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李林山 通訊員 高林 畢海濱 文/圖 每年進入農(nóng)歷三月,濮陽縣五星鄉(xiāng)大井村全村人就開始忙碌起來,搭戲臺、壘灶臺,拉車的、開車的小商小販在大街小巷占據(jù)有利地形,有按摩手藝的盲人也鋪好按摩床為鄉(xiāng)親們免費按摩。到了農(nóng)歷三月初三這一天,鑼鼓喧天,人潮如海,該村一年一度的盲人祭拜“萬人碑”大會正式開始,吸引了山東、河北和安陽等地的盲人及周邊群眾上萬人前來祭拜。 這塊“萬人碑”高一丈五,周長一丈,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組成。碑首是圭形的,像是舊時的屋檐;碑身是方形的,正面雕刻著碑文《萬人碑記》;碑座是梯形的,周圍雕有蓮花。 史料記載:明代大井村人趙廷用自幼勤奮好學,酷愛圣賢名文,熟讀諸子百家,28歲時因患眼病致盲,憑著頑強的毅力,他靠聽力和以往的記憶教授徒弟,弟子遍布周邊毗鄰各縣。明萬歷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趙廷用去世,其弟子中的杰出代表濮陽籍兵部尚書董漢儒、順天府丞崔邦亮、刑部貴州主事王祺給他立了這塊碑。后來,因黃河多次決堤,黃河泥沙曾淤蓋了碑座甚至碑身。 據(jù)悉,雕刻這塊碑的碑石是從100公里外的??h山上拉過來的,有八九噸重。那時候根本就沒有能拉動這塊碑石的車子,只好在路上鋪上滾木,把碑石放在滾木上,人和牛馬一起拉著往前走,平均一天只能運100多米。沿途的人聽說碑石是給盲人趙廷用立碑用的,紛紛出手相助,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運送碑石和為此捐款的達好幾萬人,因此該碑取名“萬人碑”,在當?shù)赜直环Q為“感動巨碑”。 如今,400多年過去了,這塊“感動巨碑”仍然感動著許許多多的盲人,祭拜“萬人碑”大會也成為人們表達尊敬、懷念、感恩、繼承之意的民間盛會。 |
|
|
來自: 文化龍鄉(xiāng) > 《八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