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肩膀疼痛的病因很復雜,如果因不對癥很難治愈,一段時間以來,我曾接診幾位肩膀痛的患者,因對這種病癥,缺乏臨床經驗,治療很長時間,也想了好多方法,病癥雖然有些好轉,但效果并不理想,我想至古以來就有事不過三的說法,臨床治療也應同理,如果超過三次療效不明顯,那就說明因不對癥之故,何況三次之多,因此,不能墨守成規(guī)繼續(xù)再繼續(xù)治療了,應探討其它方法。 我們古代醫(yī)學家,在長期醫(yī)療臨床上探索很多好的方法,提出了,“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等治療原則,這些原則至今為后人所用。但是這些治療原則,也要根據(jù)病情需要而靈活運用,在特定的條件下,要不斷探討新的思路,“病癥在哪,病因就在哪”,尋求新的治療點,也應該是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 我認為:三角肌分布在肩膀的部位,三角肌的功能如何,一定與肩膀有密切關系,于是我按照三角肌在肩膀的走向,把三角肌確定為治療點尋求奇穴。我把三角肌分為三等份,三角肌的上端,中間部位,到三角肌的下端,確定了三個奇穴,從上到下暫定為肩峰上穴、肩峰中穴、肩峰下穴。 肩峰奇穴雖然確立了,對肩膀疼痛有無作用,還要觀察使用后的療效。因為是新采用的方法,為了驗證療效,所以,其它的治療方法不再考慮,直接用手點按肩峰三穴,經過幾分鐘的治療,胳膊的上下、左右轉動就輕松多了,僅僅采用了三個奇穴,就改寫了我治療肩膀痛的歷史。接著,每天繼續(xù)按照 這個方法治療,病癥幾天就痊愈了,可見奇穴的奇特作用。是老祖宗的方法啟發(fā)了我,使肩膀痛賦予了全新的內容。 相隔幾天,又有一位六旬男士,因肩膀痛前來求治。這位男士回憶了病情發(fā)生的過程,他說,一個多月前練單杠,雙臂在杠子上下伸了一會,就感到左肩膀不舒服,當時并沒有在意,自認為可能是活動量小,又到了健身房的器械上,做上下伸拉想緩解胳膊疼痛,當時胳膊疼痛并沒有得到緩解,沒想到第二天醒來,胳膊更加疼痛,到晚間疼痛不止,后來多天來連左右翻身都困難,需要別人幫助才行,穿衣服、解手、洗臉這樣的活都干不了。于是才到醫(yī)院做了檢查,醫(yī)院也沒查出病因來,醫(yī)生建議采用針灸、拔罐、貼膏藥,或者外治法來治療。“恨病吃藥”這些方法治來治去,疼痛感不僅不見好轉,病情反而比原來發(fā)嚴重了,疼痛難忍時靠服用幾片止痛片維持。 病情說清后我對他說,肩膀痛的病因是因為肩部肌肉拉傷,肌組織內出現(xiàn)了氣滯血瘀,傷后你沒有及時休息,肩部肌肉內的淤血沒有得到清除,加之又繼續(xù)在健身器上做伸拉活動,從而加重了病情的發(fā)展。傷后本應對癥治療,結果采取按摩、拔罐、刮痧等不當?shù)姆椒ㄖ委煟粌H沒能消除肌肉當中的血瘀,反而造成肩部肌肉水腫,使肩部肌肉僵硬。按照傳統(tǒng)醫(yī)學的診斷,你這種病癥屬于筋肉傷病,解決筋肉傷疾病的關鍵是選用什么樣的方法,我認為:運用經絡,經筋兩種方法治療,才是治本而不治標的好方法。通過這兩種方法治療,可立即擴充經絡,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我現(xiàn)在為你按照這個方法治療,治療后你自然懂得了這個道理。 來診的這個患者,是我采用新的治療方法,第一次全面治療肩膀痛的第一人,治療的方位明確,治療思路圍繞三角肌周圍肌肉進行。 治療的第一步是選用經絡的方法。選用肩部的奇穴------肩峰三穴,在穴位揉按一會,我發(fā)現(xiàn)肩膀的水腫見消,所以,讓他體會一下,看看治療后的效果如何?這位患者將胳膊簡單活動一下,胳膊往前舉了舉,高興的對我說,原來胳膊根本不敢動,現(xiàn)在敢動彈了,肩膀好像松快多了! 治療的第二部是選用經筋的方法。在頸椎、腋窩的前面,找出筋肉上的不平衡點,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治療點。在這些治療點上,用手指輕輕的揉按,將出現(xiàn)的結節(jié)逐漸捋順開,使頸椎、腋窩部位氣血運行暢通。 采用兩種方法治療后,讓他在活動一下看看效果,他左胳膊做了上提、外翻、內收等幾個動作,幾個動作的范圍雖然不大,但都可以隨意活動,病情輕松多了,自己可以穿衣服了。 通過這例患者的全面治療證實,肩峰三穴及選準腋窩、頸椎部位不平衡點,是治療肩膀疼痛,最簡潔、最安全的好方法。 肩關節(jié)是人體關節(jié)中活動范圍最大的關節(jié)。肩膀疼痛是發(fā)生在身體部位上的感覺,是肩部疾病的表象。如肩周炎、滑囊炎、頸椎等,好多疾病都可以反映到肩膀。 肩膀上通過的是一塊較大的三角肌,三角肌的主要作用是使肩關節(jié)外展,其前部肌纖維收縮可使肩關節(jié)前屈并略旋內;后部肌纖維收縮可使肩關節(jié)后伸并略旋外。 肩膀疼痛可有多方面原因促成,如,肩部局部受涼、長期低頭伏案工作、長期從事電腦操作、坐姿不正確等,長期保持某一種姿勢,使肌肉一直處于緊張狀態(tài);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fā)生退行性改變,加之肩關節(jié)在生活中活動比較頻繁,肩部發(fā)生慢性勞損;從事的各種勞動單一姿勢,疲勞過度等 。 肩膀疼痛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發(fā)病后只要及時按照肩峰三穴,或在頸椎、腋窩前找到治療點自治可緩解病情,幾天即可治愈。 |
|
|
來自: zltzltzlt > 《華夏中醫(yī)論壇》