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錦州蒙古族風俗 日期:2012-10-31 13:41 作者: 來源:山水旅游黃頁 點擊:62 信仰喇嘛教,在家庭中供一香爐,每遇年節(jié)、齋日時要燒香祭祖。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懊韶!笔恰懊晒拧币辉~最早的漢文譯名,始見唐代?!懊晒拧弊畛踔皇敲晒胖T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統(tǒng)一了蒙古地區(qū)諸部,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蒙古"也就由原來的部落名稱變成為民族名稱了。 錦州市的蒙古族,最早于元朝時就有文字記載:“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于瑞州(今前衛(wèi))西部設打撲屯田總管府。至清世祖(1644-1661)時,將"蒙古歸誠者編為八旗軍制,與滿洲、漢軍同駐防各處",現(xiàn)在錦州市境內的蒙古族多是清朝"八旗蒙古"的后裔。 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學。蒙古族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分為內蒙古、衛(wèi)拉特、馬爾虎--布里亞特三種方言?,F(xiàn)在錦州蒙古族大多均使用漢語,漢字。 宗教: 蒙古族人以信仰喇嘛教為主。宗教的活動是非常受人們歡迎的,在蒙古族聚居地,建有許多喇嘛教廟宇??召廟。草原上的召廟,是一道十分亮麗的建筑風景線。 葬俗: 老人去世,應先請喇嘛教念經(jīng),入殮后仍停放家里,只有在入葬時才移動。辦喪事在蒙古族人中開銷很大,特別是壽終正寢的老喪。而前去參加喪禮的親友不用帶別的禮物,只將一條哈達奉獻在靈前,向逝者施禮即可,而喪禮所收集的哈達全歸喇嘛所有。通常喪葬后還有許多的禮俗必須遵守,比如第21天后要再請喇嘛念經(jīng),居喪期間男的不修胡須、不理發(fā),女的不戴頭飾和首飾、不穿紅掛綠,居喪那年春節(jié)門窗不貼紅綠紙,春節(jié)拜年不用哈達,只用鼻煙壺回禮等等。 禮俗: 蒙古人三餐不離茶,而且去作客或赴宴時都要帶上磚茶作為禮品。 飲食: 蒙古人喜歡面食,主要用麥面、青稞面、蕎面和莜面等原料制作而成。面食一般制成餅食,而餅的形狀各異,風味獨特:真的有“觀之是藝術品,食之是美味佳肴”。 |
|
|
來自: 侗鄉(xiāng)人1961 > 《(3)民風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