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是一種以皮膚出現(xiàn)紅色或蒼白色風團,時隱時現(xiàn)為特征的瘙癢性過敏性皮膚病。其特點是風團突然發(fā)生,發(fā)無定處,瘙癢劇烈,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跡。有的發(fā)生在眼瞼、口唇等組織疏松部位,水腫特別明顯。本病屬于中醫(yī)學的“癮疹”范疇,也稱“風疹塊”。本病的發(fā)生,原由稟賦不耐,人體對某些物質(zhì)敏感所致,可因腥膻辛辣食物、藥物、生物制品、病灶感染、腸道寄生蟲而發(fā)作,或因精神刺激、外界溫度變化刺激等因素誘發(fā)。
辨證分型
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本病可分為四類證型。
一、風寒束表證
風團色淡或色白,遇寒或吹風著涼或遇冷水則風團速起,瘙癢加重,得暖則緩解,冬重夏輕,皮損以暴露部位為主,惡風,畏寒,口不渴;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以風團色淡或色白、遇寒吹風著涼遇冷水則風團速起而瘙癢加重為本證的辨證要點。治宜疏風散寒,消風止癢。
二、風熱犯表證
風團色潮紅,灼熱劇癢,遇熱加重,得冷則減,伴有發(fā)熱,惡寒,咽喉腫痛;舌質(zhì)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shù)。以風團色潮紅、按之有熱感、劇癢、遇熱則劇、得冷則減為本證的辨證要點。治宜疏風清熱止癢。
三、腸胃濕熱證
風團淡紅,形如云片,瘙癢劇烈,伴有脘腹疼痛,腹瀉,或兼惡心嘔吐,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以風團淡紅、瘙癢劇烈、伴脘腹疼痛為本證的辨證要點。治宜健脾祛風,通腑行滯。
四、氣血兩虛證
風團色淡或與膚色相同,反復發(fā)作,遷延日久,數(shù)月或數(shù)年不愈,日輕夜重,疲勞時加重,兼見頭暈,神疲乏力;舌質(zhì)淡,苔薄,脈沉細。若氣虛為主者,則表現(xiàn)為遇風遇冷容易發(fā)作,且神疲乏力、肢軟。若偏于血虛者,則面色萎黃或蒼白,心煩,午后或夜間發(fā)作較甚。以風團色淡、反復發(fā)作、遷延日久為本證的辨證要點。治宜益氣養(yǎng)血,消風止癢。
對證選藥
一、風寒束表證
【選用成藥】
①荊防敗毒丸;②桂枝合劑;③藿香正氣顆粒;④玉屏風膠囊?!?/span>HJ〗
【成藥配伍舉例】
風寒束表所致的蕁麻疹,其癥重者,可用荊防敗毒丸合桂枝合劑。荊防敗毒丸用本證“藥茶送服”方2合方3取汁送服,同服桂枝合劑,早、晚各服1次,午服桂枝合劑1次。
【藥茶送服】
方1:荊芥10g,防風10g,浮萍6g。
方2:荊芥10g,防風10g。
方3:刺蒺藜10g,皂角刺10g(捶碎)。
方4:蔥白15根(搗爛),荊芥10g,甘草3g。
方5:桂花10g。
二、風熱犯表證
【選用成藥】
①銀翹解毒丸;②皮敏消膠囊;③蕁麻疹丸。
【成藥配伍舉例】
風熱犯表所致的蕁麻疹,其癥重者,可用銀翹解毒片合羚羊感冒片。二藥同用本證“藥茶送服”方1合方3取汁送服,早、晚各服1次,午服銀翹解毒片1次。
【藥茶送服】
方1:金銀花30g,甘草10g(片),皂角刺10g(捶碎)。
方2:金銀花10g,夏枯草10g,蒲公英10g。
方3:蒲公英30g。
方4:魚腥草30g。
方5:金銀花15g,茺蔚子10g。
三、腸胃濕熱證
【選用成藥】
①防風通圣丸;②龍膽瀉肝丸;③皮敏消膠囊;④烏蛇止癢丸。
【成藥配伍舉例】
腸胃濕熱所致的蕁麻疹,其癥重者,可用防風通圣丸合烏蛇止癢丸。二藥同用本證“藥茶送服”方2合方3取汁送服,早、晚各服1次,午服烏蛇止癢丸1次。
【藥茶送服】
方1:茵陳蒿30g。
方2:地膚子15g。
方3:蠶砂30g。
方4:馬齒莧30g。
方5:路路通10個(切開)。
四、氣血兩虛證
【選用成藥】
①烏蛇止癢丸;②十全大補口服液;③四物合劑;④補中益氣丸;⑤補肝丸;⑥濕毒清膠囊;⑦八珍顆粒。
【成藥配伍舉例】
氣血兩虛所致的蕁麻疹,其癥重者,可用人參養(yǎng)榮丸合防風通圣丸合烏蛇止癢丸。三藥同用本證“藥茶送服”方1合方4取汁送服,早、晚各服1次,午服烏蛇止癢丸1次。
【藥茶送服】
方1:黃芪30g(片),當歸6g(切片),地骨皮15g。
方2:沙參10g,蟬蛻10g。
方3:枸杞子15g,蟬蛻10g,麥冬10g。
方4:白鮮皮10g,紅棗5枚(切開,去核,切片)。
方5:枸杞子20g,墨旱蓮30g。
小結(jié)
1.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血管反應性過敏性皮膚病,以皮膚出現(xiàn)鮮紅色或蒼白色風團,時隱時現(xiàn)為特征。屬中醫(yī)學“風癮疹”“癮疹”“風疹塊”等范疇。風寒束表證宜首選荊防敗毒丸;風熱犯表證宜首選銀翹解毒片;腸胃濕熱證宜首選防風通圣丸;氣血兩虛證宜首選烏蛇止癢丸。各類證候的蕁麻疹,均宜采用成藥配伍與藥茶送服,同時宜內(nèi)服藥與外用藥并舉,以提高療效。如用蠶砂150g或馬齒莧300g煎湯,熏洗患處,每天2次,每次熏洗20分鐘。外用冰霜痱子粉撲擦,每天3~5次。
2.注意事項:①盡量找出發(fā)病誘因,如因魚蝦海味、辛辣酒類、花粉、羽毛等,則應避免食用或接觸;因藥物所致者,應禁服用;有寄生蟲者,應予驅(qū)蟲治療。②注意隨氣溫變化增減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