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淺談?chuàng)P州城的風水及其宿命

 風水太美 2015-05-13

淺談?chuàng)P州城的風水及其宿命(轉載)

談論風水之前請大家先耐住性子簡單了解易經》和風水究竟是個什么東西?

易經》是上古先民走向近古漢民這一進程中形成的思想和集累的智慧用文字記載的書籍,它是漢民族文化、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夏朝出了連山易》,商朝出了《歸藏易》,到了周朝,姬昌坐牢時在獄中靜下心來在前人基礎上創(chuàng)作了周易》,這三易組成了易經》,由于年代久遠,連山、歸藏二易失傳,最后只剩下周易》一書,現(xiàn)在所稱易經 義上講就是周易》。周即周朝,“周朝”之周即圓滿,易即變化,經即人們對重要書籍的尊稱。《易經》是中華文化的百經之首。

周易》將當時所有知識,不分科目地全部包羅萬象,猶如人們將所能得到的食材不分葷素搭配統(tǒng)統(tǒng)地放到一個鍋里來個大雜燴。到了先秦時期由于《周易》文字古奧、蘊義精深、學科繁雜,對其研究流派紛呈,他們互相爭鳴,互相否定,相互吸收,最后形成了各種思想的諸子百家。《周易》產生于三千多年前,那時信息收集與交換與現(xiàn)在無法比擬,如今不要以現(xiàn)代人的世界觀去理解它,它從出現(xiàn)起對讀書人的作用不僅僅是用來占卜,更主要是借占卜來寫修身。

“風水”用現(xiàn)代科學去理解它就是:世界上一切均有陰陽二氣孕育而成的金、木、水、火、土構成的山形水勢歸納成影響我們自身發(fā)展的無形環(huán)境“氣場”,無形的東西寄存在一切有形的事物中并主宰著一切有形之物的生死衰亡,就像人的思想和靈魂主宰著人的肉體一樣;它們既互相依存又相互影響,最后回歸到統(tǒng)一的自然環(huán)境中去,得到人和物“天人合一”的和諧。

揚州城“生辰八字”與風水

大劉,洛陽人,我的戰(zhàn)友,是個死讀書最后可能讀書死的呆子,二十多年前他出差順道來揚州和幾個戰(zhàn)友聚會,大家海闊天聊后他談到了周易》,這是我平生第一次聽說《周易》。十幾年前大劉所在的房管所改制,成立了房產公司,他現(xiàn)在是公司負責策劃的副老總。相處多年他從不將自己當著風水先生,也沒有風水先生那種道貌岸然和故弄玄虛的“熊樣”,他讀《周易》為的是學術研究。今年夏天,他和同事來揚考察露天浴場項目,在揚四天,晚上在賓館我突發(fā)奇想給他兩個命題1揚州城的風水,2假設揚州城建在運河之東。也許命題有點大,他讓我第二天來聽結果,下面是我們倆根據揚州的經緯度、海拔高度、地球磁場強度以及對周圍上百公里的地形地貌進分析后的說辭,將內容整理出來與各位分享。

主卦、爻象。

【象曰】 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
【注釋】 風行水上,風吹水散,四方通達之象,君王親臨宗廟,禳災祈福。利于涉水溝通江河。
【象曰】 剛來而不窮,柔得位乎外而上同。乘木有功。
【注釋】 君王居位,大權在握,指揮靈通,而且百僚守職,順從君王。君王以木為舟,乘舟渡,破浪穿行,所向有功。

【象曰】 王以享于帝,立廟。
【注釋】 王觀此景象,從而享祭天帝,建立宗廟祭祀天地。
【象曰】 用拯馬壯,吉。

【注釋】 洪水突來,因馬順從人意逃避,幸免淹亡之禍,吉利。
【象曰】 渙奔其機,得愿也。
【注釋】 洪水奔涌,沖毀房基。性命無虞。不幸中之萬幸。
【象曰】 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
【注釋】 洪水沖向人群,然而十分幸運,因為人群聚集在山丘上,根本想不到的是洪水只能淹到丘腰。
【象曰】 渙其血去逖出,無咎。 
【注釋】 洪水退去,憂患消除,但須警惕,加強防范,避免災難。
【象曰】 師或輿尸,大無功也。

【注釋】 士兵不時從戰(zhàn)場將戰(zhàn)死的軍人用車運回來,不能知己知彼地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不知量力地戰(zhàn)斗,結果大敗,無功可言

【象曰】 師左次,無咎。

【注釋】 應觀察戰(zhàn)場形勢,暫時后退以避敵方精銳,免遭更大損失。

宿命象。 

【象曰】需于泥,災在外。自我自致寇,敬慎不敗也為。

【注釋】主方實力非常強大,態(tài)度堅強。而從方被動,外境困難。自己質地仍然良好,小心等待。

若揚州城建在河東(假設就沒有歷史)

【象曰】地中有水,眾。君子以容民畜生,而天下治也。元亨。

【注釋】地中之水,取之不盡,數量無窮;非岸上之流,順勢而去。君子取法于容納江河的大地,收容和畜養(yǎng)大眾,天下得以長治久安。此處為天下第一通達之地。

用歷史、現(xiàn)代科學和《周易》共同詮釋揚州城的風水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國內大江大河多數起源于西東歸于海,沿海平原南北高差無己,形成不了大河。起源于河南桐柏山的淮河在漣水暢通無阻地流入大海,蘇皖魯豫四省交界處的中原地區(qū)是它原有的域區(qū),流域內屬亞熱帶氣候,植被茂盛,降雨豐沛,水質清澈,是中國古農耕時代最富庶和重要的產糧區(qū)。

2500年前吳王夫差,在長江和淮河之間開鑿一條用于北伐和運糧長170余公里的人工運河,運河南北兩端高差約4米,運河水流平緩趨靜,利于行船,同時在長江與運河的交匯點運河的西岸建造集鎮(zhèn),這就是揚州的雛形。到了隋朝,隋煬帝將運河南延至杭州,北和黃河連接并將其延至洛陽,黃淮間260余公里,運河北端黃河的海拔比南端淮河高11米,水流平緩趨靜。元朝定都北京后,將北京到淮陰之間的天然河道和湖泊連接再新挖通惠河,京杭運河全線貫通。

南宋初期,開封留守將軍杜充為阻止金兵南下,在河南省黃河南岸人為地將黃河決堤,此時大黃河與小淮河共用一條通道入海,隨著歲月的增長黃河泥沙漫漫地淤塞小河道。不再暢通的河道使黃淮水在淮河較低的地方潴留成現(xiàn)在的洪澤湖,歷朝歷代,朝廷為保障戰(zhàn)略運輸通道的暢通,必須對運河河堤嚴防死守,洪澤湖水在運河西岸被逼得往南流,又形成寶高邵湖。直到清朝咸豐年間,黃河在北岸蘭考決口重新回到渤海灣入海的局面,此時淮河故道被黃河泥沙抬高徹底淤死。由于黃河奪淮661年,使北方形成了幾個大湖,揚州直北的陸路被掐死。

揚州地處平原,位置也處于長江與運河的交點上,在軍事上無險可守,反利于攻方的運兵,它注定一切防守都是徒勞的。歷史上在改朝換代期慘遭二次特大的屠城,第-次是元末明初,第二次是明末清初。

1840年到1912年清王朝滅的72年間,清政府和外國人簽訂若干個不平等條約,將上海、天津、廣州漢口、重慶、福州、南京、杭州???/span>、大連、鎮(zhèn)江、廈門寧波、蘇州、沙市營口、煙臺臺南、汕頭九江、劃為通商口岸。

1912年中國城市人口

 

城市

人口萬人

 

城市

人口萬人

武漢三鎮(zhèn)

172

 

重慶

59

上海

103

 

蘇州

52

西安

101

 

紹興

51

廣州

91

 

寧波

47

天津

82

 

南京

36

北京

70

 

鎮(zhèn)江

13

杭州

62

 

揚州

10

從上表看,什么揚州城中國人不親、外國人不愛呢?答案是揚州人口數量太少,人家不屑一顧。為什么揚州城只有這點人?這與戰(zhàn)爭和洪災有一定關系,可根子出在揚州城的風水上,大家聽了會笑我什么時代了還搞迷信那一套。

高郵湖很寬,與邵伯湖聯(lián)接處的灘涂地勢也很低,整個高郵湖區(qū)行洪沒有問題。從地圖上看,行洪通道高郵湖和邵伯湖是貼著大運河西堤南下的,通道若再繼續(xù)沿著這條線南下,洪水勢必直對揚州城橫沖過來,為保障揚州城安全,在湖的南端,人為地將行洪通道與大運河交后被導引到運河東,邵伯湖寬度由北面5公里到南面被壓縮到不足1公里。正是因為寬度不足1公里,洪水在這里被阻攔被抬高,這里就成了洪患重災區(qū)。

從上面幾個不尋常的現(xiàn)象,可以隱約感覺到似乎有個東西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揚州城的氣場”,“渙其群,元吉,渙有,匪夷所思 這個大吉的“,在洪災中確實拯救了很多揚州人的性命,卻送了揚州城的“運”命。 揚州城地勢西高東低,從寧啟高速公路往南漸高到瘦西湖北,西至潤揚路一帶范圍很大的那個崗,標高比運河邊高出十來米,是它擋住了洪水繞城南下的道路,“首當其沖”的揚州城被夾在崗與運河之間。如果揚州城地勢平坦沒有這個“”, 洪水初犯時,人們會在城北筑堤,讓洪水在城的西北面南下,沖刷出一條像邵伯湖一樣并且有足夠寬的通道,揚州城就不會落到逢洪必淹的窘境。

秦朝設廣陵縣,隋朝將廣陵縣升級為揚州府。北宋年代,揚州城通過1700多年的發(fā)展人口數量僅低于開封、西安,那時繁榮景象堪比《清明上河圖》,當初開封府人口近100萬,揚州人口估計在3555萬。南宋初,高宗趙構在金人的進逼下,遷都揚州一年,進一步促進了揚州的繁華,150多年后的南宋末年人口可能達4565萬。100年后的元末人口可能達5575萬,那時期揚州是中國東南地區(qū)最大的大都會。

元末明初改朝換代,明軍破城后大肆屠城,揚州城民眾半數被殺。到了明朝中葉,被黃河霸占400多年的淮河故道,已淤積成地上懸河,故道越來越窄,低河床的淮水和部分黃河水潴留形成了幾大湖。 連續(xù)多日的強降雨向人們發(fā)出警訊,揚州城中百姓往高崗上轉移,洪峰來臨首先沖破不太牢固的防汛堤垻,接著直對城市橫沖而過,土木結構的房屋基本被沖垮掉,磚石木結構房屋損失稍輕。洪水過后的冬天枯水期,由于的存在,人們不能在城西開挖足夠寬的涉洪通道,只能到運河東挖了條廖家溝,運河和涉洪通道在邵伯就這樣打了個字。淮河故道越淤越窄,北方過來的洪水越來越大,揚州災情越來越重,垮掉的房屋越來越多,人們又挖第二條涉洪通道……,揚州人總覺得洪水一年比一年大,人的心理和財物經不起一年比一年大的洪災折磨,至此揚州人口開始減少。

到了清朝初期,清軍揮師南下,一路攻破數城,直逼揚州,揚州百姓得到戰(zhàn)爭警報后形成巨大難民潮,提前向城外逃命。明朝兵部尚書(相當于現(xiàn)在國防部正職部長)史可法率眾抵抗,清軍在崗上架起紅衣大炮將城門轟開,破城后清軍把死抱錢財不放的平民殺掉。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所謂的清軍“揚州十日”大屠城中殺掉軍民80萬人,沒有證據支撐這一說法,據史料記載,當初揚州城的規(guī)模不足5平方公里,得知戰(zhàn)爭警報后形成的難民潮不應小于30%,城里還有活著的老百姓,加起來城區(qū)總人口超過了100萬,人口密度超過20萬/平方公里,你信嗎?如果一個坑埋一千具尸體,需800個坑,如果一個坑埋一萬具尸體,需80個坑,清初離現(xiàn)在年代不遠,在后來揚州擴城中從沒出現(xiàn)過“千人坑”更沒出現(xiàn)過“萬人坑”。

清政府成立后,康熙、乾隆均六下江南考察堤防和了解東南地區(qū)的社會、人情,說明朝庭對中國東南地區(qū)的重視。人的力量畢竟抗衡不了大自然的威力,康熙只得求助神的力量,下詔鑄造九牛在各大湖鎮(zhèn)水禳災,水沒鎮(zhèn)住反將古泗州城淹沒,八頭牛被洪水沖得不知去向,最后一頭在邵伯鐵牛灣永享人間香火”。此時淮河故道淤窄得快到極至,運河東岸雖挖了一條條涉洪通道,可揚州城還是逢洪必淹。解決不了洪患,揚州雖然繁華,但城市擴張始終不能為,地勢較高的蜀崗一帶是全城人的救命避難所,不許任何人建私宅,人們就在官方允許的地方搭建臨時窩棚,洪水來臨時將能拆的東西拆走,洪水退卻時再過來搭建,日子年復一年如此將就著過,那時數量龐大的棚戶區(qū)一眼望不到頭。

明朝下半葉,上海開始用本土原始紡織工具生產紡織品,上海慢慢地成為全國紡織品生產基地,浙江北部、江蘇南部的人向上海遷徙,兩地方言和當地土話相融合,形成了現(xiàn)在的上海話,先期到達的人有了點積蓄就買地建房。此時黃淮運河已經千瘡百孔難以救治,大運河也差不多失去其漕運功能,國家南北運輸轉向近海,富商相繼撤出揚州,揚州開始由盛轉衰,揚州城已養(yǎng)活不了它龐大的人口。隨著揚州城的日漸萎縮和上海、江南等城市的崛起,人們開始離開揚州到上海和江南城市尋找生計,親領親、鄰帶鄰扛著鋪蓋在地價很低的上海南市、閘北、楊浦等城鄉(xiāng)接合部搭起了窩棚,被先期到來所謂的“城市市民”稱為“鄉(xiāng)窩里”。

到了西方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結束,封閉自大的清王朝被甩在歷史的后面,西方列強將目光落在人口眾多的中華帝國身上。二次鴉片戰(zhàn)爭,列強用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市場,只有十萬人口也沒有多大希望的揚州城,人家根本不用正眼瞧。 1855617日那幾滴雨仿佛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被淤得不能再淤的淮河故道在蘭考北岸決口,黃河又歸回原位,最后從蘭考,經徐州、淮陰到云梯關入??诹粝铝艘粭l高出地面十來米的黃河故道,可淮河再也回不到過去。

1897年,北京至天津鐵路開建。1905年上海至南京的鐵路開建。1908年,天津至南京江北鐵路開建。1912年揚州府降級成江都縣,建國后恢復為地區(qū),1996年又被泰州割去一半。

如果當初揚州城建在運河東岸

地中有水,眾。君子以容民畜生,而天下治也。元亨。

當初建城時,運河之東可沒有什么七河八島,如果一開始就將城建在如今七河八島的位置上,揚州真的算投對了胎,和現(xiàn)在相比真可謂是天上與人間”。 現(xiàn)在的邵伯湖肯定叫“揚州湖”, 與運河之間三公里多的洼地就會被洪水沖刷成足夠寬的通道直達長江,“揚州湖”在運河西順暢地涉洪,“揚爺”在運河東無憂地過著自己的“小日子”,黃淮水患你愛患不患,與我“揚爺”關系不大。沒有洪災的困擾“揚爺”在明末人口發(fā)展到70萬不成問題,清初滿人只占全國人口的2.78%,入關后更注重收買和啟用漢人,也注重民生的發(fā)展,從康熙、乾隆兩帝均六下江南就知道朝庭對東南地區(qū)的重視度。通過130年發(fā)展到雅片戰(zhàn)爭前“揚爺”人口就超過100萬大關,“揚爺”就是中國東南地區(qū)最大的“家族”,南北的鐵路就會由徐州、淮陰、“揚爺”、鎮(zhèn)江至上海,水陸空鐵什么都不缺。“揚爺”人丁興旺了,上海、南京、蘇州的發(fā)展就會受到抑制,大家別以為上??亢S袃?yōu)勢,在改革開放之前浦東還是一片農田,黃浦江離東海遠著呢,即便到了東海邊也是緩坡沙灘,就像鹽城海邊一樣不能建港,幾年前洋山港未開造,上海的港口多集中在黃浦江和吳淞口一帶。

雅片戰(zhàn)爭后“揚爺”第一個被外國人選為通商口岸和租界,至民國初年人口可達到150萬。

辛亥革命后,革命黨人對中華民國的首都定在哪里?展開了激烈的爭執(zhí)。革命黨最多的兩湖派和出生于廣東的汪精衛(wèi),力主首都定在人口最多的武漢,理由是幅射區(qū)域大、革命黨勢力強。以江浙為代表的蔣介石,力主首都定在人口第二多的上海,理由是此地經濟實力強、對外交往便捷。以孫中山為代表的廣東派,由于廣州靠南幅射區(qū)域小,不好開口。以袁世凱為代表的北洋派,明知北京靠北幅射區(qū)域小,怕置于南方革命黨的監(jiān)督和控制,堅持定都北京不肯南下。孫中山折中大家意見,最后拍板將首都定在人口不多但各方面條件較好的南京。如果“揚爺”有150萬人口,如果當時讓各位來定首都,你會選誰?正如座山雕所說“國軍一到我就是司令,你們弄個軍長、師長的干活” ,“揚爺”當不了“司令”謀個“軍長、師長”的干活總可以的吧!

2500年前,揚州建鎮(zhèn)選址時,將鎮(zhèn)建在運河東還是運河西?也許沒有什么講究只是一念之差,就是這一念之差鑄成了揚州的千古之恨。 所以由陰陽二氣孕育而成的金、木、水、火、土構成的山形水勢影響我們自身發(fā)展的無形環(huán)境“氣場”,無形的東西寄存在一切有形的事物中并主宰著一切有形之物的生死衰亡。

易經》作用不僅僅是用來占卜,更主要是借占卜來寫修身,同時告訴主政者們,在決策重大事情時,決不能按照自己主觀意念拍拍腦門就做出決定,要做到三思而后行。

揚州城的宿命

需于泥,災在外。自我自致寇,敬慎不敗也為。

揚州命中注定要在別人大樹蔭下仰仗其鼻息小心翼翼茍且偷生,這里實力非常強大的主方是誰?是北京是南京?反正自己質地尚可,那就小心等待機會吧。

 

 

關于對元亨的理解

: 新年第一天叫元旦,第一個月圓之夜叫元宵,國家最高領導叫元首,軍隊中最高軍銜叫元帥,功勞最大者叫元勛,當然還有最大的兇犯叫元兇。

亨: 通達,通道,通商,勾通,四方通衢,當然還有從天堂到地獄。

 

 

 

               2015年元月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