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段氏臟腑推拿按摩學習100問

 zangfuzhenjiu 2015-02-13


 

作者:段朝陽(臟腑推拿按摩傳承人)

 

 

 

一、問:段氏臟腑按摩療法容易學嗎?

 

       答:段氏臟腑按摩療法是容易學習掌握和運用的。其手法操作除了個別手法,如“翻江倒?!钡碾p手揉法、“清理盲腸”的雙手揉法等,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外,都是常用的一些基本按摩手法。其治療原理是以中醫(yī)學理論為基礎的,只不過是提取了其中適合指導臟腑按摩治療疾病的內容,是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其學習難度主要體現(xiàn)的臨床運用上,表現(xiàn)在臨證是否能夠準確在患者的腹部或其它部位找到病因,并依據(jù)病因和病證建立治療疾病的整體思路和針對疾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以及手法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需要學者在臨床實踐中不斷摸索、感悟、印證才能逐漸掌握學好。

 

二、問:段氏臟腑按摩療法有哪些特點?

 

答:段氏臟腑按摩療法是一種運用特定的按摩手法直接作用在人體內的臟腑組織器官和病邪的中醫(yī)物理療法。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按摩治療的重點部位是人體的胸腹和腰背部,以部位按摩治療為主,經絡穴位按摩治療為輔。

 

2、適用于治療因臟腑功能失調而導致的內科、婦科等慢性疑難雜癥,也治療一些四肢和頭面部疾病,對兒科也有它的適應癥,對一些因感受外邪侵襲引起的急性疾病也有獨特的治療效果。

 

3、以中醫(yī)學理論為治療疾病依據(jù),但在按摩治療疾病方面有其獨特的見解。

 

4、在治療上,以“調氣祛邪”為原則,即通過按摩調理臟腑,產生祛除患者體內病邪,并使紊亂的氣機恢復平衡狀態(tài)的作用,進而促進受損臟腑組織器官得到恢復。

 

5、在手法操作上,對不同的治療部位有獨特的、特定的治療手法和操作程序。

 

三、問:怎樣才能學好臟腑按摩?

 

答:臟腑按摩是采用一定的按摩手法和技法在中醫(yī)學理論的指導下對人體的五臟六腑進行施治的一種以治療臟腑疾病為主的按摩方法。因此要學會學精必須作到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中醫(yī)學理論,精通五臟六腑在人體中的生功能和作用,臟腑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和辨證關系,以及臟腑疾病的發(fā)生機理,樹立中醫(yī)理論體系中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思想。

 

2、學會如何使用中醫(yī)理論指導臟腑按摩是學好臟腑按摩手法的關鍵,這就要求學者仔細學習書中段氏臟腑按摩的理論依據(jù),在臨床實踐中領悟它防治疾病的精神實質和內涵,為學好臟腑按摩奠定基礎。

 

3、準確靈活掌握臟腑按摩的手法的技術要領,充分發(fā)揮手法的功效,做到有的放矢。

 

4、在手法運用上要靈活機動,辨證選擇,不可過于拘泥于書中列舉的病癥中的操作形式,因為“同癥不同病,同病不同癥”在臨床上,遇到的疾病是千變萬化,錯綜復雜的,書中列舉的治療方法實際是提供了對某種疾病的治療思路,要做到活學活用,在不斷的臨床實踐中總結規(guī)律和經驗。

 

四、問:學好臟腑按摩的標準是什么?

 

答:常言到“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學習臟腑按摩,學到什么樣的程度就叫學好了,是沒有標準可言的。但是,如果學者達到能給患者治療疾病,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運用觸診方法準確診斷出患者臟腑病證所在。

 

2、根據(jù)診斷結論,辯證地制定出具體的治療方案。

 

3、正確地選擇和使用治療手法,即什么部位采用哪種手法技法,使用該手法的目的,手法治療的輕重和治療時間的長短,并能做到“手隨心轉,法從手出”和“形神合一”。

 

4、正確判斷患者體內氣機的變化,即邪氣治出的多少和所處的部位,以及氣機的順逆等。

 

5、機智處理在治療時,患者出現(xiàn)的臨床病癥。

 

6、具備治療疾病的信心和耐心,有對患者高度的責任心和愛心。

 

7、領悟臟腑按摩的精髓,創(chuàng)造性地治療疾病。

 

 

 

2011-3-12 18:27 回復 

 

臟腑按摩

8位粉絲

 2

 

 

8、做到手法持久、柔和和深透,并能夠熟練操作。

 

五、問:段氏臟腑按摩療法能“包治百病”嗎?

 

答:每種治療疾病的方法都有其獨特的作用,但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段氏臟腑按摩也不例外,雖然它能治療百病,但不能“包治百病”。臟腑按摩治療疾病的范圍很廣,包括內科、婦科、兒科、五官科、傷科等等,但有些疾病就適合按摩,且治療效果很好。而有些疾病就不宜按摩治療,或者按摩治療效果就不如藥物、手術、或者其它治療方法效果好,因此醫(yī)者在選擇治療對象時,不可沒有把握的胡亂選擇或過高的吹噓臟腑按摩的神奇功效,而接收一些不宜按摩治療的疾病患者或誤導患者,耽誤患者的治療,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同時也損壞了醫(yī)者的名譽。

 

六、問:腹部診斷能夠完全代替其它疾病診斷方式嗎?

 

答:腹部診斷只是中醫(yī)學診斷內容的一小部分,采用這種診斷方法只能大概的確定患者疾病的癥狀和病證,并不能完全對疾病做出準確的診斷,但能夠為臟腑按摩提供按摩治療的依據(jù)。要想全面準確的診斷疾病,還要必須做到“望、聞、問、切”四診合參,才能夠辨別疾病的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另外,參照現(xiàn)代醫(yī)學的診斷結果也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全面了解和掌握了患者的病情,醫(yī)者才能夠確定是否可以對患者進行臟腑按摩治療和按摩后產生的變化以及治療的效果。

 

七、問:學習臟腑按摩一定要精通人體解剖學嗎?

 

答:無論學習那一種類的按摩技術,掌握一定的人體解剖知識都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正確的掌握了人體解剖知識,才能夠正確判斷要治療部位的內部結構和病癥,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和手法,以及了解治療的效果。段氏臟腑按摩是直接使用手法對人體的五臟六腑進行按摩為主的一種按摩方式,因此要學習臟腑按摩就要必須掌握臟腑、組織、器官在人體的分布、結構和生理、病理特征,只有這樣才能夠準確的選擇治療的部位,做到有的放矢。因此為了方便初學者學習,結合臟腑按摩的特點,本書專門在基礎篇介紹了與臟腑按摩相關的一些最基本的人體解剖知識。

 

八、問:如何使患者能夠接受臟腑按摩治療方法?

 

答:近年來,按摩業(yè)的發(fā)展迅猛,得到了大面積的推廣,它對人體的保健效果和對疾病的治療作用,越來越被更多的人認識和接受,但仍然好多人對按摩療法治療疾病的范圍和效果抱懷疑的態(tài)度和曲解,認為按摩主要是治療一些骨傷科疾病和用來人體保健的,按摩部位主要是頭頸、四肢和腰背。而作為以腹部按摩為主治療內科和婦科疑難雜證的臟腑按摩許多人都沒有接觸過,對這一新鮮的事物,人們對其治療的效果抱有懷疑態(tài)度是正常的,是不容易接受的。因此要使患者接受這種治療方法,醫(yī)者就要必須能夠正確的對患者解釋清楚臟腑按摩獨特的治療理論,對患者的疾病做出準確的診斷,說明治療的依據(jù),打消患者的疑慮,并在開始進行按摩的時候使患者感到舒適,這樣才能取得患者的認可和接受。

 

九、問:段氏臟腑按摩與其它流派按摩方法有什么區(qū)別?

 

答:段氏臟腑按摩療法與其它流派的按摩方法的區(qū)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在理論依據(jù)上,段氏臟腑按摩偏重于中醫(yī)學“藏象”學說的運用,而其它流派按摩則大都偏重于以“經絡”學說的理論為依據(jù)。

 

2、在手法操作上,段氏按摩是用其獨特的治療手法,是直接作用在人體內的臟腑組織器官進行按摩治療的,而其它流派按摩則偏重于用手法施治經絡穴位。

 

3、在治療部位上,段氏臟腑按摩偏重于治療人體的腹部、胸部和背部,其它流派按摩多偏重于治療四肢的穴位。

 

4、在治療疾病上,段氏臟腑按摩則偏重于治療內科、婦科等一些慢性疑難雜癥,其它流派按摩則大都偏重于治療骨傷科疾病。治療內科和婦科疾病的一些臟腑按摩流派大都也是以經絡穴位按摩為主,與段氏臟腑按摩也是有很大區(qū)別的。段氏臟腑按摩無論在治療原理、治療手法和治療效果上能獨樹一幟,也就在于此。

 

 

 

2011-3-12 18:27 回復  

 

臟腑按摩

8位粉絲

 3

 

 

十、問:以臟腑按摩為主的按摩流派還有哪些?

 

答:從收集到的資料看,當前在社會上流傳的治療臟腑疾病以按摩腹部為主的流派主要有王雅儒老醫(yī)師及其后來學者研習和反復實踐總結而發(fā)展起來的“臟腑圖點穴療法”和駱俊<?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昌老醫(yī)師根據(jù)臨床經驗首創(chuàng)的“復診推拿療法”兩個流派。這兩個流派都以腹部按摩治療內科和婦科疾病為主,在實際操作中各有各自的特點?!芭K腑圖點穴療法”的作用部位主要是胸腹和腰背部的穴位,其主要推拿的經穴有闌門、建里、氣海、帶脈、章門、梁門、天樞、任脈、督脈、肩井、啞門、風府、大椎、風門、肺俞、膏盲俞、脾俞、腎俞、氣戶、天突、巨闕、幽門等,基本的操作手法有補、瀉、調、壓、推、撥、分、扣、按等九種?!案乖\推拿療法”在實際操作中首先是觀察和觸診腹部,再結合患者的病情表現(xiàn),根據(jù)八綱進行辨證論治,多使用手法產生或溫、或補、或通、或消、或和、或汗、或下、或吐的推拿作用,其治療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手法的作用,促使腹部的異常情況向好的方向轉變,臨癥沒有固定的操作程序和手法,要醫(yī)者靈活掌握,常用的手法有推法、拿法、按法、摩法、捏法、揉法、搓法、搖法、引法和重法等。

 

    十一、問:“段氏臟腑按摩”與“臟腑圖點穴療法”、“腹診推拿療法”有什么區(qū)別?

 

答:“段氏臟腑按摩”同“臟腑圖點穴療法”和“腹診推拿療法”一樣,都是以中醫(yī)學的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等理論為指導的,在實際操作中與其它兩種療法既有相同之處,又有其獨特之處。它們的區(qū)別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段氏臟腑按摩”的理論依據(jù)是以“六腑以通為用”、“扶正祛邪”為主的,既通過對腹部的按摩,使機體氣血生化有源,新陳代謝功能增強,從而扶持機體的正氣,再通過手法的作用將滯留在臟腑組織器官的痰飲、瘀血、食積等病邪和病理產物活動散開,然后再在恢復的正氣的推動下將這些東西清除體外,來消除機體的致病內因,最后達到身體康復的目的?!芭K腑圖點穴療法”是以經絡學說為理論依據(jù)的,通過對胸腹穴位經絡的按摩刺激,來調理臟腑功能的?!案乖\推拿療法”是依據(jù)中醫(yī)藥物治療的原理,通過手法的作用來實現(xiàn)或溫、或補、或通、或消、或和、或汗、或下、或吐的治療作用的。

 

2、“段氏臟腑按摩”的手法操作特點是針對腹部不同的治療部位和不同的臟腑組織器官以及不同的病灶類型有著不同的操作方式,而且是用這些手法直接作用在要治療的臟腑組織器官和病灶的?!芭K腑圖點穴療法”主要是采用點法和揉法對腹部和胸背部的一些重點穴位進行按摩的。“腹診推拿療法”雖然在腹部有一些操作手法和步驟,但缺乏治療的針對性。

 

3、“段氏臟腑按摩”操作手法的特點是補瀉兼?zhèn)?,即“補中有瀉,瀉中有補”,“瀉”其病邪,“補”其正氣,并以瀉促補,以補促瀉,瀉和補在治療過程中相互促進,最終達到扶正祛邪,平衡陰陽的目的?!芭K腑圖點穴療法”手法“補”和“瀉”的運用比較分明?!案乖\推拿療法”則有“正治法”和“反治法”的“治則”,以及針對疾病的虛實的不同而有溫法、補法、通法、消法、和法、汗法、下法和吐法,被稱為“推拿八法”。

 

 

 

十二、問:臟腑按摩為什么能夠治療“心臟病”?

 

答:《靈樞·邪客》說:“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其臟堅固,邪非能容也。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故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絡?!薄端貑枴れ`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边@就說明心好比一<?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國之君,其深藏于有心包絡圍成的堅固的宮城之中,外邪是不易侵襲入內的,因此心臟是不容易產生實質性病變的,其臨床癥狀多由其它臟腑功能失調而導致心血不足、心陽衰弱、水飲內停、瘀血阻絡而產生的功能性病癥。因此可以通過臟腑按摩心臟的周圍,以活血化瘀,理氣通絡,從而改善心臟周圍的環(huán)境,減輕心臟的工作負擔,同時調和其它臟腑功能,來養(yǎng)血安神,補養(yǎng)心氣,溫補心陽,使心臟的功能逐漸得到恢復。

 

十三、問:臟腑按摩能治療風濕病嗎?

 

答:風濕病就是中醫(yī)所說的“痹證”,痹者,閉而不通之謂也。“不痛則痛”,故本病以疼痛為主證,經云:“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甭燥L濕病者多為三氣雜至,風寒濕三者并存,滯留于關節(jié)、肌肉等軟組織,而濕性重濁粘滯,不宜清除,所以風濕病多纏綿難愈?!秲冉洝飞险f:“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比虛。”可見風寒濕三氣侵襲人體,是因為人體氣血虛弱,外邪滯留體內,繼而損傷組織,引起病變的。所以臟腑按摩在治療風濕病方面是有一定療效的。臟腑按摩的治療原理在于通過按摩可以提高脾胃的運化功能,供給人體充足的營養(yǎng),以生化氣血,進而改善五臟的功能,保障人體氣血的運行暢通,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提高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同時再通過對患病部位的按摩,促使風寒濕邪隨人體的氣血運行會聚到腹部,然后再排出體外,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這種治療風濕病的途徑在臨床上是被驗證了的,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

 

十四、問:臟腑按摩能治療五官疾病嗎?

 

答:中醫(yī)學認為五臟與形體諸竅聯(lián)結成一個整體。心開竅于舌,肺開竅于鼻,脾開竅于口,肝開竅于目,腎于竅于耳和二陰??梢娢迮K與五官在生理和病理上是相互關聯(lián)的,因此五臟功能的是否正常直接影響到五官功能的正常與否。當人體的五官出現(xiàn)病證時,那么它所對應的五臟一定功能失?;虬l(fā)生病變。如腎虛可引起耳鳴、耳聾等耳病;肝功能失調,可引發(fā)眼疾等。因此通過臟腑按摩改善臟腑功能,消除臟腑疾病,就可以治療一些因臟腑病變而引發(fā)的五官疾病。在臨床實際運用中,醫(yī)者不要針對五官的哪一個臟器生產就相應地治療哪一個臟器,因為五臟中的每一個臟器不是孤立的,要根據(jù)中醫(yī)學“辨證論治”的原則進行治療,才能收到好的治療效果。

 

十五、問:臟腑按摩能治療神經系統(tǒng)的疾病嗎?

 

答:臟腑按摩對神經系統(tǒng)的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因為通過對臟腑按摩,可以生化氣血,疏通經脈,清除病因,平衡陰陽,恢復臟腑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人體氣血旺盛可以對神經系統(tǒng)起到很好的濡養(yǎng),促使其功能恢復。另外,中醫(yī)學認為腎主骨生髓,髓(骨髓、脊髓和腦髓)均屬腎中精氣所化生,因此腎中精氣的盛衰,影響著脊髓和腦髓的充盛和發(fā)育。脊髓上通于腦,髓聚而成腦。故稱腦為“髓?!?。腎中精氣不足,則髓海失養(yǎng),而造成髓海不足的病理變化,如:小腦萎縮病證,就和患者腎中精氣虧損有內在的聯(lián)系。臟腑按摩對恢復腎中精氣有很好的補益作用,有力于腦髓的生成,減緩小腦萎縮和促進其恢復具有重要意義。如中風(腦血栓、腦溢血)病證對腦髓的損傷,通過臟腑按摩治療后,腎中精氣旺盛,生髓能力增強,對腦髓有很好的濡養(yǎng)和補益作用,還可使被損壞的神經得到修復,從而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使患者因“中風”而產生的一些后遺癥狀得到改善。

 

十六、問:臟腑按摩治療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的原理是什么?

 

答: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納與腐熟水谷,腸的生理功能是授經胃初步消化之飲食物的盛器,并對飲食物進一步消化,并吸收精微物質。從胃、腸的生理功能來看,它們是人體從外界獲取營養(yǎng)物質的最主要的器官,胃腸的內壁不斷承受著飲食物的磨擦和刺激,如果飲食不節(jié),就容易被損傷,因此慢性胃炎、胃與十二指腸潰瘍、腸炎等疾病成為胃、腸系統(tǒng)的多發(fā)病。當胃腸疾病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就嚴重影響了胃腸的生理功能,消弱其氣血生化的能力,就會出現(xiàn)氣血虧虛,體質減弱,器官組織的抗病和恢復能力減弱,同時患病的胃腸又被受納的飲食物和消化液損傷,就造成胃腸疾病更加難消除,因此在臨床上胃腸疾病是不易治愈的一種頑疾。使用臟腑按摩療法對胃、十二指腸潰病及慢性胃腸疾病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治療作用:

 

1、可以改善胃腸功能,提高其氣血生化的能力,使氣血旺盛,組織得到充分的營養(yǎng),使損壞的胃腸部位得到修復。胃腸的潰瘍面就如同人體表的傷口,身體強壯的人,傷口就容易愈合。身體虛弱的人,傷口就愈合的慢。因此經過按摩后,人體氣血旺盛,那么胃腸部的潰瘍面也就容易被修復。

 

2、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達到祛腐生新的效果。通過手法的刺激對胃腸的炎癥部位起到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的作用,而消除致病因素,有利于受損部位的恢復。

 

十七、問:臟腑按摩為什么能治療頭痛?

 

答:頭痛大致分為外感頭痛和內傷頭痛兩種。頭為“諸陽之會”、“清陽之府”,臟腑經絡氣血皆會于頭。外感頭痛多因外邪入侵頭部經絡而引起,多為急性頭痛,治則應以按摩頭部為主。內傷頭痛多因七情內傷,臟腑失調,氣血不足所致,故有肝火頭痛,痰濁頭痛,氣滯血瘀頭痛,腎虛頭痛,氣血不足頭痛,厥陰頭痛等辨證。內傷頭痛多生病較緩慢,時發(fā)時作,纏綿難愈,因此在治療這類頭痛時,就要“標本兼治”,在按摩頭部的同時,要找出患病的內因,對相應的臟腑進行重點調理治療,才能夠祛除病邪,取得療效,切不可“頭痛醫(yī)頭,腳通醫(yī)腳”。

 

十八、問:臟腑按摩可以用于治療兒科疾病嗎?

 

答:臟腑按摩療法治療少兒厭食、泄瀉、嘔吐、便秘、傷食和疳積等病癥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但在臨床上,操作的時候與治療成人慢性疾病在治療方法和手法上是有一定區(qū)別的。因為兒童的身體為純陽之體,臟腑清靈,經絡敏感,組織再生和修復能力旺盛,還沒有受到七情的影響,臟腑內不存在因患病時間長而積累的瘀滯,其病因很單純,大多為飲食不節(jié),偶感風寒或傷熱而生,因此在按摩兒童腹部時,手法要以輕揉、輕按、輕摩為主;按摩背部時,多采用捏脊和搓法,操作要緩慢輕柔,以免損傷皮膚和軟組織。治療時間以產生效果后即止,不能太長。

 

十九、問:臟腑按摩可以治療四肢疾病嗎?

 

答:中醫(yī)學認為心在體合脈,肺在體合皮,脾在體合肌肉、主四肢,肝在體合筋,腎在體合骨。因此人體四肢的血脈、皮毛、肌肉和筋骨與五臟有著內在的聯(lián)系,五臟的功能失調,往往其在相對應的組織器官就會受到影響,發(fā)生病變。如心氣不足,就會造成氣血淤滯;肺氣虛弱,則皮毛憔悴枯槁;脾胃運化功能失調,會導致肌肉瘦削,軟弱無力,甚至萎弱不用;肝的氣血衰少,筋膜失養(yǎng),則表現(xiàn)為筋力不健,運動無力;肝的陰血不足,筋失所養(yǎng),則出現(xiàn)手足振顫,肢體麻木等癥;腎中精氣不足,則會腰膝酸軟,骨軟無力。因此,當四肢疾病是由于人體的臟腑功能失調而引起的時候,如半身不遂、肢體麻木、萎而不用等四肢疾病時,就要必須做到“標本兼治”,并把重點放在治療臟腑這一導致疾病形成的“本”上,才能取得好的治療效果。

 

二十、問:婦科疾病的按摩治療重點部位有哪些?

 

答:因功能失調導致的婦科疾病主要有痛經、月經不調、閉經、帶下、盆腔炎、陰癢和更年期綜合征等。中醫(yī)學認為女子胞之病多與肝、脾、腎和沖任二脈有密切關系。肝氣郁結易導致氣滯血瘀致使經血運行不暢;脾失健運易導致氣血虧損或統(tǒng)血無力致使經血不足或月經過多;腎氣不足易導致精血虧損;濕熱火毒滯留胞宮易使帶下增多,宮頸糜爛,盆腔發(fā)炎。臟腑功能的失調和病邪的積聚皆可損傷沖任二脈,造成沖任失調。因此在治療這一類婦科疾病時要辨證論治,根據(jù)不同的病證,著重選擇調理肝、脾、腎和沖任二脈,以疏肝健脾、活血化瘀、調和沖任、補中益氣、消炎止痛為目標來進行施治。

 

二十一、問:男性性功能障礙的按摩治療重點部位有哪些?

 

答:男性性功能障礙疾病常見有意境、陽痿、早泄、陽強和男性不育等癥,其病因多與肝腎有關。中醫(yī)學有“肝腎同源‘之說,肝藏血,腎藏精,精與血之間存在著相互滋生和相互轉化的關系,足厥陰肝經又繞陰器而行。因此肝氣郁結,氣血瘀阻,腎氣虧損,命門火衰以及陰器周圍經氣不暢是導致陰莖不舉,腎精不固的主要原因。在臨床上,應該施治右季肋和肋弓下緣部位及腹部右側,以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施治臍部周圍和腰部,以調理腎臟,補氣固本,平衡陰陽;施治陰器周圍,以活血化瘀,來改善陰器周圍的血液循環(huán),保障到達陰器的氣血暢通。

 

二十二、問:臟腑按摩有美容作用嗎?

 

答:美容按摩以其標本兼治、安全舒適、效果顯著且無副作用的特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臟腑保健按摩就具有很好的排毒養(yǎng)顏、美容保健的功效。中醫(yī)學認為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肌肉的強健和皮毛的潤澤與脾肺功能的盛衰有者直接的關聯(lián)。通過按摩臟腑,可以調和臟腑,調節(jié)內分泌,清除體內疾病和毒素,生化氣血,調暢氣機,保障人體的氣血津液的旺盛和運行代謝的暢通,從而實現(xiàn)對人體皮膚肌肉的營養(yǎng)和代謝的旺盛,有效清除滯留在表皮血管末梢周圍細胞內的“廢物”,擬制黑色素的形成沉著。在做臟腑保健按摩的同時,再輔以面部的美容按摩,改善皮膚、皮下組織毛細血管的血液循環(huán),促進皮膚的呼吸,以及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增強面部的皮膚代謝能力,加速皮膚表層衰老細胞的脫落,進而達到淡化色斑,潔白潤澤皮膚,減少或消除皺紋,恢復皮膚彈性,延緩衰老,永葆青春的目的。

 

二十三、問:臟腑按摩有減肥作用嗎?

 

答:在當前社會上流傳著一些按摩點穴減肥方法,說明按摩是可以起到減肥作用的。通過按摩臟腑,對消化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神經體液代謝、糖代謝等都具有雙向高速調整作用,可以減少皮下脂肪的積聚,加快脂肪的代謝和吸收,又可促進腸蠕動,增加排便次數(shù),減少腸道對營養(yǎng)的吸收,使多余的食物營養(yǎng)及時從腸道排出,有利于消除腹部脂肪。在進行調理臟腑功能的同時,再加以對脂肪堆積部位的局部按摩可以促進局部的脂肪代謝和分解,使一些多余的脂肪轉化為熱量而消耗掉,從而減少局部脂肪堆積。

 

   二十四、問:肺位于人體的胸腔,是直接按摩不到的,那么治療肺部疾病該從何處入手?

 

答:肺臟位于人體的胸腔,被胸骨和肋骨所包圍,是用手不能直接接觸進行按摩的,但其與腹部的其它臟腑組織器官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如:中醫(yī)學有“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之說,即肺主呼吸,腎主納氣,就是說肺的呼吸功能需要腎的納氣作用來協(xié)助,因此通過補腎益氣,提高腎的功能就有助于肺呼吸功能的提高。又如:肺與大腸通過經脈的絡屬構成互為表里關系,因此通過按摩大腸,增強大腸的傳導功能,就有利于肺的肅降。所以按摩腹部也有利于肺的功能的改善,從而治療肺部疾病。另外,在治療肺部疾病時,也要對胸部和胸背部進行按摩,來疏通胸部和胸背部的經絡氣血,改善胸部周圍組織的氣血循環(huán),可以起到寬胸理氣,清肺化痰的作用,隨著肺功能的改善,積滯在肺內的宿痰就會慢慢被排除,最后以咳痰的方式排出體外。

 

二十五、問:對一些病因不明確的患者,可以使用臟腑按摩嗎?

 

答:有些患者通過采用多種方法診斷,都不能確定病因和患病部位,但身體就是存在一些不舒適的癥狀,而且久治不愈。我們認為這樣的患者大都是因為臟腑功能失調引起的,如果能斷定其適合臟腑按摩治療條件的情況下,是可以采用臟腑按摩治療的,這樣的患者在臨床上是經常遇到的。在治療這一類疾病時,醫(yī)者可以根據(jù)臟腑按摩理論,以疏肝理氣、健脾和胃、補腎益精為治療原則,通過按摩調和臟腑,疏通氣血,提高患者的精、氣、神,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療效。

 

   二十六、問:患者在接受臟腑按摩治療一段時間后,有些癥狀不但不減輕,反而有加重的現(xiàn)象,這是怎么回事?

 

答:這是患者在進行臟腑按摩治療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的病理反應。因為患者在接受按摩治療一段時間后,瘀滯在臟腑組織器官內的病邪受到外力的作用會由原來的相對的穩(wěn)定,而發(fā)生擴散運動,這時由于臟腑功能尚未恢復,正氣不足,無力將擴散開的病邪祛除體外,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往往就會出現(xiàn)病情加重的現(xiàn)象和一些新的不良反應。醫(yī)者在給患者治療的過程中,因該提前給患者進行交代,如果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話,還要及時給患者講明原因,使患者有思想準備,從而消除顧慮。當然醫(yī)者還要學會判斷患者的不良反應是否正常,如果不是因按摩產生的正常反應,因及時告訴患者采取其它治療方法,以防耽誤治療疾病的時機。當然有的時候由于醫(yī)者的技術水平不高,按摩治療不當,患者也會出現(xiàn)病情變化的現(xiàn)象,醫(yī)者也因該注意。

 

二十七、問:有的患者開始使用藥物治療疾病效果不佳,在接受臟腑按摩治療后,再繼續(xù)使用藥物治療就會產生很好的療效,這是為什么?

 

答:對于一些疾病,藥物的治療作用也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尤其是一些慢性疾病患者,其病日久,病邪在體內已經根深蒂固,藥物的作用力已經很難對其發(fā)揮作用,因而治療效果就不好。當患者接受臟腑按摩治療后,機體內的一些病邪被清除,脾胃的運化功能增強,其它臟腑的功能也得到改善。這時候在用藥物進一步治療的話,藥物進入體內就能夠被很好的吸收利用,隨氣血的運行到達患病部位,藥物的作用力就能夠對經過按摩而松動的病邪產生作用,因此就會產生較好的療效。對于一些慢性疾病患者,如果接受臟腑按摩治療后,仍然有些癥狀不能完全消除的情況下,建議使用中草藥進行調理,對身體的進一步康復是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十八、問:人體的腹部和背部那些穴位具有降氣和升氣的作用?

 

答:腹部的穴位以臍為界分為上下兩部分,臍上穴位多有降氣作用,如巨闕、上脘、中脘、下脘、建里、水分、梁門、期門、章門、氣戶、膻中、天突、天樞等穴位;臍下穴位多有升氣的作用,如氣海、關元、中極等穴位。背部穴位以腰1椎為界分為上下兩部分,腰1椎以上的穴位多有降氣作用,如肩井、大包、肺俞、心俞、隔俞、肝俞、脾俞、胃俞等穴位;腰1椎下的穴位多有升氣的作用,如腎俞、氣海俞、關元俞、大腸俞、命門、志室、腰眼等穴位。臨床上要根據(jù)氣在人體內的變化靈活運用這些穴位來控制氣機的升降,從而保持氣機的升降平衡。

 

二十九、問:有的患者經過臟腑按摩治療后,體內的瘀滯不是隨大便從魄門排出的,而是從口腔吐出去的,這種現(xiàn)象正常嗎?

 

答:這種現(xiàn)象在臨床上是會出現(xiàn)的,屬于一種正常的病理產物排出體外的方式。這主要由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由于體內瘀積向下排泄的通道還沒有完全被治療通暢,而不能使治療開的瘀積順腸道隨大便從魄門排出。二是當瘀積在按摩的作用下散開后,會聚在胃內,因為胃和食道相連,食道短而直,患者的胃受到病邪的刺激如果發(fā)生痙攣,很容易導致嘔吐,瘀積就會沿著食道上行,從口腔吐出。三是由于積滯在肺內的痰飲和廢物,經按摩治療后,肺的功能增強,就逐漸被排斥到呼吸道中,最后從口腔咳吐而出。體內的瘀積無論通過什么樣的途徑排出體外,都會產生同樣的治療效果,但一般情況下,按照臟腑按摩的治療原則,讓體內的病邪從“二陰”排出體外才是正常的方式,患者也感到舒適。

 

三十、問:在對患者進行臟腑按摩治療時,有些患者腹腔內的濁氣不是從肛門排出,而是以“打嗝”的方式從口腔排出,這是什么原因?

 

答:這主要是病邪從魄門排出的通路還沒有治療通暢造成的原故。因為經過按摩治療散開的邪氣向下走的道路不通暢,而食道直上直下,且較短,邪氣就會沿食道上行從口腔排出體外。邪氣從口腔排出時雖然會給患者帶來不舒適的感覺,但同邪氣從魄門排出產生的效果是一樣的,最終都是使治療散開的邪氣排出了人體。但在臨床治療中,盡量將向下的通路治療通暢,并控制住病邪擴散的時間和治療出來的量,使邪氣從魄門排出,避免從口腔排出。

 

三十一、問:按摩臟腑后,治療出來的病邪在什么條件下才能順利的排除體外?

 

答:一般需要兩個條件,一是要通過按摩使病邪與臟腑組織器官脫離,并隨著物質的新陳代謝和氣血的運行逐漸排到排泄系統(tǒng)中去。二是臟腑功能得到恢復增強,生化氣血能力提高,人體的正氣得到一定的恢復,三焦的氣化功能正常,這樣正才能勝邪,邪氣在正氣的推動下才能被排出體外。

 

三十二、問:在治療過程中病邪是按怎樣的順序排除去的?

 

答:一般是瘀滯在體內有形的“固態(tài)”和“液態(tài)”的瘀積先排出體外,然后被轉化為無形的“氣態(tài)”的病邪才容易大量的排出去,但通?!皻鈶B(tài)”的病邪往往在治療過程中隨時就有可能排出。

 

   三十三、問:按摩治療出來的“病氣”是從腸道排出體外的嗎?

 

答:“邪氣”排出體外的通道有腸道、呼吸道、食道、汗毛孔等路徑,但絕大部分是從魄門排出體外的,但是否是沿著腸道逐漸下行而最終從魄門排出去的,這個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討。根據(jù)臨床體會,可能有這么兩種方式,一種是“邪氣”就是沿著腸道逐漸下移排出的;另一種是“邪氣”并不是沿著暢道移動的,而是通過“三焦”這一氣的升降出入的通道在三焦的氣化作用和正氣的推動下直接就會到達魄門排出體外。第二種現(xiàn)象在按摩治療過程中是經常遇到的,在臨床上,在給患者進行臟腑按摩的時候,腹腔內當發(fā)出“啪啪“的氣動的響聲后,患者立即就會從魄門排出氣體,這種現(xiàn)象足以說明治療出來的“邪氣”不可能沿腸道很快排出,而是應該有更便捷的通路,才能很快排出體外,我認為這一通道應該就是中醫(yī)學所說的“三焦”通道。

 

三十四、問:女性胞宮內的病邪是通過什么路徑排出體外的?

 

答:婦科病患者胞宮內瘀滯的一些瘀血、分泌物、邪氣經過按摩治療后,一般可通過陰道排出體外。瘀滯在胞宮內這些病邪被排出體外后,內部的環(huán)境就得到改善,病情就會有所好轉或痊愈。

 

三十五、問:什么叫“心理按摩”,在給患者按摩的時候可以對患者進行“心理按摩”治療嗎?

 

答:因為在對患者進行按摩治療時與患者的接觸時間比較長,醫(yī)者和患者很容易在相互接觸的過程中成為朋友的關系,當醫(yī)者取得了患者的信任后,往往會談論一些引起自己疾病的個人家庭或者生活上的原因。特別是一些女性患者的疾病的形成大都是由于家庭和同事之間的矛盾、生活工作上的不如意等原因,易生氣發(fā)怒,造成心理不健康而引起氣滯血瘀,臟腑功能失調,陰陽失去平衡,日久天長形成疾病的。醫(yī)者了解了患者的情況后,就可以在心理上對其進行開導,讓其明白不正常的心理活動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影響,解除其思想上一些不健康的東西,使其正確的面對生活,面對人生,放棄不愉快的事情,樹立健康的心理和生理理念,患者心理上的負擔解除了,心情開朗舒暢了,人體的氣機也就隨著調暢了,往往在按摩治療疾病時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有利于患者身體的康復。這種方法實際上就是一種心理療法,在對患者按摩的時候伴隨著進行這種治療方法,我們又稱為“心理按摩”。因此,醫(yī)者在給患者按摩的同時,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對患者的進行心理安撫,是有助于患者身體康復的。

 

三十六、問:在臟腑按摩治療中,為什么常采用“拔罐”和“刮痧”作為輔助療法?

 

答:“拔罐”和“刮痧”療法同按摩療法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向疾病作斗爭中逐漸積累起來的寶貴經驗,在民間廣泛流傳和行之有效的物理療法。它們在產生和發(fā)展過程中是并行存在的,相輔相成的,各自的治療方式雖然各有所不同,卻對疾病的治療中發(fā)揮著相同的作用,且各有所長,可以互補其短。病邪滯留在人體內必然導致人體氣滯血瘀,經絡受阻,陰陽失調。拔罐和刮痧療法通過刺激作用而引起局部組織充血和皮內輕微的瘀血,可促使該處的經絡暢通,氣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氣,消炎止痛,祛風散寒,調整臟腑之功效。在臨床上,作為臟腑按摩的輔助治療方法,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是在臟腑按摩療法的長期實踐中獲得的寶貴經驗,因此在本書中做了簡要介紹,以便于讀者學習運用。

 

三十七、問:每次對患者腹部按摩時,都要進行腹部常規(guī)按摩嗎?

 

答:原則上是每次對患者進行治療時都要對腹部進行常規(guī)按摩一遍的。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醫(yī)者可以了解患者腹部當時的狀況,對腹部再次進行診斷,來確定本次治療的重點和手法的運用。當然,如果醫(yī)者通過對患者長時間的治療后,已經相當熟知患者腹部的情況,在治療時就可以簡單的對腹部觸摸一遍也是可以的,不必嚴格按照腹部常規(guī)按摩次序進行操作,就可以針對患者的病情對重點部位進行按摩。因此,在臨床上醫(yī)者要根據(jù)患者的情況靈活掌握運用,不必拘泥于形式。

 

三十八、問:臟腑按摩在人體保健方面有什么獨到之處?

 

答:臟腑按摩療法按摩的主要是維持人體生命正常活動的臟腑組織器官,因此利用臟腑按摩方法進行人體保健,實質上就是對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源進行保健治療,其保健效果應該優(yōu)于其它的保健按摩方法,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可以改善腹腔內消化系統(tǒng)的血液循環(huán),促進對攝入的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可以加速新陳代謝,祛除體內的生理和病理產物,清除致病因素,增強人體的氣血。

 

3、可以調節(jié)人體的陰陽平衡,保持臟腑功能的調和。

 

因此對臟腑進行保健按摩可以使人體的氣血旺盛,消除氣血運行障礙,促進氣血流通,使氣血能夠隨經絡和血脈運行,而內灌臟腑,外營肢節(jié),貫穿上下,使四肢百骸、五官九竅、肌肉皮毛得以濡養(yǎng),有效提高機體的生命力,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保障人體的健康,起到強健身體、防病治病的作用。特別是對于“亞健康”人群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按摩保健方法。

 

 

三十九、問:怎樣才能使手法做到“深透有力,持久柔和”?

答:熟練的按摩手法要求有力、持久、深透、柔和,才能使手法刺激的強度深達臟腑組織器官和病灶部位,從而起到防病治病、強身保健的作用。

“有力”是做好按摩手法的前提,這就要醫(yī)者首先具有強健的體魄,良好的身體素質,具備力量的源泉。其次還要有一定的指力、腕力和臂力。三要具備耐力,而不是蠻力和爆發(fā)力。力量的獲得可通過體育鍛煉和在按摩實踐中積累。只有力量的持久才能深透,使力達臟腑和病灶,收到好的治療效果。

所謂“柔和”是指手法要輕柔緩和,不使用蠻力、暴力,做到“輕而不浮,重而不滯,松而不懈,緊而不僵”。“柔和”的手法可以防止損傷皮膚、軟組織和器官,也會給患者帶來舒適、樂于接受的感覺。因此醫(yī)者在臨床實踐中必須認真刻苦、舉一翻三逐漸練習和感受,才能使手法運用自如,得心應手,作到輕而不浮,重而不滯,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剛柔相濟,達到力的運用與手法的完美結合,充分發(fā)揮按摩的效用。

      四十、問:要使手法做到用力持久深透,在用力上有什么技巧嗎?

答:要做到手法用力的持久深透,除了醫(yī)者要有好的體質和大的體力外,還要講究一定的用力方式。要想得到持久深透的力量,必須力從根發(fā),就是指不是單純的臂力和手的力,手或手指上的力因該是由腳傳膝,膝傳腰,腰傳肩,肩傳肘,肘傳腕,最后傳到指上的,這種從下至上節(jié)節(jié)傳到手上的力,才能源源不斷,才能做到持久深透。另外,醫(yī)者還必須學會運用發(fā)自“丹田”之氣,做到以意摧氣,以氣摧力,氣到力到,才能使力和各種信息能量達到患者的臟腑組織器官和病灶部位,產生手到病除的治療效果。

四十一、問:怎樣掌握運動類手法的治療時間和頻率?

答:腹部按摩常用的運動類手法主要有揉法和撥法兩種。使用運動類手法治療時間的長短主要取決于所治療的部位,一般情況下如果是治療病灶(硬塊或條索)時時間就應該長些。如果是常規(guī)按摩次要部位時,治療時間可短些。運動類手法的頻率一般要控制在每分鐘30次左右,因為只有運動頻率低的情況下,每一次操作的力度才能夠做到深透,產生作用。所以在使用這一類手法時,不要太講究快頻率,這也是段氏臟腑按摩區(qū)別于其它按摩流派的一個方面。

四十二、問:在使用點法和按法時,點按多長時間為宜?

答:在用點法和按法治療時,一般情況下需要點按510分鐘左右。因為只有手法操作到一定的時間,手的力量才能慢慢的由輕到重,由表及里,由淺入深達到臟腑組織器官和病灶部位,發(fā)揮作用,產生療效。在臨床運用中,醫(yī)者要分清主次,靈活掌握,對于主要治療的部位,點按時間可適當長些。對于治療的次要部位點按時間可短些。另外還要根據(jù)患者的病情,掌握好病邪的變化,隨時調節(jié)每個治療部位按摩時間的長短,這需要醫(yī)者有足夠的臨床經驗才能做到。

四十三、問:使用按壓手法時,為什么不能突然撤力?

答:因為在使用按壓手法時,一般持續(xù)的時間較長,力度較大,力量已逐漸滲透到臟腑組織器官內部,這些被按壓的臟腑組織器官就會發(fā)生形狀的改變,如果突然撤力的情況下,被擠壓變形的臟腑組織器官就會突然反彈膨脹,氣血回流填充,患者就會有疼痛和難受感,有時候還會發(fā)生危險。所以在使用按壓手法時,如果按壓的時間較長和力度較大的時候,在撤力的時,因該慢慢逐漸減小力度,使擠壓變形的臟腑組織器官慢慢恢復原來的狀態(tài),這樣才能不會給患者帶來痛苦和避免發(fā)生危險。

      四十四、問:在做臟腑按摩的時候,醫(yī)者因該選擇怎樣的體位進行操作?

答:醫(yī)者體位的選擇要以利于手法的操作為原則。主要體現(xiàn)在要使使用的按摩手法操作起來舒適、便于用力和適合治療的部位三個方面。以按摩腹部為例,醫(yī)者就要位于患者的右側,可以根據(jù)治療的部位和使用手法的不同,可采取站位,可坐在高矮合適的凳子上,也可側身坐在患者右側的床沿上進行操作。如在使用“健脾和胃”按法時,醫(yī)者坐在床沿上操作就比較合適;而使用“翻江倒?!比喾〞r,醫(yī)者就要采用站位,才容易操作;使用“清理盲腸”手法時,坐在凳子上就好操作?!敖∵\三經”、“調和沖任”等操作手法即可選擇站位,也可采用坐位。因此醫(yī)者無論采用什么樣的體位,都要有利于手法的操作,不必拘泥于形式。

四十五、問:在治療“實證”和“虛證”時,手法運用上有什么區(qū)別?

答:“實證”是指病邪在體內的力量和機體本身的抗邪能力都還比較強盛,或者是說病邪雖盛但機體的正氣未衰,正能夠與邪相抗爭。因此“實證”患者多體質較好,在按摩治療時宜選用較重的手法,如:點法、撥法、壓法等,治療時力度可大些,治療時間可長些?!疤撟C”是指人體的正氣已經不足,氣血津液虧虛,臟腑功能減弱,抗病能力低下。因此“虛證”患者多體質虛弱,在治療時宜選用輕柔、輕按等較柔和的手法,治療的時間也不要太長,否則會過多損傷人體的正氣,不利于疾病的恢復,只有在患者病情逐漸好轉,正氣恢復后,才可以加重手法進行治療。

四十六、問:使用“健脾和胃”按法時,怎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答:“健脾和胃”手法的主要作用是消食導滯,調和胃氣和降胃氣,增強胃的消化功能。其主要的操作手法是掌按法,用手掌按壓胃體的個個部位,要想取得好的治療效果,首先就要做到按壓的部位要準確;其次要做到手法操作規(guī)范,手掌按壓在左季肋弓下緣的胃脘時,除拇指外的其它四指的指腹要分別點按在左季肋的肋骨間隙;另外還要做到能夠逐漸增加壓力,力量要能深透持久,按壓時間要長些,以手下產生氣機的運動為佳,但也不必刻意追求有氣的響動。

      四十七、問:使用“疏肝利膽”按法時,怎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答:“疏肝利膽”手法的作用主要是調理肝臟,將瘀滯在肝臟內部的邪氣排出來,提高肝臟的疏泄功能,使人體的氣機能夠恢復通暢。其主要手法為掌按法和肘按法,要想取得好的治療效果,在使用掌按法的時候,用手掌按壓右季肋時,手指應該著力點壓“幽門”穴部位。在使用肘按法時,肘部應該點壓在右季肋的“期門”穴部位。兩種手法的使用都要能夠持久,使力量傳到肝臟的內部,以肋下有氣動的響聲為佳,在撤手法時要慢慢的松力,不可突然撤力。

 

四十八、問:在對患者腹部進行按摩時,因怎樣操作才能避免損傷皮膚?

答:因為大部分患者都未接受過胸腹部按摩治療,皮膚比較嬌嫩,而且腹部的肌肉組織比較柔軟,可縮性大,如果使用按摩手法操作不當,就很容易造成皮膚損傷,影響以后的治療。要避免損傷皮膚,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醫(yī)者必須剪除較長的指甲,使指甲的邊緣保持圓潤光滑,以防止指甲劃傷皮膚。

2、手指的指腹要吸定在皮膚的表面,揉動腹腔內的組織器官時,防止手指與皮膚摩擦,而挫傷皮膚。

3、在手法操作時,因該緩慢柔和,切忌使用蠻力和暴力,因用力過度或不當而損傷皮膚。

4、在用手指按摩時,要用手指的指腹與患者的皮膚接觸,要盡量避免指甲接觸皮膚。

5、在對初次接受臟腑按摩的患者進行治療時,開始治療的時候,手法要用力較小,當患者逐漸適應后再逐漸加大手法的力度。

 

四十九、問:什么樣的疾病患者適宜接受臟腑按摩?

答:臟腑按摩的治療范圍很廣,涉及到內科、婦科、兒科和骨傷科等多種疑難雜癥,對一些急性病和慢性病都有一定的治療效果。根據(jù)臨床經驗,比較適合接受臟腑按摩的患者因該具備如下條件:

1、患者雖然患病時間較長,但臟腑組織器官沒有發(fā)生器質性病變。

2、患者病情發(fā)展緩慢而且穩(wěn)定,在短時間內不會迅速發(fā)生惡化。

3、患者要信任按摩治療的作用,能夠主動的跟醫(yī)者密切配合,有充足的信心和時間接受按摩治療。

五十、問:怎樣才能提高腹部診斷的準確性?

答:要想通過按診準確診斷疾病,一要全面掌握臟腑按摩的診斷理論和診斷方式。二要具備敏銳的手感,能夠靈敏的感觸到患者腹內的病與非病,準確的判斷出疾病的位置、狀態(tài)、深淺、輕重和緩急。三要能夠根據(jù)觸診的結果來斷定患病的臟腑組織器官和可能導致的疾病和癥狀。四要不斷的從臨床中總結診斷經驗,做到多實踐、多體會、多領悟,舉一反三,診斷的準確性就會逐漸提高。

五十一、問:無論對患有什么病的患者都要做臟腑按摩嗎?

答:臟腑按摩也是有一定的治療范疇的,必須要遵循中醫(yī)學“辨證論治”的原則,并不是對任何病癥都要做臟腑按摩的。在對患者進行按摩治療時,首先應該判定其所患的病是不是因為臟腑失調而引發(fā)的。例如:腰痛病,引起腰痛的病因很多,如果是因腎虛引起的腰痛,就需要對臟腑進行按摩治療;如果是因腰肌勞損、椎間盤突出等原因造成的腰痛,就不需要對臟腑進行按摩,直接對患病部位進行對癥治療就可以了。當然按照中醫(yī)學的整體觀念,在做按摩治療時,必須全面考慮疾病的病因所在,不可“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因此在治療一些頭部或四肢疾病時,在對患病部位按摩的同時,必須找到它發(fā)病的根源,對引發(fā)疾病的一些功能失調的臟腑進行按摩調理,才能從根本上祛除病因。

五十二、在治療腰痛患者時,也要做腹部按摩嗎?

答:這就不一定了,醫(yī)者要根據(jù)患者患腰通疾病的病因辨證施治。引起腰通的病因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內傷腎之精氣,出現(xiàn)腰背酸痛,下肢酸軟癥狀的腎虛腰痛;一種是因外感風寒濕邪,出現(xiàn)腰部墜脹酸痛癥狀的痹證,疼痛感的輕重常常和天氣的變化有關;再一種就是由于勞累過度或扭傷,導致腰部肌肉勞損或關節(jié)錯位,出現(xiàn)按之刺痛,轉側仰俯不利癥狀的損傷腰痛。針對患者造成腰痛的原因,一般對內科和婦科疾病導致腎虛而引起的腰痛,就要進行臟腑按摩的治療,才能夠補腎益氣,祛除病邪,產生好的治療效果。

五十三、問:怎樣掌握治療手法的力度?                    

答:治療手法的輕重即指手法作用力的大小。在臨床運用上,治療手法的適宜刺激量與按摩的治療效果密切相關。臟腑按摩是以按摩患者腹部為主的一種治療方法,掌握手法的輕重總的原則是要以患者的病癥和患者的承受的能力為佳,另外還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從年齡上講,青壯年身強氣足,手法的力度宜重些;老年人因身體虧虛,手法的力度宜輕些。

2、從體型上講,體型肥胖者其理厚,用手法治療時力度宜重;體型消瘦者其理薄,用手法治療時力度宜輕。

3、從體質上講,體質強壯精氣旺盛,用手法治療時力度可重些;體質虛弱虧損者,用手法治療時力度應該相應減弱。

4、從病癥的虛實上講,對實證患者用手法治療時力度宜大;對虛證患者用手法治療時力度宜小。

5、從施治次數(shù)上講,初次接受治療的患者,手法力度宜輕;患者接受幾次治療逐漸適應后,手法可以相對加重些。

6、從病位上講,病位深者,用手法治療時力度宜大;病位淺者,用手法治療時力度宜小。

在臨床操作時,醫(yī)者要綜合分析患者的情況,在施治過程中逐步確定治療手法的輕重,才能做到恰到好處。

五十四、問:怎樣掌握每次按摩治療時間的長短?

答:臟腑按摩每次施治時間的長短也是決定治療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確定每次按摩時間的長短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要視患者的年齡、性別、體質、病變部位和病證的虛實而定。段氏按摩在臨床應用中對一些慢性臟腹疾病進行治療時,治療時間一般控制在1個小時左右,少則不低于30分鐘,多則不超過2個小時。治療時間短則達不到治療目的,時間過長又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給患者造成損傷。這就要求醫(yī)者在對患者進行每次治療時必須掌握患者當時的病癥具體情況,然后確定出這次治療時間的長短。在治療過程中還要注意觀察患者癥狀的隨時變化,特別是臟腑氣機的變化。還要不斷詢問患者的感受以及根據(jù)治療的情況判斷這次治療是否達到預計的目的來隨時改變治療時間。以確保對患者每次治療達到最佳效果,又不會治療過度,起到相反的作用。

五十五、問:對于不同的病灶應如何選擇有效的治療手法?

答:在前面的書中已經對臟腑按摩手法治療的部位和作用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在這里著重對位于腹內的一些病灶應采用哪些具體手法做個說明。

1、條索狀病灶,主要采用橫撥手法,因該手法刺激強度較大,有利于將硬化的條索軟化,使其逐漸消散。

2、硬塊狀病灶,主要采用掌按、指點和指撥揉手法。對于較大的硬塊可先用掌按法,在用指點法,逐漸加大刺激強度,然后用指撥揉手法,使其由硬變軟,逐漸消散化解。

3、氣狀病灶,主要采用掌按和揉法,通過掌按和揉法作用,使滯于腹內的邪氣發(fā)生移動,最后迫使其排出體外。

當然在臨床實際運用上,醫(yī)者還要針對各種不同病灶的具體情況靈活掌握選擇合適的治療手法,才能取得好的治療效果。

五十六、問:在按摩“積塊”時,為什么常采用按法和撥法?

答:患者腹部內的“積塊”狀物,多為常年積累所生,為病邪之所凝聚,影響著正常的氣血暢通,按之多固定不移,并伴有疼痛感或者不舒適的感覺,有的還會出現(xiàn)刺痛或劇痛,患者拒按,這就是中醫(yī)所說的“痛則不通”。在開始按摩這些“積塊”時,多采用掌按法和輕揉法,這些手法的刺激量較小,患者能夠接受和忍耐。當“積塊”隨著按摩逐漸變軟,按時患者的疼痛感逐漸減輕后,可采用刺激較重的點法和撥法,并根據(jù)患者的感受逐漸加大手法的力度和增加治療的時間,使“積塊”在外界和內部的作用下逐漸“液化”和“汽化”,轉化成可移動液態(tài)或氣態(tài),疏散開的病邪就回隨著氣血的暢通而消散,最終排出體外。

  五十七、問:在按摩“條索”狀物時,為什么常采用撥法?

答:久病的患者,其腹腔內常會有“條索”狀物,大都是由于長期患疾病,病邪積聚,氣滯血瘀而形成的,其形狀如“條索”,有長有短,有粗有細,觸之堅硬,患者大都有疼痛感。條索存在腹部會影響氣血的運行和臟腑功能,是造成久病不愈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對“條索”進行按摩時,主要采用指撥法,用手指對“條索”進行橫撥,力量由輕到重,以患者能夠承受為宜。因為在使用指撥法橫著撥動“條索”時,如同用指撥動琴弦,刺激量較大,易使堅硬的“條索”軟化消散,作用效果較好。

  五十八、問:如果患者的腹部又大、又硬、又有彈性(俗稱“膠皮肚”),在開始治療時因該采用哪些手法?

答:因為當代的人們生活條件較好,大都身材比較肥胖,有些患者的腹部脂肪肥厚,肚子很大。對這些患者在開始進行腹部按摩時,手指很難觸到腹腔內的臟腑組織器官和病灶,因此在對這些患者進行臟腑按摩治療時,應該采用抓拿法、掌揉法、掌按法、指撥法等手法,使其腹部變軟,彈性變小,只有這樣才能“水落石出”,才能采用其它手法觸摸到腹內的情況,進行進一步治療。

五十九、問:按摩四肢穴位時常用哪些治療手法?

答:在按摩四肢穴位時,按照需要治療的刺激量和效用的不同,多采用點法、揉法和撥法三種治療手法。點法具有深透性,揉法具有緩解性,撥法具有傳導性,這三種手法經常交替使用。操作時,可先對穴位進行點按,產生得氣感后,再采用撥法,促使氣感沿經絡放射傳導,最后用揉法來緩解重刺激,來對治療的部位進行放松。

  六十、問:對患者的四肢穴位按摩時,一般治療多長時間為宜?

答:在對患者進行腹部按摩后,如果再選取四肢經絡穴位按摩治療的話,一般每個穴位需要點按或撥揉15分鐘,每個穴位的具體治療時間的長短可根據(jù)施治穴的主次和治療效用而定。如果是主要的穴位,按摩時間可長些,次要的治療穴位按摩時間可短些,無論治療時間的長短,都要是患者局部出現(xiàn)酸脹感或放射感,有的穴位按摩時還會有麻脹感或刺痛感,這是一種得氣現(xiàn)象,只有產生了這種現(xiàn)象才能有好的療效。

 

 

 

 

 

 

 

 

 

 

 

 

 

 

 

 

 

 

 

 

 

 

 

 

 

 

 

 

六十一、問:怎樣理解臟腑按摩中的“法無定法”。

 

答:“法”是指臟腑按摩的治療原則。包括按摩治療疾病的理論法則和手法使用法則。臟腑按摩療法在治療疾病中有其固有的治療理論和治療手法,但是中醫(yī)學有“同病不同癥,同癥不同病”之說,而且對同一個患者在治療的不同階段其病癥也是在不斷的發(fā)生著變化,因此對于同一種疾病或者同一種癥狀,以及對一個患者的不同治療時期,醫(yī)者就不能拘泥于書中所講的固定治療方法,必須針對臨床患者疾病的具體情況,根據(jù)書中所闡述的理論和手法治療疾病的思想指導下,辨證論治,隨時根據(jù)患者的病情的變化,靈活機動,隨心所欲有創(chuàng)造性的去選擇準確的治療方法和治療手法,這就是臟腑按摩中所說的“法無定法”。只有這樣才能使用臟腑按摩療法治療千奇百怪的各種疑難雜癥。

 

六十二、問:對于剛開始接受臟腑按摩治療的患者,應該著重治療腹部的哪些部位?

 

答:在對患者進行臟腑按摩時,首先必須做出正確的診斷,全面掌握患者的腹部癥狀,然后才能確定腹部的重點治療部位。一般情況下,對于病史較長的慢性病患者而言,大部分腹部排泄系統(tǒng)存在功能障礙,開始治療時,應著重施治乙狀結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盲腸以及腹部左側幾個部位,使這些部位的氣血暢通,機能增強,排泄暢通,就為以后治出的病邪和病氣的排出打開了通路。防止治療出來的病邪和病氣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而滯留體內,造成患者病情加重,產生相反的效果。

 

         六十三、問:對患者每次腹部按摩治療后,都要對患者的背部也進行按摩嗎?

 

答:是否對患者的背部進行治療,這要看患者的疾病和病情而定。一般對病情較輕的或者背部有明顯癥狀的(如氣血瘀滯,有明顯的痧象等),或者對背部治療后對腹部氣機的擴散、升降的變化沒有多大影響的患者,是可以對背部同時進行治療的。但對于那些病情較重,臟腑內病邪較多的患者,在治療初期,當醫(yī)者還沒有全面掌握疾病的變化規(guī)律的時候,一般不要按摩患者的背部。其原因是:在對患者臟腑按摩治療后,積聚在臟腑里面的病邪就會發(fā)生由固態(tài)到液態(tài)至氣態(tài)的一個微妙的轉化過程,也就是說瘀滯在體內的病邪就會發(fā)生體積有小變大的一個擴散過程,如果這些擴散開的病邪能夠及時排除患者的體外,那樣病情就會很快好轉,但在實際治療中,并非如此,而是由于大部分患者的身體素質都很差,正氣不足,治療出來的邪氣就不能在正氣的推動下排出體外,從而就擴散到了其它的部位,尤其是接近于背部,沉積在深層里,如果這時對背部進行治療的話,必然會導致邪氣大量的體積擴大,但又不能及時排除,就會使人體不能夠承受,而加重病情,甚至出現(xiàn)危險。

 

  六十四、問:段氏臟腑按摩有背部常規(guī)按摩步驟嗎?

 

答:段氏臟腑按摩在對背部治療上是沒有常規(guī)按摩步驟的。臨床上,醫(yī)者在對患者背部進行治療時,根據(jù)患者背部的癥狀和臟腑病情的變化有目的性的選擇行之有效的手法直接對重點部位進行治療就可以。

 

六十五、問:什么時候才能對患者背部進行按摩治療呢?

 

答:對患者的背部進行治療也是臟腑按摩治療疾病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但要把握好治療的時機。一般要對患者的腹部治療到一定的程度后,即腹部氣機暢通,正氣恢復,癥狀減輕時,就可以對背部進行按摩,將沉積在背側的病邪治出來,讓它能夠排除體外。但醫(yī)者要注意每次治療時邪氣擴散的量不要太大,以患者能夠適應并能排出為準,這樣隨著沉積在人體深處的病邪的排出,患者病情就回大大好轉,以至痊愈。

 

六十六、問:對患者背部按摩時,應該著重選擇哪些手法?

 

答:保健按摩是以客人舒適為目的的,而治療按摩是為了治愈患者的疾病,因此在對患者背部按摩時,使用的手法不同于保健按摩,應該采用一些較重的手法,才能是力達病所,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一般情況下,在對患者背部按摩時常采用肘按法和肘撥法,也采用揉法、拿法、推法等放松肌肉的手法來緩解重手法對背部肌肉的刺激。

 

  六十七、問:女性患者月經來潮期間是否可以進行腹部按摩?

 

答:女性患者在月經來潮期間是不宜做腹部按摩治療的。因為女性在月經來潮期間,胞宮內粘膜脫落,子宮壁毛細血管破裂,產生經血,而按摩腹部會促進血液循環(huán),有可能引起經血過多,或者由于手法使用不當造成子宮內壁損傷,影響子宮內膜的恢復,延長經期。因此在女性患者在月經來潮期間是不宜做腹部按摩治療的,特別是在治療婦科疾病時,當患者月經來潮時要終止腹部按摩,但可以選擇肢體上的一些經絡穴位進行治療。

 

六十八、問:在治療疾病的整個過程中,一般按照怎樣的治療程序進行?

 

答:段氏臟腑按摩在對患者疾病的治療過程中治療程序總的指導原則是:先干后枝,先前后背,先下后上,先上后下,先左后右。這個指導原則不僅適用于對一個疾病的整個治療過程,也適用于對患者的每次按摩治療。它的意思是指在按摩治病過程中應先治療人體的軀干,再治療頭頸和四肢;在治療軀干時,應先治療胸腹,再治療腰背;在治療胸腹時,應先治療腹部,再治療胸部;在治療腹部時,應先治療上腹部和左側腹部,再治療下腹部和右側腹部。這就是說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首先是重點治療腹部,通過對腹部的按摩,增強脾胃的運化和肝的疏泄功能,促使機體的正氣恢復和氣機的調暢,同時把瘀滯在腹內臟腑組織器官的病邪按摩散開,將大部分瘀積和邪氣排出體外。然后再治療背部,使滯留在背部和臟腑深層的病邪疏散并排出體外。最后在按摩頭頸和四肢,把滯留在四肢及其它部位的病邪移至到腹部并排除體外。經過這樣一個治療過程,最后就會將人體內的病邪全部清理出去了。當然這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治療結果,實際上人就象一臺機器一樣壞了再維修,是很難恢復到原來的樣子的,人體內的病邪也是很難被全部清除體外的,最后患者身體恢復的如何,這還要看患者自身在今后的自我身心的調理。當然,在臨床上,醫(yī)者還要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辨證論治,靈活運用,不可死搬教條。

 

六十九、問:按摩治療腹部疾病時,還需要采用遠距離取穴按摩治療嗎?

 

答:因為段氏臟腑按摩的主要特點是用手法直接作用于患者臟腑器官和在臟腑內的病灶部位,所以在治療一些臟腑疾病時需要以腹部按摩為主,選擇人體肢體的經絡穴位進行治療只是作為一種輔助療法,一般情況下不必采用。當然對于一些因臟腑功能失調引起的頭部或四肢病癥的患者,在對臟腑按摩后,也要進行按摩治療,以標本兼治,而達到較好的療效,這也遵循中醫(yī)學的整體理論。

 

七十、問:對什么樣的患者用“補法”或“瀉法”?

 

答:中醫(yī)學認為“實則瀉之”、“虛則補之”。因此在臨床上,醫(yī)者必須要了解疾病的“虛與實”,才能更好的選擇使用“補”或“瀉”。一般情況下,如果患者的體質較好,正氣未衰,應以瀉為主,手法操作上可以重些,治療的時間可以長些,做到瀉中有補。如果患者久病,體質比較虛弱,正氣虧損較厲害,應以補為主,手法操作可輕些,治療時間可短些,做到補中有瀉。實際上,無論什么樣的按摩手法都不是單純的一種或“補”或“瀉”作用的手法,都有雙重的治療作用,只是側重點不同而已。

 

七十一、問:按摩治療心臟病時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

 

答:心臟病是一種很危險的疾病,突發(fā)性是它一個重要的特點,因此對心臟病患者進行按摩治療時必須特別小心,以防發(fā)生意外事故。根據(jù)臨床經驗,在治療心臟病患者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合適的治療時間。經科學研究證明,心臟病患者易在每天晚上睡眠和早晨發(fā)病率較高,而在下午兩點鐘以后,發(fā)病率較低,是心臟病患者的安全時段,因此在對心臟病患者進行按摩治療時易選取這個時段。

 

2、必須采取正確的治療程序。在對心臟病患者進行按摩治療時,開始不可對患者腹部按摩,而是首先對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以及前胸部、季肋部和胸背部的心俞、厥陰俞等心臟周圍的經絡、肌肉和穴位進行按摩治療,以促進心臟周圍組織的氣血運行,減輕心臟的負擔,初步改善心臟的功能,緩解癥狀。

 

3、要掌握好體內氣機的升降出入運動。在對心臟病患者進行按摩時,要時刻注意臟腑氣機的升降,以防止邪氣上逆,危及心臟,又要防止氣降過多,使心氣不足,造成氣脫發(fā)生危險。

 

4、對于一些較重的心臟病患者最好不要進行按摩治療,以防治療不當發(fā)生醫(yī)療事故。

 

        七十二、問:腫瘤病患者手術治療后,可以進行臟腑按摩治療嗎?

 

答:中醫(yī)學認為腫瘤病的發(fā)病原因,不外是由于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過度勞傷,或者感受外來邪毒,引起機體陰陽平衡失調,臟腑經絡功能失司,出現(xiàn)氣滯、血瘀、食傷、濕聚、痰結、邪毒壅聚等一系列病理性改變,最終釀成的。因此,腫瘤患者雖然采用手術將惡化的病變部位切除了,但導致疾病的內在病因卻沒有被消除,滋生腫瘤的土壤仍然還存在,很容易舊病復法。要想徹底使腫瘤患者痊愈,就要必須清除患者機體內滋生腫瘤疾病的土壤,因此患者在手術切除病變部位后,必須進一步使用其他方法進行治療,才能夠取得好的恢復效果。患者在使用其它治療手段的時候,可以采用臟腑按摩療作為輔助治療。通過臟腑按摩可以起到疏通經絡,調理陰陽,扶正祛邪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機體的免疫力,促進身體的進一步康復。又因為腫瘤疾病的發(fā)病比較迅速,而按摩產生的效果相對比較緩慢,所以以防耽誤病情,給患者帶來損失,醫(yī)者最好沒有大的把握的情況下不要接收這類患者。

 

七十三、問:中風后遺癥患者,需要臟腑和患病肢體一并按摩治療嗎?

 

答:中風后遺癥,即偏癱,又叫半身不遂。中醫(yī)學認為其因多因心火暴盛;或肝郁化火,肝陽上亢;或正氣自虛,血液運行遲緩,淤血阻塞經絡等;或腎陰虧虛,肝陽偏亢,陽動化風等因所致。致因隨多,而“熱甚生風”、“陽動化風”與“虛風內動”是導致風自內生而致病的主要原因。

 

患者中風后,會出現(xiàn)腦血管破裂或者堵塞,往往病情控制后,會造成腦內淤血或栓塞的血管壓迫腦神經,使腦神經失去對應身體部位的支配能力,導致患者遺留舌強語塞、口眼歪斜、半生不遂等癥狀。

 

因為中風后遺癥的病因在于臟腑的功能失調,所以在治療這種病的時候,做臟腑按摩是非常必要的,通過臟腑按摩可以調理臟腑功能,補腎填髓,平衡陰陽,有利于對腦髓的滋養(yǎng),促進神經的恢復,提高肌體的免疫力。同時,有利于其它受損器官的恢復。對遺留疾病部位也必須治療,通過疏通患病部位的經絡,行氣活血,以防止肌肉萎縮,關節(jié)不利,促進功能的恢復。

 

七十四、問:什么樣的病癥需要采用“拔罐”或“刮痧”療法?

 

答:“拔罐”和“刮痧”療法作為臟腑按摩的輔助治療方法是不可缺少的,其主要適用于以下兩種病癥:一種是患者由于感受風寒濕邪,造成邪氣滯留于體表肌膚,阻礙氣血的運行,出現(xiàn)局部的不適或疼痛癥狀,可采用此法以驅風散寒、溫經通絡、祛濕除邪、舒經止痛,能起到較好的治療作用。另一種是對于一些臟腑慢性病患者,由于其患病日久,正氣必虛,形成氣滯血瘀,影響氣血的暢行,利用此療法可以起到開達郁結、活血化瘀、疏通經絡、促進氣血循環(huán)的功效,從而通過經絡對臟腑起到調節(jié)作用,有利于臟腑功能的提高和恢復。

 

七十五、問:每次按摩治療時,都要對患者進行“拔罐”和“刮痧”治療嗎?

 

答;是不需要的。因為“拔罐”和“刮痧”產生的痧象是由于皮下的毛細血管破裂出現(xiàn)的滲血現(xiàn)象形成的,如果連續(xù)“拔罐”或者“刮痧”就不利于毛細血管的修復,滲出的淤血就不易被吸收,反而影響氣血的運行。另外,還容易造成“拔罐”或“刮痧”部位皮膚的損傷。因此不必在每次按摩治療的時候,進行“拔罐”或“刮痧”療法。一般要在46天后,待“拔罐”或“刮痧”形成的痧象消退后,在進行下一次治療,這樣有利于破裂毛細血管的愈合和淤血的吸收。在臨床上,如果對患者進行“拔罐”或“刮痧”治療時,皮膚上不再出現(xiàn)痧象,就不要再使用這兩種治療方法了。

 

七十六、問:如果患者皮膚上有“痧”存在,因該選擇那種出“痧”方法治療比較合適?

 

答:出痧的方法常用的有刮痧、拔罐和扯痧三種方式,根據(jù)“痧”在體內分布的深淺不同,因該選擇不同的出痧方法。一般“痧”在皮膚表層,可用“刮痧”法;“痧”在皮膚下較淺的肌肉層,可用“拔罐”法;“痧”積累日久,位于肌肉或臟腑深層,可用“扯痧”法。

 

七十七、問:有的患者在接受按摩時,腹部皮膚上會出現(xiàn)紫黑色的瘀血斑點,這是為什么?

 

答:這是因為患者久病導致腹部肌肉氣滯血瘀造成的。當使用點法或撥法等重手法治療時,患者腹部肌肉因血液循環(huán)不暢,就會產生出“痧”的現(xiàn)象,而出現(xiàn)黑色或紫黑色的斑點,這屬于一種正常的現(xiàn)象。醫(yī)者在對患者開始治療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使用手法要輕而柔和,隨著進一步治療,患者腹部的血液循環(huán)得到改善,這些瘀血斑點就會逐漸消退,同時也說明按摩治療產生了療效。

 

七十八、問:什么時間對患者腹部按摩治療效果好?

 

答:在對患者進行腹部按摩的時間一般因選在患者飯后一個小時后或飯前比較好。因為空腹按摩時,醫(yī)者能夠比較準確的用手出到腹部內的臟腑器官和病灶,患者胃和腸道內也不因為存在大量食物而被按壓時產生憋脹感,治療時感到舒適

 

七十九、問:在一天中,患者接受幾次臟腑按摩治療為宜?

 

答:對于一般疾病的患者,每天按摩治療一次即可,因為患者在接受按摩治療時,參與的是被動運動,是要消耗本身的體能的,被按摩的部位有可能產生局部的疲勞或者輕微的損傷,所以患者接受按摩后,其身體和被按摩的部位都要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自我調節(jié)和恢復,如果在同一天中對患者進行多次治療,不但不利于疾病的治療,反而會給患者造成負面的作用。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對一些特殊疾病的患者,也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在一天中也可以多次治療,以便更好的提高療效。

 

          八十、問:對于慢性疾病患者,一般需要按摩多長時間就能取得療效?

 

答:治療疾病時間的長短,與患者患病時間的長短和患者的體質,以及患病臟腑的部位,病癥的輕重,按摩醫(yī)師的技術高低,患者的配合治療情況有密切的關系。因為臨床上接受按摩治療的患者大都是經多方治療效果不太理想的疑難雜癥,所以根據(jù)經驗,一般以10按摩治療為一個療程,經過12個療程的治療,患者就會感到病情癥狀有所改變,感受到按摩的療效。根據(jù)病情的不同,大部分經過12兩個月左右的治療就會感到身體狀況有明顯的改善,癥狀就會消失,有的甚至完全康復。當然由于疾病的復雜多變,有的需要更長時間的治療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醫(yī)者在給患者進行按摩治療時,最好根據(jù)患者的疾病,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告訴患者治療所需時間的長短,使其在思想上能夠接受,樹立和疾病斗爭的信心,相信按摩治療的效果,做到與醫(yī)者的相互配合,才有利于對疾病的治療,防止由于治療時間的緣故而使患者失去信心,耽誤治療。

 

 

  八十一、問:患者接受完一個療程治療后,休息幾天再治療效果好,還是連續(xù)治療效果好?

 

答:這要看患者治療后產生效果的具體情況而定,醫(yī)者可以靈活掌握。在臨床上,一般對于慢性疾病患者,治療完兩個療程后,如果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轉,就可以休息幾天,再繼續(xù)治療,以便使患者有自我恢復的時間,對疾病的治療是有好的作用的。如果患者病情經治療一兩個療程后,隨有好轉,但仍然不穩(wěn)定,就不要歇息,應該接著連續(xù)治療。如果患者經過幾個療程的治療后,病情已明顯好轉或者基本痊愈,這時候就可以隔12天按摩治療一次,既可以繼續(xù)鞏固治療效果,亦可使患者能夠有充足的自我恢復和調理的時間。

 

八十二、問:按摩腹部時,怎樣防止邪氣上逆?

 

答:要防止邪氣上逆,首先必須打開魄門,疏通腸道,使治療出來的病氣有通暢的排泄通路。其次要控制好每次治療產生的邪氣量,不至于因為治療出的邪氣量過大,又不能及時排出而上逆。三在治療時,一只手按摩下腹部時,另一只手可用手指點住“巨闕”穴迎之,防止邪氣上逆。另外,在腹部排泄通路不太暢通,病情未緩解時,應盡量少治療下腹部,因為下腹部以補氣為主,治療時間過長后易推動邪氣上逆。

 

        八十三、問:按摩治療時,患者腹部的氣機向胸部、肋部和頭部上逆時,因采取哪些方法處理?

 

答:在對患者腹部進行按摩治療時,按摩散開的腹部邪氣有時不能及時排除體外,就會出現(xiàn)腹部漲滿,甚至向上逆至胸部、肋部或者頭部的現(xiàn)象,導致患者胸肋脹滿憋悶或者頭疼、頭暈,有的甚至出現(xiàn)心臟功能失常、呼吸異常等現(xiàn)象。遇到這種情況,一般可采用以下幾種手法進行化解:

 

1、如果氣逆胸部,可點壓胸部的氣戶、膻中、巨闕等穴位,并用推法向下反復推按胸部中央和肋間兩側。

 

2、如果氣逆至肋部,可點壓兩肋部的大包穴,用推法向下反復推按兩季肋部。

 

3、如果氣逆至頭部,可點壓百會、推橋弓。

 

4、如果感到心臟不適,可加揉極泉、心俞、膈俞、內關等穴位。

 

5、如果出現(xiàn)呼吸不暢,可點天突、中府、云門、肺俞、曲池、合谷等穴位。另外,還可以點按腹部的中脘、建里和天樞穴,重點治療乙狀結腸部位,以降腹部之氣,拿肩井以調全身之氣。

 

在實際臨床運用中,醫(yī)者要根據(jù)患者的具體反映,采取一種或多種方法相結合的方式辨證施治,才能取得好的治療效果。另外,在按摩治療時,一般是要防范出現(xiàn)氣機上逆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的,因此醫(yī)者在給患者治療的時候要時刻注意腹內氣機的變化,以防出現(xiàn)這中現(xiàn)象的發(fā)生,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八十四、問:在按摩治療的時候,患者出現(xiàn)“氣脫”現(xiàn)象因該采取那些急救措施?

 

答:在對一些患病時間較長體質虛弱正氣虧損厲害的患者進行按摩時,如果治療時間較長或者使用手法不當,容易造成患者本身的正氣下陷,出現(xiàn)呼吸急促,氣脫,甚至休克等現(xiàn)象的時候,如果搶救不及時的話,就很容易發(fā)生生命危險。如果醫(yī)者遇到這樣的情況,要沉著冷靜,辨別癥狀,及時采取合理的急救措施。一般可選用掐人中穴、點雙臂內關和外關穴、點雙足涌泉穴、用手掌順時針按揉關元和氣海兩穴、人工呼吸幾種急救方法促使患者復蘇。如果效果不理想的話,應及時送到就近的醫(yī)院進行搶救治療。

 

八十五、問:按摩治療出來的病氣排出后,為什么治療一段時間后就又會產生呢?

 

答:這是有兩個原因造成的,一個是患者體內的病邪會隨著不斷的治療又就轉化成了氣態(tài)的物質,另一個原因是因為患者本身有病,還沒有痊愈,自我調節(jié)的功能還很弱,治療散開的病氣雖然不斷的排出,但新的就又不斷的產生。隨著疾病的逐漸好轉,病氣就會越來越少了,到身體康復后,體內如果再產生的不良物質在正氣的作用下就會隨時排泄出體外的。

 

八十六、問:在按摩腹部時,腹內邪氣移動到什么部位,手就要隨著治療什么部位嗎?

 

答:在治療腹部時,腹內病邪會隨著治療有一部分會被“氣化”而轉化為無形的氣態(tài)的物質,形成邪氣,邪氣可以在腹腔內游走,當邪氣移到某些部位時如肓腸、小腸時,有時候就會停滯不動,不能夠順利的排出體外。這時可用治療該部位的手法對其重點施治,以促使病邪能夠移動下行,直到其從魄門排出體外,因為將體內病邪排出體外,是臟腑按摩治療疾病的一個重要原則,因此治療時,手隨著病邪的移動而移動,并將其最終驅逐體外是非常必要的。

 

八十七、問:按摩治療到發(fā)出什么樣的氣響動的聲音時,才能判斷這些病氣能夠排除體外?

 

答:根據(jù)臨床經驗,在腹部發(fā)出的聲音的不同,我們把它分為“水音”、“水氣混合音”和“氣音”三種。

 

“水音”就是在晃動或揉動腹部是發(fā)出的水晃蕩的聲音,就象我們喝了很多水后,搖晃腹部發(fā)出的那種聲音?!八簟币话阄覀冋J為是腹腔或胃內存在的水或滯留的濕邪,為液態(tài)的病邪,還不能以氣態(tài)的病氣方式排除體外。

 

“水氣混合音”是指水和氣攪和在一起晃動時發(fā)出的“咕咕”或者“嘩嘩”的聲音。“水氣混合音”,說明有些病邪已經轉化為氣態(tài),但仍然和液態(tài)的病邪粘滯在一起,部分能夠脫離出來慢慢排除。

 

“氣音”就是單純的氣膨脹或擴散時發(fā)出的“啪啪”的聲響?!皻庖簟闭f明是已經全部轉化為密度很小的氣態(tài),往往在聽到聲響的同時就會很快的從魄門排除。

 

當然在具體的治療過程中,醫(yī)者不要刻意去追求聲響,有的時候沒有聲響出現(xiàn),大量的病氣也會隨著患者的正氣的恢復,被正氣驅除體外。

 

八十八、問:治療多長時間后,患者體內的“瘀積”才能排出體外?

 

答:根據(jù)臨床經驗,對于慢性疾病患者一般經過3個多療程的治療后,積滯在體內的一部分“瘀積”就會被活動散開,被活動散開的“瘀積”在體內的附著力就會減小,在腸道的蠕動和正氣的推動下就會從魄門排出體外。體內的一些硬塊和條索以及存在體內的“垃圾”也會隨著在按摩的作用下通過新陳代謝逐漸隨著血液循環(huán)進入排泄通道內隨時排出體外,因此體內的瘀積并不是一次就能全部排出體外的,將隨著按摩的治療不斷的排泄,直到排完為止。

 

八十九、問:臟腑按摩治療后,從患者體內排泄出的“瘀積”是什么樣的?

 

答:“瘀積”是指滯留在體內的廢物和病邪,主要瘀滯體內的痰飲、水濕、瘀血、病氣等一些致病物質和病理產物,這些物質日積月累就成存于人體內的“垃圾”,影響人體氣血的運行和臟腑正常功能,造成人體產生疾病。經過按摩治療后,由于人體的臟腑功能增強,氣血旺盛,哪些存于體內的“垃圾”又在手法的作用變“活”,隨著新陳代謝,就會排出體外。

 

“瘀積”的形狀多少和顏色因患者病癥和患病時間的長短等因素不同而不同。其形狀一般為滑粘膠凍狀,可集中排出,也可附著在大便表面一起排出。一般久病的患者排出的較多,病程時間短的患者排出瘀積的較少。病癥輕、病程短的患者排出“瘀積”的顏色,一般為白色或淡黃色;病癥較重、病程較長的患者排出的“瘀積”的顏色一般為淡紅色或黑紅色;病癥重,病程長的患者排出的“瘀積”的顏色一般為黑紅色或紫黑色。

 

由于患者的疾病錯縱復雜,因此排出的“瘀積”,也是各不相同,變化無常,這就需醫(yī)者在臨床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

 

        九十、問:對每個患者使用“翻江倒海”揉法時,上腹部都會發(fā)出“嘩嘩”的聲響嗎?

 

答:這種情況不一定每位患者都會出現(xiàn)的。根據(jù)臨床經驗,有的患者初次治療時就會發(fā)出聲響;有的患者治療幾次后才會發(fā)出聲響;有的患者在治療時有時會有聲響,有時就沒有了;有的患者上次治療是有聲響,下次治療時又就沒有了;有的患者始終有聲響:有的患者疾病痊愈了,始終也不會發(fā)出聲響??梢姴煌幕颊吆筒煌募膊∈遣灰粯拥?,因此在使用“翻江倒?!比喾ㄊ遣槐匾桃馊プ非舐曧?,有無聲響同樣會起到治療效果的。我們認為在揉動上腹部時,發(fā)出的聲響是沉積在內部的水濕和濁氣共同發(fā)出的,響聲的不同可以辨別病邪的深淺、沉浮、多少以及它的性質,這種辨別需要醫(yī)者在臨床實踐中慢慢體會,才能鑒別。

 

九十一、問:一些正在服用藥物治療的患者,在接受按摩治療后,還需要繼續(xù)用藥嗎?

 

答:這就要看患者疾病的具體情況而定了。若患者病情比較穩(wěn)定,可用可不用藥物維持,即停止用藥后對病情的發(fā)展沒有較大的影響時,在接受按摩治療后是可以停止用藥的。若患者的病情對藥物具有依賴性,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等,患者在接受按摩治療后必須繼續(xù)服用藥物來控制,當按摩治療產生效果后,患者可以逐漸減少藥物的的用量,直到停止用藥。

 

九十二、問:患者在接受按摩治療的同時,又服用藥物治療,是否影響按摩的治療效果?

 

答:臟腑按摩的主要理論依據(jù)就是“平衡陰陽”、“扶正祛邪”,通過一定的手法對臟腑進行按摩調理后,促使臟腑的功能提高,從而加速機體的新陳代謝,以生化氣血、補腎益氣,以正勝邪,祛除疾病,恢復健康。根據(jù)臨床經驗,患者在接受按摩治療的同時,如果服用“瀉下”一類的藥物,往往會影響治療的效果,因為“瀉下”的藥物在清瀉體內病邪的同時,也會損傷人體內的正氣,不利于人體正氣的恢復,正氣不能恢復,就不容易將按摩治療出來的病邪驅除體外,就會對疾病的好轉和身體的康復產生負面的影響。

 

九十三、問:患者經按摩治療后癥狀未完全消失,是否可以繼續(xù)用藥物進行治療?

 

答:臟腑按摩和其它治療方法一樣,并不是“包治百病”,在治療效果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大部分患者經過臟腑按摩治療后,其臟腑功能都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體內瘀滯的病邪和病理產物會被消散化解,清除體外,使人體的新陳代謝,消化吸收,氣血運行功能增強,這樣如果再使用藥物(特別是中草藥)做進一步治療的話,藥效在體內就會更好的發(fā)揮作用,產生更好的治療效果。因此患者在接受按摩治療未痊愈后,可以繼續(xù)用藥物進行治療,不會影響按摩治療的效果。

 

九十四、問:在按摩腹部時,是用手直接接觸患者腹部皮膚操作好,還是隔著衣服或按摩巾治療效果好?

 

答:傳統(tǒng)的做法是治療時要直接接觸患者的皮膚的,一般不用按摩巾。用手直接接觸患者皮膚進行手法操作的好處主要有:

 

1、醫(yī)者的手緊密接觸患者操作部位的皮膚,可與患者形成一個整體,提高觸摸的靈敏度,容易感受和辨別腹的臟腑組織的位置以及病邪的變化,保證醫(yī)者治療的準確的性。

 

2、有利于醫(yī)者將按摩時產生的熱能、機械能等信息能量傳遞給患者的臟腑和病灶。

 

3、醫(yī)者的手和患者的身體緊密的吸附在一起,按摩時患者會感到非常的舒適。

 

當然在臨床上,患者不愿意接受直接接觸的方法,也可以隔著衣服或者按摩巾進行操作,但會影響一定的治療效果。

 

九十五、問:醫(yī)者與患者配合是否密切,對按摩治療效果有影響嗎?

 

答:因為在使用按摩治療疾病時,醫(yī)者和患者接觸時間比較長,而且醫(yī)者是利用自身的能量傳遞給患者,來為患者祛除病邪的,所以在治療過程中,兩者必須密切配合才能取得好的療效。醫(yī)者在為患者按摩時必須集中思想,全身心地投入到治療當中,要與患者融為一個整體,做到“全神貫注,形神合一”,好比是自己在與疾病做斗爭一樣?;颊咭惨仨毿湃吾t(yī)者,積極主動配合,樹立與醫(yī)者共同為治療自己的疾病而努力的思想。醫(yī)者和患者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只有這樣才能最終戰(zhàn)勝病魔。

 

九十六、問:可以一邊按摩一邊和患者聊天嗎?

 

答:這要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如果患者病情較輕,而且善于交談,醫(yī)者是可以和患者進行聊天的;如果患者病情較重,需要安靜,不宜多說話,就不要主動與患者聊天;如果有的患者性格開朗健談,邊治療邊聊天也可以的;有的患者性格內向,不善言談,醫(yī)者就不要打擾他們。當醫(yī)者在與患者聊天時,不要顧此失彼,注意力應該仍然放在按摩治療疾病上。

 

九十七、問:在對患者進行臟腑按摩治療的同時,是否還可以結合針灸治療?

 

答:針灸療法也屬于中醫(yī)療法范疇的一種物理療法,其治療原理與按摩療法的原理有許多相同之處,在治療疾病方面有其獨特的療效。因此,在對患者進行按摩治療的同時,如果患者在使用針灸治療時不產生副作用的情況下,是可以采用的。按摩治療的同時采用針灸治療得當?shù)脑挘袝r候還可以縮短按摩治療的時間,并提高治療的效果,對按摩治療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九十八、問:患者在接受臟腑按摩治療的同時,可以接受“足療”嗎?

 

答:“足療”是一種通過手法對人體臟腑組織器官在足部的一些相應的反射區(qū)進行刺激而產生調節(jié)其相應部位功能的療法,其在防治疾病方面是有一定效果的。在對患者進行臟腑按摩的同時,亦做“足療”,如果患者沒有不良反應,二者是可以兼用的。

 

九十九、問:為什么患者接受按摩治療后會感到身體疲乏?

 

答:慢性疾病患者大部分都患病時間較長,氣血虧虛,體質較弱?;颊咴诮邮馨茨χ委煏r,接受的是被動運動,必然要消耗其身體的能量,因此一些體質比較虛弱的患者在開始幾次接受按摩治療后就很容易出現(xiàn)感到身體疲乏的現(xiàn)象。在對這樣的患者進行按摩治療時,醫(yī)者就要注意在開始治療的時候根據(jù)患者的反映,通過減少治療時間和減小治療的手法力度來避免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隨著患者體質增強和適應能力提高等按摩治療效果的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也就會隨之消失。

 

一百、問:患者可以使用臟腑按摩療法自我按摩治療嗎?

 

答:是可以的?;颊呖梢园凑张K腑按摩的理論,可以采用臟腑按摩技法中的方法對自己腹部進行自我按摩,無論是在治療疾病還是保健方面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在治療方面自我按摩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是因為一些腹部的按摩手法自我不能進行操作,另外,因自我按摩時手不容易用太大的力量,腹部也不能充分放松,相對于專業(yè)的按摩在療效上是有一定差別的,但只要患者經過長時間的自我按摩也會起到很好的治療和保健效果,所以患者必須有信心和毅力,堅持經常,一定會祛除病痛,恢復健康,延年益壽的。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