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玉器。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乾隆田黃三鏈章由三枚印章組成,三枚印章均為田黃石,由三條田黃石鏈連接成一個整體,成為彼此不可分割的部分。
三枚印章中,左邊一枚為正方形,高1厘米,邊長2.6厘米,印文“乾隆宸翰”;中間一枚為橢圓形,高1厘米,長徑3厘米,短徑2.3厘米,印文“樂天”;右邊一枚為正方形,高1厘米,邊長2.6厘米,印文“惟精惟一”。
三鏈章上的印文“惟精惟一”、“樂天”都出于儒家經(jīng)典《尚書》,意思就是需要居安思危,要順應(yīng)天命,懂得自然之理。乾隆皇帝把這些文字刻在印文之中,是為了表達其施政思想。
另外,這三璽的篆刻方式與璽文布局均有不同,左邊一枚為陽文,布局采用標(biāo)準(zhǔn)格式;中間一枚也是陽文,“樂天”兩字居中,左右飾以螭紋;右邊一枚為陰文,采取回文法排列,整個印面飽滿勻稱、和諧美觀。
三鏈章的制作采用了鏈雕的技法,所謂鏈雕,也就是用一塊石材鏤空,雕刻出一整條活動石鏈,沒有任何裂縫黏合的痕跡。田黃石異常堅硬,稍有不慎就會造成鏈斷石破,因而這件田黃三鏈章的工藝難度也就可想而知。
田黃石僅出產(chǎn)于在福建省福州市北部山區(qū)的壽山鄉(xiāng),這里的田黃石由流水沖刷數(shù)萬年而成,因而其色澤濃艷俏麗,更集脂潤、凝結(jié)、通透、純凈、細(xì)膩于一身,握在手中溫嫩細(xì)潤無比,因此田黃石有“石帝”、“石中之王”的雅號美譽。
(上圖:建國后的溥儀) 乾隆田黃三鏈章,備受乾隆以后清朝皇帝的喜愛,1924年清朝末代宣統(tǒng)皇帝溥儀搬出皇宮的時候,曾將其連同一些珍寶帶走。新中國成立之后,溥儀成為共和國的普通公民,1950年抗美援朝時期溥儀將三鏈章交給國家,此后又移交給北京故宮博物院,保存至今。
1997年8月17日,中國國家郵電部將乾隆田黃三鏈章印制成小型郵票。 |
|
|
來自: 百眼通 > 《08中外玉石-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