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筆的運筆方法 怎樣用鋼筆書寫,這是有一定方法、一定規(guī)律的,鋼筆書寫的運筆最為關鍵的是輕重快慢,簡捷明快。其運筆方法大致如下: 1.起收簡捷,輕重分明。用鋼筆書寫筆畫,起筆收筆簡捷明快,落筆就行,到尾就收。但為了求得精細,則要求輕重分明。所謂“輕”,即用力較小,筆畫較輕細;所謂“重”,即用力稍大,筆畫較粗重。筆畫起收有了輕重粗細的細微變化,也就可以產生靈動的韻味。(見圖2一3) 2.有快有慢,有滑有澀。用鋼筆寫筆畫時,不能勻速運筆,而應該有快有慢,有急有緩,才能使寫出的筆畫線條有滑暢剛勁和澀滯凝重的巧妙變化,產生不同的質感。(見圖2一4) 
3曲直方圓,剛柔相濟。要寫出生動活潑、富有個性的筆畫,就要把筆畫寫得有曲有直,有向有背,有輕有重,有方有圓,力避死硬僵直。這樣寫出的筆畫才能剛柔相濟,具有彈性。(來源 書法屋:www.shufawu.com) 4.連貫呼應,神采煥發(fā)。要把字寫活,書寫出來的筆畫線條就絕不能筆筆相互孤立,而要借助運筆的起收變化,使上下俯仰,左右顧盼,前后連貫,使所有筆畫成為有機的整體。只有氣血相通了,字才有生命力。這是筆法技巧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具體書寫中,不同的字體有不同的運筆要求。就楷體字而言,筆畫起收處則要求含蓄意連的態(tài)勢。 總之,要寫好鋼筆字,首先要寫好筆畫,要寫好筆畫,就要掌握正確的運筆方法;要善于控制用力的大小,駕馭運筆的快慢,注意筆畫的曲直連貫,使筆畫富有輕重虛實、滑澀方圓、長短伸縮、曲直連斷、俯仰向背等多種變化,從而產生跳躍性、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創(chuàng)造出豐富多采、各具情態(tài)的筆畫形象,獲得較好的審美效果。
橫 豎 撇 捺的特點與寫法
橫 豎 撇 捺 下面具體介紹各種筆畫的寫法 (一) 橫 橫畫要寫平穩(wěn),因為橫在一個字中起平衡作用,橫不平,則字不穩(wěn)。橫有長、短之長橫的寫法,下筆稍重、行筆向右較輕,收筆略向右按一下,整個筆畫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勢的形態(tài)。由于人的視覺的錯覺,橫畫不能寫成水平,而應寫成左低右高,收筆時稍按一下筆,使筆畫變重些,這樣,看起來才顯得平穩(wěn)。所以,人們常說的“橫平豎直”,不是指橫水平書寫,而是要求看卜去平穩(wěn)的意思。如同: 
短橫的寫法是,輕下筆,由輕到重向右行筆大約寫到長橫的一半時停筆即收。筆畫稍向右上仰。如圖: 
(二) 豎 豎畫要寫垂直,因為豎畫在一個字中往往起著關鍵的支撐作用,豎不垂直,則字不正。豎有垂露、懸針和短豎之分。垂露豎的寫法,下筆稍重,行筆垂直向下較輕,收筆稍重。如圖: 
懸針豎的寫法同垂露,只是收筆時由重到輕,出鋒收筆,筆畫出尖。見下圖 
短豎,寫法同垂露豎,只是筆畫較短,短豎要寫得短粗有力。見下圖 
(三) 撇 撇畫在一個字中很有裝飾性,如能寫得自然舒展,會增加字的美感,有時還與按畫相對稱起著平衡和穩(wěn)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豎撇、短撇之分。斜撇的寫法是,下筆稍重,由重到輕向左下行筆,收筆時出尖。如圖: 
豎撇,下筆稍重,由重到輕向下行筆,行至撇的長度三分之二處,向左下撇出,收筆時出尖豎撇,下筆稍重,由重到輕向下行筆,行至撇的長度三分之二處,向左下撇出,收筆時出尖尖。如圖: 
短撇,寫法同斜撇,只是筆畫較短。短撇在字頭出現(xiàn)時,筆畫形態(tài)較平,如“干、反、禾、后丟”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現(xiàn)時,筆畫形態(tài)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如圖: 
(四) 捺 捺畫粗細分明,書寫難度較大。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斜捺,下筆較輕(輕落筆),向右下由輕到重行筆,行至捺腳處重按筆,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輕提筆拖出,收筆要出尖。如圖: 
平捺,寫法同斜捺,但下筆時先要寫一小短橫,然后再向有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筆。如圖:  點 提 豎鉤 弧彎鉤(五〕 點 點畫在—個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樣重要,是一個字的精神體現(xiàn)。點畫有右點、左點、豎點和長點之分。右點,輕下筆,由輕到重向右下行筆,稍按后即收筆,不能重描,一次成畫。寫點關鍵要有行筆過程,萬不可筆尖一著紙就收筆。如圖: 
左點.寫法基本同有點,但行筆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筆時要頓筆。如圖 
豎點,實際上是有點的變形,當點在字頭居中出現(xiàn)時,人們習慣將點的收筆處與下面筆畫連接起來,因此,這種點形態(tài)比較直。如圖: 
長點,是在右點的基礎上變長,行筆應慢一些。如圖 
(六) 提 提畫寫法是,下筆較重,由重到輕向右上行筆,收筆要出尖。提畫在不同的字中角度和長短略有不同。書寫時應該注意區(qū)別。如圖: 
(七) 豎鉤 下筆寫豎.到起鉤處,稍停向左上鉤出,出尖收筆,鉤的尖角約為45度,出鉤的部分要短一些。如圖: 
(八) 弧彎鉤 下筆稍輕,由輕到重向右下弧彎行筆,到起鉤處略頓筆向左上鉤出,收筆要出尖。書寫時下筆處和起鉤處上下應在一條垂直線上。如圖:
戈鉤 臥鉤 豎彎 豎彎鉤
(九) 戈鉤 下筆梢重,向右下弧直行筆,到起鉤處向上鉤出,收筆要出尖。寫戈鉤關鍵是要呆持一定的弧度,大直、太彎都會影響整個字的美感。如圖: 
(十)臥鉤 下筆稍輕,先向有下(筆畫由輕到重),再圓轉向右水平方向行筆,到起鉤處向左上鉤出,鉤要出尖,但不宜過大。如圖:
(十一) 豎彎 下筆寫短豎,再圓轉向右水平方向寫短橫,收筆稍重。如圖 
(十二) 豎彎鉤 在豎彎的基礎上,收筆時向上方鉤出,筆畫比豎彎要長一些。如圖 
| 豎提 橫鉤 橫折 橫析鉤 | | (十三)豎提 下筆寫豎,到適當處略頓筆向石上寫斜提,一筆寫成,提的收筆處出尖。如圖 |  | | (十四)橫鉤 下筆向右寫橫,行筆至起鉤處頓筆向左下輕快鉤出。注意鉤不宜太大,要把力量送到筆尖。如同: |  | | (十五)橫折 下筆從左到右寫橫,到折處稍頓筆再折筆向下寫豎。注意橫要平,豎要直,折要一筆寫成,中間不可間斷。折處不能寫成“尖角”,也不能頓筆過大,形成“兩個角”。如圖: |  | | (十六)橫析鉤 下筆寫短橫,略頓筆后折向下,有時稍稍向左傾斜一點,到起鉤處略頓筆后向左上方鉤出,一筆寫成。如圖: | 
橫撇 撇折 撇點 橫折彎鉤(十七)橫撇 下筆寫短橫,略頓筆后向左下寫撇。注意橫要稍向有上斜一點,撇要出尖,筆寫成。如圖: (十八)撇折 下筆寫短撇,個出尖頓筆后折向右上寫提,注意折處要頓筆,收筆要出尖。如圖: (十九)撇點 下筆寫撇,不出尖頓筆后折向有下寫長點,收筆較重。注意上部撇和下部長點的角度要恰當。如圖: (二十)橫折彎鉤 下筆寫橫,頓筆折向下寫豎,爾后圓轉向右寫橫,到起鉤處略頓筆向上鉤出。注意彎處要圓轉,下面的橫要平,鉤要小,要出尖。如圖:
豎折 豎折折鉤 橫折提 橫折折撇(二十一)豎折 下筆寫豎(有長、短之分),頓筆后向右寫橫,收筆較重。注意豎要直,橫要平,一筆寫成。如圖: (二十二)豎折折鉤 下筆寫短豎,頓筆折向右寫橫,再頓筆折向左下寫豎鉤。注意豎鉤既不能太直,也不能太斜,鉤要小,要出尖。如圖: (二十三)橫折提 下筆寫短橫,頓筆折向下寫豎,再頓筆向右上寫斜提。注意提要短一些斜一些,要出尖。如圖: (二十四)橫折折撇 下筆寫短橫,略頓筆折向左下寫短撇,不出尖,不要太長,再折向右寫—小短橫,最后折向下撇出,要出尖。如圖:
| 橫撇彎鉤 橫折折折鉤 橫折彎 豎折撇 | | (二十五)橫撇彎鉤 下筆寫短橫,轉折處略頓筆后寫短撇,接著筆尖不離紙寫小彎鉤,鉤的方向往左上。如圖: |  | | (二十六)橫折折折鉤 下筆寫短橫,右邊稍高些,略頓筆折向左下寫短撇,不出尖,不要太長,再折向右寫短橫,再折向左下寫彎釣。注意最后的彎鉤要稍有弧度 如圖: |  | | (二十七)橫折彎 下筆寫短橫,略頓筆折向下寫短豎,再圓轉向右寫短橫,收筆較重。如圖: |  | | (二十八)豎折撇 下筆寫斜豎,略頓筆折向有寫短橫,再頓筆向左下撇出,要出尖。如圖: |  | | 從上面介紹的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可以看出,漢字筆畫書寫的運筆規(guī)律,一般是,橫、豎、撇的起筆較重,點、撩的起筆較輕;轉折處要略頓筆,稍重、稍慢;提和鉤,開始要略頓筆、稍重,爾后逐漸轉為輕快,收筆出尖;撇、撩雌出尖。所有筆畫都是一筆寫成,不能重描。這些筆畫在組成漢字時,有的形狀會略有變化,因此,在書寫時,要注意多觀察,把筆畫形狀寫準確。 (完) |
|
鋼筆楷書筆畫書寫要領(一) 漢字的特點是由筆畫組成的,筆畫是構成漢字的最小結構單位。鋼筆楷書的筆畫是以單線條為其表現(xiàn)形式。由于漢字結構的干變萬化,不同的筆畫表現(xiàn)的線條形態(tài)不同,同一種筆畫在不同字的結構中又表現(xiàn)為不同形態(tài)的線條。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特點: 直與弧。一般橫、豎為直;撇、捺、鉤為弧。書寫時,做到直如線,弧如弓,直而不僵、弧而不弱。彎與折。一般帶有彎的筆畫,如豎彎、豎彎鉤的彎處為彎;折畫的折處為折。書寫時,彎處要圓轉,用提筆;折處要折中帶圓,用頓筆。做到彎而不軟,折而無死角。 長與短。這是筆畫之間相比較而言的,是由于字的結構需要決定的。如長橫相對短橫為長,短橫相對長橫為短;長豎相對短豎為長,短豎相對長豎為短;長撇與短撇也是同理。等等。粗與紉。這也是筆畫之間相比較而言的,是因筆尖用力大小不同而形成的。如橫、豎下筆和收筆較重,線條粗;行筆較輕,線條較細,帶有尖狀的筆畫,如撇、鉤、捺、提畫的下筆和行筆較重,線條較租;收筆時(捺畫的下筆處)用提筆,線條細、出尖。 斜與正。這是指漢字筆畫形態(tài)的可變性。同一種筆畫在不同結構類型的字中形態(tài)會發(fā)生一些變化,以求得結構的平穩(wěn)。比如撇畫,在“人”字中寫成斜撇,而在“月”字中就要寫成豎撇;橫畫在“上”字中要平,而在“七”字中就要寫成左低右高的斜橫。這樣“七”字的筆畫才均勻,重心才平穩(wěn)。 上述筆畫的這些特點,反映了鋼筆楷書線條的豐富性、可變性,從不同的角度體現(xiàn)了漢字筆畫線條的動態(tài)美和力度美,為鋼筆書法的藝術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礎。
鋼筆楷書筆畫書寫要領(二) |
|---|
| 學習楷書,首先要從練習筆畫開始,筆畫書寫好與壞,直接影響到字的結構效果。筆畫好比零件,結構好比裝配,筆畫寫得筆筆過硬,裝配成字,就容易做到個個合格。鋼筆楷書的筆畫書寫的要求,主要可概括為三個字,這就是“寫、挺、準”。寫,就是書寫每一個筆畫都要有下筆(或重或輕)、行筆(輕一些,線條或直或弧或彎)、收筆(或頓筆或輕提出尖)三個步驟,不能乎拖或平劃。在漢字的基本筆畫中,橫畫比較能代表各種筆畫的運筆過程。其道理在于:千萬條筆畫,生于一點,以點成畫,積畫成字。比如一點延伸到右方就是橫,橫垂直向下就是豎,橫向左下就是撇,向右下就是撩,等等。只要掌握了寫橫的基本要領,即:重下筆——輕行筆——重收筆,其它筆畫也離不開這條運筆路線,只是用力部位和形態(tài)不同而已。橫畫運筆路線,見上圖:
| 書寫筆畫時,是寫,還是平拖平劃,筆畫表現(xiàn)出的效果是不同的。見下圖 |  | 挺,就是要將筆畫寫得挺拔、剛勁、有力。體現(xiàn)筆畫“挺”有兩個主要因素:一是帶有橫或豎的筆畫要乎、要直,筆畫不能上下或左右顫抖,做到直如線。二是帶有“弧”或“彎”的筆畫不能出現(xiàn)折彎,應圓轉自如,做到彎如弓。見下圖 |  | 準,就是每寫一個筆畫之前要看準下筆的位置,這主要指在臨摹字帖過程中,一要看準字帖上字的筆畫在格子中間的位置;二要看準筆畫的形態(tài),同一種筆畫在不同字的結構當中或在同一個字的不同部位有長、短、橫勢、豎勢、斜勢等不同的表現(xiàn)形態(tài),應看準、寫準;三要看準筆畫的粗細,是重下筆還是輕下筆,收筆是頓筆還是出尖,要看準、寫準。做到位置準確、長短適宜、租細恰當。見下圖 | 
|
鋼筆楷書入門教材
硬筆書法視頻 錢 沛 云 硬 筆 書 法
硬筆書法講座01 10:12 硬筆書法講座02 09:06 硬筆書法講座03 09:33 硬筆書法講座04 08:48 硬筆書法講座05 08:35 硬筆書法講座06 08:38 硬筆書法講座07 08:46 硬筆書法講座08 08:48 硬筆書法講座09 09:12 硬筆書法講座-10 硬筆書法講座-11 硬筆書法講座20 硬筆書法講座22 硬筆書法講座23 硬筆書法講座24 26硬筆書法講座 龐中華硬筆書法教程第三講 龐中華硬筆書法教程第四講 龐中華硬筆書法教程 第五講龐中華硬筆書法教程 第六講 龐中華硬筆書法教程 第七講 龐中華硬筆書法教程 第08講 龐中華硬筆書法教程 第09講 龐中華硬筆書法教程 第10講 楊再春書法 繪畫 講座 62分鐘 毛筆書法視頻 書法之隸書01 書法之隸書02 書法之隸書03 書法之草書01 書法之草書02 書法之篆書 書法之臨摹02 書法之臨摹04 書法之臨摹05 書法之臨摹011 張旭光行書技法講座 張旭光行書技法講座(上集) 行書技法1 行書技法2 行書技法3 行書技法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