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段錦,是一種優(yōu)秀的中國傳統(tǒng)保健功法。八段錦形成于12世紀,后在歷代流傳中形成許多練法和風格各具特色的流派,它動作簡單易行,功效顯著。古人把這套動作比喻為“錦”,意為動作舒展優(yōu)美,如錦緞般優(yōu)美、柔順,又因為功法共為八段,每段一個動作,故名為“八段錦”。整套動作柔和連綿,滑利流暢;有松有緊,動靜相兼;氣機流暢,骨正筋柔。 動作口訣: 雙手托天理三焦; 左右開弓似射雕。 調(diào)理脾胃須單舉; 五勞七傷向后瞧。 搖頭擺尾去心火; 兩手攀足固腎腰。 攢拳怒目增力氣; 背后七顛百病消。 1.雙手托天理三焦: 
 自然站立,兩足平開,與肩同寬,含胸收腹,腰脊放松。 2.左右開弓似射雕: 自然站立,左腳向左側橫開一步。 3.調(diào)理脾胃須單舉: 右手舉按,動作同左手,惟方向相反。 4.五勞七傷往后瞧: 自然站立,雙腳與肩同寬,雙手自然下垂,寧神調(diào)息,氣沉丹田。頭部微微向左轉動,兩眼目視左后方,稍停頓后,緩緩轉正,再緩緩轉向右側,目視右后方稍停頓,轉正。如此六次。 5.搖頭擺尾去心火: 兩足橫開,雙膝下蹲,成"騎馬步"。上體正下,稍向前探,兩目平視。 6.兩手攀足固腎腰: 雙手右勢起于頭頂之上,兩臂伸直,掌心向前,再自身體兩側緩緩下落于體側。 7.攢拳怒目增力氣: 兩足橫開,兩膝下蹲,呈"騎馬步"。雙手握拳,拳眼向下。 8.背后七顛百病消: 兩足并攏,兩腿直立、身體放松,兩手臂自然下垂。 功法作用: 第一式,雙手托天理三焦作用:通三焦經(jīng)、心包經(jīng),促進全身氣血循環(huán),改善各種慢性病癥狀。 第二式,左右開弓似射雕作用:疏通肺經(jīng),同時治療腰腿、手臂、頭眼部等疾病。 第三式,調(diào)理脾胃須單舉作用:調(diào)和脾胃兩經(jīng)的陰陽,增強人體正氣,主治脾胃不和之癥。 第四式,五勞七傷向后瞧,作用:疏通帶沖二脈及膽經(jīng),治療勞損引起的頸椎和腰椎疾病。 第五式,搖頭擺尾去心火,尾閭擺動,使心火下降,腎水上升,可以消除心煩、口瘡、口臭、失眠多夢、小便熱赤、便秘等等癥候。 第六式,兩手攀足固腎腰,雙手按摩腰背下肢后方,使人體的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jīng)得到拉伸牽扯,對生殖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以及腰背部的肌肉都有調(diào)理作用。 第七式,攥拳怒目增氣力,作用:疏通肝經(jīng)、膽經(jīng),治療氣血兩虛。 第八式,背后七顛百病消,這一式動作簡單,顛足而立,拔伸脊柱,下落振身,按摩五臟六腑。 | 
|  | 
來自: 西窗聽雨 > 《運動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