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土也,而謂之地。上,氣也,而謂之天。道亦其字也,請問其名。以道從事者必讬其名,故事成而身長;圣人之從事也,亦讬其名,故功成而身不傷。天地名字並立,故過其方,不思相當。天不足于西北,其下高以強;地不足于東南,其上低以弱。不足于上者有馀于下,不足于下者有馀于上。
大一生水。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大一,是以成地。天地復(fù)相輔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復(fù)相輔也,是以成陰陽。陰陽復(fù)相輔也,是以成四時。四時復(fù)相輔也,是以成凔熱。凔熱復(fù)相輔也,是以成濕燥。濕燥復(fù)相輔也,成歲而止。故,歲者濕燥之所生也。濕燥者凔熱之所生也。凔熱者四時之所生也。四時者陰陽之所生也。陰陽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大一之所生也。是故,大一藏于水,行于時,周而或始,以己為萬物母;一缺一盈,以己為萬物經(jīng)。此天之所不能殺,地之所不能釐,陰陽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謂道。
天道貴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于強,責于堅,以輔柔弱。
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樂與餌,過客止。故道之出言,淡呵其無味也。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而不可既也。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猷乎其貴言也,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故大道廢,安有仁義;六親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亂,安有正臣。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故曰兵者,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弗美也。美之,是樂殺人。夫樂殺,不可以得志於天下。故吉事上左,喪事上右。是以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居之也。故殺人眾,則以哀悲蒞之;戰(zhàn)勝則以喪禮居之。
為之者敗之,執(zhí)之者失之。圣人無為,故無敗也;無執(zhí),故無失也。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人之敗也,恒于其且成也敗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xué)不學(xué),復(fù)眾之所過。是以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