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庸的秘笈,不管載體是人皮羊皮、泥人木偶、壁畫石刻,還是死人的肢體和姿勢,大多時候還是以拳經(jīng)劍訣等書卷形式出現(xiàn)。從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洞悉天人化生、萬物滋長的要道乃至于發(fā)掘宇宙洪荒的唯一真理,這種文字崇拜的傳統(tǒng)也是舊式文人一貫有之的。至于要找到它們,大多時候你只要善于跳崖爬山和鉆洞就可以了,當然最關(guān)鍵的一點是,你還得是主角——金庸的秘笈,須有德者方可據(jù)之,它們對主角來說常是福音,對其他人卻總是災(zāi)難。 簡言之,和獨占處女的感情一樣,秘笈乃是神器,妄竊者天誅之,天不誅則金庸誅之。于是,袁承志學會了金蛇秘笈后就要一把火燒了它;令狐沖學會了吸星大法就要把鐵床上的文字全部刮掉;虛竹都已經(jīng)很大方同意梅蘭竹菊四劍婢看靈鷲宮石刻秘學了,后者偏偏一看就暈倒無福消受;而祖宗積德有幸染一小指于秘笈的歐陽鋒、閻基、游坦之、鳩摩智……沒一個有好下場。 當然金庸是一個很復(fù)雜的武俠創(chuàng)作者,老人家并不偏執(zhí)和頑固,他也是與時俱進的。你說一見楊過誤終身,他會講一個“不可能兩個鳳凰都給了他”的愛情悲??;你說主角不愿意與人共享秘笈,他不僅會讓張無忌把《九陽真經(jīng)》埋了并留標記以待后來人,還會寫一個“仁者無敵”的反諷武功秘笈的故事;你說他文字崇拜,他偏讓一個不識字的鄉(xiāng)下少年領(lǐng)悟了至高的武學。 但以我個人的閱讀經(jīng)驗,在對待秘笈問題上,蕭逸、高庸、古龍等人的心胸還是更寬闊那么一點點。 蕭逸的《無憂公主》講了這么一段軼事:有個老拳師會一種很厲害的“鷹翅功”,但他無兒無女無徒弟,因此死之前把功夫刻在家里的假山上,讓后來者可以隨便進去自學成材。 高庸的《天龍卷》就更進了一步:江湖中人為爭奪一本劍譜,夫妻反目,父子成仇,搞得血流成河。而男主角偶然得到秘笈后,毅然自費找了個書行加班加點地印刷,弄出無數(shù)本秘笈在馬路上隨便贈送,江湖一下子就平靜了。葉洪生對這部書的創(chuàng)意非常贊賞,在編“臺灣九大門派武俠小說”叢書時大力推薦,譽為深具諷世意義的現(xiàn)實主義武俠著作。 古龍曾在《天涯明月刀》里寫了一本牛叉轟轟的秘笈《天地交征陰陽大悲賦》,多情子練會了書中的一門功夫“大搜魂手”后牛叉轟轟的來找傅紅雪決斗,結(jié)果卻被后者秒殺。顯然,古龍就算不是個秘笈的虛無論者,也是個秘笈威力的嚴重質(zhì)疑者。 其實,對秘笈獨占的危害要遠遠大于對處女感情的獨占,因為前者能夠發(fā)展成現(xiàn)實中的壟斷而后者不能?!吧涞裼⑿蹅鳌敝螅覀兛梢钥吹筋愃朴诰抨幷娼?jīng)、降龍十八掌、打狗棒法這樣的絕學基本就成了郭家的獨門功夫,受益者被嚴格控制在郭家的血親、姻親以及極少數(shù)利益同盟者的小圈子之內(nèi)。盡管后來秘笈一度被藏在倚天劍屠龍刀之中并留落江湖,但探究一下,能真正繼受秘笈和“合法道統(tǒng)”的,畢竟還是郭家的政治遺囑、權(quán)力意志所系。 很多人對九陰白骨抓在“倚天屠龍記”中竟然能成為了不得的功夫而迷惑不解,認為是武學的衰落,其實,這也正是因為家族壟斷而必然導致的結(jié)果。如果真的是為國為民,那么為什么不把九陰真經(jīng)里那些光明正大的功夫傳授給守城的大宋兵士?顯然,“神雕俠侶”中的襄陽保衛(wèi)戰(zhàn)和我們歷史書上宣稱的國民黨抗戰(zhàn)一樣,仍然走的是精英抗戰(zhàn)的路線。至于為什么不敢發(fā)動民眾?儒家圣賢云:民可使其由之,不可使其知之。說白一點就是,老百姓一旦明白過來,壯大起來,精英家族就破車散了板,沒得玩了。 在“射雕”三部曲中,第一次華山論劍的精英還來自五湖四海,第二次就明顯有了家族化或者小團體化的趨勢,第三次就完全是私相授受了,平民完全被逐出了這個圈子。以至于到了“倚天屠龍記”,沒人再關(guān)注論劍了,華山上也只剩下一個卑鄙的掌門人始亂終棄、殘殺同門的破事——連準精英都混不進那個圈子,破罐子破摔,還能指望一般的江湖人嗎? 就不知道金庸是否聽說過? 不過,古龍雖然解構(gòu)了金庸一貫熱衷建造的處女和秘笈烏托邦,但他同樣擺脫不了另一種烏托邦的誘惑:朋友。因為他寂寞,一種即便是溫柔的女人和溫馨的家庭也都解不開的寂寞。 不像金庸愛使用十八般兵器來鑒別處女,古龍的寂寞,只需要你去數(shù)。 所以古龍愛寫朋友,寫各種各樣的好朋友,各種各樣熱血相傾、肝膽相照的好朋友;他當然也寫曲終人散,甚至是背叛。不必驚詫于他在朋友哲學上的錯亂邏輯和相悖思維,古龍一向我手寫我心。他快樂得意的時候,“世上唯一無刺的玫瑰,就是友情”;他沮喪憤怒的時候,“你最大的敵人,往往就是你身邊的好友!” 像童話一樣色彩明亮的《歡樂英雄》中,郭大路曾說過:我只知道金子一定有用完的時候,人也一定有死的時候,但友情卻永遠都存在的。這正是古龍一生的信仰和宗教圖騰。 網(wǎng)上很多人挖掘出很多資料說,古龍成名后整日被一群馬屁精和無聊的食客們纏繞著吹捧著,忘乎所以下漸漸疏遠了很多的老朋友。我相信。不過我也相信古龍絕不是童話里的那個被蒙蔽得光屁股的國王,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父或者祭司,否則他不必寫陸小鳳無奈地看著他曾經(jīng)的朋友一一走向他的反面,也不必寫丁喜、郭大路、孟星魂等人結(jié)婚成家后,都離開了從前的朋友并走上了一條世俗的生活道路。 古龍,只是那個被領(lǐng)向神父的圣童而已。他仰頭、張嘴、接受那一小塊圣食,因為只有在那一刻他能暫時忘卻他的寂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