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邂逅游 2015-05-27
元代大量伊斯蘭信仰者集體移居青海,經(jīng)過長期同當?shù)馗髅褡迕芮薪煌?,逐步繁衍發(fā)展成今天的青?;刈?。青海回族通用漢語,在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仍保留一些阿拉伯語、波斯語?;刈逍叛鲆了固m教。當?shù)鼗刈宓呐腼兗夹g高超,他們以牛羊肉為主料,制作出了上百種美味佳肴小吃面點等。 10.雜碎湯 青海人民把雜碎湯泡饃看成是最美好的早餐。它既能補身、耐饑,又能抗寒。雜碎是指煮熟的牛羊的頭、心、肺、腸、胃、四蹄等,俗稱“下水”。它又分兩種,即“牛下水”或“牛肉雜碎”、“羊下水”或“羊肉雜碎”。雜碎湯就是雜碎煮成的湯,即下水下鍋后,加調(diào)料、山楂等物,文火煮,腸肚爛后撈出,繼續(xù)煮頭蹄,去上層油凝固(稱“化油”),全部撈出備用。湯中加一些干蔥絲、綠芫荽等調(diào)味品。雜碎湯香味濃、不膩、補身。 9.熬茶 熬茶是一種煮開的紅茶,喝熬茶是青海的一種飲茶習慣。熬茶是用川湘茶區(qū)出產(chǎn)的磚茶加水煮開,再加上青鹽、花椒,講究點的還要加上姜皮、荊芥。青海人喝咸茶,有句順口溜“茶沒鹽,水一般,人沒錢,鬼一般”。 8.尕面片 尕面片是青海人面食中最普遍而又很獨特的家常飯。這種面片不是用搟面杖搟出來的,而是用手揪出來的。入鍋撈起,澆上羊肉清湯,加入羊肉丁、西紅柿、青蘿卜片,成為“西紅柿羊肉面片”;和牛、羊肉片、豆腐、粉條、蔬菜混吃成為“燴面片”;還有和牛、羊肉、粉絲、蔬菜混炒成為“炒面片”,品種繁多,滋味各異。 7.土火鍋 青海土火鍋的“鍋底”一般由羊肉清湯加少許酸菜制成,如果喜食辣,那再好不過,青海土火鍋口味偏重香辣,但湯色清亮,滋味天然醇厚;嘗一口,羊肉的鮮美與酸菜的爽口完美結(jié)合,肥膩感全無。不得不說的一點就是,這道菜從西漢出現(xiàn)至今,一直采用傳統(tǒng)的銅質(zhì)火鍋,以木炭為燃料,使火鍋受熱均勻,味道天然。而且與大家平常吃的“涮羊肉”不同,青海土火鍋端上桌時,主要食材已經(jīng)在鍋內(nèi)整齊碼好,并且基本上都是熟食,食材上部再配些許辣椒絲、蔥絲加以點綴調(diào)味,看上去賞心悅目,值得一試。 6.干拌 干拌是一種先經(jīng)水煮,而后加入豐富的佐料炒制而成的拉面,辣椒和醋可根據(jù)自己的飲食習慣添加,配上一碗牛肉清湯,味道獨特、極為爽口。如果你喜歡吃辣,那么調(diào)上辣子,倒上醋,像干拌一樣拌起來,再配上一碗酸湯!哇……油潑辣子的香味四溢…… 5.甜醅 西寧有句民諺說:“給嘴解饞,甜醅當先?!碧瘐且环N受西寧當?shù)厝嗣裣矏鄣奶鹗?。甜溢酒香,味美可口,多以玉麥(即莜麥)、青稞之類為原料。既可調(diào)節(jié)飲食,又可以供賓客,釀造過程講究干凈衛(wèi)生,夏天吃它能清心提神,去除酷暑帶來的煩躁與倦怠感;冬天食用則能溫心養(yǎng)胃,可強身健體,增加食欲。 4.羊腸面 羊腸面是西寧地區(qū)常見的一種風味小吃。它以羊腸為主料, 并伴以熱湯切面共食。每一碗羊腸面都配有小碗湯,有些湯會加胡椒粉。把湯倒入面,攪和開了吃上一口,濃重的香味便會彌漫口中。夏天吃涼,冬天可吃熱,腸面又細又脆,里面的餡很軟,風味獨特,口感甚好。 3.手抓羊肉 顧名思義,需要靠手抓、撕,或藏刀切割這種獨特的吃法來吃羊肉,雖然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已經(jīng)不用這種吃法了,但叫法還是流傳至今。西寧手抓羊肉肉赤膘白,肥而不膩,油潤肉酥,質(zhì)嫩滑軟,十分可口。肉味鮮美,平常不是特別喜歡羊肉的也可以嘗試一下,沒有很重的羊膻味。手抓羊肉,無論是吃法還是色香味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青海人樸實豪放,熱情好客的性格,頗受各地游客的歡迎。 2.釀皮 西寧釀皮與別的地方的釀皮不一樣,油糊、紅辣、酸香出頭。金黃透亮的釀皮滑嫩爽口,油紅晶亮的調(diào)料酸辣醇香,既可作主食充饑,也可當菜肴充當下酒冷盤,冷熱均宜,四季可食。 1.酸奶 西寧酸奶的美味可以稱得上是一絕。西寧的酸奶不是“喝”而是“吃”的,厚厚的一碗,還未吃就能聞到淡淡的奶香。起到點睛之筆作用的是最上面的一層甜醅,非常美味。加一勺白糖,酸中帶甜,更是涼爽可口。西寧酸奶以莫家街的永慶酸奶最為著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