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治重癥痤瘡的經方
2015-01-07九天一笑最美中國方 文/九天一笑 ◇◇◇ 編輯/九九 九九有話說:前段時間發(fā)過一篇關于皮膚科名老中醫(yī)陳彤云治療痤瘡的文章(回復 痤瘡 查看),有讀者評價說文中方藥對于陽虛甚至命門火衰之人并不適宜,反而如雪上加霜。 這位同學你說的完全正確!所以,九九不管是在文前還是回復信息時都反復說,別人好的不一定你用也好,大家好的不一定也能對你好。一定一定要看清楚文中所寫的癥狀和證侯(九九自認為這一塊還是盡量給大家寫的很詳細的哈?。倬按髱煵皇强傔@樣教導我們嘛——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那么,世間存在的這么一波陽虛卻又嚴重長痘痘的朋友(說實話,九九真覺得這樣的同學好命苦,愿上帝保佑你們,阿門~~),今天的文章特別獻給你們:即使上帝不愛你們,九九也是愛你們的。 *********************************************** 普通痤瘡予清肺通便、涼血散結等治療可獲效,但若以此治療陽虛痤瘡者必定越清越有火,越治越嚴重。 此乃因涼藥損陽,陽虛而不能下潛,而致虛火升騰。 陽虛型痤瘡的皮損一般較為嚴重,多表現(xiàn)為囊腫痤瘡。囊腫既不往外發(fā),也不往下消,反而專往里長,若失治或誤治,多易形成瘢痕。 這多由于患者素體陽虛,再加上飲食不節(jié),過食肥甘,使虛熱上浮,形成上熱下寒之象,實則上熱是假,下寒為真。這類痤瘡患者下身陽氣虛較甚,經常有夜尿,喝了水后立即入廁,痛經,小腹冰涼,下肢冷甚至冷到膝蓋以上。 對于此類患者,當需薏苡附子敗醬散加味治療之。 【治療經驗方】制附片15-30g(先煎一小時),薏苡仁60g,敗醬草30g,白芷20g,浙貝20g,天花粉30g,僵蠶20g。 該方是成都中醫(yī)藥大學曾輔民教授治療陽虛型座瘡的常用方,具有較好療效。 薏苡附子敗醬散出自《金匱要略》,原方治療陽虛腸癰、腹內有癰膿,具有溫陽散寒、消腫排膿的作用。 在此方基礎上加白芷、浙貝、花粉、僵蠶之屬以散結消腫排膿,針對癥狀而治。 【臨床驗案】姚某,女,40,初診2009-8-22。 主訴:面部痤瘡4月。當姑娘時曾長痤瘡,后有十多年無發(fā)作,近4月來顏面部出現(xiàn)較多痤瘡,時可擠出白色皮脂栓,感染時痤瘡紅腫,服藥搽藥效果差(藥不詳)。 眼眵多,腰痛,白帶黃,便干費力,口渴、口苦,顏面散在片狀淡黃褐色面斑。平素怕冷。舌淡嫩、苔薄潤,脈沉弦。 診斷:痤瘡。證屬腎陽虛、寒濕凝聚,兼有郁熱。 處方:薏苡附子敗醬散加味。 制附片30g(先煎一小時),薏苡仁60g,敗醬草30g,白芷20g,浙貝20g,天花粉30g,僵蠶20g,草決明30g,懷牛膝20g,續(xù)斷20g。4付,每天一付,水煎服。 2009-9-8復診:痤瘡大減,面斑減少,眼眵多消失,白帶黃好轉,腰痛減輕,大便轉稀溏,仍怕冷,舌淡白而苔滑,脈沉弦: 處方:制附片50g(先煎一小時),薏苡仁60g,敗醬草30g,白芷30g, 浙貝20g,天花粉20g,菊花15g,僵蠶20g,茯苓20g。4付,每天一付,水煎服。 服藥后,痤瘡、黃褐斑緩解,顏面皮膚較為光滑。 按:陽虛痤瘡患者如用寒涼之藥治療必定越清越有火,越治越嚴重,此乃涼藥損陽,陽虛不能下潛,而致虛火升騰之故,需用薏苡附子或薏苡附子敗醬散加味治療之。 此案不僅本在陽虛,還有口苦、眵多、帶黃等郁熱之象,加草決明、菊花之屬以解之,方中菊花、僵蠶具有美膚增白之效。 陽虛之本得固,寒濕郁熱之標得解,故兩診而痤瘡、面斑皆獲緩解。 【本文摘自愛愛醫(yī)醫(yī)學論壇,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 <<<<<<<大家?guī)椭蠹业暮梅?好藥推薦>>>>>>> 感謝 @黃精小豆豆 推薦:其實大劑量的茯苓不僅可以治發(fā)禿,還可以治失眠。 這是本人的經驗:取茯苓50克。將茯苓加水煎煮兩次后合并煎液(約100毫升左右)。每日一劑,分別于午休和晚睡前半小時服下。服用此藥期間患者應停止服用鎮(zhèn)靜劑,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用藥1個月為一個療程。 人的正常睡眠是體內陰陽之氣自然而有規(guī)律轉化的結果。失眠是因為這種規(guī)律遭到了破壞,也是臟腑陰陽失調、氣血不和所致的“陽不入陰,神不守舍,心神不安”的病理表現(xiàn)。 茯苓性平,味甘淡,可入心經、脾經、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安神的功效,尤其適宜心脾兩虛型的失眠患者服用。 一點臨床心得愿與各位同仁分享,歡迎指導! |
|
|
來自: 山東中醫(yī)竹林 > 《佛天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