂是很好的早教模式,除了給孩子播放舒緩、有趣的音樂,也可以給孩子介紹一些樂器了,比如玩具電子琴、小鼓等。 3、讓他嘗試搭建或者繪畫,以幫助提高創(chuàng)造力。 4、孩子都愛看電視,但你需要對“看電視”做出管理:一是限制看電視的時間;二是監(jiān)管看的內(nèi)容,避免暴力卡通;三是要參與和他討論電視節(jié)目,不要讓電視代替你陪伴孩子。 5、讓孩子參與和其他小朋友的社交,讓他們在一起玩耍和交流。用言語引導、指出孩子的好行為,比如“我喜歡你們兩個一起玩?!?。 幾類適合1歲以上孩子的玩具 1、提高創(chuàng)造力的玩具 拼圖,鑲嵌類玩具,初級七巧板,大支彩筆。 2、培養(yǎng)手眼協(xié)調(diào)、精細動作的玩具 積木,大小不一的布娃娃,毛絨玩具,挖掘類玩具(鏟子、水桶等),洗澡時的玩具(小船、其他能浮在水面的玩具),各種形狀和大小的球。 3、培養(yǎng)樂感的玩具 兒童電子琴和其他樂器,推拉專用的發(fā)聲玩具。 4、培養(yǎng)想象力的玩具 鼓勵孩子進行角色扮演(假裝)活動的一些玩具(比如兒童專用除草機、廚房用具等),玩具電話,打扮用的衣服。 5、其他適合的玩具 帶有大圖畫和簡單故事的紙板書; 小汽車、卡車、火車等玩具; 形狀大小各異且不易打碎的容器; 室外玩具(秋千、蹺蹺板等); 簡單的兒童三輪車; 各種大小且不易打碎的鏡子; 木制勺子、舊雜志、舊籃子以及孩子在家中發(fā)現(xiàn)的其他安全物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