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前三年影響一生 粑粑麻麻學會八點讓寶寶聰明懂禮貌有孝心孩子人生的頭三年對他是至關(guān)重要的,每個父母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養(yǎng)成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所以很多家長從孩子幾個月大開始就上孩子上各種的天價啟蒙班,事實真的有效嗎?小編在這里也不是詆毀那些早教機構(gòu),小編想強調(diào)的是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想讓你的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那么你首先就要從你自己做起!特別是孩子出生的頭三年,家長的行為對孩子是影響實在太大了! 小編記得上個月在朋友家見到她的寶貝果果,覺得她教的太好了,會幫媽媽收碗,會自己洗臉洗腳,還會自己睡覺,只是個兩歲的孩子啊!那一瞬間小編真的是太羨慕了,覺得朋友真的是養(yǎng)了一個貼心小棉襖,想著自己也是個媽媽,但是孩子卻沒有朋友的這么懂事明理,于是就向朋友“取經(jīng)”,哪知道朋友說她也沒有刻意去教育過果果,只是給果果買了一個孝心寶寶育兒機讓她自己看,她說每天只要看10分鐘,就能教會寶寶30個受益終身的做人做事道理!并且里面都是情景式動畫故事,讓寶寶一看就懂,一學就會!寶寶從一歲開始以孝心教育為主導學習,所以才會有今天聰明懂事又知道心疼父母的果果! 許多時候教育方法的實施要善于觀察總結(jié),而不是一以概之。所以說我們教育孩子要找到一個正確的方法,方法對了的話大人小孩成長起來都很輕松愉快!下面小編會把0-6歲的成長情況給大家匯總,希望大家在教育孩子父母不走彎路,能夠開開心心的就陪著孩子過完童年--- 一、一定要讓孩子爬行!千萬不要用學步車! 用了學步車,孩子爬行的機會大大減少。特別是很多老人常常很得意“我的孫子不用爬,直接走路,真利害!”他們不知道,人類一定要經(jīng)過爬行發(fā)育才健康。沒有爬行的孩子,身體協(xié)調(diào)性不好,影響生活和運動。前庭神經(jīng)發(fā)育不良,影響未來的閱讀、寫作,也會阻礙語言的發(fā)展。 二、不能隨便訓斥0-6歲處于敏感期的孩子 不知道孩子在0-6歲時存在各種敏感期,把孩子在敏感期的表現(xiàn)當成不乖的行為斥責孩子,違背了孩子的天性,造成他的痛苦,留下心理隱患。在這里有兩點是家長們必須要注意的: 第一點:處在強烈的物權(quán)意識確認期的孩子,大人千萬不要去逗引孩子,強搶孩子手中的東西,讓他哇哇大哭,然后羞他“你真小氣!”這是絕對不可以的行為! 第二點:當孩子能分享的時候,把東西分給我們吃,我們一定要接受,不要說“我是逗你的,我不吃,你吃吧”,這樣就是拒絕孩子的分享,將給孩子帶來的感覺是失望,孩子就會把分享和失望聯(lián)系在一起而享受不到分享的快樂,慢慢就不愿意分享了。 三、孩子建立良好性格是從哭鬧情緒開始的 孩子的哭泣需要我們耐心去感受,不能在孩子情緒不好哭鬧的時候隨便訓斥打罵孩子,這樣只會讓你的孩子更加的反抗,甚至養(yǎng)成一種固執(zhí)的脾氣,很多家長都會忽略這個問題! 四、不要把孩子當表演工具,只要來客人就讓孩子表演節(jié)目是不對的 許多家庭只要是家里來客人時,就會把自己是孩子拉出來表演各種節(jié)目,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孩子很反感這種場合但卻還是硬著頭皮表現(xiàn)。家長這樣培養(yǎng)孩子會使得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將所有的注意力用于取悅別人,成年后,一旦別人不認可他,就會使他遭遇巨大打擊,不能很好地發(fā)揮自己應有的內(nèi)在的能力。 五、 不要教孩子,只要示范給孩子看就可以了 不要教孩子,只要示范。比如一起逛街遇到熟人,家長千萬不要強迫孩子去跟人打招呼,而是應該自己表現(xiàn)給孩子看:“奶奶好,或者是叔叔好,見到你很高興”之類的,孩子聽著你再叫,他自然就會跟著你學,而不是要你去強迫他:叫奶奶,叫叔叔,不然他們都不喜歡你“!說了這么多,其實還是想說一句,不管你想叫孩子什么,永遠都只要示范給孩子就可以了,家長就是孩子最好的鏡子,孩子會從自己的父母身上學很多的好習慣和壞毛?。?/p> 六、孩子跟小朋友搶玩具怎么辦? 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因為每個家長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從小寶寶們一開始交往,就應該確立一個原則,誰的玩具誰就有決定權(quán),成人不能強行把自己孩子的玩具分給別的寶寶,也不能誘勸他讓給別人。如果是公共的玩具或游戲器械,誰先拿到或是誰先開始玩,他就有權(quán)決定繼續(xù)玩還是離開,其他寶寶必須等待。通常要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孩子會哭鬧,成人可以用平和的口氣說:“我們要學會等待!”也可以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用其他玩具吸引他暫時離開。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時候,成人千萬不要說他“你就是小氣”、“小氣包”等等。不斷地給孩子貼這樣的標簽他永遠學不會分享。孩子清楚他對自己的物品擁有自主權(quán),之后才談得上分享。如果成人出于面子,把自己孩子的玩具強行給別的孩子,那么就意味著你告訴你的孩子,他也可以搶別人的玩具,所以無論何種情況,規(guī)則必須是統(tǒng)一的。正常在三歲之后,孩子了解到玩具分給別人玩,自己還是可以把它要回來的,這樣他就樂于分享了。三歲之前千萬不要急著培養(yǎng)孩子的大公無私的品質(zhì)。 七、孩子有攻擊性行為,愛出手打小朋友怎么辦? 有的孩子嚴重缺乏安全感,通過攻擊別人發(fā)泄不良情緒,或者想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成人要做的是,不要給他貼上標簽“你是個壞孩子會打人”,只要不強化,在他打人時,向?qū)Ψ郊议L和孩子致歉,及時把自家孩子抱住不讓他繼續(xù)出現(xiàn)攻擊行為,平靜地離開。同時,及時調(diào)整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給予他充分的安慰。這個階段的孩子講道理是百分之百沒有用的。 同時被沖擊到的孩子的家長一定要冷靜,不要認為自己的孩子是被欺負了,很多孩子是通過肢體沖撞來交往的,要理解對方的孩子不是故意的也不是品德有問題。如果認為自己的孩子被欺負,會使得孩子養(yǎng)成受氣包的性格,會一輩子都受人欺負?;丶乙矂e向家里人訴說孩子被某某某打了什么的,這些都使得孩子覺得我就是容易被人打,他會覺得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好讓別人不喜歡,這樣會形成膽小懦弱的性格。正確的做法是,接受對方家長的道歉,對這個孩子說“你是個好孩子,我知道你只是想和我們家寶寶玩(可以根據(jù)情況換個字眼),你們倆握握手吧?!?/p> 八、讓孩子愉快地遵守規(guī)則,不要隨時灌輸”聽話“的信息給孩子 當孩子遇到問題或者犯錯的時候,我們不要以為的只讓孩子聽話,因為孩子的做法有他自己的道理,我們要先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因為你覺得孩子的做法是錯的,但是有可能你不知道,其實孩子的出發(fā)點是對的!如果你一味的讓孩子去聽話,那么你培養(yǎng)的孩子就永遠的長不大,任何事情都只會叫你幫他拿主意,也就是現(xiàn)在常說的:奶品男孩”!所以,不管做什么,要讓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思考空間! 好啦。小編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這么多啦,希望對各位爸爸媽媽們都有所幫助!有育兒方面的經(jīng)驗我們也可以一起交流分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