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金小語——《丹道傳薪·厚金卷》摘錄,本叢書三卷原名《丹道科學(xué)》,請關(guān)注出版信息 1、中華道家傳統(tǒng)文化的崛起,屹立于世界各民族文化之林,亟待造就一大批德、志、行、信之士成為新一代的明師,整理、破譯古典經(jīng)文,使之現(xiàn)代語言、文字化,骨干隊伍形成之日,將是中華道家傳統(tǒng)文化昌盛之時。 2、從前傳授功法擇徒極嚴,極重德性,依據(jù)道、德、仁、義、禮的選取標準進行考驗和選擇。只傳于忠孝仁義之輩,要求弟子逐步達到具有道中人的功夫,仙人的風(fēng)姿,圣人的思想。傳功授法是普度眾生,廣種福田。 3、一、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勿學(xué),以免低級信息意識體纏身,自取滅亡,絕己之后。二、不尊師、不重道、不積德之徒勿學(xué),以免自絕生路,而招天譴和師責(zé)。三、心術(shù)不正、有仇恨心之人不可學(xué),以免成魔。心術(shù)不正之人,一向出爾反爾,善惡不分,心存偏激,若學(xué)法者,必定因心念感通而魔附于體。有仇恨心的人,失卻仁心、慈愛,其人修法,作用必然悖反,大者成魔,小者與低級意識體為伍,永墜沉淪。 4、能參加道家、佛家修煉文化事業(yè)的研究行列,得聞?wù)φǎ厝皇蔷邆淞怂奘乐聘?。能進行修煉者,皆具備一定的法緣和根基,只是厚薄、深淺各不相同而已。這些人都是由于前生種下了善因,今生宿根不昧,一靈清明,七尋八轉(zhuǎn),進入修煉行列,進而尋它千百度,終于得聞?wù)φǘ?,品嘗這個前世所積修來的善果。對于道、佛文化的愛好和追求探索,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是由于一靈不昧,先天祖性帶來進入今生的凡身肉殼之中,必然存在其因,才有此善果,這就是常人所說之緣法與根基。對丹功、對人體生命科學(xué)的熱愛與追求,既然是性分所受、先天使然,也就充分說明具備有成仙作佛的基因,這就是正修正悟的基礎(chǔ)。既然具備如此良因基礎(chǔ),如何進行鞏固、發(fā)展擴大這一善根善果,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勇猛精進,自強不息,把握人生難得機緣,把握研究道學(xué)文化的機會,大志實修實證,直至今生成仙作佛,就看個人之修持了。能加入道家文化研究的行列,即是性分所受,就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你具備了修神仙、證菩提的根基。既然具備如此信息上的遺傳基因基礎(chǔ),又有機會得聞?wù)?,或者忝身玄門,山人誠望諸學(xué)子把握機緣。得聞乃緣,心受為福,神就丹成乃果,懇望大家精進不息,修增福緣,身心合道,早成道器、佛子。 5、吾勸諸君應(yīng)把握自己之福緣,抱定實修實證之宗旨,今生即使不能得道作佛子,也要一證今生之福果,二修來劫之不墮,方不負來人生走一趟的機緣。萬不可因循染惡習(xí),順水流孤舟,迷失本性忘本來,白白喪失夙因帶來的福慧,渾渾噩噩度歲月,徒增業(yè)障墜沉淪。既來人生一趟,人身難修難得,只可積善修業(yè)增強德本,不可落俗迷性虧道性。在未自證前焉知不是費了多少次劫修才具備今日今世之體相和才慧?眾生皆具佛性道心,萬不可小覷而自暴自棄。“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奔热荒艿寐劮ㄎ?,入門實修,就是做神仙的種子、成佛果的根苗,豈能小覷之!人間存在著數(shù)億萬佛道之根苗,惜乎均被紅塵所迷,不能早日省悟回歸而已。 6、世上的任何事物之間,如同五行模式,存在著相生相克,此乃自然法則。人類都自在五行之中,未經(jīng)修煉均不可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論修煉功夫還是修煉法術(shù),都必須遵守自然法則,自覺地順應(yīng)自然才能修煉出成果。修煉法術(shù)同真正的修真一樣,必須掌握和遵守修煉禁忌和注意事項。只有這樣才能順利進行修煉并且取得成效。 7、《齋戒序》說:“夫齋者,齊也。齊整三業(yè),乃為齊也?!饼R整三業(yè)乃為齋?!短咸婵平?jīng)》曰:“能得一者,心攝三業(yè);能攝身者,端拱不擾;能攝口者,默識密明;能攝心者,神與道合”。所謂齊,就是使身、口、心三業(yè)均清凈,節(jié)食除煩,虔誠整肅,專心致志。齋并非只是吃素而已。齋的方式大致可分三類,即設(shè)供齋、節(jié)食齋、心齋。三者之中心齋最重要。無思無慮才能專心修道;無嗜無欲才能樂于修道;無穢無累才能心身合道。 8、戒借術(shù)斂財,貪得無厭:法術(shù)是方便修德、節(jié)省真氣、救人度人之密術(shù),是幫助修真悟道的法門,世間任何事物都有其內(nèi)在因果關(guān)系,俗話講:“舍得,舍得”。只有舍去你才能得到。用法術(shù)給人療病除災(zāi)就是一種舍,是在仙師默佑、符圖確保、施術(shù)者靈力三力合一的基礎(chǔ)上的舍,其恩德絕不是你個人所有,時刻都不應(yīng)忘記恩師們的上德。既然修真人以生死為念,視脫離生死為目標,則借術(shù)斂財,實屬多余。修真人都要求有高尚的覺悟,錢財在功成后乃身外之物,過多斂取則損福,福不可多得。修真人如要求多得,顧此則必失彼,自古無有腰纏萬貫的神仙。借術(shù)斂財者,終生難入真道,墜入旁門邪道,而且妻、子、祿必有損失,不可不慎,這早已被歷史所證明。不修正道正法,而從事左道旁門者,一般必獲孤、貧、夭三途,或者“五根”不全,如眼瞎、手癱、腳跛等惡果。修習(xí)正法,純屬為修德、積德和幫助修真而為之,有基本生活來源者,均不應(yīng)借術(shù)斂財。無基本生活來源者,只可取以微利或佐以藥物,只收藥品費取以薄利,維持生活能助修行即可,切戒貪得無厭。法術(shù)的精髓是仙師的信息和符號的能量凝集,絕不應(yīng)挾技斂財,挾技欺人。法術(shù)是人類的共同財富,應(yīng)復(fù)歸用于人民,絕不是個人的私有資產(chǎn),切勿忘記師恩,愿智者鑒之。 9、理乃法之基,既明修真之意,當曉修真層次。如此才能智珠自握,不至于盲修瞎煉,自誤年華。 10、 11、 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