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元夕作者:李夢陽朝代:魏晉- 汴京元夕原文:
-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 汴京元夕拼音解讀:
- zhōng shān rú zǐ yǐ xīn zhuāng ,zhèng nǚ yàn jī dú shàn chǎng 。
qí chàng xiàn wáng chūn lè fǔ ,jīn liáng qiáo wài yuè rú shuā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寫翻譯- ①汴京:即今河南開封,五代梁、晉、漢、周及北宋的都城。②中山:本為春秋戰(zhàn)國時國名,漢以后為郡、府,治所在今河北定縣。③鄭、燕:春秋戰(zhàn)國時國名,鄭國境在今河南,燕國境在今河北、遼寧?!?a href="http://www./article_8065.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9, 151, 246); text-decoration: none;">詳情
相關賞析寫賞析- 前二句,寫來自各地的伶人粉墨登場,表演周憲王朱有燉的雜劇。中山少男、鄭燕少女都善演戲曲,說明當時雜劇傳布的盛況。詩中“倚新妝”、“獨擅場”應是互文見義。朱有燉的雜劇在體制上基本打破…詳情
作者介紹- 李夢陽
李夢陽(1473~1530)中國明代文學家。字獻吉,號空同子。慶陽(今屬甘肅)人。出身寒微。弘治七年(1494)進士,歷任戶部主事、江西提學副使等職。他嫉惡如仇,曾因草疏奏章彈劾宦官劉瑾而入獄。李夢陽鑒于臺閣體詩文千篇一律的弊端,決心倡導復古以改變不良文風。他是前七子的領袖,主張古詩學魏晉,近體學盛唐,在當時影響頗大。但他過于強調(diào)格調(diào)、法式 ,未能很好地從復…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