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來源于法制晚報 2015-01-07 15:46:25 法制晚報訊(記者 謝璐) 新票制后,本市軌道交通日客流下降約80萬人次。記者上午獲悉,交通部門發(fā)布《票價改革之北京軌道交通客流影響分析》,10號線和八通線乘客減少最多;4公里以內(nèi)、52公里以上的客流降幅最大,下一步將重點研究這部分客流轉(zhuǎn)移方式。 哪降得最多 10號線松快了 數(shù)據(jù)顯示,軌道交通日均客流較計程票價實施前下降了約80萬人次,降幅約為8%。除了新開通的4條線路客流正在增長外,其余線路客流下降幅度從3%到18%不等。其中10號線客流下降最明顯,相當于每天少運了34萬人次。另外,受到6號線二期開通分流影響,八通線客流降幅也比較大,達到15%。 超長、超短里程的少了 交通部門分析,短途和長途客流下降最明顯。比如6公里以內(nèi)的出行,客流下降8.8%;4公里以內(nèi)的出行降低了11.5%。這基本達到了“引導(dǎo)短途客流乘坐地面公交出行”的設(shè)想。 乘距超過52公里的地鐵客流也明顯減少,其中52公里至72公里的客流下降15.2%;72公里以上的客流下降13%。北京交通發(fā)展研究中心稱,下一步將重點研究該部分客流的轉(zhuǎn)移方式。 為啥還是擠 9線仍超滿載率 據(jù)報告顯示,調(diào)價后1號線、10號線等10條線路高峰小時滿載率略降,但仍有7條線路超飽和。6號線的滿載率反增了8個百分點。 目前,高峰小時滿載率依舊超過100%的線路分別是1號線、5號線、6號線、9號線、10號線、13號線、昌平線、八通線、4號線—大興線。昌平線依然是最擠的一條地鐵線,滿載率高達138%,這意味著每平方米要擠下七八位乘客。 少的大都在平峰期 大部分減少的客流都出現(xiàn)在平峰期。受到票價影響,大約11.8%的平峰客流改換了其他交通方式出行。早高峰客流同比下降僅3.9%,晚高峰也只下降了8.7%。尤其是20時之后,受到部分公交線路收車較早等因素影響,客流只減少了3.3%。 不同里程客流變化 出行距離(公里) 票價(元) 客流同比 0-6 3 -8.8% 6-12 4 -8.0% 12-22 5 -7.6% 22-32 6 -7.2% 32-52 7 -8.6% 52-72 8 -15.2% 72-92 9 -13.0% 預(yù)測一下 適應(yīng)后可能反彈 交通部門相關(guān)負責人分析,雖然短期內(nèi)客流量下降,但平均運距、換乘次數(shù)、出行時間等主要客流指標特征并未出現(xiàn)大波動。 但是隨著春節(jié)后返城客流增加,乘客對于計程票價適應(yīng)程度增強,整個軌道線網(wǎng)的客流特征還會發(fā)生變化,有可能反彈。 影響數(shù)讀 一卡通:刷卡乘客比例從80%增長到85%以上;購買單程票卡的人數(shù)每天減少約17萬人次。 公交:公交日均客運量下降了約6.1%;原一票制線路受影響最大,日客運量下降了8.3%;而此前就是分段計價的線路客流幾乎沒影響。 文/記者 謝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