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曾說茶是一種審美的宗教,我們盡力往追求一種超乎生活本身的藝術,茶不只是一盞以水沏茶葉所得的飲料,它使我們在喧囂塵世得以靜心、凝神,茶是一種讓我們能飽口福,也能讓我們陶冶情操的至美之物。
對于欣賞茶之美,只有將茶中實物之美與精神恰如其分的結合,便可享受茶中審美過程??蓮膶嵨锛熬駜煞矫妫c茶友分享及鑒賞茶中美。這兩個面中的美,可以直接在這六個要素中展現(xiàn):人美、茶美、水美、器美、境美、藝美。人的美是社會美的核心,也是自然美的最高形態(tài)。 作家茅盾曾說過:“人是風景的主角?!辈栌扇酥?、境由人創(chuàng)、水由人擇、茶具、器皿組合由人所選、茶藝由人編排、演示。人在這些美的事物起到串聯(lián)的作用,同時也展示著人本身的美,這種美除了外在形態(tài)美之外,還蘊含著心靈之美。
關于茶中之美的敘述,《茶經》首先做了系統(tǒng)的品茶經驗、制茶工藝等環(huán)節(jié)描述,我們從中能讀出作者陸羽對品茶者人格美的追求,即“宜精行檢德之人”。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中國茶文化的演變與發(fā)展充分反映了中國茶人們的審美取向。從文人的詩中可以讀出田園山水或超然物外的環(huán)境與茶、技相融合這樣的審美取向,這種審美取向的表達在唐、宋、元、明時期,與茶相關的文學作品中可謂是達到了極致。 除了中國本儒的思想對茶人們的審美取向的影響外,道、禪思想,也對茶人們的審美意識起到了強化作用,道家崇尚的“盡對自由”、“獨立自足”,自然的與世間萬物融為一體,“澹然無極而眾美之”,“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禪文化是中國化的佛教,禪的修煉方式就是“悟道”,它所要達到的是一種高級審美境界,一種精神上的超越人己物我,與對象世界融為一體,凝成永恒的存在。
天下愛茶之人、喝茶之人,如能在茶中體悟“美由心生”的理念,使自己隨時都保持一顆能夠審美的心,一顆快樂的心。把品茶的美與大家分享,讓眾多的人往發(fā)現(xiàn)美。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眾樂樂不如齊樂樂,可謂茶中自有美無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