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齊鳴 塵空振動前面的幾篇短文,介紹一些前輩們的事跡,那樣功夫已是今人不能企及的。有人說,你能不能談談你見過的當代人的功夫。對當代人,我實不想多談,多是朋友或同道,很容易得罪人,但要我說違心的話,還不如不說,所以在這里我只能籠統(tǒng)地談談,不便指名道姓。自以為是者,就當我們不曾見過罷了,你可以繼續(xù)說你自己的功夫如何高明。 以形意拳而論,有幾位(約三、四位)師侄打出的勁力基本能達到筋骨齊鳴、塵空振動的程度。在室內打五行拳時,能聽到他的身體各節(jié)筋骨發(fā)出的聲響,同時空氣中有嗡嗡振動之聲,勁力之整足以把人打吐了血。這幾位師侄,有的練了近30年,有點練了大約4、5年,而且也不過就是業(yè)余練練。所以,練出這樣的功夫,并不需要很長時間,但是方法必須正確?;疽I是中軸穩(wěn)固,做到六合。入手,可從定步崩拳開始,要蹬轉開合沉呼同步,足蹬、肩胯轉、肩胯兩個十字的開合、肘沉與呼氣同步完成,同時身體中軸中正穩(wěn)固。說說容易,沒有一定的基礎很難做到,基礎是: 無極式,養(yǎng)氣,并體悟身體中軸。 三體式,養(yǎng)氣,三尖照及四正八柱。 貼墻蹲起,輔助增加腿部力量、開胯,體會中軸之中正。 開合手,打開肩關節(jié),同時開合協同呼吸。 單鞭,打開胯關節(jié),同時開合協同呼吸。 由上面五項打基礎,按照上述要領,每日練習1000次定步崩拳。如此進行綜合練習,每日練習兩個小時,只要人不算太笨,不出兩年,定崩拳時,就能做到筋骨齊鳴、塵空振動。 于是興趣陡增,再練習劈崩鉆炮橫,形意拳基礎初具規(guī)模。接下來可進行散手練習。此時不戴護具,一拳就能把人打死。 當代人之所以大多沒練出來,是因為練習者和教授者都對拳中的基本功不能準確掌握,甚至不理解這些基本功的作用。 有的拳師教人形意拳,不僅不練無極式,甚至連三體式也不強調,上來就教劈崩鉆炮橫,結果打出來的拳,什么都不是,瞎比劃一通而已。這樣練,就是練上三十年,其勁也沾不上形意拳的邊。 再說太極拳,目前大約有兩、三位師侄能出來一點兒味道,中正、平動、松順、開展、空靜、順逆等基本有了。這幾位練了十幾年才到此境,效率低了,但比練了一輩子,連太極拳的味兒也沒嘗到強,可喜可賀。其他人連邊都沒沾到。 為什么大多數人打太極拳,連太極拳的一點味道都沒嘗到,主要問題有二: 基本要領不清楚。 對太極拳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 所以,一動即錯。 看中央電視臺武林大會的太極拳擂臺比賽,笑死人,選手上臺瞎比劃兩下太極拳的招式,一打起來,完全是現代散打的技術和意識,但比職業(yè)搏擊比賽差了幾個層次,完全是現代搏擊的等外品的比賽。一些人連太極拳該怎么站著都沒弄明白呢,如何談得上用?! 八卦拳(亦稱八卦掌),在當代健在者中,以劉樹春先生的八卦拳尚有孫劍云老師的幾分遺韻。在其他人中幾乎見不到練的有真章的,象黃萬祥師兄那樣的八卦掌如今已成絕響。當代練八卦拳的人,絕大多數都不知道八卦拳的勁為何物,身上沒有鋼絲球勁。一些人下了功夫,練的東西華而不實,外道。一些人功夫有點,也湊合能用,但不是八卦拳最核心的東西。 上面僅就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而談。對于八極拳、心意六合拳、披掛、通背、通臂、太祖、燕青、意拳(大成拳)、六合、紅拳、查華洪炮、螳螂拳、自然門、詠春拳等,情況也都差不多,并不比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的現狀好。在不戴護具的情況下,能一拳打死人的人有(這個并不難),一腳踹斷棵小樹的人也有,但這些能力并未超過現代搏擊的技能與勁力的限度。二者皆為暴其氣的血氣之勇,俗功而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