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小 說 的 人 物 塑 造原文地址:小 第一,制造超常。是指人物的行動或行為邏輯已超出常人慣有的范圍,令人感到異常的反常,甚至不惜延宕到極其尖銳的程度。這種尖銳化使讀者產(chǎn)生心靈的震撼,從而對所描寫的人物刻骨銘心。 典范作品當推汪曾祺的名作《陳小手》。小說中的匪團長竟將救他老婆生命的醫(yī)生一槍打死。這個行為簡直讓人匪夷所思,完全違反了社會的常理。而正是這個極端化的行動,使這個匪團長的嫉妒性格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現(xiàn)!這是石破天驚的一筆,人的劣根性由此暴露得淋漓盡致。 凌鼎年的獲獎作品《剃頭阿六》,寫阿六在日本鬼子飛機轟炸、生死攸關(guān)的時刻,還堅持為人剃頭。這在現(xiàn)實中是很難想象和無法做到的。但作者卻偏偏讓人物做出這種反常的舉動,使阿六的執(zhí)著特點一下子就鐫刻在讀者的心中而經(jīng)久難忘。 這些小說里,人物的行為都是違反常規(guī)的,不僅鮮見,而且達到讓人難以置信的程度! 作者正是力圖通過制造這種“不可思議”,獲得刻畫人物的特殊效果!由此可見,“異乎尋?!笔切⌒≌f寫出鮮活形象的較好策略。當然,這里人物的行動須具有現(xiàn)實的可能性,而不能是作者脫離生活任意的夸張與杜撰。 第二,反差顯形。 利用對比,在刻意造成的極度反差中,使在常態(tài)下并不明顯的個性突出出來。 反差可以有多種。 表相與本質(zhì)反差。趙冬的《教父》是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小說中的神父與外公平日私交甚篤。而且,在外公“去世”時,忙得最歡的是神父;對“身處天國”的外公最關(guān)心的,也是神父。到此,神父作為外公的“摯友”,是確信無疑了。令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利用“神的代言人”特殊身份的神父,卻為了一件大衣傷害著外公!表面的熱誠與極度虛偽和自私的鮮明對照使人物的刻畫達到了入木三分的深度。, 曉雯的《舞戲》寫一個副局長,在本單位里舉行舞會時,從不跳舞。即使有人教他,也笨拙得象個狗熊。但一次在外出開會時,在外單位舉行的舞會上,他的慢四、快三、倫巴。。。。跳得非常專業(yè)!人前人后,兩副面具;不同環(huán)境,兩個形象。稍加對比,這個副局長的精明、工于心計,不著一字,躍然紙上! 前后反差。劉國芳的《害怕》寫一個漢子曾大膽地治服了一個誰也治不了的“酒鬼”,但他得知這個“酒鬼”是個鄉(xiāng)長時,頓時氣短了三分,竟讓“酒鬼”打了一頓! 外形與內(nèi)心反差。曹德權(quán)的《憨崽》中的小人物憨崽相貌丑陋、愚鈍,但對揭發(fā)腐敗絕不手軟,做出了一般人做不出的事跡而令人敬佩。 還可以例舉許多。 這些小說人物行為邏輯表面上看是悖繆的,個性好像是相反的。其實不然,作者正是力圖運用人物在外界事物發(fā)生變化時,所出現(xiàn)的“錯位”,把隱形的性格真實地揭示出來!“反差”不是并寫兩面,不是揭示人物的多重性格。它仍然是遵循著“單一性”的原則:因為存有差異的兩極,其中一個方面只是有意制造的假象,是為襯托另一個主要的方面設(shè)立的。 第三,欲擒故縱。 戴長征的《睡美人》令人讀之難忘。小說寫在芭蕾舞劇《睡美人》即將演出的關(guān)鍵時刻,扮演公主奧羅拉的A角卻突然失蹤了。導(dǎo)演萬般無奈,不得不冒極大的風險,讓B角上場。結(jié)果B角獲得了成功。在劇場響起熱烈掌聲的時候,人們發(fā)現(xiàn)A角正在觀眾席上熱情地鼓掌。小小說開頭極力給人造成A角“不負責任”、“臨陣生事”的印象,這樣,就使結(jié)尾他的大膽鼓勵新人的舉動一下子突顯了出來。 葉大春的《岳跛子》由兩個片段組成。在第一個片段中寫岳跛子,傾囊從人市上買來的女人,卻與人通奸。對大搖大擺在他家公開出入的奸夫, 岳跛子忍氣吞聲,被人恥笑。小說先活畫出一個徹里徹外的“窩囊廢”。在第二片段中,他面對日本鬼子卻毅然出手,拼死斗爭,徹底顛覆了“窩囊”的形象,無愧于鐵骨錚錚的“岳飛的第四十四代子孫”! 寬城的《豐碑》中的卜壽德,對日本鬼子唯唯諾諾,言聽計從,勤懇工作,據(jù)說是為了掙點錢養(yǎng)活高壽老母和八個孩子。小說用了四個層次使他的“漢奸”形象在人們的心中根深蒂固。最終,卻傳來他制造事端,一舉破壞鬼子兵工廠的驚人消息。小說結(jié)尾揭出,他的老母和八個孩子早就讓日本人殺害了。原來,他早有策劃,而且老謀深算,步步為營,點水不漏。 陳勤的《品德測驗》寫體育教師劉平“堅持原則”——竟敢公開反對教育局長把車子開進學校,而受到表揚,并提為副校長。結(jié)尾卻得之,所謂的“堅持原則”,不過是他和局長為了升職事先早已設(shè)好的計謀而已。一個“品德崇高”的形象,就此轟塌! 這類小說,成功的關(guān)鍵在于通過種種鋪墊和渲染,全力造成讀者具有偏差的思維定勢,并須不能露出一點破綻——運用“煞有介事”法以干擾人的視線。而結(jié)果卻出人意料,在徹底的顛覆中使人物的本來特性彰顯。 第四,畫出靈魂。 使用心理描寫、外貌造型,運用行動刻畫,通過細節(jié)顯形,語言表現(xiàn)等等手法塑造人物固然是可行的。但我們須注意的,是小小說這種特殊文體的獨特性。它需與中、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有所區(qū)別。 為此,常用的策略是,把人物放在一個極艱險的環(huán)境中,讓他(她)充分地表演。在危難時刻,最能赤裸裸地顯出真實的人性,暴露出他(她)的靈魂。 (法國)雨果的《“諾曼底”號遇難記》是根據(jù)真實的事件改寫的小小說,是大手筆寫的小作品,頗不平凡。小說中的哈爾威船長一生忠于職守,但作家卻舍去了他的許多事跡,集中筆力寫他駕駛的“諾曼底”號被“瑪麗”號撞壞,即將沉沒的極短時間里的非凡表現(xiàn)。在一片混亂中,是他安定了人心;又是他沉著冷靜地指揮人們逃難。特別是最后,寫他與船一起沉入了大海的深處,更是千古絕筆! 小說把人物放在生死悠關(guān)的緊急時刻,以突現(xiàn)超群的精神、氣質(zhì)。船長一心為了他人的高尚品德,以及笑對死亡的的大無畏氣度,成為人物形象最奪目的閃光點。不僅為原本的悲劇增添了亮色,也使他人格的魅力令人久久回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