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圓滾滾、貪吃蠢萌的大熊貓阿寶又要來了。 今天,《功夫熊貓3》發(fā)布了首批劇照,并宣布定檔明年1月。 劇照中不僅出現(xiàn)了阿寶的整個家族。 甚至還有阿寶的“媳婦兒”,一只正在練彩帶舞的母熊貓美美。 在我們等著看阿寶步入婚姻殿堂之前,Sir跟你們,都有狠必要回顧一下這只胖熊貓的“成長史”。 看完你會發(fā)現(xiàn),這只熊貓真不簡單。 劇組根本沒來過中國,就做出了《功夫熊貓》 你能相信么,完全以中國為背景的《功夫熊貓》在制作時,主創(chuàng)居然沒來過中國! 這些充滿詩意的背景 都是電影主創(chuàng)憑想象作出來的! 在制作第一集的時候,電影主創(chuàng)主要通過參考關于中國古代藝術、建筑、圖騰、服飾、食物和風景的書籍,還找了中國古代文化學者當顧問,于是就這么“憑空”搭建出了這些極富東方意境的場景。 山頂上“玉宮”的原型,是參照《英雄》里秦王宮殿的構造和布局來設計的。 《功夫熊貓》中的玉宮: 《英雄》中的秦王宮: 玉宮地板的設計,則融合了中國傳統(tǒng)的“五行”概念。 后來主創(chuàng)在制作《功夫熊貓2》的時候,終于來中國一趟,走訪了位于山西的古都平遙、少林寺以及北京,但是他們待最久的地方是四川成都。 所以第二部的場景有濃郁的成都市井風味。 中國傳統(tǒng)的舞獅舞龍,被改造成了舞“大蟲”。 他們還花了很多時間考察熊貓保護區(qū),佛教和道教寺廟,所以我們在影片中也到許多位于山中充滿神秘感的小寺廟。 周星馳的《功夫》,才是《功夫熊貓》真正的“師父” 《功夫熊貓》的想法其實早在1993年就被夢工廠提出來,但直到2004年,導演約翰·史蒂芬森看到周星馳的《功夫》后,才真正開始考慮把這個故事拍出來。
該系列前兩部導演約翰·史蒂芬森和余仁英都是武俠片的狂熱粉絲。 史蒂芬森說:“其實,成龍、李連杰、李小龍的功夫我們都參考了?!?/p> 《功夫熊貓》中師父訓練阿寶最殘酷的“搶包子”招式,就是直接從成龍的《蛇形刁手》里拿過來的。
只不過當時成龍搶的不是包子,是空碗。
據(jù)說當時導演做完這段還膽戰(zhàn)心驚請成龍來看,結果成龍看后贊不絕口。 雖然蓋世五俠的功夫來源是五種傳統(tǒng)象形招數(shù),但電影主創(chuàng)大概是受到李小龍的影響太深,雖然平時打拳時還不露破綻,但只要他們一出腿,就全變成了“李小龍”。 看看,簡直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連喊聲都一樣。 《功夫熊貓》五大高手那場夜幕中的屋頂追逐戲,色彩、動作則與《臥虎藏龍》如出一轍。
最后阿寶費盡千辛萬苦終于拿到卷軸,打開一看卻是一片空白,才明白功夫的真諦就是“參悟”。這個情節(jié)是致敬了李小龍寫的《死亡游戲》。
第一部中的大反派“太龍”,名字來源于邵氏明星狄龍。
第二部中阿寶的兩位小豬朋友原本在電影中沒有名字,為了表達對于香港功夫電影的敬意,創(chuàng)作團隊為這兩只小豬起名為“邵氏兄弟”。
片中出現(xiàn)的“掌勁滅燭”、“筷子功”也都是中國功夫片里的常見招式。
“阿寶”最早其實并不是熊貓 早期的阿寶其實不是熊貓,而是一只金色的大熊。 這是最早的概念圖:
后來導演認為這個形象并不符合他想要的“笨蛋變英雄”主題——這只大金熊看起來太聰明了,才把他改成了一只黑白相間的大熊貓。 這是后來一版的阿寶,還是正正經(jīng)經(jīng)的大熊貓長相。
之后為了讓阿寶這個形象更“蠢萌”,動畫師改造了普通熊貓的面部,重塑了阿寶的臉(讓他的嘴里可以填塞更多食物)。 阿寶才變成現(xiàn)在這樣:
這樣:
和這樣:
電影中,阿寶學的是傳統(tǒng)武術。但傳統(tǒng)功夫顯然不適合一個6英尺、260磅的大胖子,所以動畫師根據(jù)阿寶的長處——他擁有肥厚的大肚子和大屁股,創(chuàng)建了一套帶有熊貓風格的獨門武術。
功夫高不高另說,重點是要看起來很好笑。 杰克· 布萊克可以說是阿寶最合適的配音演員。 不僅都是靈活的胖子——杰克· 布萊克在配音前總是要先吃一盤Koo Koo Roo雞肉和菠菜奶油沙司。
片中很多關于“吃”的橋段都是他即興創(chuàng)作出來的。
而且重要的是,他跟阿寶長得還很像,都有大腮幫子和格外靈活的面部表情。
他在給阿寶配音時,動畫師會捕捉他的聲音和細微的身體動作,比如呼吸、發(fā)力和咕噥聲,移植到銀幕上的阿寶身上。 阿寶的鴨子爸爸是編劇隨機安排的 看完第一部《功夫熊貓》,所有人大概都會覺得奇怪,為什么熊貓的爸爸是只鴨子?
影片的兩位編劇喬納森·阿貝爾和格倫·伯杰這樣解釋:
但也正是這么“誤打誤撞”,才有了第二部中阿寶尋找生父,引出孔雀沈王爺?shù)慕?jīng)歷。
另外,電影中給鴨子“平先生”配音的,是在好萊塢擁有六十年“醬油”生涯的華裔演員詹姆斯·洪。 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名字,但你絕對認得出這張臉。
哈哈哈,沒錯,他幾乎承包了好萊塢電影和美劇里所有中餐館老板的角色。
給面條店的鴨子老板配音,再合適不過。 在他眼里,“平先生”就是個單親爸爸,有點像是一個猶太媽媽和中國爸爸的結合。 蓋世五俠除了武功高強,還多才多藝 蓋世五俠(鶴、螳螂、虎、猴、蛇)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于中國武術中的五種著名風格。 看圖識拳法:
悍嬌虎的功夫來源于“虎拳”,風格也跟虎拳一樣,剛健有勁,兇狠凌厲。
此外,悍嬌虎的功夫中還加入了一些中國雜技的元素,例如飛身空翻等動作,讓她更加優(yōu)雅。
猴子的功夫源自“猴拳”,打斗時注重靈巧度和敏捷度。
片中給猴子配音的是成龍,因此動畫師還專門在猴子的動作中,加入了成龍的招牌性動作——翹拇指。
螳螂除了是一位功夫高手,還是針灸大師。
動畫師在制作螳螂背的時候參考了中國文化中“壽”的元素。他們甚至在螳螂背上寫了一個圓形的“壽”字。
仙鶴也是多才多藝。 他除了在需要戰(zhàn)斗時加入蓋世五俠,其余時候,動畫師給他安排的任務是——掃地。 而且他還會寫毛筆字。
就連角色設計師魯?shù)婪颉りP諾登在設計沈王爺?shù)奈浯蝻L格的時候,也融入了他在北京奧運看到的非傳統(tǒng)武打動作。
所以我們看到的孔雀沈王爺?shù)囊徽幸皇剑鋵嵤撬谒K囆g體操。
所以,說《功夫熊貓》是對中國理解最深的好萊塢動畫,絕對不為過。 正是這種比國產(chǎn)片更入味的親切感,讓該系列在中國大受歡迎。 2011年上映的《功夫熊貓2》,締造了6億票房奇跡——至今未有動畫片能打破,即便是年初大賣的《超能陸戰(zhàn)隊》,也只能以5億屈居次席。 如今近四年過去了,中國票房市場容量比當年翻了一倍不止——2011全年131億,而2015年僅百天就破100億。 而至今沒有一部動畫片能破10億。 毫無疑問,這個重任將落在《功夫熊貓3》身上。 能不能,就看阿寶了。
|
|
|
來自: 昵稱2299832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