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書與讀書相伴 ![]() 據說,多數大學師范畢業(yè)后對口教書,就不怎么喜歡讀書了。如果偶爾涉獵,也是教學教參之類的書。 其實,專業(yè)的精湛,來自學識的淵博,學識的淵博來自廣泛而精到的閱讀。而教書以前的閱歷,盡管最多,也不是一勞永逸的。 是啊,一個通俗的比喻說透了,“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應該有一桶水”。一杯水與一桶水是什么概念呢?你得有學生上千倍的知識積累。教師的學識不僅決定了課堂上每一句話的分量,也決定了學生每一個腳印的深淺。因此有人提出教師要由“職業(yè)教書人”變?yōu)椤奥殬I(yè)讀書人”。 讀書是有趣的。繁忙的工作之余,一卷在手的日子最讓我感到充實和愉悅。如果你是語文老師,你可以打破時空的界限,克服個人生命的有限范圍,把你引入民族與世界,古代與現代思想文化的寶庫,與百年之遠,萬仞之遙的大師巨匠,與古代最出色的哲學家、軍事家、文化學家,與現代第一流的小說家、戲劇家,詩人散文家,與孔子、孟子、老子、莊子-----與莎士比亞、托爾斯泰、卡夫卡-----與魯迅、周作人、老舍、曹雨、沈從文----進行心靈的交流,精神的對話。你將觸摸集中于人世大智大勇的高貴頭顱,融會了人間大歡喜、大悲憫、大憎恨博大情懷的顆顆人心。你將在有聲有色有思想有韻味的語言世界里留戀忘返。透過美的語言,你窺見的是美的心靈美的世界。這是一個燃燒的大海,你不能隔岸觀火,你必定把自己也燃燒進去,把自己的心交出來,與這些民族的以至人類的精英一起思考、探索,共同承擔生命的輕與重,就在同哭、同笑、同焦、同掙扎的過程中,你會不知不覺中發(fā)現自己改變了,變得復雜也更單純,更聰明也更天真,你內在的智慧、思考力、想象力、批判力、創(chuàng)造力----被開發(fā)了,你的精神自由而開闊了,你的心靈變的更美好了。 讀書是有用的。對于教師而言,離不開“學以致用”,其實讀書是最好的備課。課余時間的廣采博覽,使我在鉆研教材時能夠視野拓寬,開掘更深;讓你課堂上“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歷史掌故如數家珍,詩詞歌賦援引精當,個人見解卓爾不凡,分條析里講究章法,引而不發(fā)如離玄之箭,口才展示如吐蓮花。這樣的教學境界,左右逢源,如魚得水,是教師的善教,也是教師的樂教,是教師最佳境界! 一名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樂于讀書,會善于思考,會勤于寫作。善于思考能探求到教育的真諦:化模糊為清晰,化破碎為完整,化零亂為明了。而思考需要寫作。數十年,我勤于寫作,撰寫了上百萬字的教育教學心得,認真記錄了課堂教學中的收獲與不足,教育學生的成功與失敗,對教育現象的思考與剖析、教師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感悟與幸福。在反思中不斷提升自我,在反思中逐漸成長成熟。正是有了這些積淀,我才得以在專業(yè)報刊發(fā)表論文、案例、教學設計。 如今我還在350個人圖書館中搭建了學習交流的平臺——“教海拾貝”“文苑折枝”“寫作技法”,和學生及學生家長零距離接觸。在網上批閱作文,傳授著作文和閱讀的方法;與家長一起為學生指津喝彩。這無疑打開了別樣的窗,讓我聽到更多的聲音,看到更多的風景。 讓我看到:教書因讀書而充實.,教書因讀書而精進,教書因讀書而文采飛揚。 想象一下,那景,那情,該有多美!晚霞與野鴨一起飛飛。遠遠望去,江水似乎和天空連接在一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