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2014年中考試題匯編之文言文閱讀(四)

 清新古玉 2015-05-05

2014年山東省菏澤市

(三)閱讀下文,完成6-8題(8分)

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為鄉(xiāng)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并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蛘f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余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交蛟。蛟或浮或沒,行數(shù)十里,處與之俱。整三日三夜,鄉(xiāng)里皆謂已死,更相慶。竟殺蛟而出,聞里人更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和,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和曰:“古人貴朝聞學科網(www.zxxk.com)--教育資源門戶,提供試卷、教案、課件、論文、素材及各類教學資源下載,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夕陽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終為忠臣孝子。

6.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

1)實三橫唯余其一。(   )     2)處改勵。(  

3)具情告。(   )             4)并云欲自修改年已蹉跎。(  

7.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      譯文:                            

8.請用一個七字成語形容周處改過自新的可貴。(2分)

答:               

(四)閱讀下文,完成9-11題(6分)山東省平邑縣興蒙學校初中部273300

書黃筌畫雀

黃筌畫飛鳥,頸足皆展?;蛟唬骸帮w鳥縮頸則展足,縮足則展頸,無兩展者?!彬炛湃弧D酥^物不審者,雖畫師且不能,況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務學而好問也。

9.上文作者是         代的文學家蘇軾,我們曾學習過他的一首詠月詞         。

10.下列各組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驗之信然              惟潁川徐庶與崔州平謂為信然。

B.畫師且不能。   學科網(www.zxxk.com)--教育資源門戶,提供試卷、教案、課件、論文、素材及各類教學資源下載,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        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C.知觀物不審者。        不知有漢。

D.君子是以務學而好問也。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來源:Zxxk.Com]

11.本文揭示了一個藝術創(chuàng)作規(guī)律,那就是:            。(2分)

6.1)希望(2)于是(就)(3)把(4)但是(可是,卻)7.況且一個人就怕不立志,(如果確立了志向)又何必擔憂好名聲不能傳揚呢?8.浪子回頭金不換。9.  《水調歌頭·中秋》  10.C11.要深入觀察,要勤學好問。

2014年山東省淄博市

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文言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C

    A.其岸勢犬牙(像狗牙那樣)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記》)

    B.一時齊發(fā),眾妙(全、都)備。(《口技》)

    C.先帝不以臣卑鄙(品質低劣),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

    D.經綸世務者,窺谷忘(通“返”)。(《與朱元思書》)

10閱讀下面課外文言語段,完成后面的問題。(10分)

桓公明日弋在廩,管仲、隰朋朝。公望二子,弓脫釬而迎之曰:今夫鴻鵠,春北而秋南,而不失其時,夫唯有羽翼以通其意于天下乎?今孤之不得意于天下,非皆二子之憂也?桓公再言,二子不對。

桓公曰:“孤既言矣,二子何不對乎?”管仲對曰:“今夫人患勞,而上使不時;人患饑,而上重斂焉;人患死,而上急刑焉。如此,雖鴻鵠之有翼,大水之有舟楫也,其將若君何?”桓公蹴然逡遁。

管仲曰:“昔先王之理人也,蓋人有患勞而上使之以時,則人不患勞也;人患饑而上薄斂焉,則人不患饑矣;人患死而上寬刑焉,則人不患死矣。如此,則四封之內視君其猶父母邪!四方之外歸君其猶流水乎!”

公曰:“孤之聞二子之言也,耳加聰而視加明?!?/SPAN>

公輟射,援綏而乘。自御,管仲為左,隰朋參乘。

(選自《管子·戒》)

【注釋】 弋:泛指射獵。 隰()朋:齊桓公的重臣。 釬(hàn):臂鎧。

 蹴然:局促不安的樣子。 (qūn)(xún):遲疑徘徊。 綏:登車時用的繩子。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

弓脫釬而迎之曰                     大水之有舟楫也         濟: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而”與“人患死,而上急刑焉”中的“而”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則漢室之隆,可計日待也 (諸葛亮《出師表》)   B日出林霏開(歐陽修《醉翁亭記》)

C黑質白章(柳宗元《捕蛇者說》)          D.骨已盡矣,兩狼之并驅如故 (蒲松齡《狼》)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如此,則四封之內視君其猶父母邪!譯文:                    

4)請分別用一個詞或短語概括管仲和齊桓公在本文中的表現(xiàn)。(2分)

答:         

5)管仲的民本思想,是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yè)的關鍵。在我們學過的課文中也有一些體現(xiàn)民本思想的語句,請寫出其中的一句。(2分)

答:         

10.(1)①放松,這里指卸(放)下     ②渡,渡過 (2分,每空1分)2D2)3)這樣,全國上下對待君主就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SPAN>2分)4)答案示例:管仲:能言善辯  聰明智慧  心懷天下  雄才大略  齊桓公:雄懷大志  善納忠言  知錯能改  愛惜人才  禮賢下士2分,每空1分)5)答案示例: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2分,寫出其中一句即可)

2014年山東省東營市

(二)(8分)

【甲】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乙】獸有猱,小而善緣,利爪。虎首癢,輒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覺也。猱徐取其腦啖之,而汰其余以奉虎曰:“余偶有所獲,腥不敢私,以獻左右。”虎曰:“忠哉,猱也!愛我而忘其口腹?!编⒁延指ビX也。久而虎腦空,痛發(fā),跡猱,猱則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

                                               ——劉元卿《猱》

【注釋】①猱náo:古書上說的一種猴。②殊快:很舒服。③汰其余:要扔掉的余渣。汰,扔掉。

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分)    

①必先其心志          苦(        ②久而虎腦空,痛發(fā),     跡(      

③虎首癢,使猱爬搔之  輒 (       ④猱已走避高木             則(  

11.翻譯下面的語句。(2分)  

余偶有所獲,腥不敢私,以獻左右。譯句:             

12.甲文中的舜等人成就大業(yè)和乙文中的老虎被“啖”腦而死的原因分別是什么?(2分)

答:                  

13.兩文闡述同一道理所運用的寫各不相同,試作簡要說明。(2分)

答:                  

10.答案:①使……痛苦;②就;③追尋蹤跡;④卻。評分:每小題0.5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11.答案:我偶爾得到一點食物,像生肉這類美食(或美食)不敢私自享用,把它獻給您。評分:大意及關鍵詞語翻譯正確得2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12.答案:甲文中的舜等人歷經磨難而變得內心警覺、性格堅強、才能增強;乙文中的老虎沉湎于“瘙癢”及美言美食的享受。評分:答對一項得1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13.答案示例:甲文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或通過舉例和道理論證),乙文運用借事寓理的寫法(或通過講述寓言故事的方法)。評分:答對一項得1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

2014年山東省煙臺市

(一)文言文閱讀(11分)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山東省平邑縣興蒙學校初中部李傳

嗟夫!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10.下列各項中加點字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而或長煙空。   不敢出言以復。       B.國懷鄉(xiāng)。       委而之。

C.異二者之為。    一食盡粟一石。      D.先天下之憂憂。  積于今六十歲矣,鄉(xiāng)鄰之生日蹙。

11.翻譯句子(2分)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譯句:                        

12.從修辭角度,賞析下面語句中加點部分。(3分)

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13.文中的“遷客騷人”之所以“覽物之情”有所不同,是因為他們         。(2分)

14.下面句子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最相近一項是(   )(2分)

A.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B.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C.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一)文言文閱讀(11分)10.B2分)【解析】考查文言實詞,一般考查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通假字等。本題考查文言文的一詞多義,一般說來,諸多義項之間都有一定的聯(lián)系,做這種題要結合具體語境來理解。如A項的“一”有兩個意思,前者是全、都的意思;后者是表數(shù)詞。B項的“去”意思一致。C項的“或”有兩個意思,前者是“或許”的意思;后者是“有時”的意思。D項的“而”意思有四個:表轉折,譯為“但是”;表順承,譯為“就”;表修飾,譯為“……地”;表并列,譯為“……和……”。前者表順承,后者表轉折。故答案選B項。11.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啊,前人對它的描述很詳盡了。(2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意思的理解。翻譯時要注意抓住關鍵詞。如“觀”在這里是“景象”的意思,“備”有“詳盡”的意思。再帶入句中翻譯就比較簡單了。12.示例:運用比喻,把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比作靜靜地沉在水中的碧玉,生動形象地突出了月圓水清的特點。(評分:3分。能答出“比喻”1分,品析景物特點2分,大意對即可)【解析】本題考查修辭手法的運用?!办o影沉璧”是把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比作靜靜地沉在水中的璧玉。賞析是說明此處比喻手法的作用。13.參考答案:以物喜,以己悲(或用自己的話回答也可)(2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仔細閱讀選文,根據文意從文中找關鍵語句,如古仁人的心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遷客騷人”的心境正好相反,為“以物喜,以己悲”。14.B2分)【解析】本題是一道課外拓展題,考查文言詩詞的積累和運用。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思想感情相近的詩句,首先要了解該語句的思想感情是有關心懷天下,憂國憂民的,再仔細閱讀選項,揣摩其思想感情。找與之相近的詩句。

2014年山東省濰坊市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題(12分)山東省平邑縣興蒙學校初中部2

李孝子傳

袁枚

嘉定曲江里有孝子李維煌,字裕光。父巖士,生孝子十年歿,家無旨畜,母針衽以供孝子出就外塾。泣曰:“養(yǎng)親,兒取也。兒不養(yǎng)母,乃藉母養(yǎng)兒,兒心何安!”遂棄書史,勤耕作,市珍怪之食,進之母,已甘食淡焉。母病喉,飲,喀喀不下者三晝夜矣。孝子呼天求救,母夢神人刺以針曰:“哀而子之孝也?!庇X,一汗而愈。雍正七年秋,海風起,城中生波濤,孝子居故穿漏,夜半屋搖搖然,孝子趨負母,伏幾下。俄而前后廬舍崩,所避處獨完。山東省平邑縣興蒙學校初中部273300 李傳鵬

 孝子父亡逾年,大父亦亡。及其莽也,時屆嚴寒,體故贏,手炭土,僵大雪中。治冢匠數(shù)人,蘊火覆之,淪以湯,蘇,年五十五卒。卒時抱母大慟,囑其孤某善大母。

相傳其幼時,居父喪,寢苫塊中,哀號三年,每出入,鄰人指曰:小孝子,小孝子。蓋其天性也。乾隆三十年,大吏聞于朝建坊曲江里立祠其旁

論曰:《孝經》一書,圣人所以為人子訓者至矣。然世人方讀書以求孝,而李孝氏子獨因孝廢書,何耶?中庸曰:“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U>古之人能率其性者,無俟于教也。不然,慈烏反哺,羔羊跪乳,使彼所讀何書哉?

(選自《小倉山房文集·卷二十七》,有刪節(jié))

  【注】①旨畜:貯藏的美好食品。②喀喀(kā):嘔吐聲。③大父:祖父。④率性:遵循本性。

14.解釋下面句子加點詞語的意思(3分)

1)母病喉,飲( 2)囑其孤某善大母。(  )(3)蓋其天性也。( 

1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嘉定曲江里有孝子李維煌。   孤之有孔明,猶魚有水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

B.市珍怪之食,進之母,已甘食淡焉。 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歐陽修《醉翁亭記》)

C.蘊火覆之,淪以湯,蘇。政通人和,百廢俱興,重修岳陽樓。(范仲淹《岳陽樓記》)

D.而李孝氏子獨因孝廢書。 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孟子·公孫丑下》)

1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5分)

1)養(yǎng)親,兒取也。兒不養(yǎng)母,乃藉母養(yǎng)兒,兒心何安!譯文:                 

2)古之人能率其性者,無俟于教也。譯文:                 

17.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沒有斷句,請根據你的理解用“/”斷開。(2分)

大吏聞于朝建坊曲江里立祠其旁。

(二)(12分)14.1)勺:用勺子。(2)事:侍奉,伺候。(3)然:這樣。(3分,每小題1分)15.CC乃:副詞,于是,這才。A之:結構助詞,的/結構助詞,用于主謂短語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B而:連詞,表轉折/連詞,表承接。D以:連詞,表因果/介詞,表憑借)(2分)16.1)贍養(yǎng)(供養(yǎng))父母,是兒女的職責。做兒子的不能供養(yǎng)母親,卻要憑借(依靠)母親養(yǎng)活兒子,兒子怎么能心安!(3分,“職”“乃”“何”各1分)2)古代那些能遵循本性做事的人,是不用等待教化(教育)的。(2分,定語后置、“俟”各1分)(句意不完整,語句不通順,酌情扣分)17. 大 吏 聞 于朝/ 建 坊 曲 江 里/ 立 祠 其 旁(2分,每處1分)

2014年山東省濟寧市

(二)

【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乙】管仲、隰朋從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蹦朔爬像R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蹦司虻?,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于老馬、老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圣人之智,不亦過乎?

                                                     (選自《韓非子·說林上》)

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①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之不能盡其材

B.①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      ②乃放老馬隨之,遂得道                   

C.①鳴而不能通其意              ②蟻冬居山陽,夏居山之陰

D.①老馬之可用也                ②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

8.用現(xiàn)代漢語下面的句子。(4分)

①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譯文:                  

②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圣人之智,不亦過乎?譯文:                  

9.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寫法。【甲】文作者以“千里馬”寓              ,在韓愈看來,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乙】文管仲最后“遂得道”,是因為他相信              (填寫一個成語),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6分)

答:                        

7.答案:D 評分:共3分。答對得3分。8.答案:①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②現(xiàn)在的人卻不承認自己愚昧、不知道學習和吸取圣人的智慧,不太過分了嗎?評分:共4分。每小題2分。意思對即可。9.答案:人才   根本原因是“不知馬”;老馬識途   要善于向動物、自然學習,掌握自然規(guī)律。評分:共6分。每問3分。填空1分,回答2分。意思對即可。【參考譯文】春秋時代,有一次,管仲和隰(xí)朋跟隨齊桓公出征孤竹國,春天去,冬天回,歸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說:“可以讓老馬發(fā)揮作用了。”于是讓幾匹老馬在前面走,隊伍跟在后面,終于找到了道路。走在山里,隊伍找不到水喝。隰朋說:“螞蟻冬天住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只要順著螞蟻窩向下挖就會找到水源?!惫煌诘搅怂?。象管仲這樣能干、隰朋這樣聰明的人,也知道要向老馬和螞蟻學習,可是今天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知識淺薄,也不愿向別人學習,不是錯得很厲害嗎?

2014年山東省泰安市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C  )

  A.醉翁之(情趣)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歐陽修《醉翁亭記》)

  B.阡陌交通(交锘相通),雞犬相聞。(陶淵明《桃花源記》)

  C.婦撫兒乳,兒含(喂奶)啼,婦拍而嗚之。(林嗣環(huán)《口技》)

  D鄉(xiāng)(通“向”,從前)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官室之美為之。(《孟子·魚我所欲也》)

五、(8分,每小題2分)

閱讀《唐雎不辱使命》節(jié)選的文字,完成2225題。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悅。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日:“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鼻赝踉唬骸疤熳又?,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表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碧砌略唬骸按擞狗蛑?,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被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蓖Χ?。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巰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SPAN>

22.下列全都表現(xiàn)秦王蠻橫的一組句子是   )

  ①秦王不悅②秦王怫然怒③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

  陵君其許寡人!”(D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雹萸赝跎珦?/SPAN>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23.下列對文章內容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唐雎有膽有識,不為秦王的謊言所動,也不為他的威脅所屈,始終處于主動地位。

  B.秦王企圖用“易地”的方法吞并安陵,由此引出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國一事。

  c.秦王的欺騙沒有得逞,于是企圖以“天子之怒”來恫嚇唐雎。

  D.面對秦王的恫嚇,唐雎起初有些驚慌,但最終還是駁斥了秦王,維護了安陵國的利益。

24.下列對選文的寫作特點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A.在緊張激烈的矛盾沖突中,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

  B.秦王最后“長跪而謝之”,從正面表現(xiàn)了唐雎的不畏強暴。

  C.情節(jié)構成緊張曲折,波瀾起伏。

  D.人物對話簡潔整齊,繪聲繪色。

25.下列篇目與選文反映的社會背景相同的一項是   )

  A.《傷仲永》            B.《木蘭詩》

  C.《鄒忌諷齊王納諫》    D.《出師表》

第Ⅱ卷(表述題共70分)

六、(14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26-28題。

賣酒者傳

魏禧

    萬安縣有賣酒者,以善釀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問:“汝能飲酒否?”或傾跌破瓶缶,輒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歸。由是遠近稱長者。

    里中有數(shù)聚飲平事不得決者,相對咨嗟。賣酒者問日:“諸君何為數(shù)聚飲相咨嗟也?”

聚飲者日:“吾儕保甲貸乙金,甲逾期不肯償,將訟。訟則破家,事連吾儕,數(shù)姓人不得休矣!”

賣酒者日:“幾何數(shù)?”日:“子母四百金。”賣酒者日:“何憂為?”立出四百金償之,不責券。

    客有橐重資于途者,甚雪,不能行。聞賣酒者長者,趨寄宿。雪連日,賣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贏錢買酒肉相飲吱??投嘭摚娇炜烊眨骸百u酒者乃不長者耶?然吾已負,且大飲啖,酬吾金也?!毖╈V,客償博所負,行。賣酒者笑日:“主人乃取客錢買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將不肯大飲啖?!北M取所償負還之。

    魏子日:吾聞賣酒者好博,無事則與其三子終日博,喧爭無家人禮?;騿栔?,日:“兒輩嬉,否則博他人家,敗吾產矣?!编岛酰≠u酒者匪唯長者,抑亦智士哉!

    (選自《魏叔子文集》,有刪改)

【注釋】①平事,商量事情。②咨嗟:嘆息。③儕:cMi,同輩,同類的人。③子母:利息和本金。⑤責券:求取證據。⑥橐:tu6:口袋,名詞作動詞,“用口袋裝”的意思。⑦酬,這里是“花費”的意思。

26.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善釀致富。    以:       2)童婢沽……    遣:          

(3)期不肯償,將訟。逾:____   (4)聞賣酒者長者,寄宿。趨:____

27.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諸君何為數(shù)聚飲相咨嗟也?

譯文:                         

  (2)雪連日,賣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贏錢買酒肉相飲啖。

譯文:                         

 (3)嗟乎!賣酒者匪唯長者,抑亦智士哉1

譯文:                         

28.選文表現(xiàn)了賣酒者的哪些品行?請結合具體事例分條說明。(4分)

答:                   

五、22.D 23.D 24.B 25.C    【評分】每題2分,共50分。第Ⅱ卷六、(14分) 26.【答案】 (1)憑借,依靠。  (2)派遣,打發(fā)。  (3)超過。(4)快步走。    【評分】每空1分,共427.【答案】    (1)諸位為什么多次聚在一起飲酒,相互嘆息呢?    (2)雪一連下了幾天,賣酒者每天叫客人同自己賭博,并把贏來的錢拿來買酒買肉一同吃喝。    (3)唉!賣酒人不僅是有德行的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    【評分】每句2分,共6分。意思對即可。28.【答案】    (l)誠信經營。例如,兒童或女人來買酒,一定要問買酒給誰喝。(2)樂于助人。例如, 為別人還債。(3)善解人意。例如,擔心客人不能盡情吃喝,采用了與客同博贏錢買酒    肉的方式待客。(4)智慧理家。例如,無事在家與三子終日博,保護自己的家產。    【評分】每條1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參考譯文】萬安縣有個賣酒的人,憑借精湛的釀酒技術而致富;一生從不欺負別人。有的人派遣兒童、女人來買酒,賣酒者一定問:“你能飲酒嗎?”有的人(來買酒的)走路不穩(wěn)跌倒摔破了裝酒的器皿,賣酒者總是從自己家里拿出瓶子,重新裝好酒。讓(買酒的人)拿著回去。因此,遠遠近近的人都稱贊他是有德行的人。

鄉(xiāng)里有人多次聚在一起飲酒,商量事情不能決斷,相互嘆息。賣酒的人詢問道:“諸位為什么多次聚在一起飲酒,相互嘆息呢?”聚在一起喝酒的人說:“我們?yōu)槟臣紫蚰骋医栀J提供了擔保,某甲超過期限不肯還貸,將要被起訴。如果被起訴就會傾家蕩產,事情就會牽連到我們,我們幾家人就不得安息了!”賣酒者詢問:“你們擔保了多少錢?”他們回答:“本息一共四百兩?!辟u酒者說:“這有什么發(fā)愁的呢?”立即拿出四百兩幫他們償還了貸款,并不求取借據。有個用口袋背著很多東西在路上行走的人,遇著下大雪,不能繼續(xù)前行。聽說賣酒者是有德行的人,快步走到他家寄宿。雪一連下了幾天,賣酒者每天叫客人同自己賭博,并把贏來的錢拿來買酒買肉一同吃喝。客人大多時候是睹輸了,私下不高興地說:“賣酒者竟不是有德行的人嗎?然而我已經輸了,還要大吃大喝,花費從我這贏的錢。“雪停之后,客人兌現(xiàn)了賭博所輸?shù)腻X,準備出發(fā)。賣酒者笑著說;“哪有主人竟用客人的錢買酒肉的道理?天氣非常寒冷,不以博奕為名,客人(您)必然不肯大吃大喝?!辟u酒者把從客人那里贏來的錢如數(shù)還給了他。

 魏先生說:我聽說賣酒者喜好賭博,沒事就和自己的三個兒子終日賭博,爭執(zhí)起來沒有家人之間的禮節(jié)。有人問他,他說:“兒子們好玩耍,不這樣他們就會和別人賭博,敗壞我的家產了。”唉!賣酒人不僅是有德行的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

2014年山東省威海市

二、文言文閱讀(12 分)

(一)閱讀下面語段,完成8-11 題。(8 分)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shù)年來欲買舟而,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人之立志,不如蜀鄙之

僧哉?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枧c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

(節(jié)選自《為學》)

8.下列句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 分)

A①西蜀之南海          ②我以日始出時人近

B不如蜀鄙之僧哉      野有麥場

C①吾數(shù)年來欲買舟而    ②伐竹取道,見小潭

D①貧者自南海          ②扁鵲望桓侯而

9.下列句中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2 分)

A①子何恃               ②吳恂恂起,視其缶

B告富者                  ②醫(yī)之好治不病為功

C未能也                  得備晨炊

D①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    ②且置土石

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句子。(2 分)

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譯文:              

11學科網(www.zxxk.com)--教育資源門戶,提供試卷、教案、課件、論文、素材及各類教學資源下載,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結合蜀鄙之僧故事寓示的道理,談談你今后在學習上的打算。(2 分)

答:                 

(二)閱讀圍繞“學習”來展開議論的語段,完成12-13 題。(4 分)

鍥而不舍,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

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注釋】①跪蟹腳。 ②螯蟹鉗。

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鍥而不舍,朽木不折譯文:             

13.上文畫波浪線的句子寓示了什么道理?(2 分)

答:                   

2014年山東省濱州市

(二)文言文閱讀(12分) 

【甲】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節(jié)選自《岳陽樓記》 

1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國懷鄉(xiāng)/西蜀之南海      B.物喜/其境過清

C.而或長煙/鼓作氣      D.予嘗求古仁人/輟耕壟上 

13.請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譯文:              

14.“古仁人”是怎樣的一種人?作者借“古仁人之心”表達了什么情懷?(2分)   

答:              

【乙】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絕湘水。中濟,船破,皆游。 其一氓盡力而不能尋常。其侶曰:“汝善游最也,學科網(www.zxxk.com)--教育資源門戶,提供試卷、教案、課件、論文、素材及各類教學資源下載,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 今何后為?”曰:“吾腰千錢,重,是以后?!痹唬骸昂尾蝗ブ俊辈粦?,搖其首。有頃,益怠。已濟者立岸上呼且號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貨為?”又搖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貨之溺大氓者乎? 

【注釋】①永之氓:永州的百姓。氓,泛指百姓。②絕:橫渡。③尋常:古代八尺為尋,十六尺為常,泛指長度短。④何以貨為:還要錢干什么呢?貨:錢財。何……為,表示疑問或反問語氣。⑤得不有:能不有。 

15.下列成語中的“濟”與“已濟者立岸上”中的“濟”含義相同的是(  )(2分) 

A.濟世安民    B.無濟于事    C.剛柔并濟    D.同舟共濟 

16.請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汝善游最也,今何后為?  譯文:              

17.請聯(lián)系當今某些社會現(xiàn)象,談談這則寓言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2分)  

答:              

(二)(共12分) 【甲】 12.B 13.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14.“古仁人”指古時品德高尚的人(1分)。作者借“古仁人之心”表達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1分) 【乙】 15.D 16.你是最擅長游泳的,現(xiàn)在為什么(怎么)落后了呢? 17.提示:當今社會,這種被錢財所累而“溺死”的人也很多。從普通百姓到要職高官,有些人只一味追求金錢,誤國誤民,最終害己。 

2014年山東省德州市

(二)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校?/SPAN>

13.解釋下面加點的詞。(2分)

①往來無白丁                 ②無絲竹之亂耳(           

14.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譯文:                              

15.從本文中找出與《行路難》中“今安在”句式相似的句子。(2分)

答:                              

(三)

項籍字羽,下相人也。家世楚將,封于項,故姓項氏。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去。梁怒之。籍曰:“書足記姓名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耳。”于是梁奇其意,乃教以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梁嘗有櫟陽逮,請?zhí)I獄椽曹咎書抵櫟陽獄史司馬欣,以故事皆已。梁嘗殺人,與籍避仇吳中。吳中賢士大夫皆出梁下。每有大徭役及喪,梁常主辦,陰以兵法部勒賓客子弟,以知其能。秦始皇帝東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绷貉谄淇?,曰:“無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長八尺二寸,力扛鼎(11),才氣過人。吳中子弟皆憚籍。

----節(jié)選自《漢書》

16.解釋下面 加點的詞。(2分)

①封項(                 教以兵法(  

17.翻譯 下面的句子。(2分)

書足記姓名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耳。答:                              

18.從選文中可以看出項羽是哪些與眾不同之處。(2分)

答:                               

19.李清照《夏日絕句》和杜牧《題烏江亭》對項羽“烏江自刎”的看法大相徑庭,你認同哪種?說明理由。(2分)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夏日絕句》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題烏江亭》

答:                              

13.答案示例:①平民②音樂 2  14.答案示例:碧綠的苔痕長到臺階上,青蔥的草色映入簾里。15.答案:何陋之有?16.答案示例:①在②于是17.答案示例:讀書能夠寫自己名字就可以了,學劍只能對抗一人,不值得學,要學就學能與萬人抗衡的本領。   2分。18.答案示例:項羽身高體壯,有膽有才,抱負遠大。19.答案示例:杜牧認為大丈夫應能屈能伸,忍辱負重,以求東山再起,成就霸業(yè)。項羽做法不可茍同。  2分。

2014年山東省聊城市

二、文言文閱讀(共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10題。

(一)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5.解釋下面加點的詞。(2分)

①潭中魚百許頭(       悄愴幽邃(    

6.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斗折蛇行,明滅可見。譯文:                   

7.結合選文,談談你對“一切景語皆情語”的理解。(2分)

答:                              

(二)

初,范文正公貶饒州,朝廷方治朋黨,士大夫莫敢往別,王待制質獨扶病餞于國門。大臣責之曰:“君,長者,何自陷朋黨?”王曰:“范公天下賢者,顧質何敢望之。若得為范公黨人,公之賜質厚矣!”聞者為之縮頸。

    (選自王辟之《澠水燕談錄》)

    【注釋】①王待制質:即王質,待制是官名。②顧:表示輕微的轉折。③望:奢望。④厚:豐厚。

 8.解釋下面加點的詞。(2分)

    ①朝廷方朋黨(       ②顧質敢望之(    

 9.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王待制質獨扶病餞于國門。 譯文:                   

 10.王質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

答:              

5.①大約  ②憂傷的樣子說明:本題2分。)6.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說明:本題2分。)7.示例:“一切景語皆情語”即借景抒情,是指借景物描寫抒發(fā)內心的情感;選文中作者眼前景物之所以“寂寥”,正是因為其內心“悄愴”。說明:本題2分。)8.①治理,懲治   ②怎么,哪里說明:本題2分。)9.侍制王質獨自抱病在國都城門為范仲淹餞行。說明:本題2分。)10.政治磊落;敢作敢當。說明:本題2分。)

2014年山東省臨沂市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10分)

 

【清】戴名世

余讀書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聲口官口官 然者。即而視之,則二鳥巢于其枝干之間,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盞,精密完固,細草盤結而成。鳥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色明潔,娟皎可愛,不知其何鳥也。雛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輒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戲以手撼其巢,則下瞰而鳴,小撼之小鳴,大撼之即大鳴,手下,鳴乃已。他日,余從外來,見巢墜于地,覓二鳥及鷇,無有。問之,則某氏僮奴取以去。

    嗟乎!以此鳥之羽毛潔而音好也,奚不深山之適而茂林之棲,乃托身非所,見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為甚寬也哉

                                                           (選自《戴名世集》)

【注釋】①日:有一天。  ②口官(guān)口官:擬聲詞,二鳥相和之聲。  ③盞:杯  ④掬:捧。  ⑤鷇(kòu):初生的小鳥兒。  ⑥奚:為什么。  ⑦適:到。  ⑧彼其以世路為甚寬也哉:意思是,人生的道路并不很寬。

10.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2分)

(1)地不五六尺(       (2)手下,鳴乃   

11.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2分)

A. 人手能及               予獨愛蓮出淤泥而不染   (《愛蓮說》)

B. 出矣                九十   (《愚公移山》)

C. 則二鳥巢其枝干之間    材人遠矣  (《傷仲永》)

D. 不知何鳥也             安陵君許寡人   (《唐雎不辱使命》)

12.把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

每得食,輒息于屋上,不即下。

譯文:                  

13.作者通過二鳥“托身非所”致死的不幸遭遇,意在告訴我們什么道理?請用自己的話回答。(3分)

 答:            

(二)文言文閱讀10.2分)⑴ 距離(離開)   ⑵ 停止   (每詞1分)11.2分) (B均為副詞,譯為“將要、將近”;A前者為代詞,譯為“它”,后者為用于主謂之間的助詞,無實義;C前者為介詞,譯為“在”,后者為介詞,譯為“比”;D前者為代詞,譯為“它”,后者為句中用來加重語氣的助詞 )12. 3分)每當?shù)玫绞澄?,(它)就在房屋上停息,并不馬上下來。(“輒”“即”各1分,通順1分)13. 3分)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人生之路,注意回避風險,盡量遠離禍患。(內容合理2分,表達通順1分)

2014年山東省萊蕪市

三、文言文閱讀(共15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0-14題。

【甲】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碧砌略唬骸按笸鯂L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學科網(www.zxxk.com)--教育資源門戶,提供試卷、教案、課件、論文、素材及各類教學資源下載,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 ,以頭搶地耳?!碧砌略唬骸按擞狗蛑?,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蓖Χ?SPAN> 學科網(www.zxxk.com)--教育資源門戶,提供試卷、教案、課件、論文、素材及各類教學資源下載,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乙】鄭同北見趙王。趙王曰:“子南方之傳士也,何以教之?”鄭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問?雖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對乎?臣少之時,親嘗教以兵?!壁w王曰:“寡人不好兵?!编嵧驌崾盅鎏於χ唬骸氨烫煜轮?SUP>①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嘗以兵說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荚唬骸踔心苋缭S由?許由無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傳;欲宗廟之安乎?’王曰:‘然?!裼腥顺秩f金之財,時宿于野,內無孟賁之威,外無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裼袕娯澲畤R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則不可,說以義則不聽。王非戰(zhàn)國守圉之具,其將何以當之?王若無兵,鄰國得志矣?!壁w王曰:“寡人請奉教。”                       

(《戰(zhàn)國策·趙策三》,有刪改)

【注】①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 ②許由:堯舜時代的賢人。 ③孟賁(bēn):戰(zhàn)國時期衛(wèi)國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

10.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

①長跪而之(        ②寡人矣(   

③親嘗教以       ④許由無天下之    

1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夫專諸刺王僚也     今王既受先王

B.公亦聞天子之怒乎   臣亦以兵說魏昭王

C.休祲降           時宿

D士必怒            無兵

12.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譯文:                   

②王非戰(zhàn)國守圉之具,其將何以當之?譯文:                  

13.請分別概括唐雎和鄭同的性格特點。(2分)

答:                 

14.同為勸諫君王,唐雎和鄭同勸諫方式有何不同?(3分)

答:                 

三.文言文閱讀(共15分)10.4分)答案:①道歉  ②明白,懂得  ③兵法  ④牽累評分:每小題1分。

11.2分)答案: 12.4分)答案:①而安陵國卻憑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來,只是因為有先生啊。②大王您如果沒有爭戰(zhàn)之國所具有的防御裝備,又將用什么去抵御他們呢?評分:每小題2分。意思對即可13.2分)答案:唐雎:有勇有謀、不畏強暴、敢于獻身、正氣凜然鄭同:有謀有略、善于辭令、機智聰慧,謙虛文雅評分:每個人物1分,答出1點得0.5分,答出兩點得1分。意思對即可。14.3分)答案:唐雎:針鋒相對,直言相諫。鄭同:迂回曲折,委婉勸諫。評分:答對一個人物得2分,全部答出得3分。意思對即可。

2014年山東省日照市

三、(共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8-10題。

【甲】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唯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扶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上,高祖因之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SPAN>

 (選自陳壽《隆中對》)

【乙】亮少有逸群之才,容貌甚偉,時人異焉。遭漢末擾亂,隨叔父玄避難荊州,躬耕野,不求聞達。時左將軍劉備以亮有殊量,三顧亮于草廬之中;亮深謂備雄姿杰出,遂解帶寫誠,厚相結納。及魏武帝南征荊州,劉琮舉州委質,備失勢眾寡,無立錐之地。亮時年二十七,乃建奇策,使孫權,求援吳會。權既宿服仰備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萬人以助備。備得用與武帝交戰(zhàn),大其軍,乘勝克捷,江南悉平。后備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亮為軍師將軍。備稱尊號,拜亮為丞相,錄尚書事。

(選自陳壽《進〈諸葛亮集〉表》,有刪改)

【注釋】①魏武帝:曹操。②舉州委質:氫整個荊州作為見面禮送給曹操。③吳會:吳國。

8.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利南海,東連吳會     盡:完全           B.信義于四海           著:聞名

C使孫權,求援吳會     身:親自           D.大其軍,乘勝克捷     破:打敗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A.曹操比袁紹           躬耕野,不求聞達

B.高祖因之成帝業(yè)       益州既定,亮為軍師將軍

C.此可以為援不可圖也   劉琮舉州委質,備失勢眾寡

D三顧亮于草廬之中     陳涉立為王,號為張楚

10.下列對兩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中諸葛亮分析政治形勢認為劉備不可與曹操較量,也不可謀取孫權。

B.甲文中諸葛亮除了分析政治、軍事、地理因素外,還特別強調要愛民和用賢。

C.乙文中寫諸葛亮“乃建奇策“,這里的奇策就是甲文中“外結好孫權,內此伏彼起政理”。

D.乙文中孫權因為一向心服劉備同,又敬重諸葛亮的奇才和儒雅,所以派兵幫助劉備。

第Ⅱ卷(非選擇題  90分)

四、(共19分)

(一)閱讀第Ⅰ卷中的文言文,完成11-12題。

11.將兩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百姓孰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譯文:            

 2)亮少有逸群之才,容貌甚偉,時人異焉。

譯文:            

12.請結合文章內容,比較甲乙兩文刻畫的諸葛亮形象的異同。(2分)

答:              

8.A  9.D  10.C第Ⅱ卷(非選擇題  90分)四、(共19分)(一)(8分)11.1)老百姓誰尖搖頭晃腦和簞盛飯用壺盛漿來迎接將軍呢?2)諸葛亮年輕時就表現(xiàn)出超群的才華,容貌非常英俊,當時的人都認為他很奇特。評分:(1)“孰“,誰;”簞食壺漿“,用簞直盛飯用壺盛湯;”敢不……乎“,反問語氣。每點1分,共3分。(2)“逸群”,超群;“偉”,英俊,高大;“異”,以……為異,感到奇特。每點1分,共3分。12.相同點:兩文都寫出了諸葛亮的政治遠見與軍事才能。不同點:乙文還表現(xiàn)了諸葛亮淡泊名利的性格和容貌偉岸的氣質。評分:相同點、不同點各1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

2014年山東省棗莊市

二、閱讀(共50分)

(一)閱讀下面三段文字,完成8——13題。(18分)

【甲】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故鄉(xiāng)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周邦彥——《蘇幕遮》

【乙】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周敦頤——《愛蓮說》

【丙】群葩當令時,只在花開之數(shù)日,前此后此皆屬過而不問之秋矣。芙蕖則不然:自荷錢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及其莖葉既生,則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風既作飄飖之態(tài),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嬌姿欲滴,后先相繼,自夏徂秋,此則在花為分內之事,在人為應得之資者也。及花之既謝,亦可告無罪于主人矣;乃復蒂下生蓬,蓬中結實,亭亭獨立,猶似未開之花,與翠葉并擎,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漁——《芙蕖》

8.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

1侵曉窺檐語(                2)可愛者甚   

3)芙蕖則不 學科網(www.zxxk.com)--教育資源門戶,提供試卷、教案、課件、論文、素材及各類教學資源下載,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                4)自夏秋(   

9.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而”字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1分)

A.予獨愛蓮之出淤泥不染       B.濯清漣不妖

C.可遠觀不可褻玩焉           D.不至白露為霜能事不已

10.【乙】段以蓮象征君子美德,下列敘述蓮與君子特質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出淤泥而不染:君子潔身自愛,不同流合污。

B.不蔓不枝:君子不隨便說他人短處,以免橫生枝節(jié)。

C.香遠益清:君子德行芬芳,可以遠播各地。

D.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君子人格高潔令人 學科網(www.zxxk.com)--教育資源門戶,提供試卷、教案、課件、論文、素材及各類教學資源下載,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景仰,不受人利用。

11.翻譯下面句子。(4分)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譯文:             

2)此則在花為分內之事,在人為應得之資者也。

譯文:             

12.【甲】詞是寫作者見到荷塘景象,而生出             學科網(www.zxxk.com)--教育資源門戶,提供試卷、教案、課件、論文、素材及各類教學資源下載,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   的情感。(乙)段借對蓮花形狀的敘寫,闡述了作者                的生活態(tài)度。(丙)段按照         順序來寫芙蕖,表達了作者           的情感。(4分)

13.【甲】詞中“一一風荷舉”為什么比同樣寫荷葉的(丙)段中“有風既作飄飖之態(tài),無風亦呈裊娜之姿”顯得更為形象、傳神?(3分)

答:                

8.1)臨近拂曉(2)多(3)這樣(4)往,到9.D  10.B11.1)我則唯獨喜愛蓮花從污泥中生長出來卻不被沾染污穢。2)這對于花來說是(它)的分內之事,對于人來說就是應當?shù)玫降?/SPAN>學科網(www.zxxk.com)--教育資源門戶,提供試卷、教案、課件、論文、素材及各類教學資源下載,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享受了。12.思念故鄉(xiāng)潔身自好、不慕名利    時間    喜愛、贊美13.用具體的詞,更為直觀可感;寫景敘事化,更富動感,更像電影;活靈活現(xiàn)地寫出了蓮荷一片臨風而舉的最基本特征;字字用得妙,尤其是“一一”二字;還表現(xiàn)了詩人不斷擴展,默默欣賞的情感。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