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學齡前兒童弱視的發(fā)病原因和心理行為的變化,為及早預防弱視和提高弱視療效提供客觀依據(jù)。方法:采用美國偉倫公司SureSight手持驗光儀在無錫市6所幼兒園對2 635例4 6歲的學齡前兒童進行屈光檢測,對屈光異常者再用1%阿托品眼液擴瞳進行視網(wǎng)膜檢影驗光以確定最佳矯正視力。矯正遠視力≤0.8定為弱視。篩查同時采用Achenbach兒童行為量表(CBCL)家長用表進行調(diào)查。結(jié)果:在資料完整的2 596例學齡前兒童中檢出弱視98例(188眼),弱視檢出率為3.8%。其中屈光不正性弱視71例(72.4%),屈光參差性弱視22例(22.4%),斜視性弱視5例(5.1%)。心理行為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弱視兒童社交能力較正常兒童明顯降低,行為攻擊的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差異均有非常顯著性意義(P<0.001)。結(jié)論:學齡前兒童弱視與屈光不正密切相關(guān),及時矯正屈光不正和心理行為干預是防治弱視的關(guān)鍵。 
【關(guān)鍵詞】  學齡前兒童 弱視 心理行為
    弱視是影響兒童視力的常見眼病,引起兒童弱視的主要原因有屈光不正、屈光參差、斜視以及形覺剝奪4大類,其中屈光不正居首位,特別是學齡前兒童的高度遠視是導致弱視的重要原因,因此已引起眼科界的重視。為了做好弱視的群體防治工作,在進行SureSight手持驗光儀用于兒童的屈光檢測可行性研究后[1],我們對學齡前兒童進行屈光檢測,同時進行心理行為的問卷調(diào)查。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自2005年4月至2006年2月在本市隨機抽樣6所幼兒園共2 635名4 6歲的學齡前兒童,其中男1 350名,女1 285名。
    1.2  弱視普查方法  
    采用美國偉倫公司SureSight手持驗光儀進行自然瞳孔下屈光檢測,具備以下條件之一的即為屈光異常:(1)遠視球鏡>3.00 D或<1.00 D;(2)柱鏡>0.75 D;(3)雙眼球鏡度相差>1.50 D和柱鏡度相差>1.00 D。對屈光異常者再用1%阿托品滴眼液雙眼散瞳每天2次,連續(xù)5 7 d后進行視網(wǎng)膜檢影驗光,記錄最佳矯正遠視力。本組弱視兒童屈光度分組按等效球鏡度,即球鏡度+1/2柱鏡度。弱視定義根據(jù)中華眼科學會全國兒童弱視斜視防治學組1996年制定的診斷標準[1],矯正遠視力≤0.8。
    1.3  心理行為調(diào)查方法 
    在弱視篩查的同時進行心理行為的檢測,檢測方法采用Achenbach兒童行為量表(CBCL)家長用表進行調(diào)查,然后將2 596名有完整資料的結(jié)果用上?;莩接邢薰咎峁┑男睦頊y試軟件進行處理,得出CBCL各因子的結(jié)果,最后將弱視兒童與正常兒童的CBCL各因子進行對比,并對結(jié)果進行分析,與正常兒童行為因子進行對照.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采用SPSS統(tǒng)計軟件進行方差分析,行為因子對照采用配對t檢驗分析。
    2  結(jié)    果 
    2.1  不同屈光度與弱視的關(guān)系 
    在2 596例資料完整的學齡前兒童中檢出弱視98例(188眼),弱視檢出率為3.8%。在188弱視眼中輕度弱視120眼,中度弱視61眼,重度弱視7眼。在重度弱視7眼中高度遠視占6眼(85.7%),中度遠視1眼(14.3%),而且屈光度越高弱視程度越重,見表1。98例弱視兒童中,男46例,女52例,平均年齡(5.62±0.77)歲。
    2.2  弱視類型與屈光不正類型的關(guān)系
    在98例弱視中表2顯示屈光不正性弱視有71例(72.4%),屈光參差性弱視22例(22.4%),斜視性弱視5例(5.1%)。本組98例弱視兒童中以遠視性屈光不正居首位,在188弱視眼中遠視及遠視散光共171眼(91.0%),其次為混合性散光12眼(6.4%),而近視性屈光不正僅5眼(2.6%)。
    2.3  弱視兒童與正常兒童心理行為異常的比較
    選取102例正常學齡前兒童,男48例,女54例,平均年齡(5.68±0.73)歲。弱視兒童與正常兒童心理行為比較見表3。表3顯示,弱視組在CBCL兒童行為量表9個因子的測試中,在社交、攻擊、體述、幼稚、違紀和多動6個因子與對照組相比有明顯差異,其中在社交和攻擊2個因子中兩組之間的差異有非常顯著性意義(均P<0.001)。 表1  不同屈光度的弱視分布注:括號內(nèi)為眼數(shù)的百分比表2  不同類型弱視的屈光性質(zhì)分布眼 
    弱視類型n遠視單純性復性遠單純性小計遠視視散光散光近視單純性復性遠單純性小計近視視散光散光混合性表3  弱視組和對照組行為因子的比較
    3  討    論
    弱視是影響兒童視覺功能發(fā)育的常見病,其發(fā)病率較高,據(jù)統(tǒng)計我國目前在13億人口中,弱視的檢出率為2.8%,保守估計弱視兒童達4千萬[2],為數(shù)相當可觀。弱視的危害不僅使患者單眼或雙眼視力低下,更重要的是使患者失去雙眼單視及立體視,嚴重影響生活質(zhì)量,而且立體視又是當今社會科技高速發(fā)展所必需的高級視功能,它直接影響勞動效率、工作質(zhì)量和勞動安全。
    3.1  屈光不正與弱視的關(guān)系
    弱視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斜視、屈光不正、屈光參差和形覺剝奪。高度屈光不正是導致弱視發(fā)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高度遠視或遠視散光易導致屈光不正性弱視。3 5周歲患有遠視散光的兒童弱視的比例很高[3],本組調(diào)查188眼弱視中遠視屈光不正性弱視有171眼(91.0%),其中遠視散光有104眼(55.3%),表2顯示5例斜視性弱視者屈光異常均為遠視散光引起。調(diào)查結(jié)果證實,學齡前兒童遠視散光的比例很高,而且弱視的程度與屈光不正的程度有密切的關(guān)系。這些中高度遠視及遠視散光引起弱視的原因,主要是學齡前兒童正處于視覺發(fā)育的敏感期,由于屈光不正未得到及時的矯正,從外界來的物體不能在黃斑中心形成清晰的物象[4],黃斑中心視錐細胞得不到有效的刺激,引起黃斑中心視錐細胞發(fā)育不良,使中心凹的敏銳度降低而導致弱視。因此臨床對3 5周歲患有遠視散光的弱視兒童應及時進行屈光矯正,因為在3 5周歲患有遠視散光性弱視的兒童配戴合適的矯正眼鏡能獲得良好的視力[3];同時對遠視散光引起的斜視性弱視特別是外斜視應早期手術(shù),因為早期手術(shù)可以更好地改善和恢復立體視功能[5]。
    3.2  心理行為異常與弱視的關(guān)系
    弱視兒童由于視力低下常出現(xiàn)多動、注意力不集中、任性不合群等心理行為異常的表現(xiàn),調(diào)查結(jié)果提示,弱視兒童出現(xiàn)心理行為異常的表現(xiàn)與視力有密切的關(guān)系,而且這種行為異常對弱視綜合治療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我們在做好弱視防治工作的同時要重視弱視兒童心理行為的表現(xiàn),對行為異常的患兒要進行積極干預,干預的方法針對不同行為因子的異常進行認知行為干預,如對共性行為因子異常的弱視兒童,實行一對多干預模式,對個別行為因子異常的弱視兒童,實行一對一干預模式,這樣有助于提高弱視綜合治療的療效。
 
【參考文獻】
  [1]胡甸萍,王潔,傅東紅.SureSight手持驗光儀對兒童屈光檢測的應用價值[J].東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5,24(4):264265.
[2]趙堪興.早期發(fā)現(xiàn)和早期干預努力提高弱視的防治工作[J].中華眼科雜志,2002, 38(8):449.
[3]HARVEV E M,DOBSON V,MILLER J M,et al.Treatment of astigmatismrelated amblyopia in 3to 5yearold children[J].Vision Res, 2004,44(14):16231634.
[4]李鳳鳴.眼科全書[M].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1996:25472951.
[5]鄔海翔,孫建寧. 間歇性外斜視的研究進展[J].東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25(1):6669.

(責任編輯:shuren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